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心型巨大心脏瓣膜置换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全心型巨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7%<21.43%)相对更低,其对于护理的满意率(92.86%>78.57%)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全心型巨大心脏瓣膜置换后并发症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其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 标签: 全心型 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出院随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12年 1月 --2014年 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并进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 437例患者(对照组),与 2015年 1月在我科开展了出院随访后 --2019年 5月进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 723例患者(实验组)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同样的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出院后由专人定时出院随访并定期参加本科室组织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相关知识讲座。出院一周由主管护士门诊完成首次随访和复查凝血酶原时间,两周由主管医生再次随访和复查凝血酶原时间,落实随访情况并根据凝血酶原时间制定以后随访时间为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6个月, 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等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我科自开展出院随访以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康复效果及病人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出院随访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康复效果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出院随访 瓣膜置换 遵医行为 康复
  • 简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和瓣膜置换的患者,因病程长,病情重,心理压力大,手术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我科从1997年8月至2001年7月共实施此种手术8例。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 瓣膜置换术 手术前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冠状动脉搭桥同期行瓣膜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搭桥同期行瓣膜置换的患者110例,分析临床疗效、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安全性。结果:11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搭桥同期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44例;冠状动脉搭桥同期行二尖瓣成形29例;冠状动脉搭桥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30例;冠状动脉搭桥同期行二尖瓣联合主动脉瓣置换7例。行二尖瓣成形患者中放置成型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55-161min,平均(110.21±15.27)min;体外循环时间59-205min,平均(118.37±30.46)min;结合患者病变情况,冠状动脉搭桥1-4支。对手术安全性进行分析,11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8例,3例患者2次开胸止血,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脑梗死3例。110例患者术后采用呼吸机时间8-70h,平均(51.23±5.02)h;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25-90h,平均(45.52±8.04)h;术后住院时间12-44d,平均(27.19±6.53)d。术后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患者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干预,时间17-53h,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置换或成形瓣膜功能较好,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49.82±0.60)mm和(0.51±0.23)%,术后LVEDD和LVEF分别为(44.32±0.63)mm和(0.63±0.07),均明显优于术前(P<0.0),说明患者心功能有所改善,且心绞痛等症状缓解或消失,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顺利出院。结语:冠状动脉搭桥同期行瓣膜置换治疗效果确切,尤其适用于高危老年心脏瓣膜病合并严重冠心病患者,术前应注重心肺功能的改善和治疗,中加强对患者心肌的保护,适当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 同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心脏瓣膜置换中自体血回输患者围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8例心脏瓣膜置换中自体血回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形式均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及输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血气指标、凝血功能,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自体血回输 血气指标 凝血功能 输血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中应用低温体外循环(CPB)对异丙酚血药浓度、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实施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26例,静脉诱导麻醉,持续静注舒芬太尼及异丙酚维持麻醉。监测并记录患者不同时间点相关指标。结果异丙酚血药浓度在CPB后的2min开始下降,30min后上升到CPB前水平;各个时间点的CSI在CPB期间较CPB之前明显降低(P均<0.01),在CPB停止后恢复到CPB前水平,且在全部监测过程中,CSI与鼻咽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低温体外循环期间,异丙酚血药浓度先下降(CPB2min后)至CPB前60%~70%后升高(CPB30min后)到CPB前水平;CSI在低温体外循环期间较之前水平降低并在停止低温体外循环后恢复到之前水平。

  • 标签: 低温体外循环 麻醉深度 异丙酚 CSI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73-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心脏搭桥手术采用不同护理服务的临床可行性。方法:纳入范围在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随机分组,观察组25例优质护理,对照组25例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服务评分、负面情绪。结果: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2.观察组护理服务各项维度的评分更高,两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3.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改善情况更优,两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及心脏搭桥手术患者采用心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具备关键积极的作用,可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可以有效控制样本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对患者预后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 心脏搭桥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中配合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房颤的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无死亡病例,患者存活率为100.00%,患者中平均消融时间为(20.45±3.67)min;术后一个月,转为窦性节律的患者为8例,转复率为50.00%,术后3个月,转为窦性节律的患者为12例,转复率为75.00%。结论通过对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实施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协助医师做好手术的相关准备工作,同时,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提高手术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 射频消融 房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期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8年11月于本院行心脏瓣膜置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期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ICU停留时间(28.39±5.13)h、平均住院时间(19.11±1.62)d,均短于对照组的(37.15±7.24)h、(23.34±2.36)d,住院费用(58827.34±4621.27)元,低于对照组的(71490.27±5264.37)元,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94%vs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围术期 临床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 住院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得分(5.29±0.26)分、饮食(6.86±0.52)分、精神(8.15±0.13)分、疼痛(7.62±0.54)分、对疾病的认识(6.88±0.66)分、治疗态度(6.14±0.19)分、心理状态(5.32±0.27)分、患者ADL(89.75±1.59)分、监护时间(32.71±0.62)h、住院时间(19.87±1.88)d、满意度93.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监护及住院时间,提高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康复护理干预 心脏瓣膜置换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为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提供阶段性康复护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40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给予了系统性的阶段性康复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卧床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阶段性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方法选取100名接受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纳入病例资料的患者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法,将100名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院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结果将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心功能分级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资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我院接受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提升患者的晚间睡眠功能、与他人的交往能力、情感支持与社会功能等,改善生活质量,实施康复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湿性心脏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分析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收治的82例相关患者,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41例,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较低(P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风湿性心脏心脏瓣膜置换后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风湿性心脏心脏瓣膜置换后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精神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家庭护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后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7月收治的85例心脏瓣膜置换后抗凝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护理模式上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家庭护理、个体化家庭护理,观察患者的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血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家庭护理模式用于心脏瓣膜置换后抗凝治疗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抑制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个体化家庭护理模式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病人需终身行抗凝治疗,出血与栓塞是术后抗凝治疗过程中最凶险和最常见的并发症,如何合理掌握抗凝强度,减少术后出血、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一直都是心脏外科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低强度抗凝治疗策略以及当前的低强度抗凝治疗发展作一综述,以期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病人的低强度抗凝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机械瓣膜置换 低强度抗凝治疗 国际标准化比值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取得的临床效果,重点分析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诊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共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8例,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心理干预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