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纳布啡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我院选取剖宫产产妇60例入组,为产妇实施数字分配,分析组采用0.4mg/ml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麻醉,对照组利用0.2mg/ml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麻醉,对比两组各时段躁动发生率、手术镇痛效果。结果:分析组镇痛起效时间、首次泌乳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组首次排尿时间、术后通气时间相比对照组,统计学差异较小(P>0.05),分析组术后6h、术后24h、术后48h躁动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采取0.4mg/ml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麻醉镇痛、镇静效果理想,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剖宫产 镇痛 纳布啡 硬膜外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术后自控镇痛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以盲分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n=30,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0,优质护理)两组,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模式用于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时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标签: 优质护理 术后自控镇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骨科手术后患者使用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给予PCA(静脉自控镇痛)妥善固定后进行镇痛,同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观察镇痛影响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50例患者术后应用镇痛后,疼痛分级为Ⅰ级125例、Ⅱ级13例、Ⅲ级10例、Ⅳ级2例,镇痛有效率98.67%。镇痛平均应用时间(60.50±8.5)h。应用镇痛过程中2例出现呼吸抑制,1例出现尿潴留,5例出现便秘,2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皮肤瘙痒,不良反应率为7.33%。结论骨科手术后患者使用镇痛镇痛效果较好,但要警惕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临床要加强护理,预防发生并发症。

  • 标签: 骨科手术 镇痛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阑尾切除术患者300例,随机分观察组180例,对照组120例,观察组术毕接硬膜外自控镇痛48小时。对照组术后给予哌替啶50mg镇痛。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硬膜外镇痛用于阑尾切除术后镇痛可以有效地解除患者的疼痛,对肛门排气无影响,可使患者早活动,预防术后肠粘连,促进恢复。

  • 标签: 阑尾切除术 镇痛泵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骨科患者术后以镇痛干预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骨科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手术患者计 63例,均术后采用镇痛止痛,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分析镇痛效果。结果:该 63例患者在使用镇痛后,疼痛评分均数为( 2.13±0.57)分,基本无痛,治疗与护理依从度均较为理想,期间出现乃并发症 6例,干预后缓解,对镇痛使用无影响。结论:对骨科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采用镇痛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且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保障镇痛与预后效果。

  • 标签: 骨科患者 镇痛泵 护理 并发
  • 简介:摘要产妇在进行剖腹产手术后出现的疼痛常会对其病情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镇痛在改善此类疼痛症状方面具有使用方便、患者感觉舒适、止痛效果好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对剖腹产术后使用镇痛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掌握正确的方法,并积极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标签: 护理 剖腹产 镇痛泵 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9例疝气术后患者使用镇痛后对疼痛所起的护理效能。方法对19例外科疝气患者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进行镇痛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采用镇痛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有效咳嗽、排痰、促进睡眠、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疝气患者术后使用镇痛进行镇痛是一种有效、实用、简单的止痛方法。减少了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疝气手术 镇痛泵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晚期癌症病人常常伴有多处难以忍受的疼痛,口服镇痛药不仅加重消化道症状,而且难以达到稳定满意的镇痛效果,寻求肠道外最佳给药方式,已成为当前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分析正确使用镇痛,对避免不良反应和减轻患者疼痛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现将其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作一报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把患者与家属同时作为沟通的对象,使患者与家属掌握相关的自控镇痛知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照护。结果显示沟通能有效促使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行为的形成,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减轻护理工作量,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提升了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患者使用镇痛自控镇痛质量。

  • 标签: 护理 镇痛泵 患者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患者术后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疼痛,本文旨在分析术后正确使用镇痛,对避免不良反应和减轻患者疼痛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应用一次性自控镇痛,并妥善固定。镇痛配方生理盐水100ml,氟哌利多1mg+吗啡60mg+胃复安10mg,给药速度2ml/h,持续48h。重点放在对呼吸和血压的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巡视。结果通过加强对镇痛使用的观察和护理,是镇痛的使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护理人员赢了解内药物的种类、含量、作用及毒副作用,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A)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行剖宫产术的572例产妇进行回顾分析,术后采用PCA的455例,疼痛评分良好者436例,优良率高达95.8%。术后6~8h翻身活动441例,占96.9%,24h小时离床活动439例,占96.5%,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PCA止痛效果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肌体全面康复,值的推广使用,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对剖宫产妇进行专业的护理非常重要。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硬膜外自控镇痛泵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经硬膜外腔匀速注入布比卡因及芬太尼镇痛液,进行术后镇痛与传统的哌替啶镇痛法比较,用药少,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对产妇产后恢复无影响,可使产妇安全度过剖宫产术后恢复期,安全性高。

  • 标签: 剖宫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336例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者,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及其引起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结果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持续镇痛可以有效地解除术后切口及宫缩引起的疼痛,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结论通过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对症处理,避免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术后康复质量,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硬膜外镇痛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对患者剖宫产术后疼痛的缓解效果,及时发现患者术后疼痛治疗时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以达到最佳镇痛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由2种不同途径给药,使用镇痛进行术后疼痛治疗的患者681例,使用可视模拟标尺法(VAS)对疼痛治疗效果、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给予评分,并对所发生的副作用进行相应的治疗、护理。结果2组疼痛治疗方法的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每种疼痛治疗方法组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2种疼痛治疗期间发生不同副作用组间的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术后使用镇痛治疗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无论选择何种镇痛都能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

  • 标签: 镇痛泵 疼痛 护理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应用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治疗疼痛的护理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总结50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用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治疗疼痛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护理效果满意、疼痛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顺利,无医疗护理风险发生;结论腹部术后应用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治疗疼痛的护理安全及可靠。

  • 标签: 硬膜外导管 镇痛泵 疼痛 护理
  • 简介: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sia;PcA)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新型止痛技术,指无论采用何种镇痛方法,病人可以自行决定给药的时机和剂量.,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的发展,高龄化孕妇、巨大儿等多种因素剖腹产率逐年上升,而剖腹产术后疼痛的问题应运而生,如何解决破腹产术后疼痛是摆在所有护理人员面前的现实问题。而镇痛属于WHO提出"三阶梯"止痛方案中第三种镇痛方法,目前在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剖腹产术后 镇痛泵 应用 病人自控镇痛 镇痛方法 术后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