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形成预防护理。方法选取从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与护理组(1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预防护理,对比两组下肢静脉情况。结果护理组中未发生DTV,对照组DTV发生率为26.67%,护理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40.00%,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采取预防护理能减少发生下肢静脉,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老年患者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针对骨科患者静脉的危害,从静脉形成的影响因素、临床表现、物理和药物两类预防措施、健康宣教、观察护理、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介绍。

  • 标签: 骨科患者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单纯性脑出血患者和脑出血并发静脉形成患者在卒中严重程度,凝血功能和血液内容物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静脉形成高危因素。方法分析29例住院的脑出血并发静脉形成患者临床资料并与53例同期住院单纯脑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患者在卒中发生程度指标肌力,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TIG),血液内容物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GMP140)等多方面指标存在明显差异(t检验或x2检验),以高于对照组平均值三分之一作为指标异常的阳性标准,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含量(OR=5.78,95%CI1.98~6.23)、D-二聚体(0R=5.1,95%CI2.63~7.1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OR=1.98,95%CI1.67~2.54)、肌力≤3分(OR=3.44,95%CI1.66~5.18)。结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严重程度,凝血功能和血液内容物的改变可能是诱发静脉形成高危因素,其中纤维蛋白原含量、D-二聚体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出现异常与肌力≤3分都是诱发静脉形成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脑出血 高危因素 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46-02
  • 简介:摘要目的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静脉形成(DV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并发下肢DVT的骨科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接触溶栓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治疗后经足背静脉加压滴注尿激酶治疗,接触溶栓组采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接触溶栓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溶栓组治疗期间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效果优于全身溶栓治疗。溶栓导管可使药物直接与血栓接触,提高疗效,也有效降低了溶栓药物的使用剂量,从而减少了全身循环的游离药物量,降低出血并发症。

  • 标签: 下腔静脉滤器 导管接触性溶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创伤患者下肢静脉风险评估的构建。方法通过Delphi法对36名临床护理专家实施函询调查,明确手术创伤患者构建下肢静脉评估表。结果2轮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均为100%老专家权威系数为0.878;专家积极系数为100%。经专家鉴定,明确了解了患者相关风险因素的价值及内容、临床相关风险因素以及风险分级评估的预防措施。结论按照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积极系数的依据,手术创伤患者下肢静脉形成风险评估条目的可信度及代表性较高,对临床护理人员预防手术创伤患者下肢静脉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手术创伤 下肢深静脉 血栓 风险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骨科术后下肢静脉形成(DVT)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86例骨科大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48例,气管插管全麻38例。对患者术前、术后采用心理护理、预防措施、饮食护理、机械护理和药物护理。结果通过对86例骨科大手术患者进行预防及护理措施,发生DVT3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康复出院,非常有效的减少了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下肢静脉是骨科大手术后的危险并发症,采用基本预防、药物预防结合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低DVT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骨科大手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索预防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下肢静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2.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护理应用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术后下肢静脉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共82份,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为(60.46±7.64)、社会功能评分为(48.26±6.82)、认知功能评分为(70.42±6.18),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为(54.24±7.11)、社会功能评分为(41.86±6.77)、认知功能评分为(64.87±6.07),其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可以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静脉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肢静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分析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疑似下肢静脉患者进行观察,对患者分别进行静脉造影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诊断符合下肢静脉的患者有57例,静脉造影术诊断的符合下肢静脉患者有56例,其中诊断正确的患者有54例,敏感度为96.4%(54/56)彩色多普勒准段的特异度为78.6%(11/14),说明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诊断能够收到显著的诊断效果。结论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静脉患者,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临床上可以将这种诊断方式与静脉造影术进行综合使用,进而提高临床诊断工作的准确率。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超声诊断 下肢静脉血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试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7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对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下肢静脉发生率、总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骨科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发生率,可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患者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创伤外科骨折患者下肢静脉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创伤外科2014年l1-2016年6月住院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静脉形成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下肢静脉形成明显低于观察组,住院天数减少,且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创伤外科骨折患者下肢静脉形成,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干预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