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ICU呼吸相关性真菌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自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ICU收治呼吸相关性真菌性肺炎患者行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及有效的治疗。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31例患者均康复出ICU。结论ICU呼吸相关性真菌性肺炎除积极的治疗外还应重视相应的护理措施二者结合可以最大限度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提高治愈率。

  • 标签: ICU 肺炎 真菌性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高龄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楼CCU病房40例使用机械通气时间≥48h患者的相关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的2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2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体位护理干预、口腔护理干预、护理管理干预以及气道护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上述两组患者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例数1例(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VAP发生例数7例(35%),两组患者VAP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χ2=3.90,P<0.05)。结论对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科学与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龄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iPAP呼吸用于AECOPD病人护理中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回顾我科2011年6月到2011年12月88例AECOPD病人使用BiPAP无创呼吸出现面部压伤、胃胀气、误吸、口咽干燥等护理问题发生率与2012年1月到2012年6月72例AECOPD病人使用BiPAP无创呼吸病人实施全程质量监控与改进后出现面部压伤、胃胀气、误吸、口咽干燥等护理问题发生率相比较。结果X2=6.00,P<0.05。结论护理过程的质量监控、改进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护理过程和质量改进形成了良性循环。

  • 标签: BiPAP无创呼吸机 AECOPD病人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及治疗。方法随机选取32例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患者,收集临床相关资料、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测。结果本组32例共检出细菌5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5例(70%),包括铜绿假单胞菌12株、大肠埃希菌8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鲍曼不动杆菌6株,嗜麦芽假单胞菌3株;革兰氏阳性菌10株(2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粪肠球菌1株;其它菌真菌5株(10%);检出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15例。结论呼吸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真菌具有上升趋势,积极根据病原学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呼吸相关肺炎(VAP)目标性监测,了解ICU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病情况,分析干预措施效果,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ICU医院感染监控人员为主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协助,对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入住ICU使用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监测。结果开展目标性监测后采取干预措施,VAP发病率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VAP目标性监测,有针对性调整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目标性监测 机械通气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情况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插管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降低VAP发生率并减少通气时间。

  • 标签: 综合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NICU使用呼吸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根据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程序,找出呼吸护理中常见的风险种类,制定护理对策及标准。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常见风险种类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堵塞、脱出、气管损伤、肺气压伤、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低于风险管理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方法在呼吸护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可确保NICU使用呼吸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 标签: 风险管理 NICU 呼吸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无创呼吸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5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5%,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O2、PaCO2、SpO2、HR、RR等指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无创呼吸进行辅助治疗,能够使患者各项动脉血气指标得到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疾病实践治疗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急性左心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在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将6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基础情况及其心率、动脉血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变化不明显,观察组各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无创呼吸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II型呼吸衰竭可有效快速地改善机体各指标,是治疗此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频振荡呼吸的的应用对降低新生儿呼吸相关性的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56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儿采用高频呼吸治疗;B组患儿采用常频呼吸治疗。对两组患儿在呼吸设置、血气分析结果、呼吸相关性肺损伤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儿较B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明显缓解,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血气稳定。且A组患儿的呼吸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较B组的低,P<0.05。结论高频呼吸降低呼吸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可明显改善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对临床指导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
  • 简介:目的:探讨BIPAP呼吸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支持等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BIPAP呼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BIPAP呼吸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情况。结果:治疗后2h两组患者的pH值、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h、24h的pH值、PaO2、PaCO2两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并II型呼吸衰竭比单独应用BIPAP呼吸治疗效果更优。

  • 标签: BIPAP呼吸机 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呼吸治疗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ICU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进行常规补液、抗炎、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呼吸通气治疗,持续治疗7d。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病死率、脱机率、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98例ARDS患者中,成功脱机75例,脱机率为76.5%,平均带机时间为(6.9±3.1)d,死亡23例(23.5%),平均带机时间为(10.1±4.2)d。成功脱机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心率、PH值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呼吸治疗,可有效提高脱机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 ICU 脱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在预防呼吸相在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的对2011年1—12月内机械通气的患者,对ICU护士开展预防VAP护理的专业培训、并完善相关护理指南、建立操作规范、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冼手,注意无菌操作,比较2010年VAP的发生率。结果护理部实施干预后,加强对预防VAP的护理措施规范化培训,2010年有66例发生VAP,发生率为76.7%,而2011年有52例发生VAP,发生率为54.7%经X2检验为7.86,VAP发生率与上机时间在干预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精细护理,注意无菌操作,注意洗手,及时更换管道,能明显的降低VAP的发生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干预措施在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以有效预防控制VAP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综合ICU的病人共614例进行综合干预,对病人采取一般预防措施加呼吸集束干预策略的综合干预措施,取本院ICU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机械通气病人311例作为对照组,根据ICU目标性监测计算VAP的日感染率。结果对机械通气病人采取综合干预后,病人V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但较差的临床依从性会影响综合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进而不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结论综合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但需应用科学管理工具,保证综合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

  • 标签: 综合干预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危重症患者中采用机械呼吸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呼吸重症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呼吸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对比2组在血压、心率、血气等方面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血氧分压、心率、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方面回复状况良好。结论采用机械呼吸通气治疗、护理危重症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 危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及死亡率相当高。了解VAP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早期预防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ICU呼吸相关肺炎的有效监测和预防措施,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有益的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进入我院ICU患者58例,通过对其有效监测,引导患者使用有效地预防措施,并安排专人对此次研究的结果进行定时的反馈与记录。结果58例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例数为30例,占到总人数的51.72%,经过有意识的提升呼吸使用频率,呼吸及相关肺炎感染率得到有效的降低。结论通过对ICU呼吸相关肺炎的有效监测以及预防,能够有效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有效地控制患者感染率。

  • 标签: ICU呼吸机 相关肺炎 有效监测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