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肺复张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1例,对患者进行俯卧位肺复张,并对复张前后画着氧合指数、血流动力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患者在复张前后其MAP、HR、CI、CVP并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其中PaO2/FiO2于复张后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表现,对其进行俯卧位肺复张能够促进患者肺内分流和氧合指数的明显改善,且不会对机体血流动力造成明显影响,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重症肺部感染 俯卧位肺复张 血流动力学 氧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液动力监测仪(USCOM)在危重患者心输出量测定中的应用。方法同时采用USCOM技术及胸腔阻抗法(TEB)血液动力监测40例危重患者的心输出量(C0)及每博输出量(SV),并将两种方法所测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得危重患者的心输出量无显著性差异(P>0.10);且两种监测方法测得的结果具有正相关性(CO相关系数r=0.8427,SV相关系数r=0.8392,P均<0.01)。结论采用USCOM技术监测危重患者的心输出量具有无创、连续、简便、准确的特点。

  • 标签: 危重患者 心输出量 无创监测 连续多普勒 胸腔阻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血液动力中超声学进行分析。方法选取70例患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70例无高血压症状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参数和收缩期峰值血液速度(PSV)以及血管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血流的速度(EDV)、平均的流速(Vmean)和血管搏动的指数(PI)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的病变情况并作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颈总动脉舒张末期的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RI和PI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舒张末期的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R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的患者斑块的检出率和颈动脉的病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参数EDV显著低于健康人,RI明显比健康人高,总体的变化体现在血流速度逐渐缓慢。

  • 标签: 老年人 颈动脉 超声学 高血压
  • 简介:摘要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后病人一般均需呼吸器辅助呼吸,帮助病人进行气体交换、充分供氧和排除二氧化碳、促进呼吸循环功能的恢复1。而机械通气则存在着加重右心负荷等不利因素2。本文研究11例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在机械通气阶段静脉滴注硝普钠,于手术后1~2h给药,分别于给药后的20、40min测定血流动力各参数,结果表明硝普钠能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右室功率,提高心输出量。

  • 标签: 瓣膜置换 机械通气 血流动力学 硝普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检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胎儿血流动力变化特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晚期妊娠高血压孕妇3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2月,选取同时期的健康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在分娩前一周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胎儿的血流动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UA、RA血流参数中的PI值与S/D值与对照组胎儿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胎儿MCA血流参数中的PI值与S/D值与对照组胎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DV血流参数中的PI值与S/D值与对照组胎儿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胎儿在1min和5min时Apgar评分<7分的例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实施超声检测,可以掌握胎儿的发育情况。

  • 标签: 超声 妊娠期高血压 孕妇 胎儿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血流动力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46例作为试验组,另择同期正常孕妇4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两组孕妇进行胎儿肺静脉血流动力、Tei指数和肾动脉血流动力测定,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胎儿肺静脉搏动指数(PI)和Te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肾动脉阻力指数(RI)、PI及收缩舒张比(S/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血流动力检测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妊娠 糖尿病 胎儿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术后血流动力及术后麻醉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血流动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药物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及术后麻醉药物使用情况影响较小,可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胃癌合并高血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在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级Ⅰ—Ⅱ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60~75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诱导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B组)。A组面罩吸入七氟醚静注舒芬太尼,B组静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待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进行气管插管操作。记录两组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及插管后3分钟(T3)、5分钟(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插管时有无呛咳和喉痉挛。结果B组MAPT1显著低于T0,T2显著高于T1(P<0.05);HRT1显著慢于T0,T2显著快于T1(P<0.05)。A组MAP、HR在气管插管后各点与T0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MAP、HR比较T1及T2均差异显著(P<0.05)。A组有4例发生呛咳,B组有1例,两组均无喉痉挛。结论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影响较轻,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

  • 标签: 七氟醚 丙泊酚 舒芬太尼 老年人 麻醉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两种椎管麻醉方法对老年骨科患者机体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老年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指标变化以及麻醉起效时间、痛觉完全消失时间。结果与T0比较,两组T1、T2的SBP、DBP均明显的降低,H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BP、DBP降低较观察组更加显著,HR升高较观察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以及痛觉完全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患者血流动力影响较小,且起效快。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椎管麻醉 硬膜外连续麻醉 老年 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营养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4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应用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流动力指标。结果:实验组在血脂水平和血流动力指标方面均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营养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状态和血流动力指标,促进患者的康复速率,应在医学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营养治疗 老年冠心病 心绞痛 血脂水平 血流动力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彩超观察肝硬化脾肿大和原发性脾肿大血流动力变化。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0例肝炎后肝硬化脾肿大患者,40例原发性脾肿大患者及40例正常人的脾动脉主干(SA)、脾叶动脉(SLA)、胰腺后脾静脉(SV)、脾叶静脉(SLV)、门静脉主干(PV)的血流动力参数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Dpv、Dsv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随肝功能分级逐渐增大(P<0.05);肝硬化患者Qpv、Qsv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随肝功能分级逐渐增多(P<0.05);肝硬化患者Vpv、Vsv明显低于正常人,且随肝功能分级逐渐减慢(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肝动脉血流动力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程度的估价预后和疗效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硬化 血流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的血流动力检测对于大面积肺栓塞的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人,观察组患者进行有创的血流动力监测,对照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监测,两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根据监测结果,对各组溶栓失败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有创的血流动力监测指导下共有34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超声心动图的指导下共有23例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71.7%(43/6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6.7%(52/60),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的血流动力检测对于大面积肺栓塞的早期介入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建议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流动力学监测 大面积肺栓塞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使用莫西沙星后的凝血功能及药代动力的情况。方法:随机从我院2017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选取30名,再随机从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选取30名参与本次研究,总计60名,前者给予患者左氧氟沙星治疗(Z组),后者给予患者莫西沙星治疗(M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药代动力相关指标以及凝血功能。结果:治疗后的结果显示,M组的药代动力相关指标明显优于Z组,P<0.05,同时M组的凝血功能情况明显优于Z组,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使用莫西沙星可以改善其自身的凝血功能和药代动力指标。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 莫西沙星 凝血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营养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流动力的影响。 方法: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微山湖老年疗养中心暨微山叙福堂中医院收治 1500 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营养治疗,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血脂水平( TC 、 TG 、 LDL-C )与血流动力指标水平(血浆粘度、高切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 结果: 观察组干预 3 月后的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 P<0.05 )。 观察组干预 3 月后的血流动力指标均低于 对照组 ( P<0.05 )。 结论: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与血流动力指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营养治疗 常规治疗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 血脂水平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结果两组各时点MAP、HR、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MAP、HR、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腹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及气管内插管全麻均符合手术需求,硬膜外麻醉中丙泊酚用量少、拔管时间短,血流动力稳定,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手术 不同麻醉方法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接收的4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纳入至本次试验中,所有患者均接收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分析。结果麻醉后LCWI、ACI、SVR、SV、CO、MAP及HR均与麻醉前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麻醉后,15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产生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期间,应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腹腔镜打馕切除术 七氟烷吸入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的手性药代动力及其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方法运用LC-MS/MS方法,研究国产左旋泮托拉唑的药代动力,评价其线性药代动力特征,并且对泮托拉唑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的药代动力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单次静脉滴注泮托拉唑的范围在10-80mg内,并且剂量与吸收呈线性关系;同时,各药代动力参数配对检验,结果显示泮托拉唑联合给药后的AUC0-t和Cmax变化有统计意义(P<0.05),但是各药代动力参数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的药代动力比较稳定,并且联合用药不会影响其药代动力

  • 标签: 泮托拉唑 阿托伐他汀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对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行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研究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对两组患者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插管后3min(T3)以及插管后10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T0比较,两组的SBP、DBP以及MAP在T1、T2、T3、T4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5);与研究组比较,对照组SBP、DBP以及MAP在T1、T2、T3、T4时间点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对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较小。

  • 标签: 依托咪酯 丙泊酚 全麻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危重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危重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3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2组,各18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治疗期间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治疗前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血流动力相关指标、情绪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血流动力指标以及SAS评分、SD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血流动力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危重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配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与血流动力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危重患者 血流动力学 护理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