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当代文学在美国读者市场中一直处于边缘。抛开政治、历史等原因不谈,美国读者优越感促成其对翻译文学冷漠,出版商为了利润只关注具有轰动效应作品,对中国文学没有大力宣传推动;而且,中国当代文学颇多存在演绎概念倾向,导致人物个性刻画及心理描写不足,这些都是美国主流媒体批评关键词。此外,与欧洲读者不同,美国大众读者注重快捷审美愉悦感,注重行动胜于沉思感伤,其美国梦情结和宗教情感等深层审美心理都影响其对中国作品接受。为使中国当代文学叩动美国大众读者心门,译介应打破对精英文学固守,在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之间找到与美国大众读者契合点;在不影响原作文化精神和思想内涵前提下,在可读性方面应赋予译者较大自由度,

  • 标签: 中国当代文学 美国大众读者 审美心理 译介
  • 简介:近年,许多学者在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胡风到贾檀芳精神传承。时值贾檀芳先生百岁诞辰,夏旦大学、上海作家协会联合河西学院举办”纪念贾檀芳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会上,本刊约请著名学者陈思和教授,以及文责良、金理、吴天舟等青年学者,或访谈或撰文,进一步阐析贾檀芳与中国新文学传统传承与建设,以激励当下,建构未来。

  • 标签: 陈思和 中国现代文学史 贾植芳 和谈 精神传承 百年诞辰
  • 简介:公正是当下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组成。在西方,自柏拉图至罗尔斯,均立足于人性自私,将关于它理论侧重于制度设计。中国公正思想则是道德自律主义,朱熹首创式地实现了它心本哲理化,具体在他解释程颐以公正解释《论语》"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章时。朱熹用公体正用解程子公正,体现了其将公正哲理化;以无私心解释公字,以好恶当于理解释正字,则体现了其公正思想心本指向。朱熹公正思想离不开其时代土壤:邢昺、刘畅、陈祥道、郑汝谐、张栻等对"能好人能恶人"章解释已包含他公正思想因子;程门之学则是其源头。朱熹心本哲理化公正思想,在元点和意义生成上由阳明所完成:元点是"良知"(心体);意义生成上则是"致良知"(格物)。当下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应是整合中西道德自律和制度设计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公正。

  • 标签: 朱熹 公正 体用 心本 西学 核心价值观
  • 简介:《论音乐作品本质》是波兰音乐美学家卓菲娅·丽莎(ZofiaLissa,1908—1980)创作一篇重要论文。(1)通过对“音乐作品”本质进行抽丝剥茧理论分析,置于历史眼光下审视,与其说她是在尝试发现一个举世皆然、超越古今、无可动摇“本质”,毋宁说是在挑明这种“本质”历史相对性及意识形态性,甚或说,她无异于在宣告“音乐作品”终结。在文中,她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对“音乐作品”这一概念予以彻底批判与反思,吁请人们思考音乐文化时所惯用基本概念范畴打上问号,并进行历史清理。

  • 标签: 音乐作品 论音乐 丽莎 意识形态性 民间音乐 历史化
  • 简介:一种新思想形态或认知范式形成和发展,与经典文本理解与诠释密切相关。具体落实到两宋新儒学领域,作为先秦儒学在宋代发展关键时期,北宋这一阶段新儒学经典诠释行为内在机制值得我们深度发掘。作为一个以诠释者为主体诠释形态,北宋新儒学具备了符合逻辑理性与形上存在设定这两个有效性构成要素。对于北宋新儒学经典诠释内在机制考察,一方面回答了"一种有效经典诠释形态应该具备哪些构成要素"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当代儒学现代转型提供了若干可以参考进路。

  • 标签: 北宋新儒学 经典诠释 经典文本 诠释 有效性
  • 简介:一《红楼梦》作为一部中国经典小说,真正称得上是“说不尽《红楼梦》”。它留下诸多空间,让后人在阅读研究时常读常新,总是能品出其中新鲜味道。一般说来,中国古典小说与后现代写作方式没有太多联系,尤其《红楼梦》这样以梦作为书名标题小说常常表现为古典小说方式。

  • 标签: 《红楼梦》 写作方式 反乌托邦 中国古典小说 经典小说 阅读研究
  • 简介:沙琪玛,人人都吃过,而且都喜欢。但我们家沙琪玛可不是吃哦!它可是我们家开心果呢!现在让我带你一起去认识它吧!沙琪玛有圆圆小扁脸,好像上海大汤包一样,短小四肢如同小木棒一样。别看它好像头脑简单,四肢不发达似的,那可是你太小看它了!它可是我们家"跳高运动员"呢!它连高高椅子都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跳上去;它还是短跑运动员呢!如果谁惊吓到它了,沙琪玛就会用它最快速度逃得无影无踪。沙琪玛它是

  • 标签: 沙琪玛 头脑简单 短跑运动员 跳高运动员 不发达 事要
  • 简介:2013年某日,在上海至北京高铁餐车中巧遇张炜。人多,只得各买一份快餐,走到他所在那节车厢,幸好还有空位,就坐下来边吃边聊。但我们并不聊文学,而是交流各自读书兴趣。我说近来很不务正业,偶尔在大学兼点古典文学课,他眼睛一亮,

  • 标签: 古典 张炜 作家 文学课
  • 简介: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一直活跃着他忙于救国救民身影。面对列强瓜分中国之势,面对水深火热之中挣扎民众,他赤诚爱国之心让他一直怀着救国梦想,并不断地探索着救国之道。作为主张通过维新变法实施救国方案而未能达到预期救国目标的失败者,

  • 标签: 形象建构 维新变法 救国救民 新中国未来记 哀希腊 政治小说
  • 简介:1木,土本,水本,光本,繁茂态。心,木心心,倾心心,对谁倾心呢,对艺术。木心在《色论》里说,蓝,智慧之色。木心智慧,纠缠于机敏与刻薄,活泼与较真,熟稔与生涩,入木与俏皮,我意思与你意思,出出进进、深深浅浅、真真假假。说它是一部大戏,也不过分。

  • 标签: 智慧 意思 真假
  • 简介:黑亮西瓜种子还装在漂亮铁罐子里时候,我就想偷偷打开来,嗑上一粒尝尝了,但父母总是说,这些种子是喷过农药,吃了会死人。我不想跟村子里女人们一样,灌上一瓶农药下去,就翻了白眼,还得很麻烦地被地排车拉到医院,用肥皂水清洗肠胃,所以只能咽下一口唾液,耐心又焦急地等待着夏天到来。

  • 标签: 种子 农药 西瓜
  • 简介:由《礼记·礼运》而来一家一人观念,在宋明时期引发了广泛讨论。气性之和合导出了博爱"大家"说,而大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则成为王阳明仁说中心课题。"心体之同然"与"一体之仁"相结合,并随着良知发用而呈现。博爱是有边际,爱善是博爱内容限定。生物之心意义上天下一心,可以辅助发明心本论哲学以心为本和社会人伦意义上同心同爱。"致良知"为博爱实现提供了最重要心理动因,而且直接担负起了践行博爱道德责任。生民困苦通过"一体之仁"心理架构而转移到"我"身上,不忍人之心已转换成义不容辞救济职责。博爱施行并不拒绝回报,互惠是施行博爱理想结果。

  • 标签: 博爱 一家一人 一体之仁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简介:中国传统音乐是与新音乐相对而言概念,历史久远。王耀华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的方法、形式,所创作出来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音乐。”为了将“新音乐”和“传统音乐”加以区别,强调传统音乐所具有的民族特色,目前我国音乐界也用“民族音乐”这一称呼来认指中国音乐中传统音乐。传统音乐在一定地域和特定的人群中世代相传,其独具艺术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民俗性与集体性。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艺术特色 史久远 民俗性 即兴性 民俗活动
  • 简介:媒介这个有别于传播学概念,是符号学和符号叙述学基础。媒介是符号携带意义感知部分。意义媒介是符号成为符号前提,也是文本成为文本先决条件。媒介特点决定叙述体裁,叙述类型就是媒介类型。媒介隔开经验世界,使纪实与虚构有了可能。媒介范围划定叙述学边界,为有效处理文本世界与经验世界关系提供学理依据。可以说,媒介隐藏着符号学和叙述学全部秘密。

  • 标签: 符号 媒介 意义媒介化 文本化 符号叙述学
  • 简介:尽管莫言常常强调自己对当下现实有一种很强“参与态度”,但正如许多针对50后作家批评,他们在不断强有力地重述中国当代史时,对当下现实介入也表现得越来越孱弱无力。莫言1976年当兵离开农村,1984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开始他文坛生涯,1995年妻女随军迁往北京。研究者大都注意到类似“离乡进城”经历对作家书写农村与底层世界造成隔膜感,但仅仅着眼于城乡二元格局,

  • 标签: 《生死疲劳》 莫言 “历史” 有效期 解放军艺术学院 创作
  • 简介:在同时代中国作家中,阎连科无疑是大器晚成。1988年,中篇小说《两程故里》令他成名,但直到1997年发表《年月日》,他创作才开始“成为重要的话题”,并被当代中国文学史论述接纳。

  • 标签: 中篇小说 阎连科 英语世界 《受活》 书评 英文
  • 简介:庄子与布莱克相距二千余年、十数万里,似乎无法比较,不可相提并论。但文本从《逍遥游》和《咏春》共同类比“风”入手,借用了美国当代批评大家M.H.艾布拉姆斯“互相应和风”理论,发现中西两位浪漫主义文学先师在隐喻运用和思想内核上有着相当趋近地方。

  • 标签: 《逍遥游》 庄子思想 遥相应和 莱克 艾布拉姆斯 无己
  • 简介:家庭具有复杂两面性。功能论者强调了家庭情感和陪伴核心功能,在此意义上把家庭比喻为“爱港湾”。而冲突论者认识到了家庭中难以回避矛盾性。长期以来,基于地位不平等两性矛盾是家庭中最主要冲突。恩格斯曾经指出:“家是女性被派定归宿同时也是牢笼,将她与世界隔绝蛰居于被动驯服无自我意识状态。”

  • 标签: 女性命运 娜拉 家庭情感 冲突论 异化理论 自我意识
  • 简介: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热衷于对来华传教士书写,如范稳《水乳大地》(2004年)、《大地雅歌》(2010年)等,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2009年)和李锐《张马丁第八天》(2011年)等,它们或引用《圣经》故事和语句,或依据历史文献材料,

  • 标签: 马丁 基督教 《水乳大地》 叙事 信仰 文化
  • 简介:作为学科比较文学自19世纪形成以来,其研究方法大体上经历了三次转型,即影响研究、去政治审美研究和跨学科比较,以及后殖民研究(巴斯奈特37-47)。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每一次转型都回应了特定历史脉络。影响研究回应了民族国家(在欧洲)确立问题。在"二战"之后反民族主义思潮(张隆溪12)中,美国学派学者倡导一种"去政治"(巴斯奈特39)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其哲学背景是形式主义对实证主义取代。

  • 标签: 去政治化 主体性 后殖民研究 巴斯奈特 中国学术 美国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