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的护理。方法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使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结果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血运重建全部成功。结论是PCI术的效果不仅与医生的技术经验有关,还与护理人员的周到护理有重大关系,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影响,提高心肌梗塞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1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观察效果。结论康复护理对降低心肌梗塞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同时,充分调动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作用。方法将13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0例,对照组69例,两组均按照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连续10天监测心肌氧耗量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根据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效果显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氧耗量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护理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50例观察组以及50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溶栓治疗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护理能够减小患者梗塞面积,促进患者大部分冠脉的再通,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溶栓治疗 护理
  • 简介:心肌梗塞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缓等症状。本文介绍心肌梗塞的病因,症状以及急性发作时的处理方法等内容。

  • 标签: 心肌梗塞病 处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由于冠状供血急剧减少,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在临床上表现为胸痛和急性循环障碍。是内科急重症之一,此病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由于剧烈的心前区疼痛,常使病人有濒死感.加之抢救设备使用、陌生的环境使病人产生恐惧、害怕,精神紧张,因而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变化直接影响患者疗效及预后,所以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病人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急重症 供血 循环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有效护理的全程介入和护理要点的重要性。方法通过6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的护理与分析,细致深入的研究达到最佳疗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平均住院时间12.1±3.2天,治愈49例(81.7%),好转11例(18.3%),无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通过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合理安排饮食和休息,保持大便通畅,严密心电监护是增加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心肌梗塞 护理体会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塞(ACI)属于心血管内科比较常见的多发病,其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临床认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予以抗凝溶栓治疗能够获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同时亦会采用药物抗栓治疗。目前,我国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已经作出了一定的研究,主要包括药物抗栓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两个方面,现本文便在对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进行明确后,从该两个角度入手进行整理和总结。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临床治疗 静脉溶栓
  • 简介:急性心肌梗塞92例临床分析高建华谢以勤(合肥第一人民医院230061)本院1991年至1997年住院确诊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92例,发现非典型AMI21例占22.8%,6例诊断消化道疾患,2例心脑卒中。现对不典型AMI及早期诊断进行分析讨论。1...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AMI 并发症 酶谱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