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一种矫治先天性Stahl畸形的新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整形美容科治疗先天性stahl畸形患儿8例,男5例,女3例,7~28岁,平均15岁。取出第3对耳轮脚对应耳软骨,将游离软骨瓣翻转呈凹面向前并旋转90°重新原位放入,软骨瓣适当修剪,与周围耳软骨衔接缝合固定,形成较好的耳轮及耳舟形态。8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软骨成活,皮肤色泽正常,无手术并发症。第3对耳轮脚得到完全纠正,耳轮轮廓清晰、舟形态良好。术后随访1~5年,效果均满意,瘢痕不明显。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切口瘢痕隐蔽、耳郭形态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耳畸形 Stahl耳畸形 耳软骨移植 耳软骨瓣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面肌痉挛疾病的内镜下面神经血管减压手术中的护理措施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我院收治的面部肌肉痉挛患者行内镜下面神经血管减压手术者,开展对照研究,50例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50例观察组给以围手术期综合护理,以患者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护理效果参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总时间、肌肉痉挛缓解耗时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耳内镜下面神经血管减压手术 面肌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小畸形合并重度传导性听力损失患者分期耳廓再造-骨桥植入术后单侧及双侧骨导助听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手术治疗的32例双侧小畸形伴外耳道闭锁患者,其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11.8岁。术前测试裸平均听阈及言语识别率,行颞骨高分辨CT评估乳突发育情况,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分期耳廓再造及骨桥植入术)。术后骨桥开机时、开机后3、6、12、24个月,测试单侧骨桥助听的平均听阈及言语识别率(安静环境和信噪比5 dB噪声环境下的双音节词识别率);植入骨桥至少3个月后,分别测试裸、单侧骨桥助听和双侧骨导助听(一侧骨桥+对侧ADHEAR)的平均听阈及言语识别率。采用国际助听器评估问卷和Glasgow儿童获益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术后主观获益情况。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2例患者中9例于耳廓再造术前植入骨桥,6例同期植入骨桥,17例于耳廓再造术后植入骨桥;32例均对侧佩戴ADHEAR。单侧骨桥及双侧骨导助听的平均纯音听阈均较裸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5,P<0.05),单侧骨桥与双侧骨导助听阈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环境下单侧骨桥及双侧骨导助听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言语识别率(t=6.50,P<0.05),单侧骨桥与双侧骨导助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环境下,双侧骨导助听显著优于单侧骨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调查问卷显示单侧骨桥植入及双侧骨导助听均可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对于双侧先天性小畸形伴外耳道闭锁同时合并重度传导性聋患者,单侧骨桥植入和一侧骨桥+对侧ADHEAR均可改善其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双侧骨导助听较单侧骨桥可进一步提高噪声下的言语识别率。

  • 标签: 耳畸形,先天性 先天性小耳畸形 外科,整形 人工听觉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国汉族小畸形核心家系中评估基因新生突变模式在散发小畸形中的作用,寻找可能的致病性新生突变。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的24个中国单纯小畸形核心家系。其中小畸形患者24例,年龄6~10岁,男15例,女9例,均为单侧小畸形,包括左侧15例,右侧9例。获知情同意后,抽取患者及其未患病双亲的外周血,对24个单纯小畸形患者及其未患病双亲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筛选位于基因编码区及经典剪接位点的新生突变,观察每例患者外显子区的新生突变数量。对筛选到的新生突变依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会变异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使用ExAc数据库、VarCards数据库、Human Splicing Finder 3.1在线软件分别对丧失功能突变、错义突变和同义突变进行变异特征判断,结合小鼠基因组信息数据库查询同源基因在小鼠鳃弓部位的表达情况、使用David6.8生物信息数据库对候选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使用在线人类孟德尔疾病遗传数据库查询候选基因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对不同变异进行变异功能和基因功能2方面的致病性评估。结果24个小畸形家系中共检测到23个新生突变,每个患者检测到0~3个外显子区新生突变,与正常人相比未见明显增加。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12个、同义突变8个以及无义突变、起始密码子突变、整码插入突变各1个。其中LRP12基因无义突变依指南分类为致病变异。使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及数据库对所有新生突变进行分析,未见明显的致病性特征。结论小畸形患者中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新生突变负担加重,尽管致病基因可能通过新生突变模式在小畸形中致病,但新生突变模式可能不是小畸形致病的主要遗传模式。

  • 标签: 先天性小耳 遗传方式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解毒利湿聪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常规疗法对照组50例和常规疗法联合解毒利湿聪汤观察组50例。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比较,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气导阈值比较:t检验;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2组患者积液消失和听力恢复时间比较: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RP水平比较t检验;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自拟解毒利湿聪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能够促进患者鼓室积液尽快消失,听力尽快恢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疗效显著优于单独西药治疗。

  • 标签: 解毒利湿聪耳汤 联合西药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生物3D打印技术自2004年问世以来,即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领域。因其具有个性化定制优势,在整形外科领域亦有较多应用。该文综述了当前用于、鼻整形外科领域的生物3D打印材料(生物墨水)及其打印方式,重点分析了这些材料的临床应用,提出了生物3D打印技术目前在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 标签: 生物打印 打印,三维 再生医学 生物墨水 修复外科手术 耳廓再造术 鼻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显微镜下鼓膜修复术治疗鼓膜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鼓膜穿孔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取显微镜下鼓膜修复术,观察组采取内镜下鼓膜修复术,分析并对比两组的鼓膜穿孔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听力改善情况。结果:(P

  • 标签: 鼓膜穿孔 耳内镜 显微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胶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随机电脑法均分成AB两组。两组均展开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B组添加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 B组临床疗效、纯音测听值改善情况均优于A组,咽鼓管功能恢复评分低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胶疗效确切,可助咽鼓管功能及听力恢复,值得被推广。

  • 标签: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鼓膜切开置管术 胶耳 咽鼓管功能 听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鼓膜穿孔治疗中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鼓膜穿孔患者取样83例,皆为2021.01-2021.08来院就诊,抽签分为观察组(n=42,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和常规组(n=41,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比较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疼痛度,住院、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比常规组80.49%高,住院(5.24±1.65)d,手术(51.13±5.09)min,比常规组用时短,术中出血(11.15±3.03)ml比常规组(14.24±3.58)ml少,VAS(2.69±1.42)分,比常规组(3.74±1.65)分低,P<0.05。结论:鼓膜穿孔治疗中应用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可取得确切疗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住院时间,降低其术后疼痛度,对其听力恢复有积极促进效用,值得应用。

  • 标签: 效果分析 鼓膜穿孔治疗 鼓膜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液的效果。方法 选取并研究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52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选择氯霉素滴液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选择盐酸左氧氟沙星滴液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致病菌清除率、治疗效果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 研究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完全清除率(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57.69%),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7.69%,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中耳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鼓膜置管术治疗治疗,研究组进行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平均气导听阈、气骨导差、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炎性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降低更明显(P<0.05);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4%、97.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4.3%,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研究组炎性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听力,且不良反应及炎性因子水平较低,可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显微手术治疗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耳显微手术 慢性中耳炎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素类降眼压药物的长期使用对眼球结膜厚度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4只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拉坦前列腺素组、盐酸卡替洛尔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均取左眼作为实验眼,其中前2个组分别采用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和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点眼,每天1次,每次1滴,持续2个月;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点眼前及点眼后2个月,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分别测量拉坦前列腺素组和盐酸卡替洛尔组实验左眼球结膜全层厚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点眼后2个月各组实验球结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OCT检测结果显示,点眼前拉坦前列腺素组和盐酸卡替洛尔组球结膜厚度分别为(178.88±5.23)μm和(184.94±11.85)μm,点眼后2个月分别为(124.19±11.29)μm和(183.31±8.71)μm;点眼后2个月拉坦前列腺素组眼球结膜全层厚度较点眼前及盐酸卡替洛尔组点眼后2个月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拉坦前列腺素组MMP-1和MMP-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空白对照组和盐酸卡替洛尔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长期点用前列腺素类滴眼液可使眼球结膜厚度明显变薄,其机制可能与球结膜组织中MMP-1和MMP-3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 标签: 前列腺素类药物 球结膜/厚度 基质金属蛋白酶 青光眼 滤过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雷公藤甲素纳米材料(TPNA)对抗原诱导的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7只,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法分配为4组,建立抗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后,TPNA组、雷公藤甲素组(TP组)和倍他米松组(BS组)分别于超声引导下向关节腔内注射TPNA、单纯TP、倍他米松,每组7只;对照组(6只)仅穿刺但不注射任何药物。观察关节肿胀度,滑膜炎及骨破坏等病理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①末次免疫1周后即治疗前TPNA组、TP组、BS组和对照组膝关节直径大小分别为(2.02±0.08)cm,(2.08±0.06)cm,(2.10±0.06)cm和(2.18±0.07)cm,在给药1周后上述各组膝关节直径分别为(1.85±0.06)cm、(1.89±0.07)cm、(1.93±0.08)cm和(2.15±0.08)cm,各个给药组关节肿胀均见明显改善。随着治疗的进行,TP组、TPNA组和BS组膝关节直径逐渐减小(F=58.83,P<0.01;F=53.78,P<0.01;F=68.24,P<0.01),而且TP组、TPNA组和BS组膝关节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83,P<0.01;F=71.94,P<0.01;F=140.79,P<0.01)。② TP组滑膜炎病理评分较对照组低(Z=-2.082,P<0.05),以轻度滑膜炎为主,而TPNA组和BS组滑膜病理评分比TP组低(Z=-2.082,P<0.05;Z=-2.687,P<0.05),大多无滑膜炎表现,BS组与TPN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00,P>0.05)。③ TPNA组、TP组以及BS组骨质破坏的病理评分均比对照组减轻(Z=-2.505,P<0.05;Z=-2.216,P<0.05;Z=-2.505,P<0.05),TPNA组、TP组以及B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8,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TPNA可以缓解关节肿胀,减轻滑膜炎,延缓骨破坏的形成。其效果与糖皮质激素相当,好于单纯TP。关节腔内注射TPNA有望成为治疗关节炎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雷公藤甲素 纳米医学 关节炎,类风湿 超声检查,介入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鳃综合征患儿及家系成员的临床表现和基因序列,明确其生物学致病原因。方法收集我国云南地区1例鳃综合征患儿及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对406个耳聋相关易感基因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分析。结果该家系包括3代9人,其中4人表现为听力下降、前瘘管和鳃裂瘘,符合鳃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先证者及其母亲耳廓畸形,内耳发育畸形,肾脏未见异常。系谱分析显示,该家系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检测显示在所有发病成员的EYA1基因上均发现一个未见报道的杂合突变位点,c.1255delT(p.C419Vfs*12),家系内该变异与耳聋表型共分离,且此突变为移码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指南初步判定为致病性变异,家系中表型正常成员及100名健康人中均未发现该位点突变。家系中3名成员存在EYA1 c.403G>A(p.G135S)杂合突变,该突变导致第135号氨基酸由甘氨酸变异为丝氨酸,为错义突变,其中2名成员表型正常,ACMG指南判定该变异临床意义未明。结论EYA1 c.1255delT是该家系鳃综合征患者的主要分子病因,家系内患病个体间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鳃综合征的诊断需将表型和基因测序密切结合。

  • 标签: 鳃耳综合征 EYA1 遗传性听觉丧失 DNA突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窥镜下单纯鼓膜修复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从2017年-2019年这两年间我院接收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抽选1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行鼓室成形术治疗法,观察组实行内窥镜下单纯鼓膜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研究对象治疗之后所出现的不好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于对照组(P<0.05),各方面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之后所出现的不好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研究表明,此次研究的这一治疗方法,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实行内窥镜下单纯鼓膜修复术治疗能够使得效果更佳,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治疗有效率,降低了患者治疗之后所出现的不好情况,此次研究的治疗方法值得进行推广,希望通过此次的研究,能够为以后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后舌形皮瓣联合深筋膜悬吊技术矫治重度杯状畸形的效果和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采用耳后舌形皮瓣联合深筋膜悬吊法一期治疗的9例(10)重度杯状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术后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除1术后出现切口局部裂开,经换药后愈合,其余9一期愈合。术后杯状畸形明显改善,耳轮完整,对耳轮可见。术后3个月时比较耳廓长度、宽度和周长,较术前都有显著增大。全部病例术后无感染、血肿、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1例耳廓下垂复旧,其余形状稳定,切口处无明显瘢痕增生。术后3~12个月随访,患者及家属对矫形手术结果满意度均在80%以上。结论耳后舌形瓣联合深筋膜悬吊技术治疗重度杯状畸形,充分利用自体耳廓组织一期完成手术,整体效果良好,给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 标签: 耳畸形, 先天性 杯状耳 外科, 整形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使用内镜下鼓膜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来我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130例,将这些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名患者,对照组使用传统药物治疗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要低于实验组,(P

  • 标签: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滴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9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氯霉素滴液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急性 化脓 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显微镜与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兴市第二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9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7.2±2.0)mL]明显少于对照组[(13.7±3.1)mL]、手术时间[(59.4±5.4)min]短于对照组[(91.5±11.2)min]、术后疼痛评分[(2.9±0.7)分]低于对照组[(4.8±1.3)分]、住院时间[(4.3±1.0)d]短于对照组[(6.5±1.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12、17.474、8.707、8.249,均P<0.001);观察组1 kHz、2 kHz、4 kHz测量频率下纯音听阈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切口美观效果的满意度为97.8%(45/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4,P=0.003)。结论与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相比,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等优势,患者听力改善明显且满意度高。

  • 标签: 中耳炎,化脓性 鼓膜穿孔 显微镜检查 耳镜检查 鼓膜成形术 听力 时间因素 疼痛 病人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