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术后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atientcontrolledsubcutaneousanalgesia,PCS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3例腹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与治疗组22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F)为主术后镇痛,治疗组予以舒芬太尼(SF)为主术后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的镇痛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不同时点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术后患者自控皮下镇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自控皮下镇痛(PCSA) 舒芬太尼 腹部术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术后患者进行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我科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共200例鼻内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的护理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采用传统的镇痛方法(即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50mg)进行镇痛;为治疗组患者在术后使用自制静脉镇痛进行镇痛。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效果、术后24小时夜间睡眠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患者的疼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睡眠时间质量也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术后患者使用自控静脉镇痛可取得明显的镇痛效果,并可显著改善身体的舒适度和睡眠质量。

  • 标签: 鼻内镜术后 静脉自控镇痛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阑尾炎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效果,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阑尾炎切除术后自愿留置静脉PCA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PCA观察及护理;同期阑尾炎切除术后应用哌替啶镇痛50例为观察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切口疼痛、患者自行下床活动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26%(P〈0.05),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3例。结论阑尾炎切除术后应用静脉PCA给药,镇痛效果确切,使用方便、安全,加之术前、术后合理的心理护理及病情监测,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阑尾炎切除术 镇痛药 患者控制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PCEA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连续硬膜外阻滞或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60例,术后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随机分为两组,使用0.5μg/ml舒芬太尼或2μg/ml芬太尼复合0.12%罗哌卡因。背景剂量4mL/h,自控药量2mL/次,锁定时间20min。观察病人术后镇痛效果,记录镇痛使用情况、不良反应以及是否使用其它镇痛药物。结果舒芬太尼组在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的静息、咳嗽和活动时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程度轻(P<0.05)。两组镇痛使用情况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如下肢麻木、呼吸抑制等无明显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部手术后PCEA,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不良反应少,程度较轻。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罗哌卡因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ousanalgersia,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4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PCIA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地佐辛联合曲马多组(DQ)组,每组20例。2组PCIA配方分别是(1)D组地佐辛0.8mg/kg+盐酸格拉司琼0.05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2)DQ组地佐辛0.3mg/kg+曲马多10mg/kg+盐酸格拉司琼0.05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观察2组患者术后2h、6h、12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esy)、48h内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按压次数、患者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2组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2组患者总的PC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Q组患者的VAS评分、Ramesy镇静评分及患者术后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优于D组(P<0.05)且不良反应更少。结论地佐辛联合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PCIA,镇痛效果确切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可用于临床PCIA.

  • 标签: 地佐辛 曲马多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价盐酸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臂临床试验,孕产妇60例,年龄20~44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当产妇术后疼痛VAS评分≥3分时,开始实施PCIA:静脉注射纳布啡10 mg作为负荷剂量,镇痛配方:110 mg纳布啡加生理盐水至200 ml,背景输注速率4 ml/h,PCA剂量2 ml/h,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术后48 h期间静态痛、动态痛和宫缩痛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静态痛、动态痛和宫缩痛的VAS评分均≤3分,维持Ramsay评分2~4分,血液动力学指标均维持在正常范围,未见恶心呕吐、嗜睡、多汗、眩晕、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纳布啡PCIA按照以上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 标签: 纳布啡 剖宫产术 疼痛,手术后 镇痛,病人控制 可行性
  • 作者: 佘守章 黄文起 王强 舒海华 徐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麻醉中心,广州 5101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080,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安 710061,广州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080,南部战区总医院麻醉科 全军临床麻醉中心,广州 51001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骨科手术中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B组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术后12h、24h及48h,A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B组的15.00%(P<0.05)。结论在老年骨折手术患者中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优于常规静脉自控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折手术 老年患者 硬膜外自控镇痛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应用胃癌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效果及副反应情况。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药物分别为吗啡1mg/ml、芬太尼10μg/ml、舒芬太尼1μg/ml。记录比较行自控镇痛后的镇痛效果、副反应及生命体征情况。

  • 标签: 病人自控镇痛 吗啡 芬太尼 舒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用于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A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组(B组)、高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组(C组),每组50例。A组,芬太尼0.5mg+0.9%NaCl共100mL;B组,芬太尼0.5mg+右美托咪定100μg+0.9%NaCl共100mL;C组,芬太尼0.5mg+右美托咪定200μg+0.9%NaCl共100mL。分别观察各组患者拔管后3、6、12、24h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结果B和C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CIA使用次数均低于A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但PCIA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B和C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A组,而C组镇静评分和嗜睡发生率高于A、B两组。结论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可用于PCIA,其镇痛效果确切,能明显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 自控静脉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腹产产妇术后应用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2013年-2016年期间在本院采用剖腹产方式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中100例产妇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进行皮下自控镇痛治疗,参照组中100例产妇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治疗,观察两种给药方式的镇痛效果。结果研究组不同时段的VAS评分、镇静效果相关指标与参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均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腹产产妇术后疼痛明显,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镇痛效果明显,操作简单,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以减少产妇术后并发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舒芬太尼 剖腹产 皮下自控镇痛
  • 简介:目的探讨自控镇痛对开胸术后病人肺功能及整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应用自控镇痛开胸术后病人为试验组,与80例同期同类开胸术后传统肌注镇痛患者做对照;检测开胸术后两组病人24~72h的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DO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酸碱度(pH)、血氧饱和度50%时氧分压(P50)]、肺功能指标{潮气量(VT)、1秒率(FEV1%)、通气储备百分比[(MVV-VE)/MVV%]}及整体康复指标.结果开胸病人术后血气指标两组对比:血气指标:PCO2、PO2、A-DO2、OI、RI有显著性差异(P<0.05);pH、P50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功能及整体康复指标两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肺功能恢复快,肺不张的发生率1.25%;试验组较对照组同等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2.41d,术后血常规白细胞(WBC)≤10.0×109时间缩短1.90d,平均住院日缩短1.88d.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开胸病人术后副作用小,肺功能恢复快,整体康复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自控镇痛 肺功能/整体康复 开胸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行肝胆手术后开展静脉持续自控镇痛患者中所实施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抽取时间区间段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胆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各时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参照组患者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行肝胆手术后开展持续静脉自控镇痛中,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显著,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不适,减少了不良反应事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肝胆手术 持续静脉自控镇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头痛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300例,30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将30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50例。治疗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镇痛方法。观察两组术后头痛的发病率、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的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明显,能有效的降低头痛发病率,缩短病程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腰-硬联合麻醉 术后头痛
  • 简介:目的评价氯诺昔康用于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吗啡组(n=100)和吗啡+氯诺昔康组(n=100),两组镇痛配方均不加入其他辅助药物。镇痛效果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观察手术后4、8、12、24、48h的VAS评分,0分为无痛,1~5分为满意,5~5分为基本满意,〉6分为不满意,10分为无效。同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吗啡+氯诺昔康组VAS评分明显好于吗啡组,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两组均有较满意的术后镇痛作用,但是吗啡组镇痛效果低于吗啡+氯诺昔康组,并且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后者。

  • 标签: 氯诺昔康 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奈福泮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骨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盐酸奈福泮复合芬太尼组(15例),Ⅱ组为芬太尼组(15例)。接受PCIA治疗。使用一次性镇痛观察术后4、8、16、24、48h的VAS评分及48h内可能出现的反应。结果两组术后各个时间点在镇痛效果上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48h内副作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副作用比Ⅰ组大。结论盐酸奈福泮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PCIA,可减少芬太尼的用量,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低,可作为对手术后疼痛的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164例前列腺切除术后硬膜外连接一次性使用止痛注射液持续自控镇痛的应用进行总结。方法选择164例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年龄62-65岁,一般状态良好,有术后持续镇痛需要者。手术结束送病人回病房即经硬膜外导管接上一次性使用注液,时间为48-72小时,镇痛药PECA以局麻和麻醉性镇痛药复合使用,为0.2%布比卡因100ml(用生理盐水稀释)加曲马多1000mg加氟哌利多5mg。结果全部病例均无明显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及严重副作用,其中Ⅰ级122例,Ⅱ级22例,恶心呕吐8例.结论PECA有许多优点,包括减少向头端扩散引起的副作用,连续稳定的镇痛效果避免波峰及波谷现象,易于与低浓度的局麻药混合使用,充分发挥短效阿片类药的作用。存在问题程序设置,药物浓度配制,机械故障,部分病人及家属对PCEA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的顾虑心理等,有待今后不断完善。

  • 标签: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止痛注液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