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异位妊娠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病例组来自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河北省某市人民医院妇科病房住院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共198例;对照组为同期在该医院行人工流产的宫内早期妊娠的健康妇女共396例。对调查表收集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下因素与异位妊娠存在相关关系盆腔感染史(OR10.805)、下腹部手术史(OR3.543)、分娩史(OR3.579)、人工流产史(OR10.074)、多个性伴侣史(OR7.121)、不孕史(OR6.633)及吸烟史(OR2.620)。结论盆腔感染史、下腹部手术史、妊娠史、分娩史、人工流产史、多个性伴侣史、不孕史及吸烟史可能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对异位妊娠危险因素的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异位妊娠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重复异位妊娠及首次异位妊娠的前次妊娠情况,首次异位妊娠治疗方法与重复异位妊娠部位的关系,重复异位妊娠的治疗情况.结果68例重复异位妊娠者的首次异位妊娠,有48.53%发生在人工流产后及药物流产后,重复异位妊娠中60.29%患者为连续2次异位妊娠,其他27例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人工流产后及药物流产后的占85.19%.90.48%输卵管切除术者的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对侧,76.92%保守性治疗的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原患侧.结论输卵管炎症及保守性治疗是重复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妊娠 异位 重复性 输卵管炎 盆腔炎性疾病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5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所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保守治疗,对照组为进行保守治疗成功者,观察组为保守治疗失败,进一步采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手术者,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相关危险因素为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超过2000ml,DIC,以及合并症等。结论通过危险因素的预测分析,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进行临床防治,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妇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产科急症 子宫切除 相关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化工企业飞速发展,化工生产量也逐年攀升,而化工工艺则是化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危险性较高的一个项目。近年来,化工工艺安全事故屡见不鲜,给整个化工行业的工作人员带来恐惧,也致使整个化工行业停滞不前。其实化工安全事故并不是无法解决,如果化工工艺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其设计中安全管理危险的标志,并且懂得如何去控制如何去避免危险的发生,就可大大提高化工工艺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大大降低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且使工作质量得以提升,为化工企业的经济收益提供有力保障。因此,书写本文,对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管理的危险识别做出讲解并对如何去预防去控制其危险的发生做出分析。

  • 标签: 化工工艺 安全管理 危险识别 危险控制
  • 简介:摘要铜矿电解为铜的冶炼方式是铜冶炼企业的常规作业,在电解铜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从多个方面对车间作业人员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电解铜冶炼方法的反应过程出发,分析电解铜过程中车间工作人员所受到的危害,并提出改善和保护措施。

  • 标签: 电解铜 铜冶炼 职业病 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防治经验。方法选取从2010年2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生产并且发生产后大出血的9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统计分析患者发生大出血的原因,对比患者的年龄、流产次数。

  • 标签: 产后大出血 危险因素 探讨
  • 简介:摘要煤田地质勘察,是煤矿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各行业的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在煤田地质勘察中,能够进一步了解美的气质结构,为煤田的开采提供安全保证,但是由于目前部分煤田企业对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不够重视,知识煤炭开采过程中大量安全事故发生,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安全,地质勘探能够对煤田存在危险因素进行了解,及时做好预防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开采质量还能确保开采效率,下面对煤田地质勘察危险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 标签: 煤田地质勘查 煤田企业 危险因素 有效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麻疹患儿的人口学、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探讨儿童麻疹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的年龄≤18岁的麻疹患儿,收集其人口学、流行病学、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麻疹并发肺炎的特征。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并以多因素回归分析儿童麻疹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 730例麻疹患儿,其中2014年423例(24.5%), 2015年437例(25.3%), 2016年856例(49.5%), 2017年10例(0.6%), 2018年4例(0.2%);男女性别比为2∶1;年龄为4 d至18岁,<3岁者1 572例(90.9%);居住地为农村者1 381例(79.8%);低出生体质量儿83例(4.8%);229例(13.2%)患儿在患麻疹前半年内有呼吸道疾病史;1 489例(86.1%)患儿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根据是否并发肺炎,将1 730例麻疹患儿分成肺炎组1 295例与非肺炎组435例。肺炎组呛咳发生率为56.8%(735/1 295),高于非肺炎组的40.9%(178/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70,P<0.01)。0.7%(12/1 730)的患儿病情危重,0.5%(8/1 730)的患儿死亡,均为肺炎组患儿。肺炎组患儿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10×109/L所占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7×109/L所占比例、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CRP>8.2 mg/L所占比例、降钙素原、降钙素原>0.5 ng/L所占比例、血红蛋白<110 g/L所占比例、白蛋白<35 g/L所占比例均高于非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53、χ2=47.239、t=8.297、χ2=41.176、Z=-6.769、χ2=40.131、Z=-4.119、χ2=19.284、χ2=7.465、χ2=18.356,均P<0.01)。性别[比值比(odds ratio,OR)=1.316]、居住地为农村(OR=1.521)、年龄<3岁(OR=2.044)、出生体质量<2.5 kg(OR=2.014)、发病前有呼吸道疾病(OR=1.905)、未接种过麻疹疫苗(OR=1.591)、感染麻疹病毒后出现呛咳(OR=1.550),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7×109/L(OR=3.666)、C反应蛋白>8.2 mg/L(OR=1.871)、降钙素原>0.5 ng/L(OR=1.711)是儿童麻疹并发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男性、来自农村、低出生体质量儿、患麻疹前有呼吸道疾病史、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麻疹患儿易并发肺炎,应给予特别的医学关注。

  • 标签: 麻疹 儿童 并发症 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080例剖产手术病例中,以手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为因变量,时行单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080例病例,40例(3.7%)发生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10个变量中7个与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蛋白血症、滞产(规律宫缩后产程停滞)、胎膜早破,青霉素过敏体质、糖尿病、孕妇阴道炎、体型肥胖为剖宫产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术室感染来源和危险因素。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致病菌,可来源于医护人员、医院环境和病人。引起清洁伤口感染大部分是外源性污染,可来自于工作人员和环境,细菌大多数是病人自身携带的;清洁伤口以外的感染,多来源于胃肠道、呼吸道等部位。危险因素分为与宿主有关的和与手术有关的两个方面。

  • 标签: 手术室 感染来源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高龄产妇分娩具有高危性,要求科学指导、有效应对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本文立足对高龄产妇分娩的研究,分析了高龄产妇分娩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强化围生期保健宣传、产前检查、预防措施制定等方面,具体阐述了高龄产妇分娩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

  • 标签: 高龄产妇 分娩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发生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血常规、肿瘤病理分型、肿瘤发生部位、肿瘤长径、组织学分型、TNM分期、分化程度等。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胃癌患者发生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伴发贫血35例,占3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者贫血发生率高于年龄<60岁者(P<0.05);病灶长径≥5 cm者贫血发生率高于病灶长径<5 cm者(P<0.05);局限型胃癌患者贫血发生率低于浸润型胃癌患者(P<0.05);胃癌TNM分期Ⅲ、Ⅳ期者贫血发生率高于Ⅰ、Ⅱ期者(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及胃癌TNM分期Ⅲ、Ⅳ期是胃癌患者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及TNM分期Ⅲ、Ⅳ期是胃癌患者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应警惕贫血的发生,便于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

  • 标签: 胃癌 贫血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指在发热状态下(体温≥38 ℃),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紊乱及无热惊厥史而发生的惊厥。目前认为FS是多因素所致的,主要为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易受发热影响,加上潜在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和遗传因素)而诱发。按发作类型分为单纯性、复杂性FS,区分两者有利于制定临床干预策略。苯二氮类能迅速止惊,多用于持续时间超过5 min的患儿。同时,间歇性地西泮治疗能有效降低FS复发风险,缓解父母焦虑和恐惧。本文将对FS危险因素、临床评估及治疗进行简要概述,以提高认识。

  • 标签: 热性惊厥 危险因素 临床评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自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CSP患者596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分层抽样法、以既往剖宫产自然年分层纳入瘢痕子宫(剖宫产史)再妊娠为正常宫内妊娠(IUP)者1 19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孕产史、宫腔手术史及既往剖宫产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SP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596例CSP患者此次妊娠年龄为(34.6±4.4)岁,1 192例IUP患者此次妊娠年龄为(35.6±3.6)岁(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此次妊娠年龄<35岁、药物流产史、妊娠间隔<2年、妊娠间隔≥8年、剖宫产术前宫腔手术史、剖宫产术后宫腔手术史、剖宫产次≥2次及未临产剖宫产是瘢痕子宫再妊娠发生CSP的相关因素,OR值(95%CI)分别为2.306(1.774~2.998)、1.629(1.102~2.407)、2.147(1.237~3.726)、1.474(1.110~1.957)、2.558(1.809~3.615)、8.020(5.966~10.781)、14.051(9.699~20.356)、2.683(1.930~3.731),均P<0.05。结论CSP发病与年龄、药物流产史、妊娠间隔、宫腔手术史、剖宫产次及剖宫产时机有关,其中剖宫产次≥2次及剖宫产术后宫腔手术史是CSP强相关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剖宫产术 妊娠 危险因素 宫腔手术 妊娠间隔
  • 简介:摘要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指在发热状态下(体温≥38 ℃),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紊乱及无热惊厥史而发生的惊厥。目前认为FS是多因素所致的,主要为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易受发热影响,加上潜在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和遗传因素)而诱发。按发作类型分为单纯性、复杂性FS,区分两者有利于制定临床干预策略。苯二氮类能迅速止惊,多用于持续时间超过5 min的患儿。同时,间歇性地西泮治疗能有效降低FS复发风险,缓解父母焦虑和恐惧。本文将对FS危险因素、临床评估及治疗进行简要概述,以提高认识。

  • 标签: 热性惊厥 危险因素 临床评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二次文献分析法系统评价圆锥角膜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自2000年1月起至2021年5月发表的与圆锥角膜发生和进展有关的高质量分析性研究设计文献,提取有效数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检索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分类指标的合并效应量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以Q检验和I2检验评价文献中各结局指标的异质性,异质性分析P>0.1或I2≤50%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I2>50%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谨慎解释研究结果。采用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法分析文献中评估指标的异质性来源。采用Egger检验、Harbord检验、Peters检验及漏斗图综合评价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包括病例对照研究18篇和队列研究3篇,研究资料来自10个国家,纳入圆锥角膜病例共30 124例,对照者59 012例,NOS评分均≥7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家族史(OR:8.68,95% CI:6.30~11.97)、揉眼(OR:4.62,95% CI:3.75~5.70)、变态反应(OR:2.34,95% CI:1.73~3.16)、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R:1.53,95% CI:1.12~2.10)和唐氏综合征(OR:7.09,95% CI:4.19~11.99)是圆锥角膜的危险因素,糖尿病(OR:0.63,95% CI:0.50~0.79)为圆锥角膜的保护因素,二尖瓣脱垂非圆锥角膜的危险因素(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变态反应的异质性部分来源于具体疾病分类,糖尿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异质性全部由病例来源产生;敏感性分析显示,改变分析模型后结果稳健。所纳入的文献间均无发表偏倚。结论家族史、揉眼、变态反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唐氏综合征为圆锥角膜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为圆锥角膜的保护因素

  • 标签: 圆锥角膜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根据住院记录与医学检验结果对患者一般资料、住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该院收治的600例肺结核患者中,4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占比5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与胃肠道感染,占比分别为21%、15%。年龄、病程、初复治情况、住院天数、咳血、糖尿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病变特点、病变范围及侵入性操作是影响肺结核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年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糖皮质激素应用及侵入性操作是影响住院酒依赖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肺结核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的营养支持工作,增强其机体免疫能力,加强对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原发疾病及基础疾病的治疗;重视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尽早采集感染性标本进行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并根据感染部位及病变程度,结合试验结果使用合理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严格执行侵入性操作规范流程,加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对相关操作器械实施严格灭菌消毒处理,强化对患者的气道管理护理与口腔护理。

  • 标签: 肺结核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氯吡格雷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缺血性卒中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前和术后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但其抗血小板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即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clopidogrel resistance, CR)。CR通常归因于血浆中巯基代谢物浓度的降低,而引起巯基代谢物浓度降低的因素众多。文章对CR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临床医生评估CR风险,采取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临床转归。

  • 标签: 氯吡格雷 抗药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259例HPV感染的临床资料,探讨HPV感染与年龄、免疫状况、受教育情况、社会经济地位、避孕情况、以及合并生殖道其他微生物感染的关系。结果年龄在20岁-30岁的妇女HPV感染率达17.5%,随着年龄的升高,HPV感染率逐渐下降。普查HPV感染的259例中,其中工人(技校及无学历)感染率最高达17.39%。259例HPV阳性的患者白带常规检查中100%合并有阴道菌群失调,96%合并有阴道炎。口服避孕药感染HPV的几率最大达19.18%,避孕套感染HPV的几率最小仅9.35%。结论性生活频率和宫颈HPV感染密切相关,免疫状态、其他性病及社会经济地位均与宫颈HPV感染及病变的进展有很大的作用。口服避孕药及阴茎套的应用等因素与宫颈HPV感染相关。

  • 标签: HPV感染 宫颈癌 高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