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月入住本院的全部消化性溃疡病人64例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住院的慢性胃炎病人6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患病时间和病情上无显著性差异。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分析显示Hp感染、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吸烟、饮酒及不良情绪对消化性溃疡的预后有严重影响。结论Hp感染、服用非甾体消炎药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吸烟、饮酒、不良情绪是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服用非甾体消炎药是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唯一危险因素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开颅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到2020年5月于本院行开颅术的患者,术后依据简易麦吉尔疼痛问卷-2、患者健康问卷-9、广义焦虑症-7、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确定CPSP的发生。根据调查结果把患者分为CPSP组(n=106)和非CPSP组(n=252),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PSP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年龄、术前疼痛病史(≥3个月)、嗜酒史、经枕手术入路和病灶切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是开颅术CPSP发生的保护因素;术前疼痛史≥3个月、嗜酒史、经枕手术入路和部分切除病灶是开颅术CPS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是开颅术CPSP发生的保护因素;术前疼痛病史(≥3个月)、嗜酒史、经枕手术入路和部分切除病灶是开颅术CPS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颅骨切开术 慢性疼痛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小儿进行相关骨科手术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各项不安全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予以预防,从而保障小儿骨科手术安全性。方法 通过选取在我院当中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200名小儿骨科手术患者资料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以是否实施危险因素预防对策作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的对比分析,实施前组为对照组100名,实施后组为实验组100名,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医患纠纷以及满意度作为此次评估数据,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实践过程当中的危险因素及措施。结果 通过比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以及对医者各项技术服务水平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发现在实验组当中采取危险因素防护措施能够得到患儿家属更高的满意度,相关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骨科 手术风险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09—2011年期间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8~45岁73例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随机抽取97例18~45岁同期住院的非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摘抄医院病历中相关信息,并电话随访相关行为,利用∥检验及Logistic回归筛选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青年脑卒中受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脑卒中家族史、一过性黑蒙病史、偏头痛、睡眠呼吸障碍等既往病史影响;受吸烟、饮酒、口味偏咸、口味偏油等生活行为习惯的影响;受空腹血糖生化指标影响。未发现青年脑卒中受性别、职业、外周血管病史、慢性牙周炎、体育锻炼、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固醇(senlm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10w—density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肌酐等的影响。结论青年脑卒中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降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

  • 标签: 卒中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患有脑梗死的患者458例,对比分析123例再发脑梗死和335例首次脑梗死发作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确定其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与首发脑梗死组相比,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患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血纤维蛋白原(Fb)和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与首发脑梗死组有显著差异(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Fb、PAI-1、Hcy为再发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Hcy、Fb、PAI-1为再发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再发脑梗死 高血压 Hcy Fb PAI-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对1998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4.6%,发生在2h内84.2%;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包括未进行孕期保健、有妊娠并发症及孕产史、剖宫产、产程延长、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无早接触及早吸吮等。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失血性休克、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甚至死亡,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

  • 标签: 产后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为探究妇产科医学中生产期限异常中孕妇早产的给孕妇和新生儿带来的弊端,减少孕妇过早生产的概率,本文随机挑选了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在医院孕检确定怀孕的100名孕妇展开个案研究。将孕妇分成足月分娩组和怀孕不足月生产组,目的在于探究医学孕妇出现早产的危险因素。借此作为帮助产妇在孕期预备和孕期治疗护理的理论依据,进一步确保产妇能有健康的、最高程度的优生优育。

  • 标签: 妇产 临床早产 危险因素
  • 简介: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危险因素,旨在以此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保护措施,从而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这些危险因素主要有:生物学因素,其中需要讨论性别、智商、基因等的作用;家庭因素,其中主要涉及家庭结构、亲子关系、父母监督等方面;社会因素,其中需要注意同侪及学校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作用。这些因素孤立时的所造成的影响很小,但是它们累积起来,将会对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妥善地对这一问题加以应对,就有必要综合地考察危险因素,为之后采取有效、全面的干预措施提供基础。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危险因素 犯罪原因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神经系统受累时称为神经精神狼疮(NPSLE)。NPSLE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美国风湿病学会定义了19种常见表现,包括头痛、认知功能障碍、情绪障碍、癫痫发作、脑血管病变等。遗传因素、自身抗体、血脑屏障受损、血管病变、炎症反应等因素均参与了NPSLE的发病,主要通过炎症反应和抗磷脂抗体相关的血栓-缺血两种发病机制致病。炎症反应主要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缺血性病变主要采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改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对症治疗。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疾病活动程度或疾病累积损害程度、合并其他严重NPSLE或病史、中高滴度抗磷脂抗体阳性等。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仍需进一步完善大规模、统一标准的高质量研究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 标签: 神经精神狼疮 危险因素 炎症 抗磷脂抗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宫腔镜手术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及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75例病人进行术中预防压疮、体位正确舒适摆放、电刀负极片使用方法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无术中、术后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可能存在的对病人身体造成不良后果的因素进行护理措施上的持续改进,可以解除危险因素的存在,使病人身心安康。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导致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8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后随访时间6月~6年,回顾并记录患者手术时年龄、体重指数、术前产次及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数目等情况。结果子宫肌瘤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复发与否与手术时年龄、肌瘤的个数以及肌瘤直径有关。对产妇子宫肌瘤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复发主要与手术时年龄、肌瘤的个数及随访时间有关。结论患者手术时的年龄、术前检查肌瘤个数、肌瘤的大小是肌瘤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应当加以重点评估,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当谨慎选择手术方式,术后亦应当密切随访,及时治疗。

  • 标签: 子宫肌瘤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就诊的44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对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临床提出针对性预防对策。结果本组产后独立危险因素是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分别是20例、23例、1例。因出血控制不良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术产妇例数是2例,休克产妇13例,其余产妇效果满意,输血产妇13例。结论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较多,应及时抢救产后出血产妇,做好相关预防对策宣教。

  • 标签: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及学习等各方面,因而引起人们诸多关注。在通过疾病管理控制以降低颈椎病发病的思想趋势下,对近15年国内医学期刊上有关颈椎病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研究,分别从年龄、性别、职业、习惯、环境、颈部感染外伤、心理及椎体发育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探讨不同危险因素与颈椎病发病的相关性,以期为颈椎病多因素研究、临床治疗及防治策略提供参考建议和思路。

  • 标签: 颈椎 危险因素 综述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妇女生育条件的恶化,早产已经成为了孕期妇女常见的并发症,早产指的是在怀孕28~37周进行分娩。早产胎儿存在体重严重不足,各个器官发育也极为不成熟,研究表明,早产胎儿死亡率较高,虽然伴随着近代医疗条件的逐步提高,早产胎儿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控制了死亡率,但是早产现象逐渐呈现出向上增长的趋势。

  • 标签: 妇产科,早产,危险因素
  • 简介:饮酒、高脂血症、肥胖、高血糖、糖代谢紊乱、吸烟等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 标签: 脂肪肝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创伤后发生创伤后癫痫(post-traumaticepilepsy,PT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颅脑创伤病人213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统计其与创伤后癫痫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行开颅手术方面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结论对于伴有PTE高危因素的患者,我们主张积极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

  • 标签: 创伤后癫痫 颅脑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2010年上报医院的职业暴露数据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医院自行设计调查表,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填写,科室审核后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科。结果2010年该院有227名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共230例次。其中193人发生锐器伤196例次,34人发生血液/体液暴露34例次;分布于48个科室,前5位分别为:手术室34例次,骨科、肝血管外科各18例次,肾内科11例次,麻醉科10例次。职业分布中,护士和医生占总数的85.46%;本院职工占63.48%,实习进修生占36.52%。工龄以5年以下者居多,占73.57%。缝合/剪断和各种注射为刺伤的主要环节,操作中和操作后处理废物为刺伤主要时机;70.59%的血液/体液暴露者未佩戴防护用品,26.53%被刺伤者未戴手套。结论职业暴露分析利于确定重点科室、目标人群和高危因素,便于进行相应干预。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血源防护 锐器伤 职业防护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