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少量多次输入浓缩红细胞(CRBC)的临床效果评价与分析。方法从本院选取7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输入红细胞悬液;观察组给予浓缩红细胞(CRBC),采取少量多次输注。三天后对比两组患者之间与贫血相关的参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输血后观察组7项参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参数值,差异统计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中海贫血患者少量多次输注浓缩红细胞(CRBC)的临床治疗,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明显优于红细胞悬液输注治疗,应推广使用。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少量多次 浓缩红细胞(CRBC) 临床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患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良好的护患沟通,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精神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所选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多数患者对护患沟通效果给予肯定,但仅55%患者能理解沟通中所讲内容;患者认为护士的态度及技术是影响护患沟通的重要因素,分别占所有因素的38.3%、30%。结论影响精神科护患沟通障碍的重要原因是护士的态度与技能因素,此外沟通时的环境及时间亦会影响到护患沟通效果,临床上应采取相应对策,注意避免产生护患沟通障碍的诸多因素,才能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恢复。

  • 标签: 精神科 护患沟通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1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TAS-20(述情障碍)评分进行评定,采用HAMD-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抑郁程度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各因子评分、TAS-20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程度严重者各因子评分、TAS-20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S-20总分与HAMD-17总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述情障碍,其特征与抑郁症功能性躯体不适症状密切相关。

  • 标签: 抑郁症 述情障碍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后均存在有吞咽障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入院第2天即开始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在入院第15天开始,30天后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经吞咽功能训练后经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治愈率为62.22%,有效率为28.89%,无效率为8.89%,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早期 吞咽功能训练 脑梗死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间歇口腔胃管营养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30例,给予鼻饲管管饲法护理;干预组30例,给予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护理,干预1个月后对患者的吞咽功能、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中吞咽障碍重度与中度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给予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提高插管成功率,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中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间歇口腔胃管 鼻饲管管饲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15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卒中后是否合并有轻度认知障碍分为无轻度认知障碍组50例及轻度认知障碍组100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独立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发病部位、卒中次数、卒中面积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独立影响因素(OR4.545、4.880、4.950,95%CI2.440~4.373、2.475~4.350、2.557~4.459,P<0.05)。结论发病部位、卒中次数、卒中面积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独立影响因素,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发生率。

  • 标签: 老年 缺血性脑卒中 轻度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以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以及慢性盆腔疼痛(CPP)等为主要病症的一组妇科问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是中老年的常见病,据权威机构调查,35岁~59岁中年女性中有60%以上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均寿命延长,人们对于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盆底损伤和机能退化造成的盆腔器官脱垂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是妨碍妇女的工作和社会活动,被称为“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尤其对于女性健康的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该影响现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女性人群中的性问题广泛存在,与健康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并可影响到与配偶的相互关系及家庭稳定以至于社会和谐。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性疾病 女性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与轻度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5年10月就诊于我院神经科、心内科门诊及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2例,应用蒙特利尔量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MoCA)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认知障碍评估。结果H型高血压患者MoCA评分与受教育程度(P=0.005,r=0.274)呈正相关,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P=0.000,r=-0.35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认知功能损害,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H型高血压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患采取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65例自2013年5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患,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观察组32例,给予对照组病患常规护理方案,给予观察组病患心理护理方案,并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病患的SCL-90评分,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患采取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慢性肾病功能衰竭病患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盆底肌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治疗的患者104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意愿的不同分为接受盆底肌康复治疗的观察组(n=52)和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52)。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盆底综合肌力和性生活质量等情况上存在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盆底肌康复治疗不仅仅改善了患者盆底综合肌力,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性生活质量,为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盆底肌康复治疗 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 盆底综合肌力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伴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1例实施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61例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GCS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GCS评分逐渐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d、14d时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伴意识障碍的疗效显著,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脑卒中 意识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中抽取58例作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29)单纯接受运动功能康复训练,针灸组(n=29)则在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变化。结果①治疗后,针灸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②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P<0.05)。结论针灸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可借鉴。

  • 标签: 针灸 小儿 脑瘫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对脑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取基本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共8周,在8周期间各组分别进行康复前和康复后两次评价。认知功能评价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在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其LOTCA及MMSE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 标签: 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04例进行胃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每组各52人,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B组采用静吸复合的麻醉方式。结果B组患者术后意识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显著长于实验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d,以及术后6d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在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方面,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比静吸复合麻醉更有优势,临床上同等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全凭静脉麻醉。

  • 标签: 老年患者 全凭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2~2016.12该院92例肿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均为46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实施护理干预,研究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等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护理效果更好,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肿瘤患者放疗后临床护理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睡眠障碍,提升睡眠质量,改善疾病预后,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肿瘤 放疗 睡眠障碍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综合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5例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分别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应用常规方式治疗,乙组应用综合治疗方式,对应用效果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甲组47例患者中有效人数32例,总有效率为68.1%,乙组48例患者中有效人数42例,总有效率为87.5%,乙组的治疗优势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措施,其优势明显,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膝关节功能障碍 综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妈富隆治疗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妈富隆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黄体酮胶囊与补佳乐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控制时间、疗效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优于对照组、完全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异结果明显(P<0.05)。结论妈富隆治疗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可靠,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妈富隆 黄体酮胶囊 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7例颈椎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最佳护理对策。结果颈椎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心理因素、麻醉药物等有关,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27例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患者一周内症状均消失并无后遗症。结论经过积极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颈椎术后急行精神障碍的症状,提高患者康复速度。

  • 标签: 颈椎术后 急性精神障碍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的急症,患者如果在恢复期未能得到理想的护理以及治疗,容易发生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这就需要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本文重点介绍镜像疗法以及补阳还五汤的相关内容,从而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干预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 镜像疗法 补阳还五汤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分析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男科患者共计96例ED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把96例患者一共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患者,对于治疗组可以采用5mg小剂量他达拉非,每天晚上睡前1h可以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左右时间。对于对照组患者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一次服用8粒,每天3次,服用3个月时间。需要保持患者生活规律,还需要检查患者在治疗前的肾功能、心电图、以及血尿常规的情况,引导患者记录自己日常生活情况。结果经过对两组的分析,发现心电图、肾功能、尿常规都没有任何变化,且(P>0.05),对于治疗组在治疗后可以采用评分标准进行整体测试,当阴茎插入成功率及维持勃起完成性交成功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那么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1),假如对照组的指标在治疗前后都没有任何统计学意义,那么(P>0.05)。两组情况都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经过仔细研究得知小剂量他他达拉非治疗ED相对比较安全,是值得我们临床研究的一种方式。

  • 标签: 他达拉非 勃起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