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病人148例,分成对照组(n=74,实行常规护理)与检查组(n=74,实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病人造影剂不良副作用发生率、护理满意及其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结果:检查组造影剂渗漏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检查组的SAS与SDS评分小于对照组。结论:对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大大降低造影剂渗漏的几率,维持病人的心态平和,提高病灶检出率,值得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不良反应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以EICU重症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抗感染治疗前后痰细菌培养结果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我院EICU收治的38例重症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并进行多次痰细菌培养。观察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分布特点。结果:患者入住EICU时痰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5.26%,治疗1周、2周、3周、4周时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3.68%、84.21%、94.74%、100.00%。组间比较,治疗2周、3周、4周时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入住EICU时(P<0.05)。从痰培养病菌分布情况上看,早期多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细胞等,后期主要为铜绿假单细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等。结论:EICU重症感染患者早期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偏低,随着病程延长其阳性率有明显升高,且病变早期及晚期的病菌分布有所差异,可作为临床用药的参考。

  • 标签: 痰细菌培养 抗感染治疗 重症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内压力监测及动态护理干预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平均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单组各2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同步开展腹腔内压力监测及动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的临床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其ICU治疗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腔内压力监测及动态护理干预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提升救治成功率,减少ICU治疗耗时及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内压力监测 动态护理 严重多发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应用于临床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效果。方法 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纳入研究,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纳入观察组)。对比检查效果。结果 观察组ST段下移发生次数较对照组高,幅度较对照组高,维持时间较对照组长(P

  • 标签: 冠心病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实行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的评判。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365例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分为A组,同期182例老年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分为B组,两组均接受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法及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①常规心电图检出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阳性率为75.34%,低于动态心电图检出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阳性率86.85%,P<0.05。②A组的ST段压低、缺血持续时间及缺血发作频率,均高于B组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运用到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可确保诊断的准确性、有效性。

  • 标签: 老年患者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IL-2、IL-4及IL-10的动态变化,探讨IL-2、IL-4及IL-10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的应答特征。 方法  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小鼠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感染后2、4、6、8、10、12周血清中IL-2、IL-4及IL-10水平。同时设立正常小鼠对照组。结果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IL-2在第2周迅速增加,第4周达到高峰,之后从第6周开始下降,但至12周仍维持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P

  • 标签: []  日本血吸虫 小鼠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实际效果。方法: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儿科收治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参与研究,共计50例,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对异常情况下的检出率。结果:收集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96.0%,常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72.0%,心电图异常主要体现在ST段改变、房性早搏、室性早搏、Q波异常、阵发性心动过速、QRS低电压、Q-T间期延长等方面,二者结果比较差异相互,存在着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动态心电图用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过程,可清楚观察心电图异常变化情况,有助于医生对患儿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异常检出率较高,可为医生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 动态心电图 诊断效果 异常检出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使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本院治疗的16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别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二者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率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老年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97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截取于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基于不同诊断方法下均分为2组,1组为应用常规心电图诊断的基础组(n=49),1组为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观察组(n=48);针对2组临床诊断结果展开比较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CHD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检出率以及心肌缺血持续情况、发作时和夜间的心率监测指标优于基础组(P

  • 标签: 冠心病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仰卧位牵引和坐位动态角度牵引治疗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本院84例颈椎病患者,时间:2020年07月-2021年07月,分组方式: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两组,参照组(行仰卧位牵引治疗)和研究组(行坐位动态角度牵引治疗),各42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41/42)高于参照组(83.33%)(35/42)(P<0.05),颈椎JO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坐位动态角度牵引治疗应用价值更高,改善患者颈椎功能,提高身体功能,改善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仰卧位牵引 坐位动态牵引 颈椎病 总有效率 JOA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诊断价值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份至2021年11月进入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50例作为观察组,将观察组分为死亡组(n=8例)和存活组(n=42例),同期选择非冠心病患者共计50例作为对照组,均实施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2组患者的不同指标。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不同指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TS和SDNN均低于存活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对预后具有改善作用,适用于临床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动态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样本均为在我院接受诊疗的垂体微腺瘤患者,共计收录50例,均收录于2019.2——2022.1期间,样本入组后均接受磁共振平扫、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并统计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分析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影像学表现,来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针对50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开展磁共振平扫、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两种诊断方案,结果显示采用磁共振平扫进行检查时共计检出阳性33例,该诊断方式的检出率为66.00%;采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进行检查时,检出阳性47例,该诊断方式的检出率为94.00%;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垂体微腺瘤诊断中,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和明显的影像学表现特征。

  • 标签: 垂体微腺瘤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阳性检出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动态心电图缺血性J波发生状况和诊断意义。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为本院于2020年6月到2021年12月收纳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共90例,其中有45例不稳定心绞痛病人(心绞痛组)和4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肌梗死组)。对有无症状发作的病人均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动态心电图缺血性J波的发生状况和诊断意义。结果:心绞痛组有症状发作和无症状发作的动态心电图缺血性J波发生率分别为62.22%、8.89%,两组之间有较大区别(P<0.05);心肌梗死组有症状发作和无症状发作的动态心电图缺血性J波发生率分别为68.89%、15.56%,两组之间有较大区别(P<0.05)。有症状发作存在缺血性J波的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病人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82.14%、83.87%,组间没有比较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缺血性J波能有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进行诊断,帮助临床及时预防此类病人的心律失常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检查价值,值得普及应用。

  • 标签: 缺血性J波 诊断意义 动态心电图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文观察主体为8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24h动态心电图诊断,并根据夜间ST-T段有无改变进行分组探讨,包括改变组、未变组,同时以冠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其特异性、敏感性、检出率。结果:改变组检出率高于未变组(p0.05)。结论:临床检查冠心病患者过程中,24h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诊断效能高、操作简单、无创、成本低、患者易接受,但是无法取代冠脉造影。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ST-T改变 冠心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冠心病诊断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冠心病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此外,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率、心律失常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对脓毒症患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炎症状态动态变化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2020年8月-2021年12月之间我院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为入组样本,与健康人群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CD4+、CD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动态增强技术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动态增强技术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将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根据手术病理以及穿刺活检组织结果确诊,在60例乳腺病变患者中出现40例良性病变、20例恶性病变。动态增强技术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为91.66%(55/60);敏感性为90%(18/20);特异性为90%(36/40);阳性预测值为81.81%(18/22);阴性预测值为94.73%(36/38)。结论 在进行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采用动态增强技术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能够为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指导,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增强技术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乳腺良恶性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通过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25例已确诊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再择取同期入院体检的25例对象设为对照组,以上对象均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入院检查,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均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P波变化有关指标和病变起源部位。结果:对对照组正常人相比,观察组患者的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呈更高值,而P波最小时限呈更低值,上述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主要发生于左心房、右心房上侧。结论:将12导联动态心电图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过程中,可准确测量P波相关指标,为医生提供可靠判断依据,同时准确定位早搏起源具体位置,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值得推广的价值。

  • 标签: 阵发性心房颤动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早搏起源部位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在社会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当今时代,人们对医疗的追求也相应提升。在此背景下,提升药品生产质量、保证药品生产安全已成为制药企业每位工作人员应当深入研习的重要课题。为提升药品生产质量,则需不断完善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使制药企业质量持续强化,为生产出更为优质的药品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就完善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同行业人员提供帮助。

  • 标签: 制药企业 管理管理体系 药品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