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评价红曲胶囊辅助降血脂功能。方法:以41.67、83.34、166.68mg/kgBW(即人体推荐量的5、10、20倍)剂量连续给大鼠灌胃30d,同时设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评价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降血脂功能实验。结果:在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成立的前提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并且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判定受试物辅助降低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显阳性。结论:红曲胶囊具有辅助降低血脂功能。

  • 标签: 红曲粉 降血脂
  • 简介:摘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3(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3, Sirt3)与神经系统变性病关系密切。研究结果显示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异常蛋白在神经元中的沉积增多,导致线粒体发生氧化应激损伤。而Sirt3能通过去乙酰化作用,减轻氧化应激对线粒体的损伤,可能对延缓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神经系统变性病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3 线粒体 氧化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513a-3p靶向鼠双微体基因2(MDM2)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miR-NC、miR-513a-3p、anti-miR-NC、anti-miR-513a-3p、si-NC、si-MDM2、miR-513a-3p+pcDNA3.1和miR-513a-3p+pcDNA3.1-MDM2转染至BGC-823细胞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513a-3p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MMP-2、p21、E-cadherin和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各组胃癌细胞BGC-823的活性,Transwell法检测各组胃癌细胞BGC-823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miR-513a-3p与MDM2的靶向关系。结果胃癌细胞BGC-823、MGC-803中miR-513a-3p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1±0.02和0.34±0.03,与胃上皮细胞GES-1(0.76±0.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24、48和72 h后,miR-NC组细胞的吸光度(A)值分别为0.57±0.05、1.03±0.10和1.43±0.14,miR-513a-3p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36±0.03、0.48±0.05和0.63±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NC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130±11.80)个和(117±10.60)个,miR-513a-3p组细胞分别为(58±5.64)个和(50±5.1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24、48和72 h后,si-NC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53±0.05、0.95±0.10和1.36±0.14,si-MDM2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39±0.04、0.57±0.06和0.80±0.08;si-NC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141±12.02)个和(109±10.60)个,si-MDM2组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66±6.67)个和(61±6.18)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24、48和72 h后,miR-513a-3p+pcDNA3.1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34±0.03、0.46±0.05和0.61±0.06,miR-513a-3p+pcDNA3.1-MDM2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48±0.05、0.82±0.08和1.17±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513a-3p+pcDNA3.1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56±5.71)个和(51±5.16)个,miR-513a-3p+pcDNA3.1-MDM2组分别为(113±10.28)个和(104±10.02)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513a-3p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MDM2的表达有关,可为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靶点。

  • 标签: 胃肿瘤 miR-513a-3p 鼠双微体基因2 增殖 迁移 侵袭
  • 作者: 苏云龙 王雪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内蒙古自治区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 010050(现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影像科 017000)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内蒙古自治区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 01005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9Tcm-联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3PRGD2)对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取6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0.3 ml/只)、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组50只(注射Ⅱ型胶原乳剂0.3 ml/只)。2组均在造模前及造模后25和45 d行99Tcm-3PRGD2平面显像,测量并分析造模成功的CIA组大鼠在造模前后病变关节与纵隔的靶/非靶比值(T/NT)变化情况,并与同期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另行病理学检测。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CIA组32只大鼠造模成功,显像示病变关节有明显的滑膜炎及滑膜增厚特征,并有血管翳形成。32只CIA组大鼠造模前及造模后25和45 d病变关节部位T/NT分别为0.158±0.023、0.402±0.144和0.705±0.163(F=286.924, P<0.01)。造模后25和45 d时CIA组大鼠病变关节部位T/NT与空白对照组相应结果(0.160±0.028和0.158±0.03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10.484和-20.917,均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IA组大鼠病变关节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β3、肿瘤坏死因子-α呈阳性表达。结论99Tcm-3PRGD2对大鼠RA模型关节滑膜新生血管显像的灵敏度高,有望用于RA的早期诊断。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放射性核素显像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磷脂酰肌醇3 -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I组、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干预组(IRI+NaHS组),每组10只。采用无损伤血管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6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肠IRI模型;Sham组仅分离SMA后关腹。恢复SMA血流前10 min,IRI+NaHS组经尾静脉注入100 μmol/kg NaHS后以1.07 mmol·kg-1·h-1的速度维持输注至再灌注120 min;Sham组和IRI组则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取下腔静脉血,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血浆H2S浓度。取血后处死大鼠取回肠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Chiu评分;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p-Akt)、Akt、PI3K、活化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I组肠黏膜组织结构紊乱、水肿,绒毛断裂、脱落,病理评分明显升高(分:4.21±0.15比0.15±0.03,P<0.01),血浆H2S水平明显降低(μmol/L:26.72±3.17比38.34±5.24,P<0.01),回肠组织p-Akt、PI3K、caspase-9、mTO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Akt/GAPDH:2.67±0.12比0.24±0.05,PI3K/GAPDH:1.42±0.07比0.57±0.08,caspase-9/GAPDH:4.23±0.61比0.13±0.02,mTOR/GAPDH:2.17±0.23比0.23±0.02,均P<0.01)。与IRI组比较,IRI+NaHS组肠黏膜病理改变减轻,病理评分明显下降(分:1.56±0.02比4.21±0.15,P<0.01),血浆H2S水平明显升高(μmol/L:32.36±2.45比26.72±3.17,P<0.01),回肠组织p-Akt、PI3K蛋白表达进一步升高(p-Akt/GAPDH:5.12±0.08比2.67±0.12,PI3K/GAPDH:3.14±0.05比1.42±0.07,均P<0.01),而caspase-9、m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9/GAPDH:2.12±0.24比4.23±0.61,mTOR/GAPDH:1.37±0.28比2.17±0.23,均P<0.01)。结论H2S通过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下调caspase-9、mTOR表达,从而减轻IRI大鼠肠损伤。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肠 硫化氢 磷脂酰肌醇3 -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纤层蛋白B2(LMNB2)在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方式。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CC)。利用LMNB2的短发夹RNA(shRNA)质粒在HUVEC细胞中下调LMNB2的表达,检测对内皮细胞体外成管的影响,统计单视野管状结构长度及节点数目;通过噻唑蓝(MTT)、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及划痕实验检测LMNB2对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相关标志物,包括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的表达;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3(CDCA3)的mRNA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及CHIP实验检测LMNB2对CDCA3的调控作用。采用Student’s 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在HUVEC细胞中,下调LMNB2会抑制内皮细胞血管新生,单视野平均管状结构总长由(6.45±0.63) mm下降至(2.61±0.52) mm,下降59.5%(t=4.709,P<0.01),节点数量下降由单视野的(14.75±1.25)个下降为(7.75±0.48)个,下降57.5%(t=5.230,P<0.01);LMNB2的敲低会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伤口愈合率下降25%(t=4.541,P<0.05),且Ki-67、PCNA、MMP-2及MMP-9表达均显著降低;在HUVEC细胞中,LMNB2结合CDCA3启动子位点,促进CDCA3的转录。回复实验证实下调LMNB2后过表达CDCA3会回复由LMNB2缺失导致的增殖及血管新生缺陷。结论LMNB2可调控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并通过调控CDCA3的表达调控血管新生。

  • 标签: 核纤层蛋白B2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新生 脓毒症 体外成管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输尿管软镜联合U100Plus激光治疗上尿路23 cm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应用电子输尿管软镜结合U100Plus腔内激光碎石系统治疗66例上尿路23 cm结石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观察手术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Clavin-Dindo分级)情况。结果平均结石直径(2.3±0.3)cm,单次碎石成功率100%。平均碎石时间(56±24) 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3±1.2)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7.9%。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09%(6例),其中Ⅰ级4例,3例术后体温>38.5℃,1例反复疼痛需镇痛;ⅢA级2例,术后1个月形成输尿管石街,再次手术清石。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联合U100Plus激光治疗上尿路23 cm结石,碎石效率高,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U100Plus激光 结石 结石清除率
  • 简介:摘要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金标准,要求是直视下锐性分离,将直肠连同直肠固有筋膜包被的脂肪组织、神经血管和淋巴结整体完整切除。强调脏壁层之间锐性分离,而膜解剖理论与其不谋而合。外科膜解剖概念的提出,明确了人们常说的"间隙"或"层面",结合腹腔镜放大作用和3D腹腔镜的纵深感,将膜解剖应用于直肠手术,对系膜认识更加深刻,辨认盆底自主神经更加有效。腹膜筋膜融合退化后,在直肠后方形成疏松结缔组织所填充,在S4椎体前方融合增厚形成Waldeyer筋膜,同时将直肠后方间隙分为上方的直肠后间隙和下方的肛提肌上间隙。直肠侧方的膜解剖的关键结构是侧韧带,侧韧带正好是直肠系膜固有筋膜"门",由髂内动脉发出的直肠中动脉,盆丛发出的直肠支与及淋巴管共同形成。Denonvilliers筋膜是腹膜的融合产物,是直肠前方膜解剖关键结构。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对降低直肠癌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切开腹膜返折如位于最低处标志性"卫"氏线后方,则进入Denonvilliers筋膜的后方,可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肠系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膜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薄层CT在99Tcm -联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HYNIC-PEG4-E[PEG4-c(RGDfK)]2 ,简称3PRGD2 }显像诊断肺部孤立性占位中的增益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因肺孤立性占位收住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7例,排除其中未获得病理结果者,最终纳入74例[男49例,女25例,年龄37~80(58.4±9.6)岁]。对患者常规行99Tcm-3PRGD2 SPECT/CT显像,全身平面显像以肿瘤/对侧正常肺组织最大放射性计数比值(T/N)≥1.5、断层显像以T/N≥2.0为阳性标准;显像后1 h行胸部薄层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99Tcm-3PRGD2平面及SPECT/CT显像、胸部薄层CT及三者联合诊断肺孤立性占位良恶性的诊断效能,采用Kappa检验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74例肺占位患者中,手术病理结果示恶性51例,良性23例。99Tcm-3PRGD2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胸部薄层CT诊断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1%(24/51)、65.2%(15/23)、52.7%(39/74)、75.0%(24/32)、35.7%(15/42),86.3%(44/51)、47.8%(11/23)、74.3%(55/74)、78.6%(44/56)、11/18和84.3%(43/51)、52.2%(12/23)、74.3%(55/74)、79.6%(43/54)、12/20,三者联合后相应指标分别98.0%(50/51)、73.9%(17/23)、90.5%(67/74)、89.3%(50/56)和17/18。99Tcm-3PRGD2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胸部薄层CT以及三者联合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100、0.250、0.354和0.765(均P<0.001)。结论胸部薄层CT对99Tcm-3PRGD2 SPECT/CT显像诊断肺孤立性占位的良恶性有增益价值。

  • 标签: 肺肿瘤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抑制剂LY294002对AKT/GSK3β/CRMP2信号通路的影响,及通路改变对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微管蛋白的影响。方法1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盲法随机分为LY294002组及溶剂DMSO组,每组8只。麻醉后进行海马CA1区脑立体置管,置管1周后给予LY294002或DMSO脑立体注射,并进行抑郁样行为检测。采用RT-qPCR技术检测海马AKT、GSK3β、CRMP2、tubulin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AKT、p-AKT、GSK3β、p-GSK3β、CRMP2、p-CRMP2以及微管动态性相关蛋白Acet-tubulin、Tyr-tubulin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大鼠抑郁样行为表现及分子表达差异。结果旷场实验显示,LY294002组大鼠的中心移动距离较DMSO组显著下降[(3.64±2.17)cm;(31.51±12.68)cm;t=2.69,P=0.03];LY294002组中心区持续时间较DMSO组亦显著下降[(0.73±0.46)s;(4.85±2.10)s;t=2.33,P=0.04]。强迫游泳测试结果显示LY294002组大鼠的不动时间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水偏好实验显示两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结果显示,LY294002组大鼠海马组织CRMP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DSMO组比较,LY294002组大鼠海马组织p-AKT及p-GSK3β表达水平下降(P<0.05);CRMP2表达水平降低,p-CRMP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同时,Tyr-tubulin表达水平下降,Acet-tubul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Y294002通过影响AKT/GSK3β/CRMP2信号通路,导致微管动态性损害,并使大鼠出现抑郁样行为。

  • 标签: PI3K抑制剂 脑衰反应调节蛋白2 信号通路 微管蛋白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标志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20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并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物检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荧光定量PCR法(P<0.05)。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的200份检测样本中,有184份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患者实际病情符合,符合率为92.0%,有16份样本检测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验,有12份样本检验结果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75%;有4份样本检验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25%,两种检查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物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要高于荧光定量PCR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乙肝标志物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采用生物荧光法在院内感染控制风险防范的作用。方法:我院于 2020年 1月至 2020年 6月采用物体荧光标记检测方法于我院总院门诊区域与各科室、病区、工作区域接触表面进行检查,并基于检查结果与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 5W整改,对比检查前后的检查总合格率,探讨采用生物荧光法在院内感染控制风险防范的作用。结果:数据统计完成后,检测前组的检查总合格率为 27.29%,其中中医综合楼 33.33%,内科楼 24.18%,外科楼 33.33%,东院区 34.51%,门诊医技公共区域 25.12%;检测后组的检查总合格率为 87.17%其中中医综合楼 79.48%,内科楼 84.74%,外科楼 91.38%,东院区 93.36%,门诊医技公共区域 69.16%,组间差异明显( P< 0.05)。结论:采用生物荧光法在院内感染控制中,能够有效的针对于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的针对性 5W整改,从而指导院内感染工作的推进,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生物荧光法 感染控制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引起的一种急性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经相关学者对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的检验研究后,确认通过实时荧光 RT-PCR核酸检测可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临床诊断,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或尽早与其他病毒感染者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病原学 RNA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扩增 核酸检测
  • 简介:摘要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中,淋巴结清扫效力和吻合口血供是影响患者远期生存期和近期有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也是术者的关注要点。近年来,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逐步应用于胃肠手术中,在术中淋巴结定位和吻合口处血管造影等方面效果明显。本文对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红色荧光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假体感染(PJI)临床株,探究工具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和初步应用可行性。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手段构建mCherry红色荧光表达质粒,通过电转化和噬菌体转导构建红色荧光标记金葡菌PJI临床株。通过生长曲线检测,体外成膜和生物量分析和荧光强度测量鉴定工具菌生物学特性。采用RAW264.7细胞株、工具菌建立共培养模型。采用该模型示踪不同锌离子浓度处理的巨噬细胞对于荧光PJI金葡菌吞噬能力。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定量数据进行统计。结果使用Gibson系统成功构建了荧光表达质粒pRMC2-pts-mCherry,并且使用噬菌体Phage11将该质粒成功导入金葡菌假体感染临床株ST1792。较之于野生株ST1792,荧光金葡菌ST1792-pRMC2-pts-mCherry两者的生长曲线没有统计学差异(F=0.012,P>0.05)。在0.5%葡萄糖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G)内,两者的生物膜光密度(OD)值分别为(3.700±0.003)和(3.715±0.042)(t=0.6056,P>0.05);10%滑液中生物膜OD值为(3.682±0.084)和(3.648±0.095)(t=0.474,P >0.05)。使用动物活体成像系统(IVIS)检测荧光强度,24 h荧光强度为(1.95± 0.04)、48 h荧光为(1.94±0.13)、72 h荧光强度为(1.95±0.04),荧光强度72 h稳定(F=2.944,P>0.05)。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以及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评价发现,使用锌离子浓度30~60 μmol/L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处理RAW264.7 24 h,可以促进其吞噬金葡菌,其中30 μmol/L吞噬率为(44±4)%(t =4.75,P<0.01)、45 μmol/L吞噬率为(45±6)%(t=4.086,P<0.05)、60 μmol/L离子处理的巨噬细胞,其吞噬率为(38±4)%(t =4.786,P <0.0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红色荧光临床PJI金葡菌,并验证其用于PJI相关体外吞噬研究的可行性。

  • 标签: 葡萄球菌,金黄色 假体相关感染 荧光 巨噬细胞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实时荧光定量 PCR 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研究我中心 2019年 3月 ~2019年 9月期间纳入的 158例疑似 HFMD患者,研究中使用到的核酸检测仪器选取 ABI-7300进行 FQ-PCR检测,观察并分析 FQ-PCR检测病毒发生情况。 结果: 经检测, 158例疑似 HFMD患者中, FQ-PCR检测的 EV阳性确诊为 115例,阳性率 72.78%,其中 EV71RAN阳性有 109例, CA16PNA检测的阳性 53例;而 ELISA检测出的 EV阳性确诊为 63例,阳性率 39.87%,两者 差异大, P<0.05。 15例 HFMD患者实行 FQ-PCR检测到的 EV阳性 12例,而 ELISA检测 6例阳性数,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实行 FQ-PCR检测对 HFMD病毒检测率提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病毒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应用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经典的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具有周期短、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度强等特点,是检测染色体异常及基因变异的常用工具之一。一个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医疗安全管理的基础环节,是保证FISH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和及时的前提。该文结合作者工作体会对如何做好FISH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了介绍,旨在提高FISH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与标准化建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1株人流感H3N2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遗传进化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对浙江省丽水市分离的1株H3N2流感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从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NCBI)和全球倡议分享流感数据库(GISAD)获取其他流感毒株基因组全序列,通过BioEdit7.0.9将该毒株8节段基因与其他序列比对,MEGA7.0软件邻接法构建进化树,并全面分析该毒株的进化、致病力和抗原性等特征。结果测序得到该毒株为人流感分离株A/Homo sapien/China/LS340/2019(H3N2)株(LS340),LS340为典型的季节性人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属于3C.2a1进化分支,具备人际传播能力,部分位点呈现高传播性和高致病性特征,对金刚烷胺耐药。与当季推荐疫苗株相比,抗原区出现涉及A、B两个表位3个位点突变。结论LS340未出现重组、缺失等较大变异,但与当季推荐疫苗株相比已经发生抗原漂变,应及时更新疫苗,同时加强此类病毒变异监测,防止流感大流行发生。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H3N2亚型 分子特征 遗传进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对体外循环(CPB)大鼠肺组织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320~350 g,12~16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CPB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Dex组CPB前15 min开始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5 μg/kg,CPB期间以5 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CPB结束后2 h时,取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和呼吸指数(RI)。放血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测定湿/干重(W/D)比值,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TNF-α和IL-6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确定p-JAK2/JAK2比值和p-STAT3/STAT3比值。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2组肺损伤评分、W/D比值和RI升高,OI降低,TNF-α和IL-6含量、p-JAK2/JAK2比值和p-STAT3/STAT3比值升高(P<0.05);与CPB组比较,Dex组肺损伤评分、W/D比值和RI降低,OI降低升高,TNF-α和IL-6含量、p-JAK2/JAK2比值和p-STAT3/STAT3比值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减轻CPB大鼠肺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进而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Janus激酶2 STAT3转录因子 急性肺损伤 心肺转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南京地区2014—2016年流行的甲型H3N2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tin,HA)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掌握HA基因的位点突变和遗传进化特征。方法于2014—2016年流感监测样本H3N2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根据时间段随机选取27株,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纯化,吸取病毒培养液提取病毒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病毒HA基因全长并测序,掌握HA序列特征,对其遗传进化特点、重要功能位点进行详细分析。结果27株H3N2型流感毒株HA基因核苷酸长度为1 701 bp,编码566个氨基酸;与同年WHO推荐疫苗株序列同源性高达97.9-99.5%。进化分析表明,2014-2016年南京流行株在进化树上分属两个分支,实现了从3C.3a到3C.2a基因型的转变,目前以3C.2a基因型流行为主;不同年份的南京分离株多个抗原表位上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异。结论2014—2016年南京地区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株与疫苗株同源性高,疫苗可以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HA基因抗原位点变异快,分子遗传进化活跃,有必要对病毒HA基因的分子特征进行持续监测,为下一个流感病毒流行季H3N2型的防控做好准备。

  • 标签: 甲型H3N2型流感病毒 HA基因 遗传进化 抗原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