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刺时导丝意外嵌顿右心房的紧急处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行颈内静脉穿刺时发生导丝意外嵌顿右心房的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完全嵌顿患者均在导丝送入颈内静脉约20 cm时发现导丝嵌顿,导丝推送及回退均失败,导丝无法移动;3例逆行性嵌顿患者导丝可继续送入,但反复退至约18 cm处嵌顿。所有发生导丝嵌顿患者,立即转至放射导管室行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导丝嵌顿部位,显示导丝均嵌顿在右心房近瓣膜附近区域。DSA下分别采用导丝取芯抽丝法、多功能血管造影(multipurpose angiography,MPA)导管导丝末端套取法和手法导丝调整术进行紧急处理。结果1例完全嵌顿患者采用离断导丝取芯抽丝术成功治疗,DSA下颈内静脉重新穿刺置入临时导管。1例完全嵌顿和1例逆行性嵌顿患者采用MPA导管沿导丝套取导丝末端,使导丝扭曲变形的"J"形末端完全进入导管后将导丝随造影导管一起退出右心房;2例逆行性嵌顿患者在DSA下经过反复推进导丝,旋转调整导丝"J"形末端方向后再反复做导丝退出操作后,顺利退出右心房;此4例患者在嵌顿导丝取出后,利用保留的导丝调整方向后重新。结论颈内静脉穿刺出现导丝意外嵌顿右心房时,在DSA下通过离断导丝取芯抽丝术、MPA导管导丝末端套取术和手法调整术进行紧急处理,均能使导丝解除嵌顿退出右心房,并顺利完成,取得较好疗效。对导丝完全嵌顿患者,MPA导管导丝末端套取术的操作相对简单,并且安全有效。

  • 标签: 肾透析 导管,留置 颈静脉 导丝嵌顿 紧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B超引导下动脉术监测ICU休克患者血压情况成功率。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80 例ICU休克患者为例进行探析,依据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普通动脉术)与实验组(40例,B超引导下动脉术)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时间、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超引导动脉术可有效缩短时间,提升成功率,为医务工作者及时提供ICU休克患者动力血流情况

  • 标签: B超引导 动脉置管术 ICU患者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 对 66 名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进行了持续动脉溶栓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护理探究。方法 : 选择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的方法,对 66 名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进行持续性动脉导管检查,血栓溶解疗法 [1] ,讨论 : 并在以前的护理群中进行治疗分析了手术期的对象护理和临床效果。结果 : 实验组的有效率为 93.94% ,明显高于传统组( p<0.05 )。总之,连续动脉导管法和血栓溶解在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中的护理效果是重要的,并且可以广泛使用。

  • 标签: 持续动脉置管溶栓 下肢缺血性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握力训练应用于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PICC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握力训练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带期间总体舒适度及训练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血栓、上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3.51%、0.00%、0.00%,均低于对照组22.81%、14.04%、1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带期间总体舒适度0分、1~4分、5~7分、8~10分分别为15.79%、49.12%、24.56%、10.53%,均优于对照组5.26%、31.58%、40.35%、2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训练依从性为96.49%,高于对照组7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握力训练应用于PICC患者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患者总体舒适度,提高训练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握力训练 乳腺癌 PICC置管 并发症 依从性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危重症儿童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后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预防PICC后并发静脉血栓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8年9月该院PICU收治的19例PICC并发静脉血栓患者设为血栓组,选择同期117例未发生静脉血栓的PICC患者设为非血栓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调查两组PICC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ICC型号、血清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ICC型号≥3F、血清D-二聚体>5 mg/L是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ICC型号≥3F、血清D-二聚体水平>5 mg/L增加PICU儿童PICC并发静脉血栓风险,需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 PICC老年痴呆治疗中预防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定 60例 PICC患者 ,时间选择: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 参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创新护理,对比2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参照组的并发症概率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PICC 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创新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PICC置管 老年痴呆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门诊患者采取信息化健康教育模式对其居家护理的影响。 方法 120 例 PICC 患者 ,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 各 60 例。对照组按常规 PICC 术前后及出院前的健康教育 , 实验组引入信息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数据对比,实验组对 PICC 维护知识的掌握及运用程度、指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 PICC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运用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健康教育模式和通过对照研究得出数据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从而提升延续性护理的实践性和科学性,最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满意。

  • 标签: 信息化健康教育模式 PICC 置管 居家护理
  • 简介:摘要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综合救治措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选肠内营养已成为临床共识。多项指南推荐,对于胃内喂养不耐受或存在反流、误吸高风险的重症患者应启动幽门后喂养。而幽门后喂养路径的建立是启动幽门后喂养的前提,在ICU常通过床旁放置鼻肠管至十二指肠或空肠以达此目的。目前存在多种重症患者鼻肠管幽门后置方法,但尚无统一标准。为此,笔者所在团队开展了幽门后置系列研究,积累了较多量的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经验,对幽门后置技术作了一定的优化,特在此做一总结,供同行参考。

  • 标签: 螺旋型鼻肠管 优化置管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髓腔穿刺输液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9年8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胸腔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0例,患者入院后全部用全身抗结核治疗,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0例,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用尿激酶治疗和间断胸腔穿刺抽液治疗。观察组40例,用早期胸腔治疗并结合尿激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胸膜厚度、住院时间及费用、两组治疗后临床表现。结果:治疗前,两组胸膜厚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膜厚度比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胸腔积液引流量比对照组小,胸闷持续时间和发热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使用早期胸腔,可调节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患者胸膜厚度减小,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可推广。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早期胸腔置管 胸膜厚度 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比输液港与 PICC 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8 年 1 月份至 2019 年 1 月份,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700 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350 例,应用 PICC 治疗)与观察组( 350 例,应用输液港治疗),成功后,随访一年,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 。 结论: 相对于 PICC 而言,应用输液港对预防患者发生并发症,提高成功率及延长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消化道恶性肿瘤 输液港 PICC 置管 应用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肿瘤患者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探讨处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共通过超声监测PICC术后的血液肿瘤患者209例,静脉血栓发生共31例,分析PICC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探讨PICC的护理方法及血栓形成后的处理方法。结论:血液肿瘤患者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穿刺血管选择、血液高凝状态、血流速度减慢、次数有关,静脉血栓形成后,要及时予以抗凝溶栓处理,减少肩关节和肘关节活动,局部热敷或使用消肿祛瘀的药物,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导管使用的安全性。

  • 标签: 血液肿瘤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的效果。 方法 在2018年3月-2020年9月抽取70例PICC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的35例为研究组,行常规PICC的3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PICC一次性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PICC一次性成功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穿刺点出血发生率(8.57%)、静脉炎发生率(2.86%)、血栓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28.57%、17.14%、11.43%,P

  • 标签: PICC置管 改良塞丁格技术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在早产儿脐静脉干预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该院实施脐静脉治疗的早产儿120例,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体重增长速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重增长速度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在早产儿脐静脉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早产儿 脐静脉置管 风险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乳腺癌化疗患者 PICC 相关并发症原因以及护理技巧。 方法 选取 80 例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5 月在我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针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 5% ),对照组( 20%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经过对乳腺癌化疗 PICC 针对护理后,可根据并发症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 PICC 留存时间。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PICC 置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综合护理对长期透析 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 方法: 选取 本院收治的 长期透析 患者 68 例,纳入时间自 2019 年 3 月 ~2019 年 12 月。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分组为对照组、综合组,分别施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组间比较两组长期透析患者的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情况及情绪、舒适度、满意度状况。 结果: 综合组 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0.00% 显著低于对照组 11.76% , SAS 、 SD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施行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长期透析 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情况,并改善患者情绪及舒适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长期透析置管 多重耐药菌感染 舒适度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PICC肿瘤患者采用 PDCA护理的护理质量与患者依从性。 方法: 本次研究择取我院肿瘤患者 PICC 72 例,选取病例时间在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分组方式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 n=36 )和对照组( n=36 )。实验组 36 例患者予以 PDCA护理,对照组 36 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将护理质量和依从性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 PICC导管维护效果评分均低于实验组, P< 0.05有比较意义。两组依从性比较,对照组低于实验组, P< 0.05有比较意义。 结论: PDCA护理运用到 肿瘤患者 PICC中可使患者 护理质量更优,依从性更好,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PDCA护理 肿瘤患者 PICC置管 依从性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PICC肿瘤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与并发症发生率密切相关,自我管理水平越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就越高。本文主要从PICC肿瘤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改善途径和评价方法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帮助PICC肿瘤患者改善导管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肿瘤 自我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感染(CVC-RI)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0月至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88例肿瘤化疗后CVC-RI患者为研究主体。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均是44例。A组即专科护理,B组即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各项FACT(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评分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B组为29.55%,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肿瘤化疗后CVC-RI患者行专科护理可改善其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情况,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肿瘤 化疗 中心静脉置管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