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人工流产孕妇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复合宫颈局麻,探索HANS是否能增强宫颈局麻的镇痛效果;能否有效抑制人工流产综合征,藉以确定该法能否成为常规的麻醉方法应用于临床。方法:将200例拟行人工流产孕妇随机分为I组(HANS+局麻组)、Ⅱ组(HANS组)、Ⅲ组(局麻组)和Ⅳ组(对照组),每组50例。每组又分为有分娩史组与无分娩史组。HANS组电极分别放于足三里/阴陵泉和合谷/劳宫穴两封穴位,采用DD波、等幅同步刺激,电流强度10~35mA。Ⅰ、Ⅱ组均用HANS诱导30min,后Ⅰ组以1%利多卡因5ml施行宫颈浸润麻醉。对照组和局麻组于术前30min同样依Ⅰ组选穴放置两对电极,但不予通电,藉以作为对照。结果:HANS复合宫颈局麻的缜痛效果明显较单纯HANS者为强,也明显优于传统的单纯宫颈局麻法;其按宫颈镇痛有效率高达96%,吸宫无不适率为90%,与其它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副作用少,中循环稳定,人流综合征基本消除。结论:HANS复合宫颈局麻能有效抑制人工流产疼痛及人流综合征,效果确切。未分娩妇的扩宫颈无痛率明显高于分娩妇,扩宫颈率与镇痛方法无关。分娩妇与未分娩妇在人工流产中的VAS评分无差异。

  • 标签: 局部麻醉 人工流产术 镇痛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人工流产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封病人自控镇静(PCS)应用于局麻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与实用价值。方法:40例ASAⅠ~Ⅱ级挥期局麻口腔、颌面及颈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PCS组与医师控制镇静(DCS)组(各20例)。两组均在施行局麻前,静注相同负荷量异丙酚(O.5mg/kg)。随后PCS组启动PCS[异丙酚每次用量10mg,锁定间隔时间1min,持续背景用量1mg/(kg·h)];DCS组持绩静注异丙酚3.5mg/(kg·h)。中监测血压、心电图、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呼吸频率(RR),并观察记录病人镇静分数、合作分数和用药量。术后调查病人对麻醉的满意度以及外科医师的满意枰分。结果:PCS组用药量较DCS组低(P<0.01),但个体差异大。镇静分数PCS组也较DCS组低(P

  • 标签: 病人自控镇静术 局部麻醉 颌面手术 异丙酚 芬太尼 用药模式
  • 简介:目的:观察猪原位肝移植手术期间的血浆电解质浓度和血糖变化。方法:15只近交系猪在全身麻醉下施行原位肝移植在术前、无肝期30min、开放门脉即刻、开放后30min及毕五个时点,分别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K^+、Na^+、Ca^2+、CI^-、Mg^2+和血糖浓度。结果:血浆K^+浓度在无肝期、开放门脉后30min、毕期显着下降(P<0.05);在开放门脉即刻有一定程度升高,但与术前相比无显着差异。血Ca^2+浓度在开放门脉后30min显着降低(P<0.01)。血浆Na^+、CI^-、Mg^2+浓度在各时点无明显变化。结论:在无肝期及再灌注一段时间内,应高度注意低血钾的纠正;开放门脉后短时间内,因已采用某些预防措施,血钾升高虽不明显,但仍应警惕严重高血钾的发生。由于大量输血等原因,低血钙较为普遍,应注意纠正。

  • 标签: 门脉 血浆 原位肝移植术 术前 术中 升高
  • 简介:人工流产因手术简单,一般不用麻醉,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病人在手术时疼痛感较重,特别在扩张宫颈口时,疼痛不适感明显,甚至出现人流综合症(恶心、呕吐、全身出冷汗、心率下降、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甚者休克),从而影响手术操作及手术效果。我院采用1%丁卡因宫颈粘膜表面麻醉行宫颈扩张,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表面麻醉 人工流产术 粘膜 丁卡因 宫颈 术中
  • 简介:目的:探封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OPCAB)的麻醉处理。方法:16例OPCAB病人,在中剂量芬太尼静脉注射复合异氯醚低溃度间断吸入、异丙酚持镇静注、维库溴安间断追加的综合麻醉下施中持镇静注硝酸甘油[0.2~2μg/(kg·min)];用多巴胺、苯肾上腺素、硝普钠、艾司洛尔调控病人的血压和心率,分别维持在14~12/10-9kPa和50~70bpm,并尽可能维持稳定。中静注肝素1mg/kg,保持ACT>300秒;维持病人正常体温。结果:16例中,2例搭桥2支,11例搭桥3支,3例搭桥4支,无1例改用髓外循环。其中10例中未输血,最大输血量为900ml。术后4h拔氯管道管者6例,6h内者6例、8h内者2例,最长1例为18h,无麻醉死亡。结论:术前必须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和心功能状况,中根据病人情况和手术步骤调控病人的生理状态和麻醉深度,是保证OPCAB病人安全的关键。

  • 标签: 病人 术中 OPCAB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麻醉处理 静注
  • 简介:中华医学会第一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二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将于2013年9月26日~29日在浙江杭州召开。这将是全国重症医学界的又一次盛会,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心与心外器官。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浙江省医学会共同主办,浙江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承办。将有百余位国内顶尖专家莅临大会,是专家、学者、重症医学专业等医护人员交流的绝好平台。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重症 心脏 医学研究
  • 简介:腰麻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恶心呕吐和头痛等并发症较多,因此在较长时间以来已被临床基本弃用。但自Lischte发明“特殊的具有双重功能的联合穿刺针”(由蛛网膜下腔“笔尖式”25号穿刺针及前端带有背孔用为硬膜外腔置管的硬膜外腔穿刺针,两者配套组成),开创了“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 标签: 剖宫产术 并发症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申的应用。方法:48例气管异物患儿分别采用γ-羟基丁酸钠(γ组.n=23)和静安丙泊酚麻醉(P组.n=25).比较麻醉诱导和苏醒的时间,中循环呼吸变化,术后并发症及麻醉满意度.结果:P组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γ组(γ〈0.05),中循环呼吸变化两组相似;麻醉满意度无明显差异.但P组置镜呛咳例数明显少于γ组(P〈0.05);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P组低于γ组(P〈0.05).结论:静安丙泊酚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安全的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的麻醉方法.

  • 标签: 静安丙泊酚 气管异物 小儿
  • 简介:众所周知,围期液体治疗策略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新近,Nisanevich等(NisanevichV,Felsenstein1,AlmogyG,eta1.Effectofintraoperationfluidmanagementonoutcomeafterintraabdominalsurgery.Anesthesiology2005;103:25—32)观察了中采纳不同液体治疗方案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他们选择了152例JASAⅠ-Ⅲ级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进行一项前瞻性分析研究。根据中乳酸林格氏液的输注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标签: 腹部手术患者 术中 康复 SURGERY EFFECT 乳酸林格氏液
  • 简介:目的:研究围期多途径给药镇痛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2例硬膜外腔阻滞择期胆囊切除病人,随机分为多途径镇痛组(M)、硬膜外镇痛组(E)和封照组(C)。在麻醉前、手术切皮后60min及术后第1、3、5天分别取血,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胰岛素及血糖浓度,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M组、E组和C组的ACTH和Col值均于手术60min时显著升高(P

  • 标签: 围手术期 给药途径 镇痛 上腹部手术 应激反应 硬膜外腔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