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联合应用脐静脉(UVC)及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先行脐静脉,留置3-7天后拔,再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了解治疗效果。结果3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24小时内行UVC,于3-7天拔后行PICC,30例患儿住院过程中均顺利完成输液计划,痊愈出院。结论UV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一周内使用,脐部血管清晰可见,腔相对较粗,采用UVC穿刺成功率高,可使用它输血、血液制品及高渗的静脉营养液,但留置时间长会增加感染的机会。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后期使用,因患儿早期皮肤水肿、外周血管隐匿、降低穿刺的成功率,且反复穿刺增加感染的机会及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且使用的径细小,不能输注血液制品及相关的血制品,不能采集血液标本,但留置的时间长,与导管相关的感染发生率低,故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联合应用两种中心静脉可以互补长短,能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脐静脉导管置入术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入术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析用中心静脉肝素帽端新式固定方法的应用。方法选择中心静脉置入临时或长期透析导管患者40名,随机分为A组原有固定方法组(20例)和B组新式固定方法组(20例),A组予无菌纱布包裹导管,用普通胶布固定对于皮肤表面。B组采用中心静脉肝素帽端新式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后的辅助固定。观察比较两种不同固定方法效果,了解其在牢固性、患者感受性的差异。结果B组方式更牢固、患者感受更为舒适,B组优于A组(P<0.05)。结论使用自肝素帽端新式固定方法的固定导管更为牢固,减少了患者的不舒适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透析用中心静脉置管 肝素帽端 新式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换药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将80例行深静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护理方式和3M伤口敷料,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的护理方式和3M透明薄膜敷贴,比较两组患者在透析换药揭取敷料时伤口是否粘连、破损、出血,皮肤是否疼痛、感染,患者是否焦虑。结果观察组伤口发生粘连的例数为2例,疼痛为2例,破损为1例,焦虑为1例,感染为1例;对照组伤口发生粘连的例数为31例,疼痛为28例,破损为7例,焦虑为35例,感染为9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换药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改善患者情绪,使用防感染措施能明显降低感染发生率,采用3M透明薄膜敷贴能明显降低皮肤粘连,疼痛,破损,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的常见并发症,总结护理对策,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方法收集109例经深静脉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观察导管使用期间的常见并发症。结果109例患者中,2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发生感染,4例导管功能不良,1例导管脱落。结论通过了解深静脉常见的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保证血液净化治疗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

  • 标签: 血液净化 深静脉置管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容易引起静脉炎,还存在外渗的风险,也不能保证化疗药物的疗效。而且治疗方案需要反复输液,加大了对患者血管的损伤。为了避免以上问题,我科室自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共有187名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了颈内静脉,现将临床资料和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 标签: 化疗 颈内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48例PICC后所出现的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的相关护理,观察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8例患者中,治愈42例,好转5例,效果显著,因炎症严重而拔1例。结论合理的换药时间、标准的操作程序、严格遵守自我防护是避免肿瘤患者PICC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通过恰当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PICC后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 标签: PICC 机械性 静脉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PICC)患者形成迟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259例(本院、外院)行PICC患者中23例发生迟发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原因分析。结果1例由导管异位到锁骨下静脉,22例由导管脱出至锁骨下静脉有关。讨论肿瘤患者行PICC化疗过程中,其发生迟发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导管异位有关。

  • 标签: 肿瘤 PICC 迟发 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的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行右颈内静脉的10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患者中4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出现穿刺口渗血,3例发生导管堵塞,2例发生导管脱落,对应处理后并发症消失,透析正常进行。结论颈内静脉透析并发症合理护理可使患者的透析正常进行,并发症消失或减轻。

  • 标签: 透析 颈内静脉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深静脉血液透析患者真菌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0例,随机将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特殊的护理对策。结果两组患者共9例发生真菌感染,病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观察组真菌感染率为1.43%,对照组真菌感染率为11.43%。观察组真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23,P<0.05)。经抗菌药物治疗,所有感染均治愈。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特殊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真菌感染的感染率,且提高护理满意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真菌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或减少小儿静脉采血的痛苦,提高一针采血成功率,防止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200例需采血患儿,其中100例行静脉采血,另100例行头皮静脉采血,观察并比较结果。结果100例头皮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93%,重复穿刺7%;静脉采血100例,一次成功率78%,重复穿刺2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头皮静脉穿刺效果优于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痛苦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头皮静脉 股静脉 采血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结合溶栓导管治疗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方法对比观察收治的87例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分析非手术治疗组(系统抗凝溶栓组)及手术治疗组(滤器保护下溶栓组)患者的双侧肢体周径差、血栓溶解情况及远期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手术组患者的双侧肢体周径差均明显比非手术组小(P<0.05);手术组患者的血栓溶解明显优于非手术组(P<0.05);随访十二月手术组发生血栓后综合征的少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溶栓导管治疗深静脉血栓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患侧肢体周径差,极大提升患者血栓溶解率,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远期发生血栓后综合征风险降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下腔静脉滤器 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置管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降低老年患者浅静脉非计划拔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将90例在我院行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浅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88%,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率为22.22%,干预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率为4.44%,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浅静脉老年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浅静脉置管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措施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进针法在为静脉条件差的老年患者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36例老年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次数均为136次。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针穿刺的方法,实验组采用输液折叠,施以负压进针的方法行留置针穿刺。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穿刺回血时间及回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穿刺后置效果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静脉条件差的老年患者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将输液折叠,施以负压进针方法,将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的效果。

  • 标签: 负压进针法 老年患者 留置针 穿刺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对123例中心静脉患者的护理。结果后局部穿刺点渗血4例,导管脱出3例,局部感染3例,导管堵塞14例。结论正确维护、使用,可减少并发症,减少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实施护理干预对感染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90例,均为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肿瘤化疗行中心静脉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4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科学化、整体性护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50例中,感染1例,占2%;对照组40例中,感染3例,占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采用中心静脉中加强科学化、整体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护理干预 肿瘤化疗 中心静脉置管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深静脉流程,降低深静脉感染率。方法应用6Sigma失效模式及结果分析(6SigmaFMEA)测量、分析深静脉感染的主要原因,改进深静脉操作流程,并将2014年1-9月本院ICU进行深静脉179例与2013年同期198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4年1-9月深静脉穿刺口感染率较2013年同期下降12.55%。结论应用FMEA测量分析深静脉感染原因,做出预防感染对策,可有效降低深静脉感染率。

  • 标签: FMEA 深静脉置管术 穿刺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熟练掌握cuff长期深静脉的日常维护,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降低护士的工作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39例留置cuff皮下隧道长期深静脉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结果除2例导管破损、8例血流不畅、导管相关感染1例、导管口出血1例,其余患者均得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带cuff长期深静脉置管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留置针静脉采血、同步进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6月期间收治的98例患儿,对其采用留置针静脉穿刺采血并置的操作,对其观察及护理进行明确。结果所有患儿用留置针操静脉采血、后能够有效减少患儿的痛苦,对其血管进行保护,降低并发症发生。同时一次成功例数为90例,成功穿刺率为91.83%。结论对患儿实行留置针静脉采血、同步进行的方法,大大节省了所用时间,提升整体护理效果。

  • 标签: 留置针 静脉采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保证极度低下血小板患者行锁骨下深静脉(PICC)的安全。方法术前做好预防出血的充分准备如术前讨论、穿刺部位评估,术前输注血小板、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操作者动作迅速敏捷。轻柔,避免反复穿刺,术后局部用凝血酶及透明敷贴固定后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固定,并遵医嘱在输注同型机采血小板1各单位成人治疗量(2.5×1011/袋);用正压接头连接导管,生理盐水封。结果7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结论极度低下血小板患者,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行深静脉其安全性也能得到保证。

  • 标签: 血小板 深静脉置管(PICC) 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患有慢性的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一定要通过进行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来保证身体的健康,而对于患者来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最重要的条件便是保证血管通道的畅通无阻,同时在进行血液透析时,一些患者体内的静脉由于被长期的穿刺,十分容易产生静脉壁增生的情况,最终导致穿刺失败,给正常的血液透析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而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深静脉来解决,因此,对于深静脉的感染便需要广大医疗工作者产生必要的重视。

  • 标签: 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 护理 预防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