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东阳地区男性乳头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流行分布特点,为了解本地区男性HPV感染情况以及临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东阳市人民医院男性科等科室就诊的712例行HPV 21分检测患者的结果。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712例男性样本,其中HPV感染阳性210例,阳性率为29.54%。210例感染患者中,单一感染者141例,占阳性患者的67.14%;多重感染者69例,占32.86%。按年龄分组,>60岁年龄组HPV阳性比例最高,为6/11,然后依次为≤20岁年龄组[37.50%(15/40)]、21~40岁组[29.56%(149/504)、41~60岁组[25.48%(40/157)],各年龄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季度分组:第三季度检测样本的HPV阳性率[35.20%(63/179)]和第四季度检测样本的HPV阳性率[32.04%(58/181)]高于第一季度[28.90%(50/173)]和第二季度[21.79%(39/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0例HPV感染患者中,临床诊断最多的为疣(26.67%,56/210),其次为阴茎赘生物(18.10%,38/210)和尿路感染(14.76%,31/210)。结论东阳地区男性HPV感染率较高,以HPV6、HPV11、HPV16为主,感染主要为单一;≤20岁和>60岁年龄段阳性率较高;第三、四季度阳性检出率较高,其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季节相关性。临床表现上,HPV感染患者中临床诊断为疣的最多。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低危型 高危型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乳头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阳性和阴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关键通路,为HPV相关HNSC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候选基因靶点。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检索获得序号为GSE3292的HPV相关HNSCC表达谱芯片研究系列(其中HPV 阳性癌组织8例、阴性28例,含口腔癌15例、口咽癌9例、喉癌9例、下咽癌3例),通过Gene-Cloud of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GCBI)分析平台筛选得到差异表达基因,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分析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后,利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关键基因并进一步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UALCAN数据分析工具检验关键基因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的表达差异性。结果从芯片检测的25 000多个基因中筛选得到57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539个,下调基因34个,经Cytoscape两轮筛选确定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s 1,CDK1)、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MCM)家族(MCM2、MCM3、MCM6、MCM7)、复制因子C4(replication factor C subunit 4,RFC4)、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1(kinesin family member 11,KIF11)等27个基因为关键基因。基因本体分析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分布于染色体及核质、核内腔、膜包围内腔等部位,并参与DNA复制、DNA代谢、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等生物学过程以及以p53信号通路为核心的6个主要信号通路(P<0.01)。经TCGA数据库检验证实27个关键基因在HPV阳性及阴性HNSCC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K1、PCNA、MCM家族等关键基因在HPV诱发HNSCC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p53通路是此过程的核心通路,且在HNSCC两个亚型中的调控作用存在差异。CDK1、MCM7、RFC4有望成为治疗HPV阳性HNSCC的潜在靶点,而MCM2、MCM3、PCNA、KIF11可能作为HPV阳性HNSCC诊断及预后的标志物。

  • 标签: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计算生物学 生物学标记,肿瘤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现已明确[1]乳头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引发女性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HPV E6/E7蛋白的持续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 HPV E6/E7mRNA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来探讨人乳头病毒(HPV)E6/E7mRNA 检测在宫颈病变研究中的价值。

  • 标签: 人乳头状瘤病毒 E6E7mRNA 宫颈病变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东省潮汕地区单中心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乳头病毒(HPV)感染及亚型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167例HNSCC患者的肿瘤原发灶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以肿瘤细胞p16蛋白阳性率≥76%为判断HNSCC存在HPV的依据,分析p16蛋白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原位杂交法(ISH)检测肿瘤组织中是否存在HPV 16、18 DNA;应用RNAscope法检测肿瘤组织中18种常见的高危HPV亚型(HPV HR 18)RNA的表达情况,分析p16蛋白阳性细胞比例≥50%的肿瘤组织中HPV HR 18阳性情况。结果患者p16蛋白强表达率为7.2%(12/167);低龄组(<50岁)p16蛋白强表达率高于高龄组(≥50岁)[17.2%(5/29)比5.1%(7/138),χ2=5.321,P=0.021];口咽癌组p16蛋白强表达率高于非口咽癌组[29.4%(5/17)比4.7%(7/150),χ2=14.019,P<0.01];性别、烟酒嗜好及肿瘤分期分层患者间p16蛋白强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SH检测示,全部HNSCC原发灶均未发现HPV 16、18 DNA,重复实验结果一致。RNAscope法检测示,肿瘤细胞p16蛋白阳性率≥50%的19例患者中,3例(15.8%)肿瘤组织HPV HR 18 RNA阳性。结论潮汕地区HNSCC患者的HPV阳性率较低,以口咽癌患者最高,且呈年轻化趋势。潮汕地区HNSCC主要致HPV亚型可能并非HPV 16、18,而可能是包括HPV HR 18中的其他致病亚型。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癌,鳞状细胞 人乳头瘤病毒 潮汕地区
  • 简介:摘要人博卡病毒1(human bocavirus 1,HBoV1)是导致儿童重症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的病毒病原之一,可引起肺炎与毛细支气管炎。HBoV1 DNA可在急性感染患者鼻咽分泌物中持续存在,建立潜伏感染,促进肺纤维化发生,HBoV1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准确诊断HBoV1感染不能仅基于定性PCR,须结合定量PCR和血清学检查。本文探讨HBoV1病毒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HBoV1致病机制、HBoV1感染与疾病、检测与诊断等方面做全面总结,并展望其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 标签: 人博卡病毒1型 流行病学 致病机制 检测 潜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病毒(HPV)E7蛋白检测在子宫颈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分流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12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结果为ASCUS的205例患者资料。以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对TCT检测后剩余标本行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E7蛋白检测,并行阴道镜检查及子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HPV E7蛋白细胞学检测诊断子宫颈病变的效能。结果205例患者中,子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炎症144例(70.2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2例(15.6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9例(14.15%)。炎症、LSIL、HSIL患者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E7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0.42%(15/144)、75.00%(24/32)、86.21%(2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940,P<0.01)。HPV E7蛋白诊断ASCUS中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33%(49/61)和89.58%(129/144)。结论HPV E7蛋白检测可以较好分流ASCUS患者,减少不必要的阴道镜及活组织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高级别病变,避免高危患者漏诊。

  • 标签: 宫颈疾病 乳头瘤病毒,E7蛋白质类 薄层细胞学检测 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宫颈炎合并乳头病毒(HPV)感染的治疗中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妇科收治的76例慢性宫颈炎合并乳头病毒感染患者为本次探究对象,采取方便抽样法划分成等例的对照组(38例)、实验组(38例)。对照组予以保妇康栓治疗,实验组同时采取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HPV转阴率较高,复发率较低,阴道流液时间、阴道出血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较短,P<0.05。结论:采取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乳头病毒感染的疗效确切,值得采取。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2b 保妇康栓 慢性宫颈炎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miR-203是近来研究发现的上皮特异性miRNA,通过调控靶mRNA转录后的表达,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潜能,诱导细胞周期退出和细胞分化,在上皮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HPV通过抑制miR-203,调控下游靶基因以调节病毒生命周期。本文就miR-203的生物学特性,调控靶基因p63、survivin、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在HPV感染中的作用以及与宫颈癌、尖锐湿疣和口咽癌等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微RNAs 靶基因 HPV 宫颈癌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乳头病毒( HPV)及液基薄层细胞学( TCT)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随机抽取的 379例于 2019年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农村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TCT联合病理学及 HPV、 TCT联合病理学等方式进行筛查。 结果: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宫颈病变筛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喉乳头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良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声嘶、喘鸣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完全性喉梗阻导致窒息。儿童喉乳头的病原体主要为人乳头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且主要为低危HPV6、11,HPV11感染和发病年龄早更容易导致不良预后。目前认为幼儿HPV感染途径主要为宫内感染、经阴道接触感染,但母体感染HPV并不是终止妊娠和剖宫产指征。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疫苗接种等辅助治疗日益发挥作用。

  • 标签: 儿童 乳头状瘤 乳头状瘤疫苗 围产期传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保留哺乳功能的微创矫正乳头内陷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Ⅱ、Ⅲ乳头内陷患者96例,通过自制改良乳头内陷矫形器进行治疗。随访7个月至5年,观察乳头矫正效果及哺乳功能。结果87例乳头内陷矫正评价为好,效果稳定,且不影响哺乳功能;2例Ⅱ、3例Ⅲ乳头内陷,评价为中等,乳头轻度回缩;4例佩戴时间均不到1个月,治疗效果欠佳。结论改良乳头内陷矫形器,适用于Ⅱ、Ⅲ乳头内陷患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乳头内陷矫形器 乳头内陷 疗效
  • 简介:摘要呼吸道乳头(RPS)是一种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症状呈多样性,与其发生部位、临床表现、病理学行为关系密切。RPS诊治困难,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本文通过对RPS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 标签: 呼吸道 乳头状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腺病毒7(human adenovirus type 7,HAdV-7)感染对于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检测HAdV-7对于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的感染;应用ELISA方法检测HAdV-7感染对于IL-1β的激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感染对于NLRP3、pro-IL-1β、caspase-1等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病毒感染后细胞内NLRP3、pro-IL-1β的表达及上清中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HAdV-7可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WB显示HAdV-7感染诱导细胞内pro-IL-1β蛋白表达上调,ELISA检测表明HAdV-7感染可诱导IL-1β的分泌表达(MOI=0.5,P=0.0008)。使用Ac-YVDK-cmk抑制caspase-1表达后,HAdV-7感染上清中IL-1β的表达被明显抑制(P=0.0025);HAdV-7感染caspase-1缺陷的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IL-1β的表达同样被显著抑制(P=0.0191)。荧光定量PCR检测HAdV-7感染可以诱导细胞内pro-IL-1β和NLRP3 mRNA表达上调(NLRP3:P=0.0004;pro-IL-1β:P=0.0007),同时WB显示HAdV-7可以诱导细胞内pro-IL-1β和NLRP3蛋白表达上调;使用NLRP3特异性抑制剂MCC950处理细胞,可抑制HAdV-7感染的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P=0.0027); HAdV-7感染NLRP3缺陷的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IL-1β的表达被明显抑制(P=0.0189)。分别使用TLR2、TLR4、TLR7/9信号传导抑制剂,抑制HAdV-7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抑制TLR4信号传导,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有明显下调(P=0.0122);使用ROS抑制剂、组织蛋白酶B抑制剂,或抑制K+外流,分别处理HAdV-7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抑制组织蛋白酶B(P=0.0292),或抑制K+外流时(KCl, P=0.0022;Glibenclamide, P=0.0275),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有明显下调。结论HAdV-7感染THP-1细胞激活NLRP3炎症小体,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第一信号通过Toll样受体4(TLR4)信号传导,第二信号主要通过半通道模型介导K+外流的和溶酶体破坏模型释放组织蛋白酶B的激活NLRP3炎症小体。

  • 标签: 人腺病毒7型 NLRP3炎症小体 IL-1β TLR4 组织蛋白酶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病毒(HPV)16早期基因E2和E6与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E2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课题组在山西省介休市建立的"自然人群宫颈病变队列",以2014年6—9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正常宫颈(NC)女性、低度宫颈上皮内变(CIN Ⅰ)、高度宫颈上皮内变(CIN Ⅱ/Ⅲ)以及同期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病例为研究对象。共纳入257名研究对象,NC、CINⅠ、CIN Ⅱ/Ⅲ、SCC组分别为67名(26.07%)、69例(26.85%)、68例(26.46%)、53例(20.62%)。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生活卫生习惯及宫颈病变相关信息,并采集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活检组织,检测HPV16的感染、hnRNP E2、HPV16 E2和E6的蛋白表达水平。根据NC组的hnRNP E2、HPV16 E2、E6蛋白表达量及E2/E6比值的M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高、低表达组/比值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16早期基因E2和E6、hnRNP E2与宫颈癌变的关联,并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模型(GMDR)评价其交互作用。结果NC、CIN Ⅰ、CIN Ⅱ/Ⅲ、SCC组的年龄分别为(47.00±9.07)、(47.64±7.35)、(46.37±8.67)和(51.26±8.03)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HPV16 E2低表达、E6高表达及E2/E6低比值可导致CIN Ⅱ/Ⅲ[OR(95%CI)值分别为11.11(1.63~75.56)、8.00(1.28~50.04)、9.75(1.22~77.72)]和SCC[OR(95%CI)值分别为14.22(2.11~95.88)、10.33(1.67~64.00)、12.38(1.56~97.91)]的患病风险增加;hnRNP E2低表达可导致CIN Ⅱ/Ⅲ、SCC风险增加[OR(95%CI)值为3.35(1.39~8.10)、5.53(1.54~19.88)]。GMDR模型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hnRNP E2低表达、HPV16 E2低表达、HPV16 E6高表达在CIN Ⅱ/Ⅲ和SCC组均存在交互作用(P值均<0.05)。结论HPV16早期基因的异常表达和hnRNP E2低表达均可能增加宫颈癌变的发病风险,且在宫颈癌变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16 子宫肿瘤 核糖核蛋白类,核不均一 交互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足口病发病与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变化的关系,研究EV71病毒诱导细胞天然免疫的发生机制。方法将Jurkat细胞接种到24孔板中,设EV71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并用Realtime-PCR法检测感染不同时间段的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IFN-γ的mRNA表达含量。用乙酰肉豆蔻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预作用Jurkat细胞不同时间后,接种EV71病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病毒载量变化。结果EV71病毒感染Jurkat细胞后,IL1-β的mRNA在6 h后达峰,IL-6的mRNA在24 h后达峰,TNF-α和IFN-γ的mRNA分别在48 h和72 h达峰;PMA预作用Jurkat细胞后,IL1-β、IL6、TNF-α、IFN-γ的mRNA表达均上调,病毒载量下降。结论随着EV71病毒作用时间的延长,IL1-β、IL6、TNF-α、IFN-γ的mRNA表达均达峰值,Jurkat细胞内EV71病毒载量呈递减趋势。EV71可引起IL1-β、IL6、TNF-α、IFN-γ细胞因子反应。

  • 标签: 肠道病毒71型 细胞因子 乙酰肉豆蔻佛波酯
  • 简介:摘要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是鼻腔和鼻窦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自1966年以来不断有新的SNIP分期出现,但均未能很好地与手术难度和预后相结合。就SNIP的鼻内镜外科治疗而言,彻底切除肿瘤根基部进而降低复发率是最为重要的诊疗目标。本文总结并对比了既往7个不同的SNIP分期,并着重提出以肿瘤根基部位置为导向的新的SNIP临床分期。

  • 标签:
  • 简介:摘要内翻性乳头是鼻腔鼻窦常见良性肿瘤,其根基部常位于筛窦和上颌窦。内镜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式,术后复发率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随访时间影响术后复发率,彻底切除手术根基部的重要性已成共识。术前根据肿瘤的根基部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符合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精准治疗的基本理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