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PICC静脉血栓原因的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由于采用PICC治疗而患有静脉血栓的患者100例,分析所选患者资料,进行总结与归纳。结果在所选患者中,在成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中,年龄因素占35%,体位因素占9%,部位因素占13%,血管状况占11%,导管因素占17%,基础疾病因素占15%。结论采用PICC治疗法致使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才能降低患者患病几率。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床旁超声在急诊困难颈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困难颈内静脉穿刺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体表解剖标志定位颈静脉穿刺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一针穿刺成功率、二针穿刺成功率、三针穿刺成功率与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床旁超声在急诊困难颈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床旁超声 急诊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溶栓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护理措施,并且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受溶栓治疗的共42例行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髂静脉血栓5条,髂静脉血栓11条,全肢型血栓26条,都使用Unifuse溶栓导管,经小隐静脉途径26人、胫后静脉6人、大隐静脉7人、大隐静脉-交通静脉3人,在插入血栓中使用尿激酶、肝素实施抗凝以及溶栓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病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经顺行静脉的造影确认得知全部患者的静脉通常度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患肢的情况出现了显著好转。42患者都为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仅有5名患出现一般性出血,并且在对症处理后都获得了出血缓解。结论CDT治疗下的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显著,在治疗中要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强化对并发症的处理和观察是保证导管溶栓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导管溶栓术 并发症 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引流与普通心包穿刺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外科2014年1月—2016年6月之间收治42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引流,对照组实施普通心包穿刺,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均顺利完成穿刺引流,效果显著,且未见并发症问题;对照组症状明显反复穿刺患者12例,心脏血管损伤2例,死亡2例,两组效果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量心包积液患者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引流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且治疗安全性更高,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 普通心包穿刺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脐静脉在超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疗效。方法将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脐静脉的36例早产儿与同期未进行脐静脉的3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比较,观察静脉通道建立时间、静脉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及不良并发症。结果两组在静脉通道建立时间、静脉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在不良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脐静脉能解决生后短期内抢救治疗及早期静脉输液,在超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值得早期推广应用。

  • 标签: 脐静脉置管术 外周静脉留置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在彩超引导下静脉穿刺的使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救治的静脉穿刺患者共16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人。实验组在彩超引导下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盲穿。比较分析两组在静脉穿刺一次后的成功率,需要的时间和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实验一次成功的例数为80人,成功率为百分之百,平均使用时间为(3.9±0.9)分钟,患者没有并发症发生;这些数据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彩超引导下进行静脉穿刺实验比盲穿更有效以及更安全,且患者在术后的不良反应的出现频率也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彩超引导 静脉穿刺 临床应用 实践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方法和结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接收的PICC患者80例,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健康教育、局部湿热敷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结果所有80例PICC患者中,共有3例发生静脉炎,发生机率为3.75%,其中包括2例Ⅰ级静脉炎(2.50%),1例Ⅱ级静脉炎(1.25%),总体发生几率较低。结论在PICC管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延长PICC时间,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机率,降低患者痛苦,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更大帮助。

  • 标签: PICC置管 机械性静脉炎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综述了2012年—2016年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护理进展。对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包括穿刺静脉和部位的选择、导管的选择和固定、药物干预和护理干预等多项中西医研究的成果,为更好地应用PICC提供参考。

  • 标签: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深静脉血液透析患者真菌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0例,随机将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特殊的护理对策。结果两组患者共9例发生真菌感染,病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观察组真菌感染率为1.43%,对照组真菌感染率为11.43%。观察组真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23,P<0.05)。经抗菌药物治疗,所有感染均治愈。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特殊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真菌感染的感染率,且提高护理满意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真菌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结合溶栓导管治疗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方法对比观察收治的87例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分析非手术治疗组(系统抗凝溶栓组)及手术治疗组(滤器保护下溶栓组)患者的双侧肢体周径差、血栓溶解情况及远期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手术组患者的双侧肢体周径差均明显比非手术组小(P<0.05);手术组患者的血栓溶解明显优于非手术组(P<0.05);随访十二月手术组发生血栓后综合征的少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溶栓导管治疗深静脉血栓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患侧肢体周径差,极大提升患者血栓溶解率,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远期发生血栓后综合征风险降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下腔静脉滤器 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置管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与肘部盲穿两种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5月采用肘部盲穿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5月-2015年12月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血栓、脱、穿刺部位渗血的发生率,穿刺成功率及导管异位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血栓、穿刺部位渗血的发生率及导管异位率低于对照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静脉炎、血栓、渗血)少,导管异位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ICC 盲穿术 改良seldinger置管术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nifuse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经多普勒超声确诊的36例急性左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溶栓,高压注射器冲击溶栓剂量为30万U,微量泵溶栓(168±82.34)万U,以及球囊扩张等方法,以术前、后的健侧、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度为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膝上周径减少(5.2±0.9)cm,VS(1.7±0.6)cm,膝下周径减少(3.6±0.4)cm,VS(1.4±0.2)cm。术前、后静脉通畅度评分显著改善(8.7±1.3VS2.1±0.9,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腘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左下肢混合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经患肢深静脉溶栓时先用高压注射器将尿激酶直接注入血栓处,局部浓度高,使血栓清除速度快,效果显著。

  • 标签: 左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球囊扩张 高压注射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深静脉的必要性及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0例,分为外周静脉组和深静脉组各40例。外周静脉组采用外周静脉输液,深静脉组采用颈内静脉插管输液,比较2组患者每天平均输液时间、并发症、患者、护士满意率情况。结果深静脉组患者每天平均输液时间(10.24±2.12)显著低于外周静脉组的(13.12±2.40)(P<0.05);外周静脉静脉炎发生率为15%,液体外渗发生率为67.5%,显著高于深静脉组的2.5%和12.5%(P<0.05);深静脉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2.5%,护士满意率为60%,显著高于外周静脉组的15%和17.5%(P<0.05)。结论深静脉可显著缩短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每天静脉输液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提高了患者、护士满意率。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深静脉置管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接受静脉引流治疗的重度胸腔积液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度胸腔积液疾病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均实施静脉引流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引流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对重度胸腔积液受静脉引流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重度胸腔积液受静脉引流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5.5%,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期间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10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静脉引流治疗的重度胸腔积液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缩短引流和住院治疗时间。

  • 标签: 静脉置管引流 重度胸腔积液 预见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经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两种不同途径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的PICC新生患儿86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上肢静脉PICC治疗,观察组给予下肢静脉PICC治疗,比较两组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操作时间和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7.2%,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经下肢静脉PICC优于经上肢静脉的PICC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上肢静脉 下肢静脉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管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的患者63例,记录63例患者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时的成功率,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63例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时,60例患者一次成功,3例患者两次成功;并且63例患者进行手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静脉炎不良反应,1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不良反应,1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不良反应。结论在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的患者中实施相关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胸部恶性肿瘤 上腔静脉 综合症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管理在控制中心静脉相关性血液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收治的200例使用中心静脉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前后前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为护理管理后,对照组为护理管理前,每组各100例。对护理管理前后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护理管理前后两组的住院时间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中心静脉相关性血液感染发生率为4%,对照组中心静脉相关性血液感染的发生率为13%,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导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降控制中心静脉相关性血液感染情况,降低感染的发生,对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的缩短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中心静脉置管 相关性血液感染 作用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时发生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的研究现状,为护理人员针对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指导,对PICC时减轻患者疼痛和情绪紧张,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的新辅助方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送管困难 穴位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联合泪道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80只患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联合泪道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相比,联合式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更佳,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 泪道置管术 慢性泪囊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