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奇偶次序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疾病知识知晓情况,采用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两种护理的认可度,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对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远低于对照组的10.0%,χ2=1.920,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过程中实时健康教育能够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同时可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健康教育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折内定失败的临床分析。方法经研究医院选取了2014年10月—2017年9月的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患者50例作为此次观察研究的对象。结果经过此次参与研究的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中,有一例术后4个月因急性脑出血死亡(骨水泥型假体),有2例患者在手术期中因肺部受到感染死亡(生物型假体),对其他患者随访24个月,没有任何人工关节脱位以及受到感染,也没有静脉血栓形成。对比此次的观察研究,根据Harris的评分,术后除3例死亡外,剩余47例患者,有优23例(48.94%),良22例(46.81%),差2例(4.25%),其中优良率是95.75%,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的评分只有34~54分,平均44分,而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的评分是74~93分,平均85分,其疗效显著,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由此次观察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疗效分析中,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依据。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分原则,并结合不同的手术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术后髋部畸形率、人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内固定物松动率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髋部畸形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内固定物松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两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案中,与内固定治疗相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髋部畸形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并且内固定物松动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治疗 老年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的监护与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过临床确诊为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所有患者入院后皆接受瓣膜替换,术后对患者进行监护与治疗,分析与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全部的患者术后进行有效的监护与治疗,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患者16例,因失血性休克的死亡患者1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4例,呼吸衰竭患者2例,肾功能损伤患者2例,肝功能损伤患者3例。结论重症心脏瓣膜患者在进行瓣膜替换手术之后,需要强化术后对患者的治疗与监护,强调血流动力学、呼吸支持、液体平衡与电解质、酸碱平衡、镇痛镇静等方面的管理。特别注意心肺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既能促使患者治疗效果的全面提升,还能最大化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 术后监护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 人性化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护理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78例,每组患者39例,将接受常规护理的3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护理干预的3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康复效果明显好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实验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影响显著,不仅有效的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同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不如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患者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1、3年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39.21±15.21)min,长于对照组的(82.03±15.56)min(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为(518.73±11.26)ml,多于对照组的(370.78±12.02)ml(P<0.05)。手术后3年观察组优良率(70.59%)高于对照组(47.06%)(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有优劣,但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更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期间予以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治疗的8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40例。予以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予以研究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肢Bromage评分和感觉起效时间、麻醉用量和阻滞完善时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关于两组患者的术后早期意识障碍和肺部并发症等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能使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降低,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 标签: 高龄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腰硬联合麻醉 重比重 单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2017年5月—2018年6月,对我院在以上时段内收治的72例行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是否应用循证护理作为分组依据,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用循证护理。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P<0.05(统计学有意义);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高,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患者中,不仅可以促使髋关节功能尽快康复,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循证护理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康复护理,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各项指标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髋关节功能各项指标的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髋关节功能早日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且行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60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A组30例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B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分析两组功能恢复的情况,比较膝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A组干预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主活动度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病患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施护,能够显著改善其膝关节功能,提高主活动度,建议采纳。

  • 标签: 护理干预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主活动度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复合全麻,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剂用量、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无明显差别,但腰硬联合麻醉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控制血压及心率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44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构建连续性护理模式并实施,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及生理问题、心理问题、健康行为问题、环境问题在出院2个月后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ESCA)评分与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理问题、心理问题、健康行为问题、环境问题各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连续性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与风险,值得临床采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连续性护理 构建方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症亚急性肝衰竭血浆置换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例重症亚急性肝衰竭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胆红素指标有所下降,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未发生感染、压疮、血栓等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加强感染、压疮及血栓的预防和监测,注意营养状况评估和营养支持,是促进重症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重症亚急性肝衰竭个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后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50例术后的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康复锻炼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效果,优良37例,较好12例,可1例,差0例。随访10~12个月无髋关节脱位。结论通过对髋关节置换手术将矫正关节畸形,恢复行走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术后康复锻炼是决定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38例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心外科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38例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方法,针对患者病情、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后,38例患者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其中25例显效,占65.79%;有效有11例患者,占28.95%;无效有2例患者,占5.26%,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效果较好,可行性较强,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在有效控制病情的同时,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 临床效果 心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