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危险因素及预后。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基础病因,严重危及中老年人的健康。脑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针对病因进行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8-2009年8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措施。结果82例患者,男性48人、女性34人,心房纤颤16例,平均年龄38-81岁。其中患高血压56例、病灶局限在前后循环者12例、病灶局限在后循环者5例、病灶累及前循环双侧24例、病灶在前后循环均累及21例。结论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脏病、TAI、肥胖、血脂、血小板聚集性增高、遗传、及酒精中毒、吸烟等在脑卒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脑卒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预防接种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一个具体实施过程,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医疗干预行为。实施儿童预防接种是一种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但是接种疫苗后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不良事件,一旦处理不够恰当势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疫苗预防接种的信心,与此同时也会给免疫规划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从上述角度来看,相关工作者必须对儿童预防接种危险因素进行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分析具体的解决方案。现阶段来看,儿童预防接种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疫苗本身存在的危险因素;(2)儿童本身存在的危险因素;(3)疫苗接种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等。在上述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分析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主要有(1)提高接种工作能人员的法律知识以及疫苗知识的培训;(2)不断提高接种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3)接种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疫苗的性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操作。

  • 标签: 儿童预防接种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发生针刺伤的现状、危险因素以及的处理进行分析。使护理人员能充分认识职业感染的危害性,从而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尽量减少或避免因防护不当造成的职业感染。

  • 标签: 针刺伤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4月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无脑白质疏松症(非LA)患者9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LA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LA组与非LA组比较,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同型半胱氨酸与LA发病相关。结论年龄、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为脑白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脑白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当前小儿内科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的是回顾性分析方式,研究时间开始于2016年5月,结束于2018年3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期间小儿内科收治的治疗患儿共100例,对10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顾分析。 结果:经过回顾单因素分析后发现,小儿内科患儿感染的因素相关方面有住院天数、接受手术、院外感染、使用呼吸机、留置胃管、白血病、肺炎、癫痫等因素,通过Logistic 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小儿内科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住院天数、留置胃管、白血病以及肺炎等因素。结论:在小儿内科治疗中,患儿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有住院天数、留置胃管以及白血病和肺炎等,因此相关医学需要对此进行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感染几率。

  • 标签: 小儿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剖析了我国加油机的结构及性能特点,着重提出了各类加油机结构本身以及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合理建议。

  • 标签: 加油机 安全 防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新生儿N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吸氧、低体温、置暖箱、羊水污染、窒息、反复吸痰(插管)、预防应用抗生素、长时间住院,并概述了相应对策。

  • 标签: NICU 新生儿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职业危险因素不仅直接因响到血站人员卫生与安全,还直接影响到血液质量,通过总结,找出职业危险因素,提高安全意识,采取防护措施,保证输血安全。

  • 标签: 血站人员 职业危险 防护措施
  • 简介:供应室是特殊的场所,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人员承担着被污染的医疗护理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任务,传染机会多,工作强度大,护理人员必须接触污染物品和各种化学消毒剂,高温、噪音及紫外线灯与电子灭菌灯所产生的臭氧等均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1],因此,护士注重加强自身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

  • 标签: 供应室 职业防护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高渗状态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脑卒中合并高渗状态患者32例做为高渗状态组,抽取同期非高渗状态的脑卒中患者63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卒中患者高渗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果高渗状态组平均血浆渗透压[(338.8_+12.5)mOsm/L]明显高于对照组[(285.7±11.7)mOsm/L],高渗状态组平均GCS分值[(6.9±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7±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糖尿病(OR=0.043,95%CI=0.007~0.277,P=-0.00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OR=0.550,95%CI=0.388--0.780,P=0.001)、甘露醇用量(OR=0.973,95%CI=0.955~0.991,P=-0.004)是脑卒中患者高渗状态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SIRS、甘露醇用量可以联合或单独作用引起高渗状态.治疗过程中重视这三项指标的监测将有助于卒中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高渗状态 糖尿病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甘露醇
  • 作者: 全白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南充市身心医院,南充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700)【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70-01泌尿外科疾病有很多种,然而尿路结石是做常见的一种,尿路结石症多发生于男性中,尿路结石症主要发生于肾和膀胱内,主要分为上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他们的形成原因、相关的成分,和其他性质的疾病都有很大的差别。尿路结石症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分为了因为代谢不同和有感染的结石。细菌、感染产物和由坏死的组织也是成为结石的核心。流行性的冰血因素有很多,比如说年龄、性别、经济因素、社会的地位、饮食的习惯、甚至是气候的因素等,尿路结石症多发生在20-50岁的人群中,男性的发病高峰期大约在35岁左右,女性多发生于30或者50岁左右。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的因素是引起尿路结石症发作的重要因素,如果在一个家族中有尿路结石症的患者,那这个家族的其他人再患有这样的疾病的概率会很大,特别在直系以及、二级的亲属中发生的情况更大。也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受体基因的多变性会影响到钙物质的代谢情况,是影响尿路结石症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引起复发的主要因素。与钙物质的敏感受体也有关系,它是根据阻碍甲状旁腺素的分泌,达到抑制尿钙在肾小管充分吸收的效果形成的。2饮食因素尿路结石症的患者和细胞的损伤有关系,主要是体现在高脂肪的患者中体现的更加显著,高脂肪的患者主要通过对硬脂辅酶A脱氢酶的阻碍性的过程,会刺激机体产生的棕色的脂肪变质,这样就会使机体产生炎症的反映。所以要做好防范工作,比如说,平时要多吃说过和新鲜的蔬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但是饮食也要注重多样化,多摄取富含营养和维生素的事物。少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特别注意的是三餐要选择清淡的食物,食用低蛋白和低脂肪的食物。人们对水的需求量也很大,因为水也可能引起尿路结石症的发生。为此,患者要格外的重视饮食,读食用一些乳制品,这样有利于钙物质的吸收,多食用肉类的食物,可以增加尿酸,也会促进尿路结石症的发生。其次是高嘌呤的食物,嘌呤是有机化合物,在人的体内会产生尿酸,通常在动物的肉类中、海鲜类的食物中含有,但是尿酸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的,尿路结石症主要就是发生在肾脏内,这尿酸增多,会导致尿液中的尿酸迅速升高,容易形成尿路结石,会给患者造成生命危险的困境。海里的动物往往含有高嘌呤核酸,所以在海上工作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66例经全麻手术患几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患儿躁动发生的因素。结果本组患儿发生全麻苏醒期躁动46例,发病率12.6%,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类别是患儿发生躁动影响因素(P〈0.05),性别、ASA分级、手术部位则对患儿躁动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儿童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成人高,低龄、静脉全麻、长时间手术和急诊手术是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针对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

  • 标签: 小儿 全身麻醉 苏醒期 躁动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义乌地区宫颈癌流行病学情况,探讨宫颈癌危险因素,为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2007年参加义乌地区宫颈癌普查的50034名妇女中随机选取2687名,对这2687名妇女采用细胞学-阴道镜检查-组织学检查的“三阶梯”诊断原则进行筛查,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capture,HCII)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并进行宫颈癌危险因素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月经婚育史、性行为史及卫生习惯、肿瘤家族史、宫颈癌防治等。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198例为研究组,非癌及非宫颈上皮内瘤变者2489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高危型HVP的感染率为76.8%(152/198),正常对照组为14.1%(351/2489),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宫颈癌防治知晓率研究组为16.7%,对照组为31.4%。单因素分析,具有显著统计意义的变量有高危型HPV感染、初次性交年龄、性伴侣数、流产史及肿瘤家族史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危型HPV感染、初次性交年龄低(≤17岁)、多次人流史(≥4次)与宫颈癌的发生呈显著关联与宫颈癌、CIN的发生呈显著关联。结论宫颈癌高危因素包括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流产史及肿瘤家族史等有关,其中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研究发现宫颈癌防治知晓率与宫颈癌发病有关。宫颈癌防治应建立起筛查体系,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对高危型HPV阳性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者的干预,同时加强人群的健康宣传,落实高危人群的随访。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 Stroke),也被称为中风、急性脑血管意外,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发生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大约 60-70%。脑卒中是脑血管发生栓塞或者血管发生破裂,导致神经功能的损害,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随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增加,目前成为危险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本文就对复发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 标签: 复发性脑卒中 初发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