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早期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方法:于2020年2月1日至2月3日应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问卷,以问卷星网络问卷发放形式,对多家医院32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面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问卷显示医务人员在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疑病5个维度得分分别为:7.77、6.20、12.04、7.11、2.62,恐惧维度得分最高;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现居住情况、家属支持方面在不同维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务人员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早期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方法:于2020年2月1日至2月3日应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问卷,以问卷星网络问卷发放形式,对多家医院32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面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问卷显示医务人员在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疑病5个维度得分分别为:7.77、6.20、12.04、7.11、2.62,恐惧维度得分最高;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现居住情况、家属支持方面在不同维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务人员 心理状态
  • 简介:以医院绩效分配研究对象,提出通过分配系数来区分医生、医技、护理、药剂和行政后勤等不同岗的技术与风险,从而划定医院绩效在各系列中的比例。在这基础上,以预算管理为主线,建立预算工作量的预算绩效对应关系,利用设定以服务人次为主,加以利用RBRVS原理制定的医疗项目分值作为工作量绩效的评价指标,结合全面质量管理指标和预算控制目标等组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最终促进医院效益与效率的提升。

  • 标签: 绩效预算 RBRVS 医疗质量 成本预算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鼻部隔离垫在穿防护服工作中密闭性及防压疮的重要性。方法在公共卫生中心工作医务工作人员中抽取 160名做对比。结果是在工作当中使用隔离垫的医务人员口罩的密闭性更好,脸部没有压疮现象。结论隔离垫在实际工作当中可以增加口罩密闭性,可以减少脸部压疮,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用品,压疮,密闭性。
  • 简介:摘要: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发急性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感染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目前,虽然中国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但全球疫情仍很严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要求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需要与患者密切接触,成为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因此他们正确认知常态化疫情防控并有效落实防控措施很关键。本调查旨在了解医务人员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认知和依从性现状,为开展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

  • 标签: 医务人员 常态化疫情防控 认知和依从性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和心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有效解决医务人员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用自制“三甲医院中医务人员工作和心理现状问卷调查”表对河南省南、中、北三所三甲医院427名医务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中64.4%下辈子不愿再从事医务工作;有94.4%的人每工作日平均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99.1%的人有加班情况;88.1%的医务人员工作时感到紧张和压抑,三所医院医务人员的紧张程度及压抑频率有差异,其中一所地处县级市的医院医务人员经常感到压抑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家医院(P<0.05);96.7%有节假日上班情况,医师较护士工作时间长,且加班频繁(P<0.05);82.4%的医务人员要完成上级要求的超负荷工作,医师较护士更明显(P<0.05);医师疲倦程度重于护士(P<0.05),医师更加不能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P<0.05)。加班频繁、压抑、疲倦、没有精力去做工作之外的其他工作是医务人员下辈子不愿再从事医务工作的主要因素。结论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问题严重,满意度低,员工普遍处于负性情绪环境中。应根据不同压力来源,采取相应对策,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现状,以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提高医务人员幸福指数。

  • 标签: 三甲医院 医务人员 工作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管理院内医务人员手卫生中,使用 PDCA循环模式的价值,是否能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方法 在2018.5期间本院分别选出 2组医护人员,共 72例,对照组用常规手卫生模式管理,循环组用 PDCA循环模式管理,然后手卫生依从性。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循环组内医护工作者的手卫生依从性要更好,P在 0.05之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用PDCA循环模式管理院内医护工作者,能增强其手卫生依从性,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 手卫生依从性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教育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职的143(医生76人,医务人员67人)例医务人员,随机将其分为甲乙组,分别予以常规管理与认知行为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医务人员的管理结果。结果:乙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认知行为与依从性明显高于甲组(P

  • 标签: 认知行为教育 基层医院 手卫生依从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PDCA循环法对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希望可以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相关研究提供一点建议。方法:研究时段为2021年10月到2022年8月,研究对象为院内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共计120名,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管理模式、PDCA循环法分别开展两组手卫生管理工作,对两组管理后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将两组接受不同管理后相关数据信息输入到统计学系统中处理得出结果P值

  • 标签: PDCA循环法 临床一线医务人员 手卫生管理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职业倦怠(KDM)是指医务人员长期、频繁地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恐惧、压力和厌倦等情绪,通常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消极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或行为状态。而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我国医务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对其心理压力及职业倦怠也越来越多地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与隐性缺勤关系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研究,而且相关研究仅局限于短期行为及隐性缺勤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角度上,缺乏关于医务人员隐性缺勤影响因素的更深层次剖析。因此,本将针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对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的影响展开分析,旨在为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诊断以及改善、应对方法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倦怠 满意度 离职倾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联合情景模拟在急诊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40名进行急诊急救医务培训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人。对照组培训人员实施常规教学,实验组实施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两组均培训3个月。教学结束对两组成员进行考核,比较两组理论与实践考核的成绩,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培训3个月后进行考核得出实验组病例分析、临床诊疗技能、急救技术操作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标签: PBL 情景模拟 急诊急救医务人员 急救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 随着科技化的不断进步,各类侵入性医疗操作应运而生,医院作为一个聚集性的公共医疗场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也呈递增趋势,此次调查主要是了解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高危环节及危险因素,为持续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监测到发生职业暴露的91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每名人员进行追踪。结果 91例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中,高发人群:护士(59.34%);高发地点:病房(41.75%);高发源病种:不明原因(40.65%);高发方式:针刺伤(87.91%);高发操作环节:回套针帽:(28.57%)。结论 对医院不同人群实行有针对性分层培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的应急处理,是降低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暴露事件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血源性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有效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随着科技化的不断进步,各类侵入性医疗操作应运而生,医院作为一个聚集性的公共医疗场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也呈递增趋势,此次调查主要是了解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高危环节及危险因素,为持续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监测到发生职业暴露的91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每名人员进行追踪。结果91例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中,高发人群:护士(59.34%);高发地点:病房(41.75%);高发源病种:不明原因(40.65%);高发方式:针刺伤(87.91%);高发操作环节:回套针帽:(28.57%)。结论 对医院不同人群实行有针对性分层培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的应急处理,是降低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暴露事件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血源性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有效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能够提高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本文主要针对循证管理,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成效进行探讨,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医疗工作者手卫生依从性的质量进行改进。方法在对医院的医疗工作者进行手卫生管理的过程当中,医院使用了循证管理的模式对具体的管理过程进行持续的改进,并且通过观察实施,改进前后的成效来判断循证管理,在提高医疗工作者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成效。而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有关人员需要针对医疗工作者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循环管理过程。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院的医护人员在实施持续改进之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知识知晓程度由原本的75.3%上升到了88.2%,手卫生合格率从原本的51.5%上升到了79.5%,手卫生依从性从原本的61.2%上升到了82%,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循证管理对于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具有较高的成效。结论对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管理的过程当中,有效的使用循证循环管理的模式,能够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进行有效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质量控制 医疗工作者 循证循环 手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能够提高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本文主要针对循证管理,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成效进行探讨,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医疗工作者手卫生依从性的质量进行改进。方法在对医院的医疗工作者进行手卫生管理的过程当中,医院使用了循证管理的模式对具体的管理过程进行持续的改进,并且通过观察实施,改进前后的成效来判断循证管理,在提高医疗工作者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成效。而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有关人员需要针对医疗工作者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循环管理过程。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院的医护人员在实施持续改进之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知识知晓程度由原本的75.3%上升到了88.2%,手卫生合格率从原本的51.5%上升到了79.5%,手卫生依从性从原本的61.2%上升到了82%,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循证管理对于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具有较高的成效。结论对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管理的过程当中,有效的使用循证循环管理的模式,能够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进行有效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质量控制 医疗工作者 循证循环 手卫生
  • 简介:摘要医疗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的是医务人员,所以其对医疗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以及身体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其思想道德品质则与医院各项任务的落实,还与医院现代化建设有一定关系。为了提高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满意度,促进医院的各项发展以及管理,就需要制定相关的措施做好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

  • 标签: 医改新形势 医务人员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始建于]955年。2015年初,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该决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

  • 标签: 保险制度改革 养老金 医疗机构 医务人员 机关事业单位 工资总额
  • 简介:摘要目的对FOCUS-PDCA循环管理应用在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调查。方法本次研究在2017年9月开展FOCUS-PDCA循环管理,针对管理前(2017年1月-2017年8月)后(2017年9月-2018年4月)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相关知识了解情况以及洗手正确率进行调查。结果管理前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43.6%,管理后为84.3%;管理前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为62.9%,管理后为95.7%,P<0.05。管理前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了解率为43.3%(13/30),管理后了解率为90.0%(27/30),P<0.05。结论开展FOCUS-PDCA循环管理能够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提升手卫生依从性。关键词FOCUS-PDCA循环管理;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执行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