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通过临床观察,系统探讨术后使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的丹红注射液是否能够帮助维持相同的术后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镇痛中麻醉药用量,从而达到减少相应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6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验1组为小剂量镇痛剂合用丹红注射液组,实验2组为常规剂量镇痛剂组,实验3组为小剂量镇痛剂组。分别观察3组术后3天患肢疼痛程度以及胃肠道反应、腹胀、低血压、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作用发生的情况情况。结果实验1组患肢疼痛程度和副作用均明显低于实验2组,3个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肢体水肿,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作用,能减少PICA中镇痛剂的用量,以达到减少副作用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手术治疗可以解除病人组织器官的原发病变或畸形,但手术的创伤和强烈刺激引起的疼痛可成为继发于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剧烈的疼痛不仅给病人造成精神、躯体的双重创伤,引起循环、呼吸功能紊乱及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而且严重者可影响疾病的转归。病人静脉留置白控镇痛(PCIA)是一种新开展的技术,它以镇痛时间长、安全性大、病人操作方便、

  • 标签: 静脉自控镇痛泵 并发症 观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和总结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51例术后置有镇痛的患者和50例未安置镇痛的患者术后48h内疼痛程度、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停尿管后首次自解小便时间、48h内睡眠状况、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除48h内疼痛程度和首次排气时间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几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手术后置有镇痛的患者护士应加强术后首次排气、排便的护理措施,尽早促进患者排气和肠功能的恢复;未置镇痛的患者应加强疼痛管理,增加患者术后休息质量。

  • 标签: 妇科 镇痛泵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4例。两组均实施自控镇痛镇痛,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镇痛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胃癌根治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患者护理干预,可提升镇痛效果,促进肛门排气,降低不良反应发病率。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自控镇痛泵 镇痛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控镇痛在普外科患者术后运用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于我院手术室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与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术后运用自控镇痛,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注射哌替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48h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总结对应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尿潴留、嗜睡以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自控镇痛可显著缓解术后疼痛,但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保证自控镇痛功能的正常发挥。

  • 标签: 普外科 镇痛泵 护理
  • 简介:摘要:根据相关的调查统计发现,近几年来我国肿瘤患者在逐年增加,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引起一定的疼痛,如手术引起的疼痛、化疗引起的疼痛以及放疗所引起的疼痛等。此外,如果是恶性肿瘤患者,那么恶性肿瘤自身也会造成患者出现癌痛。不同患者的癌痛程度是不一样的,为了能够让患者的癌痛缓解,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有效地治疗。本文主要综述了在为重度癌痛患者进行治疗时舒芬太尼自控镇痛的应用,以供参考。

  • 标签: 舒芬太尼 自控式镇痛泵 重度癌痛
  • 简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一般仅通过单根硬膜外导管给药。鉴于某些手术范围很广,或需在两个不同部位施术,笔者采用双管硬膜外麻醉,术后经双管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twin-pipePCEA,t-PCEA),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术后 手术范围 硬膜外导管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自然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42例单胎足月孕产妇,按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经阴道正常分娩,不使用任何止痛措施和药物。观察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第一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及胎儿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临床分娩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分娩镇痛方法。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分娩镇痛 罗哌卡因 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胸外科术后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用对照研究,按照自控镇痛方式不同分组,下文以静脉镇痛组与硬膜外镇痛组进行划分,通过患者镇痛效果评价镇痛方式。结果:数据显示,整体上来讲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细节上硬膜外自控镇痛存在部分镇痛优势(P<0.05)。结论: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改善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且并发症控制均存在优势。

  • 标签: 静脉自控镇痛 硬膜外自控镇痛 胸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股骨干骨折术后病人在应用自控镇痛的疗效与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择 74例 股骨干骨折病人,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对策;试验组:开展优质护理对策;观察病人对不同护理对策的认可度与护理质量以及对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结果:试验组病人焦虑评分与满意评分比常规组高,(P< 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 5.41%比常规组 29.73%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患者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8例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疼痛反应、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次肛门排气时间、疼痛反应、术后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的对比数据上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患者中采取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良好,缩短了患者次肛门排气时间,降低了患者疼痛和术后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护理干预 自控镇痛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普通自控镇痛镇痛与脚踝针配合自控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应用具体情况,探讨腕踝针配合自控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22年1月结束于2022年6月,其中2022年1月至3月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5例患者应用普通自控镇痛镇痛治疗(为对照组),2022年4月至6月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5例患者应用腕踝针配合自控镇痛镇痛治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90例患者在术后疼痛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数据评估结果证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中应用脚踝间配合自控镇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所应用的镇痛药量较少,有利于患者临床功能的恢复,与对照组患者形成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院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镇痛过程中应用脚踝针配合自控镇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显著降低镇痛药的临床应用量,有利于患者功能的迅速康复,且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

  • 标签: 脚踝针 自控镇痛泵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2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两组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刻VAS评分、睡眠时间,统计两组术前、术后不同时刻血清5-羟色胺、血清泌乳素浓度,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时刻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睡眠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清5-羟色胺、血清泌乳素浓度水平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5-羟色胺水平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泌乳素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并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产后泌乳,值得推广。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静脉镇痛 效果 不良反应 针对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