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路径化口腔护理及感控管理对老年口腔患者术后口腔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老年口腔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路径化口腔护理及感控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口腔清洁满意度和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口腔患者实施路径化口腔护理及感控管理能有效降低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提高口腔清洁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路径化口腔护理 感控管理 老年 口腔癌 术后口腔感染发生率 口腔清洁满意度和舒适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梳理口腔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相关文献,客观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路径及进展,为口腔患者术后护理及吞咽障碍的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纳入1991—2019年发表的与口腔术后吞咽障碍相关的文献,采用Excel和Citespace 5.5.R2版软件对年份、国家和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以所有年份搜索,并经过Citespace去重,最终得到1991—2019年的659篇文献。口腔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研究始于1991年,1999年的年发文量突破10篇;1999—2006年发文量略有增长;自2007年起,研究总体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美国在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根据关键词聚类分析并浏览对应文献,可以将该领域的研究分为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吞咽障碍的并发症和吞咽障碍的管理4个方面。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的发病部位、分期和治疗方式;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包括仪器评估、临床评估、床旁初筛工具和主观评估量表。吞咽障碍可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误吸或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及脱水。吞咽障碍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病因疗法和补偿技术,治疗开始的时间为术后第9天~9年。结论口腔术后吞咽障碍相关研究受到各国学者持续关注,但早期吞咽功能的研究尚缺乏,尤其是护理相关研究,今后应注重开发适合护理人员使用的吞咽障碍评估工具,以早期识别患者吞咽障碍风险并给予预防性功能训练。

  • 标签: 口腔肿瘤 吞咽障碍 患者手术 可视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口腔患者整复术后通过采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 2019年 6月到 2020年 6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整复术治疗的 74例口腔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平均将上述所有患者分为对比组( n=37)采用传统护理法,观察组( n=37)采用康复护理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比组( p<0.05)。结论:口腔患者通过整复术后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避免在治疗期间出发各种并发症。

  • 标签: 口腔癌 康复护理 整复术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口腔术后患者护理期间予以舒适护理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9年11月间,以“远程随机法”的方式选取100例口腔患者,在术后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50例)和舒适护理(观察组,50例)。并比较2组结果(掌握健康知识情况评分、护理满意评分、住院时长)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舒适护理的使用对于术后的口腔患者作用明显,值得推广且发展前景好。

  • 标签: 口腔癌 术后护理 舒适护理
  • 简介:目的:描述口腔患者术前的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状况;分析社会人口学特点、临床特点对术前QOL的影响。方法:采用36条目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和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第4版,对97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的QOL进行测量。将97例患者分别按社会人口学特点和临床特点分组,组间差异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Mann—WhitneyU检验。将癌症患者SF-36的得分与普通人群参考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①与普通人群配伍组比较,高龄患者有着相似的QOL值,而低龄患者则在躯体角色、身体疼痛和情感角色等领域表现出较低的QOL值;(胡分期是影响术前QOL的最重要因素;⑧社会人口学特点如性别、年龄和共病等对QOL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活力、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情绪等反映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指标上,而与口腔相关的特异性问题(口干除外)基本无关。而临床特点如肿瘤分期和部位对QOL的影响则不仅表现在与口腔相关的多项特异性问题上,如咀嚼、吞咽、发音、味觉等,还与身体疼痛、躯体角色、情感角色等反映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指标密切相关。结论:与普通人群参考值进行比较。能更精确地反映口腔患者的QOL信息;临床特点对术前QOL的影响大于社会人口学特点;将普适性测量与头颈特异性量表结合,能更全面地评价口腔患者的QOL,联合使用UW—QOL和SF-36能较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 标签: 生存质量 口腔癌 SF-36 UW-QOL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口腔患者围手术期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6例老年口腔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7.83%(22/46),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2.17%(24/46),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牙科焦虑量表(DAS)评分,根据Frankl临床行为分级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D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DA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口腔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对于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 标签: 口腔癌 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通过对口腔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研究口腔科舒适性护理口腔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将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口腔患者,随机编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痊愈率高达90%,而对照组的痊愈率则为7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口腔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且愈后质量良好,是一种较为安全、高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口腔癌 手术后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协同护理在口腔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间接诊的口腔患者进行分组,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20例,共计患者40例。对比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协同护理。对比两组口腔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情绪。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意义;在焦虑、恐慌、紧张等不良情绪的比较中,实验组优于对比组(P<0.05),数据之间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口腔患者进行护理时,协同护理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改善其不良情绪的产生,值得应用在临床护理中。

  • 标签: 口腔癌 传统护理 协同护理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远程血糖管理在口腔合并糖尿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2例患者在电脑随机数字表中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31例/组,分别给予常规血糖管理模式和远程管理模式,观察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管理依从性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远程血糖管理 口腔癌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游离皮瓣术后整体护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80例,均为本院采用游离皮瓣术进行治疗的口腔患者,于2021年7月-2023年7月完成选取,依据平分原则分入整体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管理的研究组、参照组,各40例,分析相关结果。结果:整体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皮瓣存活率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结论:采用整体护理进行口腔游离皮瓣术后的护理工作,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口腔癌 游离皮瓣术 整体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治疗口腔术后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试验对象的纳选标准,从我院在2020年3月到2021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口腔患者中筛选出122例作为本次试验的对象。为突出试验结果,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进行试验,将122例患者按照每组61例平均分成对比组和综合组,对比组在术后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综合组的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分析两组口腔患者在不同护理下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中的依从性。

  • 标签: 综合护理 口腔癌 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口腔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选择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 2018年 2月至 2020年 2月我院接受的进行口腔手术的患者 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对接受口腔手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可优先考虑整体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整体护理 口腔癌 术后护理
  • 简介:经有关部门批准,2008年第12届国际口腔大会(12thInternationalCongressonOralCancer)将于2008年5月22~25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是ICOOC首次在我国举办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国际著名专家对口腔颌面一头颈肿瘤防治的最新进展做专题报告,并对口腔的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组织缺损修复重建、术后康复、护理以及肿瘤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广泛讨论。此次会议将是在我国举行的口腔颌面肿瘤领域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学术盛会,参会论文将被收录Ora/Oncofogy2008年增刊。欢迎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口腔病理、口腔修复、口腔种植、耳鼻咽喉和肿瘤放化疗各级医师及从事口腔流行病学、诊断学、组织病理学和基础研究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积极参会。

  • 标签: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口腔癌 口腔颌面肿瘤 学术研讨会 肿瘤放化疗 口腔颌面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皮瓣修复口腔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0月至2020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口腔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80例,依据软组织修复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带蒂锁骨上动脉皮瓣,B组采用胸大肌肌皮瓣。回顾性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语言功能、吞咽功能、创面恢复效果、皮瓣存活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围术期指标皮瓣面积、皮瓣制备时间、修复时间比较,t=0.161、0.221、0.328,P>0.05。术后6个月,两组语言功能功能、吞咽功能评分高于术前(P<0.05),且A组相应值高于B组(t=2.476、2.304,P=0.015、0.024)。术后6个月,A组创面修复效果评分高于B组(t=2.648,P=0.010)。术后72 h,两组皮瓣存活率比较,χ2=0.180,P=0.671。术后1个月,A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χ2=4.501,P=0.034)。结论带蒂锁骨上动脉皮瓣与胸大肌肌皮瓣均可用于修复口腔术后软组织缺损,带蒂锁骨上动脉皮瓣修复后美观度较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 标签: 口腔 锁骨上动脉皮瓣 胸大肌肌皮瓣 术后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上臂外侧皮瓣修复口腔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应用游离上臂外侧皮瓣修复口腔术后缺损的46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0例,女性6例,年龄23~64岁。总结皮瓣大小、血管蒂的长度、血管直径、穿支数量、皮瓣存活率、供区并发症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疗效。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皮瓣大小5.0 cm×3.5 cm~15.0 cm×7.0 cm,血管蒂长度(8.15±1.42)cm,动脉直径(1.20±0.41)mm,静脉直径(2.15±0.52)mm,穿支数量1~4支(平均2.6支),供区切口均一期拉拢缝合。2例患者术后出现皮瓣动脉吻合口血栓,予以清除血栓重新吻合血管后,皮瓣抢救成功。3例皮瓣坏死,皮瓣成活率为93.5%(43/46)。46例患者均未行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4 d。随访时间6~24个月,患者术侧肘关节及腕关节活动正常,上肢肌力无影响。结论上臂外侧皮瓣制备简单、切口隐蔽、皮瓣成活率较高,是修复口腔术后中小型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选择。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口腔癌 外科皮瓣 上臂外侧皮瓣
  • 简介:目的:探讨ICU在老年口腔患者术后的监护和治疗作用及必要性。方法:62例老年患者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术后转入ICU监护和治疗1至3灭,其中28例行气管切开术,其余34例患者保留气管插管。结果:3例患者术后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4例出现心律失常,2例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生呼吸道梗阻。经相关处理,患者得到及时抢救,62例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ICU能够对老年口腔患者术后进行及时、连续和系统的严密监护和治疗,有利于降低术后死亡率。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癌 重症监护室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理念在口腔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在本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手术的患者200例为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患者能以更积极自信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结论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协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改变精神面貌,积极面对治疗,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口腔癌 整体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术后口周伤口的护理方法,减少感染,促进伤口尽快愈合。方法采用红霉素软膏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例口腔患者术后口周伤口进行护理,与2010年1月—2011年1月30例患者术后由医生常规换药相比较。结果采用红霉素护理伤口从伤口感染、愈合时间和病人的舒适度上明显优于传统的换药方法、而且经济实惠。结论红霉素用于口腔术后口周伤口护理效果明显。

  • 标签: 口腔癌 口周伤口 红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