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期间加强压力损伤风险管理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我院CRRT治疗的病患共计150例,时间界限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通过奇偶数分组处理,参照组(奇数)纳入75例,执行常规护理操作,实验组(偶数)归入75例,执行集束化护理操作,对两组压力损伤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参照组(14.67%、13.33%)相比,实验组可褪色红斑发生率2.67%、压疮发生率1.33%更低,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CRRT治疗期间,加强压力损伤风险管理,实施集束化护理操作,能够降低压力损伤的发生概率,强化临床护理有效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压力性损伤 风险管理 集束化护理
  • 作者: 董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上海长征医院,上海200003
  • 简介: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压力损伤的主动预防和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本院ICU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46例ICU病患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对其进行主动预防和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诊疗依从评分、治疗认知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ICU患者压力损伤发生风险较高,采用主动预防护理可以提高ICU器械压力损伤患者诊疗依从,可以降低压力损伤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

  • 标签: ICU;危重患者;压力性损伤;主动预防护理
  • 作者: 马占英,李吉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河南 邓州474150
  • 简介:近年来,随着车祸、骨折及重大疾病等需要长期卧床疾病发生率升高,增加了压力损伤发生风险, 为进一步控制疾病恶化,采用有效的护理。中医去腐生肌法在治疗压力损伤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改善患者疾病症状。因此,本文对去腐生肌法在压力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临床中医去腐生肌法治疗压力损伤提供参考。期望为压力损伤运用中医去腐生肌法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中医;去腐生肌法;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减少手术压力损伤例数的效果。方法:以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压力损伤发生较少,P<0.05。结论:在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压力损伤的概率,减轻患者不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手术压力性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以伤口治疗师为主导的压力损伤链式管理体系,提高全院整体伤口预防、处置管理水平,降低压力损伤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两组住院患者医院压力损伤发生率变化情况。结果:压力损失链式管理体系构建后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构建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伤口治疗师为主导的压力损伤链式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降低院内发生压力损伤的发生。

  • 标签: 专科护士 主导 链式管理体系 压力性损伤 发生率
  • 作者: 余春兰 张燕群 骆秀丽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乐山市中医医院  发热门诊  四川乐山  614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压力损伤预防与治疗中开展伤口造口小组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长期卧床患者50例,将入选的病例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25例,在预防压力损伤管理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伤口造口小组管理,将两组最终获得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各指标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依从与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显著提升,护理不良事件和压力损伤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最终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临床长期卧床患者开展伤口造口小组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卧床期间的舒适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压力损伤发生,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促进疾病治疗效率。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预防与治疗 伤口造口小组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压力损伤高危患者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为医疗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收的压力损伤高危患者展开研究,样本的数量为50例,按照要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应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措施。在护理工作全部结束后,统计两组数据,对比两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总结出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工作结束后,其损伤发生率比较低,健康教育水平较高,护理工作也具备较高的满意度,各项评分都要优于对照组,且具备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于压力损伤高危患者来说,在临床护理的环节应用品管圈活动的方式,可以更好的降低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预防发生并发症的问题,提升患者的医疗水平,以更好的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对医学水平提高产生积极意义,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 品管圈活动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在脑卒中卧床患者压力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卧床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常规皮肤护理及压力损伤预防,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损伤的发生情况。   结果: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护患一体化模式 脑卒中 卧床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预防脑肿瘤患者术后压力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9月-2021年11月收治的30例脑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活动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93.00%)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80%),观察组(6.67%)患者术后压力损伤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脑肿瘤患者 术后压力性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创伤科护理压力损伤培训中利用工作坊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并分析。方法:于2020年3月-2021年5月期间选取了80名创伤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设置压力损伤、预防、各期护理、体位管理、疼痛管理等五个培训主题。通过五个环节对其进行内容培训(理论环节、实践操作环节、案例环节、人员探讨环节、总结环节)。每星期进行一个主题的培训,每次培训两个课时,一共10个课时。最后对比分析护理人员在培训前后对于压力损伤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习态度得分和护理人员对工作坊模式的认可度。结果:在经过工作坊培训模式之后,80名护理人员在压力损伤护理知识和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培训之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工作坊认可度方面80名护士有97.5%的护士认可了授课形式,在调动学习兴趣方面有96.25%护理进行了认可。结论:对在创伤科护理压力损伤培训中利用工作坊,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能力,还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使其可以主动投身到相关知识学习中,可以为护理领域的相关培训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工作坊 创伤科 护理人员 压力性损伤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骨折卧床患者压力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2022年3月~2023年6月本院创伤中心收治的骨折卧床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7例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患者48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损伤的发生情况。 结果:实施护理层析管理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文对骨折卧床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预防并减少了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损伤的发生,对促进患者预后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骨折 卧床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在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期间选取本院94例压力损伤高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7,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比较两组压力损伤发生率、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损伤进行监管和预防,利于降低压力损伤发生率,使患者的整体舒适度提高。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压力性损伤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在预防脑肿瘤患者压力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间收治的脑肿瘤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给予体位护理,两组各35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压力损伤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5.71%,对照组总发生率28.5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的医疗环境、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体位护理,其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压力损伤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体位护理 脑肿瘤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天疱疮疾病是一种病因复杂,且易于复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患者患病,长期接受治疗干预,会对其心理状况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或者治疗进度缓慢,因此需要在疾病治疗阶段中重视疾病护理,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不适感,促使情况迅速好转,并有效避免疾病复发。

  • 标签: 天疱疮皮肤损伤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PICC是当前肿瘤治疗中使用最广泛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在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当中,皮肤损伤最常见。导管相关皮肤损伤会导致患者皮肤瘙痒、疼痛等不适,甚至引发血流感染和非计划拔管。本文对近10年来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回顾。

  • 标签: 导管相关皮肤损伤 PICC 护理 皮肤损伤 PICC皮肤撕裂 PICC皮炎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炎
  • 简介:摘要:为了全面提升天疱疮皮肤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文章针对天疱疮皮肤损伤临床护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首先,简单探讨了天疱疮皮肤损伤的具体特征。随后,从创面护理、日常护理以及特殊部位损伤护理三个方面,分析天疱疮皮肤损伤的临床护理研究工作进展,为后续天疱疮皮肤损伤护理工作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天疱疮皮肤损伤 临床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无创呼吸机引发面部压力损伤的预防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1年5月,止于2023年5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病例数为78,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39,在无创呼吸机引发面部压力损伤预防中分别实施常规预防方法和用安普贴水胶辅料贴于面部两侧和鼻根部预防方法,对比面部压力损伤预防效果和面部舒适度。结果:面部压力损伤程度比较,实验组面部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舒适程度和辅料更换次数比较,实验组舒适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辅料更换次数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采取安普贴水胶辅料贴于面部两侧和鼻根部预防方法,能够减轻对于患者造成的损伤,确保患者在治疗阶段的舒适度,而且能够确保患者治疗安全程度。

  • 标签: 无创呼吸机患者 面部压力性损伤 预防性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末梢血流灌注指数(continuous tip perfusion index,CTPI)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压力损伤(压伤)的预警作用,为压伤预防由主观评估改为客观测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2月至7月入住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ICU中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迈瑞监护仪N15监测患者骶尾部CTPI并记录同期Braden量表得分。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表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临床数据,包括患者床号、年龄、性别、糖尿病、心脏病、连续肾脏代替治疗、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采用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CTPI与Braden量表的压伤预警能力。结果患者第1~5天CTPI的AUC为0.855、0.809、0.896、0.855、0.872,最佳临界值均为0.09;Braden量表第1~5天的AUC为0.747、0.617、0.692、0.717、0.791,最佳临界值为13、13、13、12、13。结论CTPI的压伤预警能力高于现临床应用的Braden量表,其最佳临界值为0.09。

  • 标签: 连续性末梢血流灌注指数 Braden量表 压力性损伤 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