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经本院手术治疗的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04个结节,均进行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从检查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和阳性预测值以及诊断的精确度几个方面比较常规超声检查(对照组)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组)两种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定性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特异度,灵敏度,阴性和阳性预测值以及诊断的精确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使用常规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定性诊断中相比常规超声检查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和重要的使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定性诊断 常规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出血病的原因与防治的方法。方法选2009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前列腺电切除手术患者697例,对所有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前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查,手术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的止血措施,手术后进行常规的止血治疗,术后对患者膀胱进行持续性冲洗。结果697例患者中出现继发性出血的患者有19例,经过尿道止血得到治愈,没有死亡病例出现。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中,手术前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评估,术中止血措施恰当,手术后持续对膀胱进行冲洗,能够使前列腺手术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前列腺 电切术 术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CT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进行收治的2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所有患儿都接受CT诊断和X线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250例患儿中,经CT诊断共确诊234例,确诊率为93.60%;经X线诊断共确诊176例,确诊率为70.40%,可见CT确诊率高于X线确诊率(P<0.05);CT和X线检查的影像学结果中,皆表现为肺组织实变,其中,CT影响学表现主要有不均匀的高密度影,部分患儿合并有肺不张,而部分患儿合并的胸腔积液;X线影像学表现主要是间质浸润型,影像学可表现肺纹理增加和增粗,但边缘不清晰,部分患者表现混合型,也有表现腺泡型。结论和X线诊断进行比较,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CT诊断,可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并且诊断的准确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CT诊断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肿瘤病人实施切除手术时,经后路实施切除、进行植骨重建的可行性。方法依照随机原则,选取18名脊柱肿瘤病人,对其实施切除手术治疗,联合植骨稳定性重建,根据病情选择具体的重建方式,比较病人治疗前后的身体恢复情况,对其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满意度进行对比,验证切除植骨手术的疗效。结果18名脊柱肿瘤病人经手术治疗后,有1名出现病情复发放弃治疗,1名病人进行二次手术,其他肿瘤病人经切除植骨手术后身体情况得到改善和稳定,植骨融合效果良好。结论切除植骨手术在治疗脊柱肿瘤上具有较好的疗效,根据肿瘤的切除范围和疾病的特点进行植骨重建,能改善病人的疼痛程度,提高其对治疗的满意率,具备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脊柱肿瘤切除 植骨稳定性重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谷红注射液在临床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以HPLC-DAD法分析谷红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输液配伍后,分析其外观、PH、不溶性微粒等变化情况。结果各配伍液外观、pH、不溶性微粒无明显变化。随着温度增高、放置时间延长,配伍液中相关物质明显增加。结论谷红注射液与常用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应在4h内输完,注意避免日光照射。

  • 标签: 谷红注射液 常用输液 配伍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关系的彩超结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2017年2月28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0例(观察组)以及同期查体结果显示无脑梗死的患者10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彩超检查。将两组的斑块数目、性质及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斑块形成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以及动脉血流参数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特别是不稳定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明显相关。

  • 标签: 彩超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 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CEUS联合穿刺活检在肺周围型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8例肺周围型病变患者行经皮穿刺活检术,其中97例术前行CEUS检查(试验组),61例术前仅行常规超声检查(对照组)。比较两组穿刺次数、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情况。绘制CEUS时间一强度曲线(TIC),比较试验组中良性与恶性病变TIC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曲线上升斜率(WIS)及峰值强度(PI)。观察并记录良恶性病变的增强特征。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穿刺病理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4.85%(92/97)和83.61%(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平均穿刺次数分别为(2.11±0.48)次和(2.20±O.44)次,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1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6%(2/97)和4.92%(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RT、WIS及PI在良恶性病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8)。试验组良恶性病变均以不均匀增强为主,良性病变中占77.50%(31/40),恶性病变中占88.46%(46/52),其增强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16)。结论CEUS在肺周围型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定价值,对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时间强度曲线 活组织检查 肺周围型病变
  • 简介:摘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深,而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对于地表水质量产生了严重的污染。人们的生活用水通常都是由地表水提供,所以,要想确保用水的安全性,就一定要不断强化水质检测准确性以及稳定性。基于此,文章将水质检测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提高检测准确性以及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以期有所帮助。

  • 标签: 水质检测 准确性 稳定性 提升 方法
  • 简介:摘要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中含量测定存在的问题,为控制制剂质量、保证药物疗效、科学进行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中药制剂从稳定性研究法规、含量测定指标成分以及测定方法发展趋势三方面综述了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的概况,从指标成分的选择、样品前处理、仪器分析方法等方面对制剂稳定性研究中含量测定的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为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目前制剂标准的制定偏重于制剂工艺,为了指标成分达标,通过各种工艺使其富集,造成了考核指标与临床疗效脱节的现象,使稳定性考察意义大大降低。所以,开展中药制剂的药效物质研究,减少用药的不安全性,完善中药制剂稳定性含量测定研究,需要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进行多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以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

  • 标签: 中药制剂 稳定性 含量测定 问题分析
  • 简介:摘要以人参及加拿大西洋参为对照,对我国14个产地的西洋参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国西洋参引种30年后遗传稳定性是否发生了明显变异。应用了RAPD分子标记技术,POPGEN32数据分析,NTSYS2.10聚类图绘制。结果显示,各产地西洋参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13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81条,多态性83.51%;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5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2748;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o)0.4194。聚类分析可知,人参与西洋参分类明显,特别发现无人参生产的地区的西洋参与有人参生产的地区的西洋参可明显各聚一类,认为在遗传上未达到质的变异。因此提出吉林省西洋参要注意建立良种田,以保持种质纯净的建议。

  • 标签: 西洋参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遗传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10月收治的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中医自拟温阳通络饮治疗作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在某西医院进行治疗的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中显效38例,有效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9.3%;治疗组中显效5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中医治疗能够取得明显的疗效,且无毒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温阳通络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表格资料收集在成批伤员转诊治疗中的及时有效。方法 :分析 2017年 8月 8日 21:19地震发生起至 8月 11日 15:30止。分四批转至绵阳市中心医院共 44名伤员资料收集 (表 1、表 2)。结果:运用表 1的第一、二批转诊伤员共 10名,在急诊科平均再次检伤时间 30.5分钟,平均入院时间 8分钟,运用表 2的三、四批转诊伤员共 34名,在急诊科平均再次检伤时间 23.5分钟 ,平均入院时间 6分钟,成批伤员转诊应用表 2比表 1在平均再次检伤中快 7分钟,平均入院时间快 2分钟,转诊伤员登记表 2增加“伤员联系电话”“转诊负责人”,“转诊方式”,“伤员伤情轻、中、 重”项目。结论:表 2资料收集明显缩短了病员转诊后再次伤情评估和入院时间,使伤员得到及时高效的救治。

  • 标签: 九寨沟地震救援 表格收集 转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不稳定性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性锁骨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各具备60例的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实施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的方案,观察并对比治疗的效果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优势更加显著,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性锁骨骨折患者实施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的方法,可以获得到相对良好的成效,推广应用的价值巨大。

  • 标签: 活络效灵丹加减 不稳定性锁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含氯消毒液浸泡后对硅橡胶印模尺寸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个正常人下颌牙模型,分别制取硅橡胶精密印模2个,经过不同处理后,采用CAD/CAM取像系统分析印模尺寸变化。结果硅橡胶在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前与浸泡后近远中向尺寸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形变量<5%。颊舌向尺寸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结论含氯消毒液能影响硅橡胶印模尺寸稳定性,主要表现在近远中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但其影响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

  • 标签: 硅橡胶 含氯消毒液 尺寸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技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内复位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8.9%,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2.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拔出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外固定技术应用于不稳定性盆骨骨折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疾病康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骨盆骨折 外固定架 不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影响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6年5月经本院收治的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共103例做回顾性分析,并在手术后通过Mazur踝关节症状及功能评分标准评价其术后治疗效果,分为优良组、可差组,优良组82例,可差组21例,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后发现,患者经手术后踝关节功能易受到年龄、骨折类型、受伤到治疗时间、手术方式等影响,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患者年龄、手术方式是影响踝关节术后功能的重要因素。结论患者的年龄与手术方式是影响踝关节术后功能的主要因素,在对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手术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CT多平面重建在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100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行CT多层螺旋胸部检查的患者中筛选而出,均进行多层螺旋CT胸部检查后,进行薄层重建,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肺部磨玻璃影响给予鉴别诊断,并以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将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观察两组影像学特点。结果两组患者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边界清楚及空泡征等征象进行对比,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圆或椭圆、不规则形、多结节融合状及斑片状方面进行对比,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多平面重建在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CT多层平面重建 肺部磨玻璃小结节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中药制剂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验证中有效期设定的合理性。方法:选取常用的,涵盖各种剂型的 6种中药制剂进行检测,涵盖了洗剂、片剂、软膏剂和口服液等剂型,包括内服与外用,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检测的内容包括片剂的崩解时限、洗剂与口服液的化学酸碱性 PH值、相对密度以及微生物限度;检测期根据各制剂的有效期设定,分别为 12到 24个月;检测办法根据国家有关标准选定。结果:在有效期内,片剂的崩解时限都符合相应标准;洗剂与口服液的化学酸碱性 PH值以及相对密度符合标准规定;微生物限度符合相关规定。结论:在有效期内, 6种常用的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符合标准。

  • 标签: 中药制剂 稳定性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