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鼻咽患者放疗所致的涎腺及味蕾损伤、放射性龋齿、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放射性舌下颅神经损伤、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口腔损伤 治疗 护理
  • 作者: 吴双江 王雷 刘一秀 贾娟 夏德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泸州 646000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泸州 646000 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和再生泸州市重点实验室,泸州 646000,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重庆市肿瘤医院 教育部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重庆 400044,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学美容中心,泸州 646000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及血管三维重建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其穿支血管辅助设计股前外侧皮瓣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定位制备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术后软组织缺损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测量穿支血管的影像学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A组术前采用CTA及血管三维重建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其穿支血管辅助设计股前外侧皮瓣,B组术前采用CDU定位制备股前外侧皮瓣。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皮瓣存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管成像质量、术前与术中穿支血管皮肤浅出点位置差值、穿支动脉血管内径等指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2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双人不同时间2次血管成像质量评分采用可靠性分析,取Cronbach’s α值;体质量指数(BMI)与皮瓣存活情况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基础疾病、合并用药、不良烟酒嗜好及术后并发症与皮瓣存活情况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50例口腔患者,每组各25例。2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TNM分期、BMI、合并基础疾病、合并用药、不良烟酒嗜好、肿瘤发生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64±5.94) min vs.(70.88±4.88) min,P<0.05];A组皮瓣全部成活,B组皮瓣坏死1例,2组皮瓣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 vs. 96%,P>0.05);A组1例、B组2例出现供区创面积液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影像图像质量比较,A组血管成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8±0.64)分vs.(2.56±0.65)分,P<0.05]。A组术前定位的穿支血管皮肤浅出点位置与术中穿支血管浅出点位置的距离差值显著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0.50) mm vs.(1.75±0.84) mm,P<0.05]。A组术前影像学测量的穿支动脉血管内径为(1.68±0.17) mm,与术中实际测量值[(1.70±0.18)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影像学测量穿支动脉血管内径为(1.77±0.14) mm,术中实际测量值为(1.66±0.1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与皮瓣存活情况存在相关性(r=0.57,P<0.001),而BMI、合并基础疾病、合并用药、不良烟酒嗜好与皮瓣存活情况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与CDU比较,CTA及血管三维重建在术前评估和皮瓣设计方面具有更好的准确性,且皮瓣制备时间更短,是一种较好的术前血管定位方法。

  • 标签: 口腔肿瘤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修复重建 CT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口底系指原发于口底黏膜的,与西方国家比较,我国口底较为少见1。既往受超声仪器所限本病应用超声检查不多。2014年9月,我院应用经口腔内超声结合经皮表超声检查发现了1例口底,经手术后目前健康状况良好。现将该病例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口底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放射性口腔溃疡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2例鼻咽在放射治疗期间出现的口腔溃疡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口腔护理。结果全部病人的放射性口腔溃疡均于7~15天痊愈。结论放射性口腔溃疡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可促进溃疡早期愈合。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口腔溃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干预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11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实验组57例,两组每天早、晚、三餐前后及放疗前后共漱口10次,每次15~20ml,持续含漱约5min,漱口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3%朵贝氏液或生理盐水含漱;实验组采用地塞米松10mg加入5%碳酸氢钠250ml中含漱,出现Ⅰ度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时局部外涂蜂蜜。结果对照组54例,1级口腔粘膜炎22例,2级25例,3级7例;实验组57例,0级口腔粘膜炎2例,1级40例,2级14例,3级1例;实验组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程度均比对照组轻,(Z=3.773,P=0.000)。结论5%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含漱加蜂蜜外涂三者联用有效地减轻鼻咽放射性口腔粘膜炎严重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口腔粘膜炎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溃疡含漱液(富瑞TM)对鼻咽放化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放化疗鼻咽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41例,对照组为39例。实验组首次放疗开始使用口腔溃疡含漱液含漱,每天3次,晨起、午饭后、睡前各1次,每次10~15ml,含漱5分钟以上,对照组首次放疗开始使用生理盐水含漱,每天5次,晨起、三餐后、睡前各1次,每次10~15ml,含漱3~5分钟。两组患者均在出现Ⅰ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时开始使用常规含漱液(0.9%生理盐水500ml+地塞米松10mg+利多卡因50ml+贯新克50ml)进行含漱,每天5次(晨起、三餐后、睡前各1次),每次约15~20ml,含漱5~10分钟/次,漱口后30分钟内禁饮禁食。结果实验组发生Ⅱ级口腔黏膜反应19.5%(8/41),Ⅲ级口腔黏膜反应9.8%(4/41),对照组发生Ⅱ级口腔黏膜反应43.6%(17/39)、Ⅲ级口腔黏膜反应5.1%(2/39)、Ⅳ级口腔黏膜反应5.1%(2/39),两组口腔护理的有效率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2,P=0.026)。结论口腔溃疡含漱液能有效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 标签: 鼻咽癌 口腔溃疡含漱液 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两种口腔黏膜勾画方法在鼻咽患者中预测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A-ROM)价值。方法前瞻性观察分析2017-2019年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局部中晚期鼻咽1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螺旋断层治疗并采用全口腔勾画法(OCC法)和表面黏膜勾画法(MSC法)勾画口腔黏膜。根据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每周评估并记录患者的A-ROM分级,比较两种方法对A-ROM的价值。结果所有患者≥3级A-ROM发生率为33.3%。单因素分析≥3级A-ROM发生的相关剂量学参数包括OCC法的V5、V10、V15、V45、V50、V55、V60、V65、V70和MSC法的V5、V10、V50、V55、V60、V65、V70、Dmean(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OCC法的性别、吸烟是≥3级A-ROM的危险因素(男/女:OR=0.141,95%CI为0.037~0.538,P=0.004;吸烟/不吸烟:OR=5.109,95%CI为1.413~18.470,P=0.013)。MSC法的性别、吸烟、N分期、V55是≥3级A-ROM的危险因素(男/女:OR=0.129,95%CI为0.032~0.519,P=0.004;吸烟/不吸烟:OR=4.448,95%CI为1.224~16.164,P=0.023;N分期:OR=2.291,95%CI为1.268~4.137,P=0.006;V55:OR=1.432,95%CI为1.008~2.033,P=0.045)。MSC的V55阈值为7.70%,曲线下面积为0.754,敏感性为0.680,特异性为0.740(P<0.001)。结论采用螺旋断层治疗鼻咽时,MSC法相比OCC法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A-ROM的严重程度。

  • 标签: 鼻咽肿瘤/螺旋断层治疗 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剂量学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食管手术病人行改良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近两年收治的 78例食管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与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化疗,且同意此次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各有 39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结果 实验组牙菌斑去除率和口臭、口腔炎、口腔溃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结论 对食管手术病人行改良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口腔感染发生。

  • 标签: 口腔护理 食管癌 并发症 口臭 口腔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鼻咽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鼻咽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鼻咽放疗。随机平均分组后,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口腔黏膜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较大,统计学检验满足条件(P<0.05);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情况,在Ⅰ级发生率上要高于对照组,但在Ⅱ级、Ⅲ级、Ⅳ级发生率上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较大,统计学检验满足条件(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鼻咽患者中,能有利于缓解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延缓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鼻咽癌放疗 口腔黏膜反应
  • 简介:口腔黏膜前病变与口腔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口腔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临床上口腔黏膜前病变主要有白斑和红斑,1979年的WHO口腔前病变的临床分类中还包括与倒吸烟相关的角化症。与上述前病变相关的还有一组所谓的前状态,如扁平苔藓等。众所

  • 标签: 口腔癌 口腔黏膜癌 上皮性先驱病变
  • 简介:摘要鼻咽是我国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法为放疗,射线在杀灭癌细胞同时会破坏周围正常组织进而引发不同程度放射反应。口腔黏膜炎多出现于放疗后2~3周,发生率高达46.0~78.1%,表现为口干、咽痛、干咳、粘膜充血、溃疡、出血、脓性分泌物等,严重影响患者营养的摄入和睡眠质量,进一步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被迫终止治疗。为了进一步减轻鼻咽放疗患者口腔粘膜炎的反应程度,促进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现将预防和护理进展进行报道,为今后临床工作借鉴和参考提供依据。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口腔黏膜炎 防护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恶性鳞状细胞发生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243例口腔鳞癌患者病理资料,其中23例患者符合对侧颈部淋巴转移标准,通过对OSCC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与中线关系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以总结口腔鳞癌影响对侧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结果生长在口底和舌根的口腔与其他各部位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比较原发灶侵犯过中线对对侧淋巴结转移有影响(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种生长发方式对鳞癌对侧淋巴转移的影响,P=0.452>0.05,无统计学差异。讨论1.口腔原发灶侵犯过中线是发生对侧颈部淋巴转移重要的影响因素。2.生长在舌根和口底前份的鳞状细胞更容易出现对侧颈部淋巴转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鳞状细胞的高发因素和流行病学现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口腔鳞状细胞患者124例,对其高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124例口腔鳞状细胞患者临床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主要致病因素为物理性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机体易感因素、遗传因素等。结论口腔鳞状细胞高发因素较多,致病因素较复杂,有利于对口腔鳞状细胞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 高发因素 流行病学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鼻咽放疗口腔溃疡的影响,并做进行详细分析。方法对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位鼻咽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甲组为研究组,乙组为参照组)甲组把优质护理运用到护理中,乙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不同数据指标。结果甲组和乙组在护理人员满意度程度、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的对比和护理前后口腔溃疡发生情况上均表现有明显不同,甲组均明显高于乙组,两组之间的结果对比在临床统计学上存在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鼻咽癌 放疗 口腔溃疡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溃疡防护剂用于防治鼻咽调强放疗中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放疗后出现1级口腔黏膜炎的56例鼻咽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每组28例。参考组应用碳酸氢钠盐水漱口,试验组应用口腔溃疡防护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口腔黏膜炎愈合时间均优于参考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口腔溃疡防护剂可显著降低鼻咽患者放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 标签: 口腔溃疡防护剂 鼻咽癌 口腔黏膜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咽调强放疗(IMRT)中颈部Ⅱ区及口腔靶区优化对治疗效果、涎腺功能、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口咽鳞状细胞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放疗组(对照组)25例及口腔、颈部靶区优化组(观察组)25例。两组均采用IMRT同步铂类药物化疗,对照组行双侧颈部Ⅱ~Ⅳ区淋巴引流区照射(颈部淋巴结阳性侧包括ⅠB区),双侧颈部Ⅱ区给予肿瘤剂量60 Gy照射(阳性淋巴结予推量照射);观察组进行靶区优化,其中健侧颈部(无阳性淋巴结侧)ⅡB区给予肿瘤剂量50 Gy照射;观察组口腔结构勾画为危及器官并限制平均照射剂量(Dmean)<32 Gy。比较两组患者腮腺受照射剂量、急性口腔黏膜反应情况、远期(放疗结束6个月以后)口干反应情况、客观缓解率(ORR)、局部复发率(LRR)、3年总生存(OS)率差异。结果对照组健侧腮腺Dmean为(29±4)Gy,接受34 Gy照射体积占比(V34)为(48±5)%;观察组健侧腮腺Dmean为(23±3)Gy,V34为(4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4、4.98,均P<0.05)。对照组口腔Dmean为(35±6)Gy,接受30 Gy照射体积占比(V30)为(36±5)%;观察组口腔Dmean为(29±4)Gy,V30为(28±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1、5.98,均P<0.05)。对照组≥Ⅱ级急性口腔黏膜不良反应和口腔黏膜反应持续时间≥2周发生率分别为64%(16/25)和76%(19/25),观察组分别为36%(9/25)和40%(10/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2、6.65,P值分别为0.048、0.009)。≥Ⅱ级远期口干反应对照组为72%(18/25),观察组为44%(1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44)。对照组ORR、LRR、3年OS率为分别为80%、28%、48%,观察组分别为76%、24%、44%,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849)。结论口咽IMRT中口腔及颈部Ⅱ区靶区优化能改善涎腺功能,进而减轻患者口干反应及口腔黏膜反应,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同时不影响肿瘤治疗效果。

  • 标签: 口咽肿瘤 放射疗法,调强适形 涎腺功能 辐射损伤 靶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