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探究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收治的行呼吸通气超过48h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呼吸相关性肺炎组和非呼吸相关性肺炎组,分析重症监护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探究其护理对策。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础疾病、输血史、插管方式、机械通气时间、雾化吸入、镇静评分、重症监护的住院时间、留置中心静脉管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重症监护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基础疾病、输血史、插管方式、机械通气时间、雾化吸入、镇静评分、重症监护的住院时间、留置中心静脉管情况共8项因素。结论重症监护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较多,针对危险因素予以相关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生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对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总结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对文献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综合。结论加强预防及护理对控制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少我院重症监护呼吸相关肺炎的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和研究治疗过程中采取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抽取34例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重症监护治疗的呼吸相关肺炎患者临床护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入组的患者中有32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临床治愈率为94.12%,且在拔管后患者未再出现呼吸相关肺炎的临床症状。2例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对呼吸相关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呼吸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78例2014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接受呼吸治疗的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呼吸相关性肺炎病死率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参照组7.69%、2.56%vs.28.21%、10.26%;就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呼吸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十分理想,指导大力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获得性肺炎类型之一,它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且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为探究有效的护理对策,控制和预防呼吸肺炎的发生,本文基于对呼吸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及影响因素分析,探讨预防重症监护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对策。

  • 标签: VAP 重症监护 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67-01引言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呼吸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收治的需使用呼吸的患者1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导致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并结合原因,改善护理方法,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136例患者中,10例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占比7.35%,无死亡病例,1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通过对上述病例的特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出现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患者普遍存在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薄弱、患者体位不佳、护理过程中规范性差、人机对抗等;结论:护理人员应结合重症监护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原因,做好针对性的防范护理,降低发病率,避免因此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肺炎 院内感染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术后重症监护呼吸支持治疗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重症监护住院的成人肺癌患者80例,对患者肺癌手术后在重症监护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调查分析。结果:研究表明机械的通气时间,气管内吸引,在次在气管内插管等都与呼吸相关性肺炎有着紧密的关系,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观察后,呼吸相关性患者在重症监护的住院时间、死亡率、用机时间、APACHE I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在肺癌手术后进行重症监护呼吸治疗,在极大程度上可以导致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发病原因主要与气管内吸引、与呼吸通气时间、相关并发有关,预后效果较差,要根据患者的体质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肺癌 呼吸机支持治疗 护理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重症监护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纳入63例重症患者,均于重症监护内接受治疗,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加以防范VAP。结果:63例患者中出现4例VAP,VAP发生率6.34%。结论:重症患者情况复杂,容易发生VAP,在治疗期间需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强化对VAP的预防效果。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的优选护理方式。方法:在我院ICU病房内选出80例患者(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随机抽签法下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预防护理),比较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满意率、GCO评分、HAD评分。结果:参照组与研究组VAP发生率30.00%、10.00%,呼吸使用时间(18.64±2.08)d、(16.21±1.83)d;HAD(9.86±1.22)分、(8.75±1.01)分,研究组数据较低;满意度80.00%、97.50%;GCO(56.89±4.16)分、(79.92±4.19)分,研究组数据偏高,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患者VAP可在预防护理下取得满意的护理成果。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护理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肺炎属于肺炎疾病的一种,并与呼吸有着密切的联系,气管经口或鼻插入后,使整个处于打开状态,此过程一旦上分泌物下流,就会引发呼吸相关肺炎。呼吸相关肺炎不单单会造成患者脱机困难,还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呼吸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护理工作很是关键。文章简要分析重症监护发生呼吸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相继提出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希望能为降低呼吸相关肺炎发生率提供理论参考与支持。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肺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舒适护理重症监护患儿呼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重症监护应用呼吸的患儿中选择100例作为此次调查研究对象,共分为2组,对照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各50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为0.0%与对照组的6.0%比较虽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也有一定降低。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呼吸通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则提示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异性(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使用呼吸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可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及康复速度,降低死亡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 标签: 舒适护理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集束护理呼吸与危重症监护(R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RICU 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集束护理。观察干预后两组VAP发生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干预前后两组肺部感染指数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VAP发生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肺部感染指数值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对R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护理措施,可降低VAP的发生率,减少不良护理事件有助于患者尽早脱机和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呼吸与危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护理对急诊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是2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的是集束护理方式,干预后分析效果。结果:护理前的PaO2和PaCO2指标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aO2指标高于对照组,是(85.14±0.12)mmHg,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是(53.44±0.12)mmHg,护理后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是(4.26±0.14)d、(5.36±0.23)d和(8.26±0.17)d、各项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诊重症监护机械通气进行集束护理,能改善血气指标,有助于患者尽快脱机,缩短临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借鉴和实施。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急诊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术是重症监护(ICU)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段之一,由于患者本身存在严重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气管切开又进一步增加了感染、窒息、出血等严重并发的发生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降低气管切开并发发生率,预防病情变化及促进患者康复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气管切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将探析重症监护PICC置管患者的常见并发、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在本次研究的具体实施中,将以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开展实验,纳入76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存在不同类型的重症情况,如脑出血、颅内肿瘤等,为保障输液顺利,将对其实施PICC置管,同时将统计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发生率,分析可能引起并发的原因,以此为依据制定护理对策。结果:76例患者中出现13例并发情况,并发发生率17.11%,包括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和静脉炎。结论:重症监护PICC置管患者的常见并发较多。且引发原因较为复杂,应重视针对具体原因采取护理对策。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PICC置管 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儿科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呼吸管路细菌定植规律,总结临床预防经验。方法对儿科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呼吸管路细菌定植规律进行监测,并通过监测结果分析其规律和相关性,本次纳入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3月—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针对性分析不同时间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发现,其机械通气时间越长,肺炎发生率越高,本次在3、7天时间点比较感染率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分析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率发现,部位和感染率之间具有相关性,但在时间越长的情况下,各个部位的感染率均出现上升的现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发现细菌定植时间和相关感染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应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在不影响治疗的基础上应该尽可能及时脱机。

  • 标签: 儿科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患儿 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湿护理重症患者症状及并发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患者进行研究,进行分组谈论,分别采用人工鼻湿护理干预以及恒温恒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湿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用时较短,p<0.05。结论:恒温恒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湿护理效果较高,可以有效改善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恢复,并减少并发发生率。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重症患者 症状改善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