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口腔患者护理中,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实践价值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22年2月至2023年 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口腔患者,入院后选择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每组40例,观察自尊水平及口腔健康知识水平两组间的变化差异。结果 实验组护理前自尊水平及口腔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和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自尊水平及口腔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明显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 阶段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联合应用实践价值,对提高口腔患者自尊水平具有积极作用,更有利于帮助其掌握各种口腔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知识掌握水平。

  • 标签: 阶段化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口腔癌 自尊水平 口腔癌健康知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支持联合阶段化心理护理在口腔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口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营养支持护理;观察组采用营养支持联合阶段化心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的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心理弹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护理中,在营养支持护理基础上选择阶段化心理护理能提升患者的心理弹性,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方式应对,提高患者的依从。

  • 标签: 营养支持 阶段化心理护理 口腔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口腔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患者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口腔健康情况和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健康情况和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口腔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和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口腔癌 集束化护理 口腔健康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低剂量氦氖激光对口腔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需要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4例,对照组予以口腔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剂量氦氖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治疗方式均较安全。结论 低剂量氦氖激光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效果显著,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疼痛,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剂量氦氖激光 口腔癌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老年口腔患者根治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4岁)口腔患者接受根治术后的缺损,其中舌癌18例,牙龈3例,颊5例,口咽3例,口底3例,分析总结移植的修复成功率和术后效果。结果:31例移植皮瓣成活,1例坏死,成活率为96.8%,皮瓣术后近期和远期随访效果均满意,供区无明显后遗症。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组织量丰富,血运可靠,可切取面积大而且可塑性良好,是修复老年口腔患者术后软组织较大缺损的理想游离皮瓣。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口腔癌 术后缺损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设计的渐进式营养指引单在口腔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四川省肿瘤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入院的口腔手术患者40例,采取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对照组);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收治入院的口腔手术患者46例,采用个体化设计的渐进式营养指引单进行营养支持干预(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需在术后行管饲喂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体重、营养相关指标、胃肠道症状,每天目标能量完成率、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 d的总蛋白与白蛋白、术后3 d和7 d的前白蛋白、术前钾、术后3 d钾和术后3 d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963,P<0.01;Z=5.094,P<0.01;Z=-2.022,P<0.05;Z=4.048,P<0.01;Z=2.14,P<0.05,Z=-6.04,P<0.01,Z=-7.13,P<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7 d钾和钠动态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20,F=118.51,均P<0.01)。两组患者在腹痛、腹胀、腹泻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1,P=0.009,χ2=10.36,P=0.001,χ2=4.71,P=0.03)。两组患者术后1~6 d目标能量营养完成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7,χ2=45.09,χ2=45.71,χ2=40.53,χ2= 29.97,χ2=6.11,P均<0.01)。结论渐进式营养指引单在口腔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避免钾、钠电解质紊乱,减轻术后胃肠道症状,提高术后每天目标能量完成率及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营养指引单 口腔癌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设计的渐进式营养指引单在口腔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四川省肿瘤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入院的口腔手术患者40例,采取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对照组);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收治入院的口腔手术患者46例,采用个体化设计的渐进式营养指引单进行营养支持干预(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需在术后行管饲喂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体重、营养相关指标、胃肠道症状,每天目标能量完成率、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 d的总蛋白与白蛋白、术后3 d和7 d的前白蛋白、术前钾、术后3 d钾和术后3 d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963,P<0.01;Z=5.094,P<0.01;Z=-2.022,P<0.05;Z=4.048,P<0.01;Z=2.14,P<0.05,Z=-6.04,P<0.01,Z=-7.13,P<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7 d钾和钠动态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20,F=118.51,均P<0.01)。两组患者在腹痛、腹胀、腹泻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1,P=0.009,χ2=10.36,P=0.001,χ2=4.71,P=0.03)。两组患者术后1~6 d目标能量营养完成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7,χ2=45.09,χ2=45.71,χ2=40.53,χ2= 29.97,χ2=6.11,P均<0.01)。结论渐进式营养指引单在口腔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避免钾、钠电解质紊乱,减轻术后胃肠道症状,提高术后每天目标能量完成率及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营养指引单 口腔癌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术后留置人工气道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术后留置人工气道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行人工气道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应用全程健康教育实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不良事件发生率、人工气道留置时间、气道维护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气道自护能力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套管内出血、痰痂堵塞、接触性肉芽肿、外套管脱落后不能放入、气管切开周围皮肤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工气道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道维护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维护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口腔术后留置人工气道患者自护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尽早拔导管,减少人工气道维护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口腔癌 留置人工气道 护理管理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摄食细节管理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口腔整复术后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口腔整复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摄食细节管理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况、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误吸、误咽、呛咳、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摄食细节管理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口腔整复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摄食细节管理 吞咽功能训练 口腔癌整复术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口腔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中应用护理临床路径的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纳入2014年4月2015年3月就诊于我院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口腔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护理临床路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4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上述护理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为(91.35±4.20)分、护理满意度95.00%,均高于对照组(t=18.63,=7.32,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相对更短(t=12.54,P<0.05)。结论将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老年口腔患者的围术期健康教育中,可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促进病情康复,利于良好护患关系构建。

  • 标签: 护理临床路径 老年口腔癌 围手术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口腔患者术后卫生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70我院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口腔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术后卫生行为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卫生行为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既可改善术后卫生行为,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口腔癌 术后卫生行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带血管蒂肌皮瓣修复口腔术后组织缺损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与效果,总结经验,为后续护理服务方案的编制提供参照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带血管蒂肌皮瓣修复口腔手术治疗的4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后VAS评分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经护理干预以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4%。结论对带血管蒂肌皮瓣修复口腔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将引发并发症的因素有效防治,进而推动患者出现进程,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带血管蒂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 组织缺损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目的是研究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理念对皮瓣修复围术期的口腔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康复情况的改善效果。研究过程是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皮瓣修复围术期的口腔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FTS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康复指标以及炎性指标的差异。研究结果是术后14天,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口腔癌 皮瓣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融入课题病例中,评估其综合效果。方法:按照课题要求起始-截止时间展开,共有案例对象60例入组,从口腔患者中筛取,所有患者均接受皮瓣修复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案例对象进行分组(每组30例),分别以不同护理措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常规护理)为干预手段,在不同组病例对象(观察组/对照组)中实施,评估其临床实践价值。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引流拔管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卧床时间,输液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皮瓣存活率指标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融入课题病例中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口腔癌 皮瓣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口腔患者皮瓣修复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研究选取本院在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行皮瓣修复术的95例口腔患者,选取抽签法将其分成2组,探讨组47例,常规组48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探讨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于常规组,探讨组患者临床指标较优;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探讨组(P<0.05)。结论:在口腔患者皮瓣修复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不仅有利于临床指标的改善,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皮瓣修复 口腔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配合心理治疗在口腔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择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口腔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术治疗,随机分为甲组(常规护理)与乙组(快速康复外科配合心理治疗)的2组,每组患者50例,对比分析组间患者SAS、术后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乙组患者的S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满意度评分均优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且甲组并发症发生9例,占18%,乙组并发症发生3例,占6%,经比较,乙组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配合心理治疗在口腔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且可抑制并发症,可推广实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亚甲蓝示踪法在口腔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口腔患者120例,均进行亚甲蓝示踪定位前哨淋巴结和颈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以颈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比较颈淋巴结清扫和亚甲蓝示踪法对前哨淋巴结和阳性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结果,统计亚甲蓝示踪法的检出率。结果120例患者颈淋巴结清扫结果显示前哨淋巴结264枚(阳性56枚,阴性208枚),其中存在1枚前哨淋巴结29例,2枚前哨淋巴结52例,3枚前哨淋巴结28例,4枚前哨淋巴结8例,5枚前哨淋巴结3例。亚甲蓝示踪法检查结果显示前哨淋巴结259枚(阳性46枚,阴性213枚),其中存在1枚前哨淋巴结28例,2枚前哨淋巴结50例,3枚前哨淋巴结28例,4枚前哨淋巴结8例,5枚前哨淋巴结3例。亚甲蓝示踪法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8.11%(259/264),阳性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2.14%(46/56)。结论在口腔患者中,亚甲蓝示踪法不仅能有效检出前哨淋巴结,还能评估转移情况,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口腔癌 前哨淋巴结 亚甲蓝示踪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梯式吞咽障碍食品方案在口腔根治术后早期吞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口腔根治手术患者104例,应用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采用阶梯式吞咽障碍食品方案指导患者饮食,比较两组干预后经口摄食功能评分(FOIS)、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VFSS)检查、吞咽并发症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OIS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VF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误吸、呛咳、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梯式吞咽障碍食品方案能改善口腔根治术患者术后吞咽功能,降低患者术后吞咽障碍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阶梯式吞咽障碍食品方案 口腔癌根治 吞咽障碍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间观疗法对口腔患者心理弹性、创伤后成长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口腔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时间观疗法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创伤后成长、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弹性、创伤后成长、积极应对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消极应对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时间观疗法能有效提高口腔患者心理弹性,有助于激发患者创伤后成长,使患者能以正性态度面对疾病,增强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

  • 标签: 时间观疗法 口腔癌 心理弹性 创伤后成长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翻译肿瘤曼恩吞咽功能量表,根据口腔手术患者进行修订,形成口腔曼恩吞咽功能量表(Mann assessment of swallowing ability-oral cancer,MASA-OC)并在口腔术后患者中验证其信效度。方法通过直译、回译、专家评议和预调查形成中文版MASA-OC;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107例口腔术后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检验MASA-OC量表的信效度,以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olume-viscosity swallow test,V-VST)为诊断工具,确定MASA-OC量表诊断吞咽障碍的界值和诊断效能。结果MASA-OC量表共15个条目,量表内部一致性克龙巴赫 α系数为0.868;内容效度结果显示,量表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1.00,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1.00;评定者间信度显示,研究者与另一评估者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85;以V-VST的评估结果为诊断标准,MASA-OC诊断吞咽障碍最佳界值为105分,该界值处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92.5%,阳性预测值为97.4%,阴性预测值为86.2%。结论MASA-OC量表引进过程科学,信效度良好,诊断可靠,可作为口腔术后患者吞咽障碍的有效评估工具。

  • 标签: 吞咽障碍 口腔癌 信度 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