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中高级阶段韩国学生的汉字误主要表现为书写了相当多的音同别字、音近(声韵同调异)别字、繁体字和部件错误字,其中繁体字在1996年之前所占比例相当高,之后影响很小。为了提高学生的汉字水平,要加强同音字的教学,将同音字和语音的负迁移降到最低,还要将声调教学贯彻于汉字教学的始终,加强对低频部件的学习,提高掌握部件的精准度。

  • 标签: 中高级 韩国学生 汉字偏误 教学对策
  • 简介:以往的研究提到误一般只指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输出性的错误,而实际上语言交际是双向的,误所涉及的范围自然也应该是双向的,包括输出性(如说话、写作)和输入性(如听力、阅读)双方面的误.本文拟从阅读这一视角,探讨学生在阅读训练时常出现的理解性(输入性)误及产生原因.对于这些理解性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运用学生"自我报告"、"卷面分析"以及"数量统计"等多种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尽可能科学地挖掘这些理解性误形成的深层认知、心理过程和原因.根据以上对理解性误的分类和原因分析,文章在最后总结了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和阅读测试时应注意的一些对策.

  • 标签: 阅读教学 阅读训练 理解性偏误 阅读技巧 阅读策略 语法结构
  • 简介:本文考察了28个汉语常用介词在新加坡中学生作文中的使用情况。首先提出了鉴别新加坡汉语学习者使用汉语介词的特点和误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认定了新加坡中学生使用汉语介词的4个特点:“被”字句的使用频率、存在句句首处所词语前使用介词“在”的频率、“当……时/的时候”的使用频率都很高,以及目前已经很少使用带“来得”的“比”字比较句:8类误:有关框式介词的误、介词冗余、介词短语所处的位置有误、介词与介引成分及介词短语与谓语动词搭配不当、介词之间的混用、将介词短语用作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的否定表达有误、语句意义不明;并进而提出了5项教学建议:通过汉英对比强调汉语介词用法上的特点、突出强调时间词作状语和方位短语作定语的结构特点、确立易混淆的介词并加强辨析教学、依据语块教学理论加强框式介词的教学、用认知图式来阐释结构和语义的问题。

  • 标签: 新加坡 中学生 汉语常用介词 偏误
  • 简介:韩国学生在习得汉语介词的过程中存在着五种误类型:一、介词赘余;二、介词缺失;三、介词位置不当;四、对介词短语做结果补语有认知偏差;五、在比较句、"把"字句、"被"字句等难点句式中介词短语构建有误.在考察上述各类误的成因时,发现既有学生母语语法规则的负迁移,也有所学目的语内部语法规则负迁移的影响;既有教师教学的客观失误,也有学生学习策略的主观偏离.本文通过大量的语料分析,试图探讨韩国学生习得汉语的思维方式,揭示其中介语体系的面貌特征.

  • 标签: 韩国留学生 介词 语言习得 偏误类型 教学对策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完成以后,词汇教学自主应用平台的建设应该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从服务于课堂词汇教学的应用角度对“基于误反馈的对韩汉语词汇教学信息库”的建设设想进行了阐述。文章论述了信息库的建库原则,展示了信息库的内容构成和主体框架,讨论了影响词汇认知编码度标注的相关因素。这一建库思路为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应用开发提供了新视角。

  • 标签: 偏误反馈 词汇教学 信息库 编码度
  • 简介:内容简介:汉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走出国门,被其他民族和国家更广泛地学习和使用,形成了“汉语热”的现象。这种现象以20世纪80年代为开端,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初兴期,20世纪90年代的升温期,21世纪以来的持续升温期,“汉语热”现象越演愈热,方兴未艾,大有演变为世界性语言的趋势。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通过语音实验、语音听辨和统计分析得出:1)印尼留学生发普通话6个舌尖前/后辅音时,出现的误主要有“母语误代”、“目的语相互混淆”、“母语一目的语杂糅”3大类型;2)发音部位的误率显著大于发音方法的误率,其中,发音部位误以成母语发音部位(舌叶)为主,发音方法误以目的语送气一不送气相互混淆为主;3)元音对舌尖前/后辅音的发音部位误有显著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分析了误产生的深层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 标签: 印尼留学生 舌尖前/后辅音 发音 偏误
  • 简介: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和双语对译语料,考察时间副词"才"与句尾"了"的共现误及其原因。研究提出,对时间副词"才"与句尾"了"不共现的本体语法解释不利于教学语法的可操作性。通过分析英、俄、韩、日、泰、越南等不同母语类型学习者的一语迁移,发现共现误的原因及共现误分布的特征,进而归纳出该误对所有学习者来说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时间副词"才"在教学语法和国别化教学中应给予区别对待。

  • 标签: 共现偏误 母语迁移 教学语法
  • 简介:本文研究了汉语水平较高的日本学生习得普通话轻声时的韵律误,发现日本学生产出的轻声音节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调型方面,基频曲拱平,升降幅度不够;基频曲线后半段常有轻微抬升;T3后的轻声音节常常被读为降调。(二)调域方面,四声后的轻声音节都存在调域偏窄问题,其中T1、他后尤其严重。(三)时长方面,不同声调后轻声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时长过长问题,尤以T3后为最,甚至超过T3音节。

  • 标签: 汉语二语习得 日本学生 轻声 语音偏误
  • 简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请国内语言专家担任裁判和解说,央视著名播音员将轮番担任读词考官,从32支参赛代表队中,决出一名年度汉字听写冠军。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致使义的"让"字句历来是各国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之一。文章通过观察TOCFL学习者语料库中韩国学习者产出的"让"字句,发现韩国学习者在"让"的误代上有明显的特征,因此从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的角度找出其误代的原因。同时考察"让"字句在教材中的编排是否符合学习者的习得顺序以及全面性,并据此提出教学建议。

  • 标签: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分析 让字句 偏误成因
  • 简介:文章在语用调查的基础上,从方法论的角度重新审视古汉语词类活用说,认为古汉语词类活用说在方法论上存在重大误:忽视语言的民族性,因袭印欧语的语法理论和方法分析汉语,以洋框古;忽视语言的时代性,拿现代汉语比附古代汉语,以今律古;忽视语言的系统性,孤立地就个体词的某种用法妄下结论,以意逆古。

  • 标签: 古代汉语 词类活用 方法论 以洋框古 以今律古 以意逆古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中介语和混合语的元音发音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二语习得和语言接触的发展进程,比较了过渡、越位和反转三种变化模式在二语习得和语言接触中的表现,分析了反转模式的成因,进一步证实二语习得实际上是一种特定的语言接触。二语习得和中介语的研究意义将由此提升。

  • 标签: 二语习得 语言接触 中介语 混合语 母语迁移
  • 简介:本文采用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探究“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给”字句误率最高的误类型:因缺少谓语动词而误用成双宾语句的误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误产生的原因是留学生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足,最后对“给”字句的教学提出参考建议。

  • 标签: “给”字句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偏误原因 实证研究
  • 简介: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误分析的研究不胜枚举,但从翻译角度研究外国学生误问题的较少。文章以由美国留学生组成的在华短期汉语班为对象,对学生在英译汉练习中出现的词语误用、语序混乱、篇章的衔接误三类问题进行重点描述和分析,以讨论汉语和英语各自逻辑思维和句法文化对英译汉练习带来的影响。最后,文章结合短期班的特殊性质,对英译汉练习提出教学建议,如为重点语法知识设计语言实践活动,加强阅读训练等。

  • 标签: 在华短期汉语班 英译汉 偏误分析 思维比较
  • 简介:文章运用实验语音学方法,通过对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语音习得调查研究,归纳了佤族学生普通话语音习得误标记,分析了佤语作为母语干扰因素对佤族学生学习普通话语音产生误的特点及规律,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对策,认为教学中引进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佤语 普通话 语音 偏误标记 对策
  • 简介:对中高年级汉语学习者而言,书面语体的教学是一项重要内容.而汉语书面语和口语在组词造句的规则等方面有很多不同,这就增加了留学生对书面语的习得难度.文章在韵律语法、语体语法的框架下,分析留学生的书面语作文材料,找出留学生经常出现的韵律误,对误进行分类和描写,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教学对策。

  • 标签: 书面语体 写作 韵律偏误分析 教学策略
  • 简介:本文的统计源自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04年秋季入学分班试卷,从中选取100份中高级水平的作文,在“有无题目”、“是否分段”、“是否空格”、“两端是否对齐”等方面进行统计,发现留学生在一般性文章的写作中存在严重的格式问题,其中“无题目”占98%、“一段到底”占84%、“不空格”占57%、“右端不规则长出”占52%。本文试图分析误成因并提出教学建议。

  • 标签: 分班试卷 一般性文章 格式 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