学科分类
/ 23
4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乌鲁木齐市12个养老机构406名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为(102.82±17.76)分,51.48%的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自理能力及慢性病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并以影响因素为着手点,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采供血机构护士对献血反应知识的获取途径、掌握情况及学习需求、培训方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省9所采供血机构158名护士进行调查,对不同护龄、岗位、学历、职称护士得分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全体护士得分为72.28分±12.07分,采血岗位护士得分(71.94分±11.99分)低于全体护士得分。不同学历、职称、护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0%的护士是通过业务培训获得献血反应知识;99.4%的护士认为献血反应知识培训很有必要;在培训方式上,56.5%的护士认为组织理论学习最有效。[结论]采供血机构护士的献血反应知识掌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工作可引入成人教育模式,在上岗前培训中应突出献血反应知识的培训、增加献血反应知识培训的频度,且不同岗位培训内容应有所侧重。

  • 标签: 护士 采血 供血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养老机构护理员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知识、行为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抽选2020年6月-2021年5月本地6所养老院的130名护理员纳入研究,调查分析其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知识、行为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总体养老机构护理员的预防压流性损伤知识及行为现状处于中等水平,基本上能够良好的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护理员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及培训经验及照护经验。结论:当前养老机构护理员的预防压力性损伤知识及行为现状均处于中等水平,部分存在欠缺,主要受到学历、年龄、工作年限、培训经验及照护经历的影响。

  • 标签: 养老机构 护理员 压力性损伤知识 行为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福利机构重症脑瘫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从年龄、残疾程度与忽视技术缺陷、配合度等方面来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头皮静脉和四肢静脉穿刺依从性来对患儿进行分组,0~3岁为观察组,提供的是常规护理,3~15岁是参照组,提供的是全面护理。结论:对于福利机构的重症脑瘫患儿来讲,在静脉输液中增加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儿依从性。

  • 标签: 护理干预 福利机构 重症脑瘫患儿 静脉穿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中心卫生院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有效模式。方法:将本镇村民视为调查对象,对2020年3月到2020年9月的目标人群展开定性普查。将目标人群对本次试点调查的活动满意率进行统计;对比本镇村民(包含外出务工人员)在调查活动前后对艾滋病的认知度、商业性行为(匿名)占比、安全套使用比例(匿名)。结果:艾滋病防控工作开展的前后,相应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工作后村民相应认知度提高、商业性行为降低、安全套使用比例提高,前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艾滋病 防控工作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价值。方法 以乱数表法将2021.1-2022.12期间88例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44例)和研究组(健康教育路径,44例),对比两组教育前后T2DM相关知识了解状况和血糖水平。结果 教育前两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和血糖状况相差不大(P>0.05),教育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对T2DM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路径效果比较理想,有助于稳定血糖。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路径 基层医疗机构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 2019年国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为冠状病毒家族新型病毒,给 人类的健康安全 带来巨大威胁。 护理人员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主力军,在疫情控制中发挥关键作用。早期缺乏防护条件,有医务人员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防护管理,针对压力过大的护理人员要采取心理支持,合理安排排班制度。笔者根据自己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发热门诊的工作经验,提出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防护以及护理人员压力管理要点。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防控期 发热门诊 护理感受
  • 简介:为进一步发挥上海科技团体在服务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上海市科协科技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经上海市科协科技评价工作委员会审议通过,上海市护理学会荣获2013年度上海市科协科技评价机构资格。上海市护理学会将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拓展学会功能,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完善护理领域评价工作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为护理科技创新服务,坚持公益性和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好社会化第三方科技评价工作。

  • 标签: 上海市护理学会 科技评价 科协 资格 评价工作 创新服务
  • 简介: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乌鲁木齐市12所养老机构的28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幸福度得分为(31.10±12.0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子女看望次数、是否乐观、有无兴趣爱好、经济自评、机构服务质量、自理状况以及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养老机构老年人幸福度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呈显著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是否乐观、经济自评、机构服务质量、有无兴趣爱好、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是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论乌鲁木齐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应根据老年人身心状况开展个性化护理服务,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主观幸福感
  • 简介:目的探讨西安市老年公寓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WB)的社会性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评量表以问卷和个别面谈的方式对西安市城区20所社会化养老机构的老年人(n-462)的SWB的社会性因素(人口特征、社会支持)进行测量。主观幸福感用MUNSH的正性因子、负性因子、幸福度总分的平均值来描述。结果影响因素中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以及经济收入、文化层次老年人的SWB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个性、抑郁情绪、社会支持的老年人SWB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老年公寓老年人的SWB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个性、抑郁情绪和社会支持。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体验,使生活在公寓的老年人不失去家庭感、生活的私密性,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是老年公寓的立足之本。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老年人 老年公寓
  • 简介:【摘要】目的:传染病疫情预防工作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研究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此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标准存在显著差异的不同地区进行对比探讨,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分别选取农村社区(对照组)、城市社区(研究组)进行研究,比较社区居民发生传染病的情况以及对免疫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在免疫知识的知晓情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存在明显优势(p<0.05);研究组社区发生传染病的概率明显较少(p<0.05)。结论: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预防传染病疫情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的防控作用的同时也需要将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使得传染病疫情预防工作更加全面有效地展开。

  • 标签: 社区公共卫生机构 传染病 疫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机构对重度失能老人压力性损伤管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照护的重度失能老人100例(其中压疮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养老机构护理员实施常规护理方法,n=50,10例压疮患者)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医养结合模式干预,n=50,10例压疮患者),对两组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的预后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重度失能老人压疮发生情况及已压疮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重度失能老人(P<0.05)。压力性损伤的知识及行为提升对预防重度失能老人压疮的护理效果有着显著的提升功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养老机构应用采纳推广。

  • 标签: 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 压力性损伤 重度失能老人
  • 简介:摘要:医院护理部实行岗位管理,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内容设定岗位责任,通过岗位资格评定进行岗位胜任力评估聘用上岗人员,定期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以岗位评测考核结果为依据发放薪酬。基于岗位管理建立护理管理系统,能够打造临床一线护理团队,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护理管理系统的构建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便利性和丰富性,实现对护理管理各要素的全面覆盖,提高护理工作管理水平。

  • 标签: 岗位管理 护理管理系统 构建
  • 简介:目的编制符合我国护理特点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确保问卷科学、可靠。方法参考国内外文献形成问卷初稿,经过反复的专家咨询及探索性因素分析筛选和修订条目,编制出适用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法抽取上海市三级、二级医院临床护士211名进行测评,使用SPSS13.0医学统计软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内在一致性信度等评价问卷信效度。结果形成适用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其主要内容是医院护理人员的安全态度调查,共分为5个维度、24个条目。5个维度分别是团队氛围、对工作的满意、对压力的认知、单位安全的氛围、对管理的感受,累计贡献率为59.879%,数据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根据各条目最大维度负荷值归因,5个维度的负荷值都在0.4以上,各条目的共同性在0.432~0.697之间;问卷各维度的Cronbach’sa系数为0.7234-0.8523,总体为0.8861;各维度两次测量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01~0.833,总体为0.895;各条目与问卷总体的相关系数在0.661~0.843,且相关性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维度得分与问卷总体的相关系数为0.381~0.854,且相关性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编制了适用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信效度良好。

  • 标签: 患者安全文化 测评 患者安全 安全文化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需求,老年护理问题日益突显。社区老年护理作为一种关键性的医疗和社会服务方式,已经成为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因素。社区老年护理的实施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缓解医疗资源压力,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本文旨在探讨社区老年护理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以满足老年人群体多样化的健康和生活需求。

  • 标签: 社区老年护理 护理模式 构建实施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科学的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我国儿科护理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然后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关键指标进行了筛选和权重分配,并探讨了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策略和建议。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理质量 评价体系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策略和效果,为临床提供质量监测工具。方法 有针对性的选取我院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急诊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构建模式,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对于急诊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构建相对应的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严格按照相关指标内容有序推进各项护理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因此这种护理模式值得急诊护理实践中有效推行。

  • 标签: 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构建策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医疗机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PDCA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医疗机构中起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通过PDCA四个循环模式精细化管理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安全进行研究,并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护理质量中的影响力。

  • 标签: PDCA精细化管理 医疗机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实施眼科专业护士培训的具体方法和实践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作为参照阶段,期间实施常规护士培训教育模式;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作为实验阶段,利用眼科专业护士培训教育模式,两个阶段护理工作者固定为20名,对比分析眼科专业护士工作者不同阶段的考核成绩。结果:实验阶段眼科专业护士工作者的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相较于参照组阶段眼科专业护士工作者的成绩明显较高,组间对比P<0.05,证明差异性存在。结论:通过推行眼科专业护士培训方式,有利于强化眼科专业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与实践操作水平,有着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 标签: 眼科专科护士 培训模式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实施科主任个人业务评价体系对科主任队伍的管理,完善医院科主任绩效考核有关个人业务部分内容,发挥科主任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围绕医疗核心制度和医院质量管理重要制度,利用 2年时间通过启动、反馈和持续改进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医院比较完整的一套临床医技科主任个人业务评价体系。 结论 强化了科主任责任感,增强了科主任素质及管理水平,带动了科室整体质量提高,促进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提升。

  • 标签: 临床医技科主任 绩效考核 个人业务 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