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总结归纳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结果12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共有23例心源性休克,31例心力衰竭,另外75例患者为心律失常,经过有效的临床护理后,患者的疼痛症状、焦虑不安、恐惧担忧情绪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121例患者抢救成功后送入病房继续接受治疗和观察,抢救成功率为93.79%。结论通过有效的急诊护理手段,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相应的抢救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通过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够为医生的抢救争取时间,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中救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40例,均实行急诊护理,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取的患者中有7例为心源性休克,有9例患者为心力衰竭,有24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患者经过及时的抢救以及急诊护理后,有38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达到95.00%。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实行急诊护理,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护理 抢救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采用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度达到了97.06%(33/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4%(30/3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过程中结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比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效果更佳,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塞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临床4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护理人员必须争分夺秒的抢救病人,提高护理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取得了显著效果。

  • 标签: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临床诊治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40例进行临床诊治效果分析,对这40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诊治,观察诊治效果。结果40例患者住院时间3h至13d,36例患者经上述综合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稳定。2例死于顽固性全心衰竭,2例死于心室纤颤。抢救成功率90%。结论在对患有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时,其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这种常规常规治疗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患者还是需要尽快的进行病情的确诊,同时尽快的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痊愈几率,从而更好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 临床诊治 分析
  • 简介:摘要心肌梗塞是在冠心病基础上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部分心肌严重缺血而坏死,常可危及生命,及时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很重要,而耐心细致的生活及康复护理,也是防止和减轻病情恶化,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手段。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本院2002年1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进行诊治,并从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及住院死亡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高,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及住院死亡率高,应引起重视。

  • 标签:
  • 简介: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的危重疾病。近20年AMI的治疗进展很快,死亡率也在逐渐下降。过去只是注重治疗合并症及应用改善心肌氧供求平衡的药物来延缓病情进展,当今重点已转向主动性对因治疗。因AMI的预后与梗塞冠脉再灌注与否密切相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AMI 治疗现状 死亡率 病情进展 危重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心肌梗塞院前急救,加以分析讨论,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方法通过近年来我们先后8例AMI进行的急救给予总结与分析。结果8例患者现场抢救病情稳定症状缓解。结论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并为随后系统治疗提供必要的条件,院前急救是指病人从病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监护运送至医院的过程。据统计,急性心肌梗塞(AMI)的50—60%死亡病例,死于发病后1小时内,其中90%由室颤引起。而几乎所有AMI患者都是在院外(大部分是在家中)突然发病,但从发病到医院的时间平均4—6h。因此,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对降低病死率并为随后系统治疗提供必要的条件极为重要。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院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溶栓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0例,对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经溶栓治疗患者,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小时以内再通率80%,6~12小时再通率50%。结论使用溶栓剂,使冠脉血栓溶解,血管再通,心肌获得再灌注。溶栓治疗疗效好,再通率高,快速、简便、安全性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及健康教育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的护理健康教育法,观察组主要健康教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率,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经过医生积极实施抢救,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3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除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及1例主动出院外,其余35例经临床治疗及细心护理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可大大降低住院病死率。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患者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13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体会。认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往往预后不良,如能配合治疗给予及时的护理,对病人的预后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护理措施主要有急性期第一周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吸氧,疼痛的护理,饮食的护理,大小便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等。

  • 标签: 心肌梗塞 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一种猝死率极高的疾病,提醒人们提早预防减缓疾病发生,提早诊断积极治疗减少猝死的发生。方法:究其原因加以控制预防为主,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清学检查早期做出诊断。结果:减少AMI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 标签: AMI 早预防 早诊断 降低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5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并观察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等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和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常规护理 整体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89-01
  • 简介:目的对年龄大于65岁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老年AMI临床特点。方法42例AMI者,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65—89岁,均符合WHO订断标准。并设法对年龄小于65岁的AMI对照组.结果1、老年组担心律失常见于成年组(P<0.01)。结论老年AMI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心律失常、应予重视。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老年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