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正>我国古代戏曲中以梦境为描写对象的剧作相当多,不少戏曲名著都有梦境描写,关汉卿、马致远、汤显祖都是写梦的大手笔。提起梦与文艺创作的关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弗洛伊德。实际上,只要注意一下我国古代的戏曲批评就不难发现,汤显祖、谢肇涮等批评家早就提出了"因情成梦,因梦成"、"与梦同"等重要论断,王骥德、金圣叹、李渔等踵事增华,使"以梦释"这一方法在戏曲批评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 标签: 戏曲创作 美学价值 描写对象 古代戏曲 王骥德 文艺创作
  • 简介:(一)由文化部委托中国戏曲学院筹办的“戏曲现代教学研究座谈会”,于一九八一年七月三日至十四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二十一个省、市的二十七所戏曲院校的、以古老剧种专业为主的正式代表五十人,列席代表十人,代表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豫

  • 标签: 古老剧种 教学剧目 教学研究 中国戏曲学院 列席代表 现代题材剧目
  • 简介:摘要: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万寿恩科举人、贵州箸名诗人、镇宁州举人余上泗《蛮峒竹枝词一百首》中有诗题名为“地”日:“伐鼓鸣征集市人,将军脸子跳新春。全凭认得杨家将,看到三郎舌乱伸。”这是迄今为止描述安顺地表演情景最为传神的诗句,其中的“全凭认得杨家将”一句。道出了安顺地脸子“以面代人”的中国传统戏剧脸谱化的源流与衍化进程,堪称绝妙。

  • 标签: 屯堡文化 安顺地戏 地戏脸子 艺术特征 雕刻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画属于民俗绘画。以戏曲为题材的绘画,可提供戏曲的形象信息,同时可供爱好者欣赏。戏曲重人物装扮、轻舞台装置,古典人物画重人轻景,二者的写实倾向与写意倾向各呈异趣。明清时期,随着戏曲的普及,戏曲的人物造型在民间工艺美术领域多有表现。与此同时,出现了师徒相授、父子相承的专业作坊。民国前后,

  • 标签: 京剧 戏曲史 清末民初 光绪年间 民国初期 民间工艺美术
  • 简介:李谷一、张也、黄卓、雷佳、王丽达、刘一帧、易秒英、何怡等都是活跃在中国民族声乐歌坛、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著名歌唱家和歌手,她们声音甜美,婉转动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她们曾经都学习过湖南花鼓。花鼓演唱的风格特色对他们有无帮助,或者说花鼓有些什么润腔技巧呢?本文通过对湖南花鼓润腔二十一法进行分析,旨在为学习花鼓演唱和民族声乐演唱的人们提供一种借鉴。

  • 标签: 湖南花鼓戏 润腔二十一法
  • 简介:翻阅中国文学史与中国戏曲史,波斯胡曲与唐宋乐舞大曲关系似乎近些,但是延伸至宋、金、元诸宫调及其散曲与剧曲,则显得有些遥远而虚无缥缈。事实上,中国传统诗歌与民间戏曲之河一直有着共同

  • 标签: 诸宫调 宋金元 波斯 西域 金章宗 大曲
  • 简介:河阳花鼓戏是河南省孟州市的地方剧种。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理清了当前河阳花鼓的发展脉络及其基本轮廓。调查表明,河阳花鼓自古就称花鼓,因唱腔多用"哼"音,又名"哼曲"。它于民国五年被当地官府禁演,随后散落民间在私下传唱,20世纪60年代基本失传。如今,在非物质文化保护背景下,河阳花鼓被重新建构。然而重新建构的花鼓不被民间的老艺人所承认,因此在重新创作过程中出现了"承、改之争"。笔者将田野中搜集到的曲调,采用语言音乐学的分析方法,从唱词音声的显性和隐性音乐价值入手,对传统与现代河阳花鼓唱词音声进行详尽分析比较。通过分析,笔者发现,现代重新创作的河阳花鼓与传统花鼓有一定联系,但摒弃了传统花鼓最独特的"哼腔"元素。

  • 标签: 河阳花鼓戏 哼腔 语言音乐学 显性 隐形
  • 简介:<正>一坎坷曲折、姗姗来迟的研之路1936年农历十月十二日,我降生在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的一户农家。不足5岁,目不识丁的父亲从书摊上买回木刻本《大学》,送我到私塾启蒙。我随着老师拖着悠长的声调念书认字。三年后,换了一位颇有新思想的老师给我们讲些新书,还教我们作文。越二年,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名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论》的

  • 标签: 木洞镇 戏曲创作 戏曲理论 戏剧学 知天命 木刻本
  • 简介:东南亚地区的泰国,在地缘上,是我国亲密的邻邦,在文缘上,也与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交往关系。中泰两国邦交始于西汉,明代更有频繁的文化交流,我国聘请了当时称为"暹罗"国的人员,前来举办暹语专修班,暹罗也向我国派出了留学生。清嘉庆七年(1802年),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已流传到泰国并译成暹文出版。在戏曲方面,早在康熙年间,我国的潮剧、粤剧、闽剧、皮

  • 标签: 潮剧 泰国 中国戏曲 演出 东南亚地区 文化交流
  • 简介:京剧传统的人物造型,是传统戏曲舞美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美的创造物,是历代艺人不断加工、丰富、革新的结果。在每一个时代、在每一件“作品”上,都倾注了艺人的心血,都把每个时代最富特征、最有代表性、最美的部分溶进其中,因此,美的生命力在于它真正的表达了每个时代的特质。

  • 标签: 人物造型 传统戏曲 京剧 服饰色彩 美的形象 人物性格
  • 简介:湖南花鼓源于湖南的民间歌舞、山歌、船工号子、地花鼓以及说唱艺术。由于剧种形成年代不长,除有本剧种的声腔外,在做、吟、打、过场音乐等方面,基本上是借鉴了湘剧的程式和曲牌。在音乐方面,从建立新中国以来,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开创的“省花路子”音乐体系为代表,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喜闻乐见的花鼓音乐,推动了花鼓的音乐革命,并得到了领导、专家、老师、同行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

  • 标签: 湖南花鼓戏 打击乐 创新 编配 民间歌舞 说唱艺术
  • 简介:<正>福建大田朱坂村及永安槐南村的作场(又称"丰场"、"人场")是由宗族制度传承、以祈丰保民为主要功能的演剧形式。朱坂作场又称"丰场"、"阔公",由廖、余两姓子弟共同演出,1949年以前每隔10年,逢辛演出,现5年一举,丰场演出旧例从正月初一延续至清明,现于元宵结束。槐南作场由该村黄氏宗族组织演出,通常连演两年,歇两年,再连演两年(如今每年都演),演出时间在正月十五之前,现确定为初七与十三。朱坂、槐南两地作场的演剧组织、制度、出目及演出形态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特征,本文

  • 标签: 槐南 演出时间 副末 场师 引戏 传统文化特征
  • 简介:现存的六种元人水浒作品,有着十分相似的创作模式,这同元代社会黑暗现实和宋元人民反抗异族压迫的民族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着力塑造衙内型人物的丑恶形象,宣泄了对元蒙统治者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的强烈不满;广泛设计“夺翠”与“偷翠”故事,表现了对异族落后文化习俗带来的伦理观念混乱的社会现状的批判;热情歌颂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英雄行为,宣扬了民族反抗精神和复仇主义思想。这种创作模式与思想倾向对于后来《水浒传》的成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标签: 元人水浒戏 创作模式 民族意识 深刻影响
  • 简介:苗族蚩尤源于苗族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有着数千年的传承历史,以古朴、灰谐、夸张、个性化的表演方式,纯正的民族素材和独特的苗族面具而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纵观苗族蚩尤的发展、传承历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提出对其保护与传承的思路,维护地方戏剧的文化发展环境,强化地方戏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拓展苗族蚩尤的发展空间。

  • 标签: 苗族 蚩尤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 简介:由于"删诗"与"禁"传统的双重过滤,黄梅相对原生态的外在状貌和内在功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异.本文旨在通过对黄梅早期老艺人口述本与改编本、的比较,对黄梅相对原生态进行知识考古式研究,揭示黄梅相对原生态的民间狂欢仪式本质.与黄梅后期成熟的戏曲剧目相比,即便是改编的早期乡村小戏也仍然具有民间狂欢仪式的相对原生态特征,其核心是民间狂欢化的"笑"和"闹".

  • 标签: 黄梅戏 民间狂欢仪式 相对原生态
  • 简介:在我国众多的文化遗产中,地方小戏是一个较庞大的队伍,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我国戏曲的繁衍、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从浙江庆元的地方小戏——“二都”的生存环境和空间越来越狭小,甚至面临消亡这些现象看来,地方小戏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迫在眉睫。

  • 标签: 二都戏 地方小戏 古代文化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大型经典滑稽《七十二家房客》是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的看家之作。1952年,四位滑稽艺术家杨华生、张樵侬、笑嘻嘻、沈一乐以解放前上海底层市民的艰苦生活为素材,写就了轰动一时的《七十二家房客》,从此在观众心目中,《七十二家房客》成了住房狭小的代名词。1978年,在"文革"中被打成"大毒草"的这出经典剧目重新登台亮相,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随着时代的发展,《七十二家房客》也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当今社会鲜活事件发展补充。说起"三六九"、"炳根"、"二房东"、"小皮匠"这些《七十二家房客》中的经典人物,在上海可谓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三六九"是从何而来?《七十二家房客》的剧本是怎样诞生的?王汝刚怎么会到滑稽界唱滑稽?新世纪里的《七十二家房客》又有了何发展?林林总总的《七十二家房客》又是怎么样的?在《七十二家房客》的嬉笑怒骂间,作者将为你揭秘滑稽《七十二家房客》故事里的故事。

  • 标签: 滑稽戏 房客 故事 滑稽剧团 经典剧目 与时俱进
  • 简介:<正>宋代是一个民神信仰非常盛行的时代,民间祭赛祀神活动中多伴有歌舞优搬演,虽然官方一再对民间赛祭社乐演戏予以限制和打击,但祭赛演戏和社戏还是溢出了宗教仪式的边界,作为民间演剧活动的特定表现而不断高涨,这种景象恰恰酝酿着两宋戏剧史的重大转机。

  • 标签: 戏剧史 演剧活动 淫祀 生长土壤 民神 斋郎
  • 简介:在世界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县文博馆内,现存一组纱阁人,简称纱阁,是本城店铺六合斋老板许立廷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制作的。原为三十六阁,现存二十八阁,每阁一剧,均为清末梆子声腔流行剧目的精美再现、梨园舞台演出实况的漂亮缩影。场上人物动感鲜活,化妆、服饰异彩纷呈,就连舞台装置和道具也都很逼真。凝聚着情节瞬间的戏曲造型,看似无声胜有声,令人沉迷其间,流连忘返。强烈的艺术魅力,折射出作者的聪明和才智。这是一组珍贵的民间工艺的历史遗存,古代造型艺术的新增品种,也是当地戏曲民俗的形象展示,为我们了解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山西中部地方戏曲的独特风貌、繁荣情景,以及梆子声腔二十八种剧目某一场面的表演形式,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参照。

  • 标签: 纱阁戏人 民间工艺 山西 平遥县 表演形式 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