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疼痛认知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12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常规的围期护理及术前疼痛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及疼痛认知评分。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术后当天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术前1d两组患者的疼痛认知评分较入院时显著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疼痛认知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疼痛认知水平,减少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 标签: 术前疼痛认知干预 全膝关节置换术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对其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措施。结果48例患者术后均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8%。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2天下床。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同时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工作,可以缩短患者的下床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快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3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予以围手术期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膝关节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后膝关节疼痛感、功能、肌力、畸形及稳定性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全膝关节置换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组间差异性较高(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循证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全程健康教育对髋关节置换后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3月在泰州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5)与对照组(n=25)。试验组在入院开始至手术后一个月系统性全程介入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性全程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后肢体的功能恢复。

  • 标签: 系统性全程健康教育 髋关节置换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功能康复的方法。方法应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共56例。充分做好术前教育及心理疏导,术后做好切口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实施康复训练。结果术后2周膝关节活动度达80~100°。无1例切口感染等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对防止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护理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全髋关节置换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后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0,略低于对照组(6.1%)(P>0.05);护理后2个月、3个月,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临床康复治疗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全髋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或乳酸钠林格氏液对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腰麻后低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择期髋关节置换患者40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H组)和乳酸钠林格氏液组(L组),每组20例,在麻醉前30min分别输注羟乙基淀粉和乳酸钠林格氏液8~10ml/k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及恶心呕吐等麻醉后不良反应及麻黄碱使用情况。结果H组MAP及CVP在T1时明显高于T0及L组(P<0.05),在T2~T4明显高于L组(P<0.05),而L组MAP在T2~T4明显低于T0(P<0.05);H组HR在T1~T2明显低于T0且在T1~T4均低于L组(P<0.05),而L组HR在T2~T4明显高于T0(P<0.05)。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麻黄碱次数L组高于H组。结论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能保持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腰麻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预扩容 髋关节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当髋关节因疾病导致破坏,出现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并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就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如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的髋关节损害,疼痛及功能丧失等均可以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

  • 标签: 人工关节 髋关节置换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疗法分成置换组和内固定组,每组40例。内固定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治疗,置换组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再手术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年的髋关节功能。结果内固定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25.0%、再手术率22.5%均显著高于置换组的术后并发症率10.0%、再手术率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术后1、2年的髋关节功能(77.5%、80.0%)显著优于内固定组(65%、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其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7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髋部疼痛、关节间隙变窄、人工股骨头中心性脱位、行走跛行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效果,更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二次翻修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龄股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在我科开展早期康复之前、之后收集数据进行比较。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大都合并慢性疾病和骨质疏松,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均有慢性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骨质疏松或外科大手术史中的一种或两种),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2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GQOL-74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P<0.05)。结论针对采用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对其增加了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全髋关节置换(MIS-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30例为观察组,其余32例均行标准切口手术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置换后患者76例,标准化组38例,一般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8例,一般对照组行常规疼痛管理,标准化组按标准化流程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标准化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疼痛评分均低于一般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化组住院时间短于一般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一般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优于一般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化组护理满意度为97.4%,高于一般对照组的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屈伸活动度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整体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都是在我医院进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的病人中选择78例,时段控制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范围内,依照抽签法完成分组处理,参照组(n=39)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n=39)选择临床护理路径。结果选择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在术后VAS评分以及功能锻炼结局,与另外一组选择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每项数据形成鲜明优势,处理呈现出P<0.05结局,拥有分析价值。结论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病人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后,整体效果理想,拥有借鉴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置换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6月—12月收治的40例股骨头置换的患者为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选取我科室2017年1月—6月收治的40例股骨头置换的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24h、72h时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周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股骨头置换患者的术后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股骨头置换 术后 护理 并发症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后病人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切口引流管的护理,疼痛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早期功能锻炼,预防膝关节感染等护理措施,从而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结果通过对人工膝关节置换后合理到位的护理措施,及充分做好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精心护理,患者无并发症的发生,均在术后10天出院,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60例早期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2.05±0.95),术后3天(2.25±1.25),术后10天(5.25±1.65),术后14天(9.35±1.05)。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前(23.45±9.5),术后2周(55.85±6.25),术后6周(69.75±12.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康复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更好的恢复肢体功能并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康复训练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观察组给予患者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优10例,良5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3.8%;对照组优7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75%;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平均出血量为(322.7±22.5)mL,手术时间为(91.5±13.7)min;对照组患者手术平均出血量为(509.3±29.3)mL,手术时间为(108.3±16.9)min;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对患者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5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留观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且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在全髋关节置换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全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