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讨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分娩期并发症患者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我医院就诊的50例分娩期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一组共有25名。对照组的产妇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在对照组基的同时增加针对性护理。对2组产妇的护理依从性、满意度以及护理结局开展了深入研究。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和护理结局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备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期并发症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心理压力,促进产妇的护理依从性与满意度提升,对改善分娩结局有重要意义,非常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 标签: 分娩期并发症 针对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自由体位分娩方式配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对产妇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月收治的产妇 108 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 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 54 例 。观察 组产妇给予自由体位分娩方式且配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助产方式。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 2 h 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新生儿 Apgar 评分、并发症情况、剖宫产率以及自然分娩率。结果 与对照组显示,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 2 h 出血量均明显降低,新生儿 Apgar 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自由体位分娩方式配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提高自然分娩率,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会阴无保护接生 自然分娩 第二产程时间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治疗之下,效果显著,利于改善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也较少,较为安全。

  • 标签: 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 分泌性中耳炎 并发症 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耳内镜下鼓膜穿刺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接受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6、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13.6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采取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耳内镜下鼓膜穿刺 分泌性中耳炎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改良式低位产钳术结合无保护会阴助产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初产妇,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60例。观察组接受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 对照组单纯接受改良式低位产钳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Ⅰ度会阴裂伤 15例, Ⅱ度会阴裂伤 44例, Ⅲ度会阴裂伤 1例。对照组产妇Ⅰ度会阴裂伤 0例, Ⅱ度会阴裂伤 59例, Ⅲ度会阴裂伤 1例。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剧烈疼痛率 1.7%及尿潴留率 1.7%均低于对照组的 31.7%、 13.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采用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可以降低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和尿潴留发生率, 疼痛程度得到缓解, 使产妇的分娩质量得到提高, 具备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分娩质量 改良式低位产钳术 无保护会阴助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性围产期运动对分娩方式及产后盆底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产检并分娩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会阴肌力提高率以及产后24d尿失禁率。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P<0.05);研究组产妇会阴肌力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孕期尿失禁率与产后24d尿失禁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围产期运动对分娩方式及产后盆底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促进自然分娩与产后盆底康复,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宜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围产期 运动 分娩方式 盆底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7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拉贝洛尔进行治疗。研究两组产妇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状况以及分娩结局。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的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和自发性早产发生率相对较高,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研究组患者。结论在治疗妊娠高血压产妇的过程中,采用拉贝洛尔进行治疗,能够实现对患者血压状况的有效改善,有利于降低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被广泛采用。

  • 标签: 拉贝洛尔 妊娠高血压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夹层动脉瘤受累分支血管CTA表现的总结,探讨分支血管受累的机制及评估血管的狭窄程度,为临床处理夹层、防治并发症提供科学的影像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了46例DebakeyⅠ、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胸腹主动脉CTA图像资料,然后对受累的分支血管的CTA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结果46例DebakeyⅠ、Ⅲ型夹层动脉瘤中,有5例分支血管未受累,MPR、CPR、MIP显示分支血管均起自于真腔,管腔通畅,所供器官未见异常强化。另外41例有2条或2条以上的主要分支血管受累,对受累的分支血管按血液的来源、狭窄的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受累的分支血管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①分支血管起始部受假腔压迫狭窄,但管腔仍与真腔相通。②夹层延伸至分支血管,分支血管形成真假两个腔。③分支血管起自于假腔。④分支血管闭塞。结论MSCTA检查的目的不仅要明确夹层的类型、范围,更要明确分支血管有无受累,以及说明受累的机制及程度,为临床处理夹层、防治并发症发面提供时较科学的影像依据。

  • 标签: MSCT CTA 主动脉夹层 假腔
  • 简介:摘要:目的  进一步探析初产妇的家庭为核心产科护理干预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一年内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50名产妇作为研究数据。以家庭为核心的产科护理和常规产科护理为区别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护产甲组与护产乙组。观察两组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一步判定分娩结局的质量。结果  实施以家庭为核心的产房护理的护产甲组初产妇分娩并发症发生率2.66%,明显低于实施常规产科护理的护甲乙组18.67%,P<0.05,具有显著学差异。结论  对初产妇实施以家庭为核心的产科护理可以通过弥补初产妇对家庭的需求,有效改善分娩结局,促进母婴的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初产妇 家庭需求 产科护理干预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分娩后产妇使用精细化护理措施对睡眠质量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之间接受的11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遵循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精细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产妇在睡眠质量及产后出血量上的差异。 结果 护理前,两组产妇在睡眠质量评分(PSQI)上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PSQI评分更低,睡眠质量更好,产后2h及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分娩后产妇,可以有效提高睡眠质量,改善产后出血情况,利于产后恢复及预后,适合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产妇 精细化护理 睡眠质量 产后出血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拉贝洛尔治疗妊高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00例妊高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使用硫酸镁,研究组使用拉贝洛尔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数据。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拉贝洛尔 妊高症 临床效果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初产妇实施助产士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于2021年1月正式开始,截止时间为同年12月,选择此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生产的9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对半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集合使用助产士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以及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在护理前的负面情绪评分较为接近(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负面情绪评分以及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实验组,阴道分娩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助产士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其负面情绪,提升阴道分娩率,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推荐。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结果 心理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过程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高龄产妇142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助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阴道助产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及护理满意率指标。结果  观察组阴道助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与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助产护理干预方法可有效提高高龄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和产时发热的影响。方法 在2022年3月-2023年5月该时间段,选取80例入住我院分娩的产妇进行研究,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纳入4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未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观察组产妇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产时发热发生率情况。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情况,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是22.50%,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是10.00%,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体温情况,观察组产妇产程最高温为(37.70±0.45)℃、产时发热率为30.00%,对照组产妇产程最高温为(36.40±0.31)℃、产时发热率为2.50%,观察组产妇体温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会增加产妇产时发热概率,且会影响到分娩结局,临床应用时需要积极处理产时发热问题,以防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 分娩结局 产时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妇分娩的第二产程时间,采取自由体位辅助分娩的效果。结果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接收的84例接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产妇分娩时采取常规分娩体位辅助分娩,观察组产妇分娩时采取自由体位辅助分娩,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相关指标情况以及产妇阴道顺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临床指标均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顺产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的顺产率(P<0.05)。结论产妇分娩的第二产程中,让产妇采取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可以显著缩短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妇出血量,提高产妇阴道顺产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妇分娩 第二产程 自由体位 分娩效果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究药物镇痛分娩技术中助产士全程专科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入本院 2019.2-2019.7 收治产妇 8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一般组与全程专科组,各 40 例患者,其中一般组行一般护理,全程专科组则在一般护理同时行全程专科护理,对照护理结果。结果:全程专科组自然分娩成功率显著高于一般组( P<0.05 )。结论:药物镇痛分娩技术中助产士全程专科护理可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药物镇痛分娩技术 ; 助产士全程专科护理 ; 分娩结局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midwife's whole course specialized nursing on the delivery outcome in drug analgesia delivery technology. Methods: 80 cases of partur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9 to Jul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eneral group and whole course special group,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of which general group received general nursing and whole course special group received whole course special nursing at the same time of general nursing, and the results of nursing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natural delivery in the whole course speci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enera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whole course specialized nursing of midwives in the delivery technology of drug analgesia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natural delivery and has the value of popularization.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