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夏天无滴眼液联合消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儿童假性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嘉兴市中医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假性近视患儿8 0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 000)及观察组(n=4 000),对照组采用消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夏天无滴眼液治疗,连续治疗30 d(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国际E视力表、检影验光等检测两组患儿裸眼视力、屈光度,分别采用眼科A/B 超声诊断仪、非接触式眼压计等检测两组患儿眼轴长度、眼压,评估治疗效果,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裸眼视力为(0.88±0.33),高于对照组的(0.81±0.29)(t=10.077,P<0.001),屈光度为(-0.99±0.36)D,低于对照组的(-1.07±0.39)D(t=9.533,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0%,高于对照组的88.18%(χ2=18.422,P<0.001);两组患儿眼轴长度、眼压、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夏天无滴眼液联合消山莨菪碱滴眼液可改善假性近视患儿裸眼视力,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近视 屈光度 眼压 不良反应 夏天无滴眼液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股外侧动脉降支外侧支为蒂的ALTPF的切取以及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1月-2021年3月,采用股外侧动脉降支外侧支为蒂的ALTPF修复四肢创面32例,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21~63岁,平均34岁;受伤机制:交通事故伤12例,机器绞伤8例,重物压砸伤6例,慢性感染性创面6例;软组织缺损面积8.2 cm×6.3 cm~18.6 cm×11.2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25例,游离植皮7例。所有需要皮瓣修复创面的患者术前常规行CTA及高频CDU检查,判断股外侧动脉降支外侧支大致走行方向及穿支血管位置。术后所有患者均行门诊规律性随访3~13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32例接受游离皮瓣手术进行修复的患者,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皮瓣成活顺利,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美观无臃肿,供区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相较于传统ALTPF,股前外侧动脉降支外侧支穿支皮瓣切取相对简便,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传统ALTPF,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降支外侧支,旋股外侧动脉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四肢创面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肩法用于肩难产产妇,对其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采用后肩法完成肩难产助产的2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分娩,采用耻骨联合上加压法完成肩难产助产的25例产妇纳入对照组。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获取2组产妇分娩8周后盆底肌收缩运动肌电值。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盆底sEMG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对2组产妇分娩巨大儿所占比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病例收集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8]伦审字(28)号]。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产妇身高、体重,分娩时人体质量指数(BMI)、孕龄、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产妇分娩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和巨大儿所占比例分别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产妇前基线值、快肌收缩最大值、混合肌收缩最大值、混合肌收缩平均值、耐力肌收缩平均值、后基线值分别为(1.4±0.3) μV、(23.8±5.5) μV、(19.9±3.4) μV、(17.2±2.9) μV、(13.7±3.0) μV、(1.3±0.3) μV,均超过对照组的(1.3± 0.3) μV、(20.6±4.4) μV、(17.7±3.3) μV、(14.2±4.1) μV、(11.8±3.4) μV、(1.1±0.3) μV,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产妇耐力肌收缩最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肩法用于肩难产产妇助产,较传统耻骨联合上加压法,可改善产妇产后短期内的盆底肌功能。

  • 标签: 自然分娩 产后期 旋后肩法 肩难产 肌收缩 骨盆底肌 肌电描记术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局部麻醉药在超声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切系统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乳腺良性肿瘤(BI-RADS 2-3级)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行改良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0.4 g+罗哌卡因0.2 g+肾上腺素0.5 ml)局部浸润麻醉后超声定位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切系统微创手术疗效。结果40例患者共发现69个肿块,均顺利微创切除。其中9例(双侧乳房多发肿物)出血量>15 ml,未影响手术操作;8例出现轻度的皮肤瘀血,2例出现血肿,经过细针抽吸、加压包扎等措施处理后,均恢复良好。患者对于术中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治疗满意度均较高;术后随诊乳腺超声均未发现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利多卡因+罗哌卡因+肾上腺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切系统行乳腺良性肿物微创切术,术中麻醉效果佳,且术后镇痛效果好、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麻醉,局部 微创旋切 超声检查 Encor真空辅助活检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以髂浅动脉为血供的嵌合皮瓣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共收治创伤后足部复合组织缺损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5~59岁,平均41.3岁;清创后创面面积3.0 cm×11.5 cm~9.0 cm×16.0 cm;骨缺损长度2.0~6.0 cm;均采用游离以髂浅动脉为血供的嵌合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3.5 cm×12.0 cm~9.5 cm×16.5 cm,携带髂骨长度2.5~6.5 cm。皮瓣供区20例采用美容缝合直接关闭,5例切取面积较大,采用皮肤牵张闭合器关闭。术后定期随访。结果25例嵌合皮瓣顺利成活23例;1例术后第1天出现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消除;1例因切取面积较大,皮瓣远端少许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髂骨填充后骨愈合良好,无骨不连、骨质吸收等并发症发生。2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5个月,皮瓣色泽良好,质地可,足部功能按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定:优18例,良5例,可2例。腹股沟皮瓣供区可见线形瘢痕,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游离以髂浅动脉为血供的穿支皮瓣,皮瓣供区隐蔽,穿支恒定,携带髂骨时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可获取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旋髂浅动脉 嵌合皮瓣 复合组织缺损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一大型水面舰艇的水痘暴发事件,探索水面舰艇传染病的防控策略。方法通过实地访谈、电话咨询调查一水面舰艇水痘感染相关人员人口统计学资料,水痘、带状疱疹相关流行病学史和疫苗接种史,了解水痘患者病情发展及转归,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途径,探讨实施传染病防控措施及其对此次疫情走向的影响。结果5例水痘患者确诊后均得到有效的隔离和治疗,没有并发症发生。5例患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密切接触,但是不能排除含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污染环境而间接接触的可能。暴发水痘疫情部门无水痘病史且无疫苗接种史者37人。防控措施实施后水痘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此次水痘疫情暴发可能是通过含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途径进行传播,大量易感人群是关键。根据舰艇特殊环境制定前瞻性的防控方案才能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暴发。

  • 标签: 水面舰艇 水痘 气溶胶 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过度惊吓反应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患儿对不能预期的视觉、听觉或触觉刺激产生过度惊吓反应。本文报道新生儿期病的遗传性过度惊吓反应症1例,以四肢抖动为首发表现,基因检测为GLRA1基因突变所致。患儿四肢抖动加重且出现四肢强直伴血氧饱和度下降,点鼻反射阳性,常规对症治疗效果差,半岁时呛奶后死亡。

  • 标签: 过度惊吓 GLRA1基因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2019年5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MP)性胸腔积液1例。患儿,女,12岁,腹痛为首发症状,伴发热,以"消化道感染"对症治疗无缓解,入院前因出现呼吸困难结合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发现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支持MP感染,病程中始终缺乏明显肺部感染表现,经阿奇霉素联合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治疗,疗效欠佳,改口服莫西沙星后体温平稳,口服糖皮质激素后胸腔积液迅速吸收,随诊6个月未再复发。提示儿童MP感染可导致胸膜炎及单侧胸腔积液,可以腹痛、发热为主要症状,常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时可根据个体情况改为喹诺酮类治疗。

  • 标签: 腹痛 胸腔积液 肺炎支原体
  • 简介:摘要报告1例新生儿期病及诊断的血小板无力症,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生后出现的皮肤多发出血点、瘀斑,不伴其他部位出血,血小板功能检查提示血小板聚集障碍,流式检查CD41及CD61明显下降,基因检查患儿ITGB3基因IVS2 c.166-2A>C及EX5 c.665T>G复合杂合突变。新生儿期病的血小板无力症非常罕见,临床应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

  • 标签: 血小板无力症 婴儿,新生 ITGB3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幼年病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诊治的350例A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50例病程(10.8±8.6)年,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率90.9%(318/350),其中病年龄≤16岁即幼年病AS(JoAS)者75例(JoAS组),病年龄>16岁即成年病AS(AoAS)者275例(AoAS组)。结果①与AoAS组相比,JoAS组男性占比较高[98.7%(74/75)比79.6%(219/275)]、病程较长[11(8,15)比8(4,15)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65,P<0.01;Z=-3.09,P<0.01)。②与AoAS组相比,JoAS组以外周关节肿痛[45.3%(34/75)比18.9%(52/275)]、髋痛[26.7%(20/75)比15.3%(42/275)]、足跟痛[9.3%(7/75)比2.9%(8/275)]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比例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0,P<0.01;χ2=5.25,P=0.03;χ2=5.93,P=0.02)。③校正病程后与AoAS组相比,JoAS组放射学髋关节损害率[77.3%(58/75)比43.3%(119/275),OR=4.71]、骨量低于同龄人率[34.7%(26/75)比23.3%(64/275),OR=2.23]、营养不良率[25.3%(19/75)比13.8%(38/275),OR=2.16]、急性葡萄膜炎的发生率[17.3%(13/75)比6.5%(18/275),OR=2.72]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25.60,P<0.01;Wald=7.20,P<0.01;Wald=5.84,P=0.02;Wald=6.24,P=0.01)。结论与AoAS患者临床特点不同,JoAS患者更多以外周关节肿痛或髋痛为首发临床表现,病程中放射学髋关节损害、骨量低于同龄人、营养不良及葡萄膜炎的发生风险更高。

  • 标签: 脊柱炎,强直性 幼年起病 髋关节 骨密度 葡萄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聚集性疫情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4月期间安徽含山县陆续出现的6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SFTS)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6例患者为聚集性发病,其中4例轻症,1例重症,1例死亡。首发病例3月26日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症状,3月30日确诊SFTS,4月1日出现意识障碍,全身多处活动性出血,并出现抽搐症状,随后死亡。其余5例因接触死者的血液而被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畏寒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和头晕头痛。所有患者SFTSV核酸检测均呈阳性。结论SFTSV极易通过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在人际间传播,密切接触者应加强个人防护,防止聚集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布尼亚病毒科感染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聚集性发病 流行病学 密切接触
  • 作者: 陈淑敏 张静 何梅 张树林 甘甜甜 查海英 张丽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宣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安徽宣城 24200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北京 10003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北京 102206,宣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安徽宣城 242000,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病科,安徽宣城 24250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北京 100032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食堂就餐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原因。方法收集2019年9月2日A景区职工及其家属中疑似病例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就餐情况等信息,并对就诊患者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对食物样本进行成分定性检测。结果共收集病例29例,发生率为96.7%(29/30),临床表现以腹泻(27例,93.1%)、呕吐(26例,89.7%)、恶心(20例,69.0%)和腹痛(14例,48.3%)为主,实验室中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白细胞升高(15/19)、尿常规异常(8/13)、肝功能各指标升高(11/18)。9月2日午餐的炒青菜为危险食品,1份剩余烹调油样本的检测结果为桐油。结论本次事件确定为一误将桐油作为烹调油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 标签: 食品安全 桐油 食源性疾病 暴发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带髂深血管髂骨瓣的切取新方法——"逆行解剖切取法",报道该方法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显微外科共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5例,应用"逆行解剖切取法"切取带髂深血管髂骨瓣,术中于髂结节、髂骨内侧附近寻找合适的皮肤穿支或肌支,应用显微剪和显微蚊氏钳逆血管分支由表至里分离解剖至髂深血管起始部,然后骨刀凿取髂骨瓣,髂骨瓣嵌入股骨头内,吻合髂深血管与股外侧血管横支。术后通过门诊随访患者并总结该方法的初步应用效果,术前、术后Harris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髂骨瓣切取长度为3.0~5.0(4.0±0.5)cm,血管蒂长度为4.0~7.0(5.3±1.0)cm;髂骨瓣切取时间35~55(45.0±6.1) min;术中髂深血管髂骨瓣切取成功率为100%,所有髂骨瓣断蒂前骨面渗血活跃;术中自体血回输量为100~400(226.7±78.2)ml。术中1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牵拉伤,术后第1天出现大腿前外侧区域麻木,术后4个月麻木症状得到缓解,其余14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大腿前外侧区域麻木等症状。术后髂骨瓣供区引流量为50~70(62.7±7.5) ml,髂骨瓣供区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3年,髂骨瓣供区均未出现切口疝等并发症;术后9、12、18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个月后基本达到较好的水平。结论"逆行解剖切取法"切取带髂深血管髂骨瓣能快速确定髂骨瓣的营养血管,操作相对简单,解剖安全可靠,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供区的损伤及术后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旋髂深动脉 髂骨瓣 逆行解剖切取法 供区损害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利用股外侧动脉降支多个穿支血管的特点,以远端穿支为蒂设计轴型带蒂穿支皮瓣接力修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切取后软组织缺损(近端供区)的临床应用。方法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足外科应用股外侧动脉远端穿支皮瓣接力修复ALTPF切取后近端供区软组织缺损13例,其中下肢8例,上肢5例,软组织缺损面积6.0 cm×10.0 cm~10.0 cm×15.0 cm,接力皮瓣切取面积4.0 cm×8.0 cm~5.0 cm×10.0 cm。患者出院后门诊或微信定期随访。结果受区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接力皮瓣其余供区直接缝合,经3~12个月的随访,皮瓣外形良好,供区仅留线形瘢痕。结论ALTPF修复宽大创面后,供区无法直接缝合或缝合张力大时,利用股外侧动脉远端穿支皮瓣接力修复近端供区,可减少供区并发症。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远端穿支 接力皮瓣 供区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经Silverhawk斑块切系统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未来ASO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ASO患者142例,采用数字奇偶法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偶数)和对照组(奇数),每组7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DCB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Silverhawk斑块切系统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患肢踝肱指数(ABI)、最小管腔直径(MLD),并进行比较。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后12个月的Rutherford分级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晚期腔管丢失及靶血管一期通畅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ABI、MLD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12个月时回降,且观察组治疗后6、12个月的ABI、MLD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Rutherford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晚期腔管丢失小于对照组,且靶血管一期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SO患者经Silverhawk斑块切系统联合DCB治疗效果显著,更利于改善患者踝肱部动脉压、扩张MLD、提高血管一期畅通率。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Silverhawk斑块旋切系统 药物涂层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冠状动脉重度钙化及狭窄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行经导管冠状动脉磨及支架置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一站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9年4到10月于阜外医院接受冠状动脉磨及支架置入+TAVR“一站式”手术治疗的患者3例。收集患者的术前临床、影像学(包括超声心动图及主动脉根部及全主动脉CT)评估资料,及冠状动脉介入、TAVR手术资料和手术效果、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例患者,其中2例为女性,年龄范围66~80岁,平均胸外科医师学会(STS)风险评分为7.8%,术前平均主动脉瓣最大流速为4.4 m/s,平均跨瓣压差为52.3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8.6%。2例患者需磨靶病变位于前降支中段,1例位于左主干到前降支,3例均合并非磨靶病变,平均SYNTAX积分为20分。术中均采用股动脉入路,先进行主动脉瓣跨瓣留置猪尾导管,然后行冠状动脉靶病变旋磨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同期进行非磨靶病变的支架置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予以主动脉瓣球囊扩张及自膨胀瓣膜置入,1例因瓣膜位置偏高予以“瓣中瓣”置入。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即刻效果满意,术中均无并发症。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平均主动脉瓣最大流速为2.1 m/s,平均跨瓣压差为9.3 mmHg,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9%。随访6个月内无死亡,无冠状动脉再次血运重建。结论对于合并冠状动脉重度钙化及狭窄且外科风险较高的AS患者,行冠状动脉磨及支架置入+TAVR“一站式”手术治疗初步结果满意,该技术具有可行性。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冠状动脉旋磨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浅动脉(SCIA)穿支皮瓣切取中预防生殖股神经(GFN)股支损伤的体会。方法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采用SCIA穿支皮瓣修复足部损伤32例,均获得门诊随访,有18例在SCIA靠近股动脉处发现有GFN股支通过,分别位于SCIA浅支浅层、SCIA浅深支之间、SCIA深支深层。通过解剖分离暴露GFN股支,切取皮瓣,修复足部创口,16例GFN股支暴露良好,未损伤,2例因位于SCIA浅、深支之间,且需切取共干血管蒂,予切断神经并取下血管蒂后缝接神经。结果32例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及受区创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4~12个月,末次随访皮瓣质地优良,足部外形恢复满意。2例神经缝接患者在大腿前内侧有感觉减退,半年后恢复,余患者取皮瓣侧大腿前内侧均无感觉减退现象。结论对GFN股支及SCIA蒂部血管的解剖分型分析及术前、术中设计,有利于预防GFN股支的损伤。

  • 标签: 生殖股神经股支 旋髂浅动脉 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泳裤供区"理念下的髂浅动脉穿支皮瓣(SCIP)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6月-2019年3月,共收治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均行游离SCIP进行修复,其中男16例,女4例。组织缺损部位:手部10例,前臂4例,小腿4例,足部2例。创面面积7.3 cm×5.6 cm~16.3 cm×7.7 cm。患者术前常规行CTA及高频CDU检查,辅助定位穿支血管位置及髂浅动脉(SCIA)浅支及深支走行情况。术中结合透光试验判断优势支,其中18例以SCIA浅支为优势支,在Scarpa筋膜浅层切取皮瓣,2例以SCIA深支为优势支,在深筋膜浅层切取皮瓣。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定期随访。结果20例皮瓣术后均无血管危象发生,皮瓣顺利成活。术后均定期随访8~16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见受区皮瓣外形及质地均良好,与患肢周围健康组织大致相似,同时患肢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供区仅留1条线形瘢痕。结论基于"泳裤供区"理念切取的SCIP皮瓣质地柔软,厚度适中,且供区隐匿,患者穿着泳裤可直接覆盖供区术后瘢痕,符合现阶段供区损伤最小化的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 四肢 泳裤供区 皮瓣切取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髓内钉(PFNA)与解剖锁定钢板两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国药同煤三医院骨科收治的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40例,女34例,年龄(58.14±3.28)岁,年龄范围为48~76岁。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解剖锁定钢板组和PFNA组,每组37例。解剖锁定钢板组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方式治疗。PFNA组采用PFNA方式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PFNA组患者的疼痛[(38.04±3.07)分]、功能[(40.46±3.23)分]、关节活动度[(3.17±0.42)分]、肢体畸形[(3.20±0.38)分]及总分[(85.27±3.15)分]均高于解剖锁定钢板组[(33.53±2.64)分、(35.86±2.71)分、(2.38±0.36)分、(2.65±0.42)分、(77.32±3.47)分];治疗后3个月PFNA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90.61±3.65)分]显著高于解剖锁定钢板组[(82.72±4.08)分];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2.76±12.98)min]、住院时间[(14.60±2.16)d]、负重时间[(7.25±0.62)周]、骨愈合时间[(11.36±1.47)周]均短于解剖锁定钢板组[(88.41±14.35)min、(17.57±2.72)d、(8.57±0.74)周、(13.58±1.63)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1/37)]显著低于解剖锁定钢板组[21.6%(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解剖锁定钢板、PFNA治疗均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与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方法比较,采用PFNA治疗能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解剖锁定钢板 髋关节功能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