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周爱江,魏飞,何彩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9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心胸外科,云南昆明650032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食管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实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食管癌;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肺部超声在肺部疾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明显降低了儿童,尤其是新生儿的辐射暴露,使其在儿童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中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急诊和重症监护室,肺部超声甚至可代替X线胸片作为胸部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但儿童肺部超声的研究仍落后于成人,且缺乏儿童肺部超声检查的标准流程及规范。本文主要对肺部超声在儿童肺部疾病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肺部超声 儿童 肺部疾病
  • 简介:摘要肺部超声在肺部疾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明显降低了儿童,尤其是新生儿的辐射暴露,使其在儿童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中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急诊和重症监护室,肺部超声甚至可代替X线胸片作为胸部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但儿童肺部超声的研究仍落后于成人,且缺乏儿童肺部超声检查的标准流程及规范。本文主要对肺部超声在儿童肺部疾病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肺部超声 儿童 肺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颅脑创伤患者110例,其中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32例患者为感染组,术后未发生肺部感染的78例患者为未感染组。分析感染组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创伤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2例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共检出4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60.87%),革兰阳性菌18株(39.13%),各病原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为28.26%(13/46)。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合并肺部疾病、术前抗生素使用情况、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GCS)评分、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气管插管或切开、呼吸机使用、住院时间以及鼻饲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颅脑创伤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血清白蛋白低表达、入院时GCS评分较低、术前使用抗生素以及气管插管或切开为导致其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方差膨胀系数均<3。结论积极干预患者糖尿病和低血清白蛋白,促进意识清醒、减少术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减少气管插管或切开均可有效降低颅脑创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

  • 标签: 病原学 肺部感染 颅脑创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s.gov.cn、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时间至2021年12月8日。比较BALF宏基因组测序与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对肺部感染检测的阳性率、敏感度及特异度;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强度、住院时长、28/30 d及90 d病死率。采用Review Manager 5.4.1软件对上述指标分别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5篇文献,共2 624例患者,其中高通量测序组2 248例,传统病原学检测组2 4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通量测序组阳性率为79.8%(1 793/2 248),高于传统病原学检测组41.7%(1 039/2 493)(OR=6.84,95%CI:4.84~9.67,Z=10.88,P<0.001);敏感度、特异度及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高于传统病原学检测组。9篇论文纳入的患者为重症肺炎患者,亚组分析结果示,重症肺炎患者BALF高通量测序阳性率为85.8%(495/577),高于传统病原学检测组42.9% (282/657)(OR=6.52,95%CI:4.04~10.52,Z=7.69,P<0.001)。根据病原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与传统病原学检测组相比,高通量测序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强度降低(SMD=-40.04,95%CI:-47.05~-33.03,Z=11.19,P<0.001);平均住院时长缩短(SMD=-4.68,95%CI:-6.12~-3.25,Z=6.40,P<0.001)。高通量测序组28/30 d及90 d病死率分别为9.09%和12.82%,均低于传统检测组26.44%(OR=0.26,95%CI:0.13~0.51,Z=3.89,P<0.001)和38.30%(OR=0.21,95%CI:0.07~0.66,Z=2.67,P=0.008)。结论与传统病原学诊断方法相比,BALF高通量测序对肺部感染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根据BALF高通量测序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可降低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强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感染 高通量测序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吞咽功能干预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并予系统吞咽功能干预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共1490例)纳入干预组,该组患者住院期间根据其吞咽功能评定结果给予鼻胃管管饲、吞咽功能训练及功能性电刺激等治疗;将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共280例)纳入对照组,该组患者住院期间根据其进食情况决定是否置管,未给予系统吞咽功能干预。住院期间根据2组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进一步细分为感染亚组与未感染亚组,并对其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共有15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0.1%,对照组共有4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4.3%,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干预组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冠心病病史、吞咽障碍;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症、COPD史、低蛋白血症、冠心病病史、吞咽障碍,较干预组增加了低蛋白血症项目。结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症、COPD史、低蛋白血症、冠心病病史及吞咽障碍等,而积极给予吞咽功能干预能减少其危险因素,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吞咽功能干预 急性脑梗死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ICU肺部感染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胶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及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行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干预,观察组行加热湿化器给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湿化效果,肺部感染发生率、症状改善时间、干预24 h后痰液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湿化效果良好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中以湿化不良患者为主,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及肺部啰音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 h后,观察组患者痰液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ICU时,两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干预相比,采用加热湿化器给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湿化效果,避免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且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症状的改善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气道湿化方法 高血压 脑出血 ICU肺部感染 症状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诱导免疫抑制与肺部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取32只体重20~25 g的C57BL/6J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ON组)、肺部感染模拟组(SP组)、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组)、脑缺血再灌注后肺部感染模拟组(SAP组),每组各8只。通过线栓法建立MCAO模型及向气管内定量注入致病菌模拟肺部感染的发生。24 h后收集各组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BAL)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干扰素-γ (IFN-γ)、白细胞介素-10 (IL-10)表达量,计算BAL、血标本、肺匀浆中的菌落计数(CFU);72 h后观察肺和脾组织的病理改变并统计肺组织病理评分、脾指数,计算MCAO组及SAP组脑梗死体积。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SAP组外周血TNF-α、IFN-γ低于CON组[(87.20±4.37) ng/L比(112.96±9.91) ng/L、(86.71±11.25) ng/L比(126.42±14.61) ng/L,t=5.320、4.8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L-10水平高于CON组[(192.36±20.23) ng/L比(148.85±22.35) ng/L,t=-3.2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AL中SAP组除TNF-α高于SP组[(47.13±3.84) ng/L比(64.31±11.25) ng/L,t=-3.236,P<0.05]外,其余炎性因子水平与CON及S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P组外周血、BAL及肺匀浆中的荷菌量明显高于SP组[(6.77±16.79)×104 CFU/ml比0 CFU/ml、(14.07±7.59)×105 CFU/ml比(7.69±14.74)×104 CFU/ml、(5.03±2.85)×106 CFU/ml比(9.76±9.24)×104 CFU/ml]。光镜下显示SAP组肺部炎症严重程度高于CON组,但低于SP组,与肺组织病理评分相一致(9.00±2.27比0.53±0.30、15.20±2.52比0.53±0.30,t=-8.264、3.203,P<0.05)。SAP组与MCAO组存在脾细胞凋亡现象,但两组的脑梗死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80±11.74)%比(32.43±11.43)%,t=-0.435,P>0.05]。结论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增加发生肺部感染的易感性。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 免疫抑制 卒中相关性肺炎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死亡患者肺组织穿刺标本的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内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方法对武汉地区10例COVID-19死亡病例双侧肺脏行B超引导下经皮多点穿刺尸检,常规HE染色制片后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行电镜检查,并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内2019-nCoV核酸,结合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0例死亡患者中7例男性,3例女性。平均年龄70(39~87)岁。7例合并基础疾病。平均病程30(16~36)d。9例肺组织肺泡腔内检出程度不一的纤维素性及化脓性炎性渗出物,肺泡腔内透明膜形成。肺泡隔纤维母细胞增生。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反应性增生和脱落。肺泡腔内见多少不等的巨噬细胞。可见毛细血管透明血栓和血管内混合血栓。部分病例检出急性细支气管炎伴黏膜剥脱及腔内分泌物增多和细支气管上皮化生。该组病例中1例肺泡腔内检出大量细菌(球菌),1例检出大量真菌(酵母型菌体)。9例肺组织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1例阴性。电镜下,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胞质内检出冠状病毒颗粒。结论该组2019-nCoV感染死亡病例肺部病理学改变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DAD),以急性渗出期和机化增生期为主,有肺泡腔内纤维素性渗出物聚集伴透明膜形成,肺泡隔纤维母细胞增生,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伴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反应性增生和脱落。大部分病例伴多量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部分病例检出大量细菌及真菌,提示在DAD基础上继发了严重的细菌或真菌感染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疾病 肺损伤 病理状态,解剖学 尸体解剖 微创尸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伏立康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泊芬净治疗,两组治疗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45/50)]高于对照组[74.0%(37/50)](χ2=4.33,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2.31±0.77)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79.30±6.72)%]、最高呼气流速[(86.14±7.27)%]均高于对照组[(1.78±0.74)L、(73.22±6.56)%、(78.16±7.09)%](t=3.50、4.57、5.55,均P < 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8.32±1.41)ng/L]、白细胞介素 6[(35.19±3.40)μg/L]、降钙素原[(1.94±0.78)ng/L]均低于对照组[(10.15±1.58)ng/L、(46.09±3.64)μg/L、(2.43±0.84)ng/L](t=6.11、15.43、3.02,均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50),低于对照组的18.0%(9/50)(χ2=5.00,P < 0.05)。结论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抑制机体炎性反应,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肺疾病,真菌性 肺活量 用力呼气量 用力呼气流速 白细胞介素 6 原降钙素 卡泊芬净 伏立康唑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病原体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技术为疑难危重症及罕见病原体感染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为更好的在重症肺部感染病原诊断领域应用这一技术,基于已发布的专家共识,本文从肺部感染病原诊断思维、mNGS送检适应证、如何提高送检标本质量、重症肺部炎症性疾病mNGS结果解读策略等方面做出述评。

  • 标签: 肺疾病 感染 宏基因组 二代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肺部感染继发脓毒症的关键基因,为该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寻找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案。方法①实验1(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筛选肺部感染继发脓毒症和多种脓毒症动物模型数据集,利用R软件对各数据集进行基因差异分析,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KEGG)富集分析。肺部感染继发脓毒症数据集差异基因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差异基因与临床症状相关性热图,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蛋白-蛋白互作用网络(PPIN)分析进行聚类筛选核心基因和关键基因。②实验2(脓毒症动物模型验证):选择体质量21~25 g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Sham)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小鼠脓毒症损伤模型,Sham组仅需暴露盲肠。术后24 h处死小鼠取肺组织提取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①实验1:肺部感染继发脓毒症数据集GSE 134364和GSE 65682分析后得到共有差异基因319个,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在基因水平上无差异;各动物模型基因差异较大,无共有差异基因;患者与动物模型差异基因在GO功能上有相似的富集,主要在细胞分化、细胞过程的调控、细胞对刺激反应的调节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的比较则差异较大,其中,CLP动物模型与患者呈现更高的一致性;WGCNA和PPIN分析后得到的关键基因有MAPK14、NLRC4和LCN2。②实验2:动物实验结果显示,CLP模型小鼠肺组织细胞中MAPK14、NLRC4和LCN2的mRNA表达较Sham组呈明显上调,与GEO的分布结果一致。结论MAPK14、NLRC4和LCN2是肺部感染继发脓毒症的关键基因,其参与了生物学过程的调节,是潜在的研究方向;CLP动物模型更能反映肺部感染继发脓毒症患者的生物学特征,是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案。

  • 标签: 肺部感染 脓毒症 社区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动物模型 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APAP)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9年12月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APAP继发感染病例22例,选择同期APAP无继发肺部感染病例79例作为对照,比较2组临床特征,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PAP继发肺部感染的评估指标。结果APAP继发肺部感染患者通常表现为原有症状加重,可有发热,影像学表现为新增实变影或团块影,部分空洞影;病原体以分枝杆菌和真菌多见,APAP继发肺部感染组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癌胚抗原、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糖类抗原125(CA125)、乳酸脱氢酶、红细胞沉降率水平较APAP无继发肺部感染组升高,而动脉血氧分压较APAP无继发肺部感染组低,2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125>35 U/ml是APAP继发肺部感染的独立评估指标。结论APAP患者继发肺部感染多为机会性感染,常见分枝杆菌和真菌,影像学以实变影、团块影为主,部分可出现空洞影。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肿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乳酸脱氢酶等指标可升高,CA125>35 U/ml可能是预测APAP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指标。

  • 标签: 癌胚抗原 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部感染 中性粒细胞 糖类抗原125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症狼疮肾炎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真菌分布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重症狼疮肾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疾病活动指数等资料。根据治疗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58例)和未感染组(62例)。分析感染组患者的真菌分布情况以及药敏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肺部真菌感染组患者以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36例,62.07%),对于氟康唑、灰黄霉素以及咪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62.07%、56.90%、51.72%。感染组28 d死亡率(17.24%)高于未感染组(χ2=6.54,P=0.011)。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活动指数>19(OR=2.779,95%CI:1.135~3.936)、日均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50 mg(OR=2.898,95%CI:1.336~4.520)、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OR=1.452,95%CI:1.030~2.073)、连续使用抗菌药物2周以上(OR=1.992,95%CI:1.138~2.891)以及使用2种以上的抗菌药物(OR=1.571,95%CI:1.016~2.317)均是造成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狼疮肾炎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主要以白假丝酵母感染为主,对氟康唑等药物耐药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疾病活动指数、日均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过高、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连续使用抗菌药物2周以上以及使用2种以上的抗菌药物是造成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狼疮肾炎 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疾病活动指数 危险因素 真菌感染 合并感染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炎症指标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诸暨市第六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COPD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286例,对照组为未合并感染的患者214例。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及干扰素(IFN)α、IFN-γ],分析引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IL-1β、IL-2、IL-4、IL-6、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77±0.78)ng/L比(26.57±3.8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59、67.098、17.886、17.259、92.807、17.181,均P<0.001)。观察组TNF-α、TNF-β、IFN-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8.81±11.53)μg/L比(33.91±10.84)μg/L、(95.36±17.87)ng/L比(46.12±12.18)ng/L、(26.81±4.45)ng/L比(7.78±3.54)ng/L],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6.25±10.09)pg/L比(55.67±14.23)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666、34.719、51.532、8.658,均P<0.001)。两组年龄≥60岁者(75.52%比49.07%)、住院时间[(25.63±6.76)d比(20.53±5.87)d]、抗生素使用时间[(21.54±3.87)d比(13.50±4.21)d]、糖尿病史(77.27%比53.74%)、机械通气(69.23%比10.28%)、应用糖皮质激素(44.75%比69.16%)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285,t=8.824、22.133、30.759,χ2=172.640、29.47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史、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应用糖皮质激素是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OR=1.527、6.386、2.801、2.632、2.084,均P<0.05)。结论COPD合并肺部感染炎症指标的检测,对肺部感染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机械通气及应用糖皮质激素均易导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因此临床中可根据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肺部感染 炎症因子 相关因素 机械通气 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特发性炎性肌病(IIM)间质性肺炎(ILD)并发肺部感染时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收治的IIM-IL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将其按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合并感染组和未合并感染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数据,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淋巴细胞亚群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153例患者,其中合并感染组51例,未合并感染组102例。合并感染组的患者的肌痛、皮疹、咳嗽咳痰、畏寒发热、ALT、LDH、ESR及CRP均高于未合并感染组,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减低(Z=-3.28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肌痛、咳嗽咳痰、LDH>350 U/L、淋巴细胞计数<0.9×109/L是IIM-ILD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31、3.81、2.70和2.44,P均<0.05)。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合并感染组患者NK细胞及CD3+、CD3+CD4+、CD3+CD8+ T细胞数均明显减低(分别为Z=-2.28,P<0.05;Z=-3.094,P<0.05;Z=-2.918,P<0.05;Z=-2.308,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D3+ T细胞联合CRP可以提高IIM-ILD合并肺部感染诊断的敏感度(AUC=0.729)。结论IM-ILD患者合并感染时更容易出现肌痛、咳嗽咳痰以及LDH升高。外周血T细胞数量的减少预示IIM-IL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大。

  • 标签: T淋巴细胞 肺疾病,间质性 肺部感染 特发性炎性肌病
  • 作者: 张行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0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安徽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安徽 合肥230000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个体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在安徽省胸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间收治的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等比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23例,个体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后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FEV1、FVC及FEV1/FVC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可有效促进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个体化护理;慢阻肺;肺部感染;肺功能;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病原菌清除率、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病原菌清除率(93.75%,30/32;93.75%,30/32)高于对照组(67.74%,21/31;64.52%,20/31),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呼气速度、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B型脑钠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哮喘合并肺部感染,可显著改善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提高病原菌清除率,促使症状更快缓解,安全性好。

  • 标签: 哮喘 肺部感染 病原菌清除情况 肺功能 左氧氟沙星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与传统病原学诊断方法对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的优劣,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行mNGS检测的艾滋病患者其出院主诊断为肺部感染者。对mNGS送检呼吸道样本的病例进行分析,比较mNGS检测与传统临床检测结果对肺部感染诊断的敏感性、诊断效能及在不同病原体中的检测价值。结果共55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入组。29例送检呼吸道样本的病例中,mNGS检测对肺部感染病原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传统检测方法(89.7% vs. 37.9%, P<0.001)。二者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0.249,P=0.170),体现在mNGS在诊断细菌性感染(90.9% vs. 9.1%, P<0.001)、肺孢子菌(仅mNGS检测到)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仅mNGS检测到)中优于传统诊断方法。结论相较于传统临床诊断方法,mNGS检测对诊断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具有较高敏感性,尤其在细菌、肺孢子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中更具优势。

  • 标签: 宏基因二代测序 获得性免疫缺陷 肺部感染 诊断
  • 简介:摘要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伴纤维化疾病,多种疾病或感染可出现类似的临床表现和血清IgG4浓度升高,导致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1例以肺内病变伴胸腔积液起病,之后发现合并纹带棒状杆菌肺部感染的IgG4 相关性疾病病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