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护理干预方法对无创通气患者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9例呼吸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2组均实施无创性机械通气,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整体性护理干预。对照2组患者对无创通气的依从性。结果2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之后,观察组21例(60%)在30min内就能适应呼吸机,对照组则只有13例(38.23%)在30min内适应,而观察组在呼吸治疗过程中,出现自感呼吸不畅、惧怕、发抖等心理障碍5例(14.29%),对照组为15例(44.12%),观察组心理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综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依从性,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无创性机械通气 护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胸外科ICU重症患械通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胸外科ICU重症患者96例,随机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和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7.3%低于对照组52.9%。结论机械通气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护理水平。

  • 标签: 机械通气 心胸外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ICU收治的92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均对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对照组采取仰卧位,观察组采取俯卧位,对比两组患者通气12h和24h的PaCO2与PaO2与通气24h的呼吸频率、心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通气24h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及心率(18.69±2.11,94.88±2.31)明显高于对照组(12.45±2.12,72.98±1.67),且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而对照组并发症5例,占10.87%;通气24h与通气12h相比,两组患者的PaCO2与PaO2更优,且这两个时段观察组的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具有更好效果,帮助患者早日脱机。

  • 标签: ICU 呼吸衰竭 俯卧位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通气合剂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6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6h开始饮水,不采取其他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措施,研究组在术后24h开始口服健脾通气合剂,比较两组产妇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初乳出现时间等。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泌乳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缓解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应用健脾通气合剂,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前泌乳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和母乳喂养,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胃肠功能恢复 健脾通气合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受教育程度机械通气患者在ICU中接受重症监护时的自身体验情况,为护理质量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将综合ICU中使用机械通气的清醒患者,按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分为4组,按《重症监护量表》进行重症监护体验资料的收集,用SPSS17.0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不同组在重症监护体验的“环境感受”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维度的部分条目,高中及以上患者的不良感受明显高于其他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患者对ICU内环境的感受有较大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出现的不良感受更明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

  • 标签: 教育 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 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性呼吸衰竭且具备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ventilation,NIPPV)治疗基本条件的病员,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1h)SaO2(血氧饱和度)、PaO2(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R(呼吸频率)、HR(心率)、MBP(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匹配组P值均>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未治疗时初始基础情况相同,具有可对比性。治疗后SaO2、PaO2、PaCO2匹配组P均<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R、HR、MBP及给氧流量匹配组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治疗组的心肺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结论NIPPV在急诊应用是安全而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呼吸机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相比较,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较高,死亡率明显较低,而不良反应则差别不明显。结论急诊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的提高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急诊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气道不同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氧气驱动雾化罐进行湿化,实验组采取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比较两种方法湿化效果、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湿化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湿化后并发症气道黏膜损伤、刺激性咳嗽、出现痰栓、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对照组与实验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量注射泵气道湿化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气道湿化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婴幼儿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早产儿呼吸暂停等疾病的抢救。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0年3月~2012年3月呼吸心跳骤停、窒息、呼吸窘迫患儿69例,抢救中采用面罩无创正压通气。结果抢救患儿69例,除3例效果不佳改为气管插管外均获良好抢救效果。结论操作简单、安装容易、所需设备少、费用低、患儿耐受较好;既能迅速投入抢救,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又可避免气管插管有创操作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的发生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婴幼儿 抢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于清醒机械通气的ICU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及效果的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清醒机械通气的ICU患者分析并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心理的护理干预,对此二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做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全部显著减小并优于对照组,比较后发现具备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清醒机械通气的ICU患者进行心理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程度,且患者的配合能力有所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康复效果增加。

  • 标签: 心理干预 ICU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分别施予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4%(64/70)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1.4%(50/7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气指标PaO2(72.0±7.6)、PaCO2(42.4±7.5)和肺功能FEV1/FVC(67.0±7.1)、FEV1(75.4±9.5)改善优于参照组的(52.5±7.8)、(51.6±6.6)、(59.2±7.4)、(70.2±6.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情况,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身体损伤。

  • 标签: COPD 急性加重期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不同鼻饲方法观察注射器一次性推注和间歇重力匀速滴注鼻饲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成功脱机的影响。方法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50ml无菌注射器一次性推注鼻饲,试验组采用间歇重力匀速滴注鼻饲,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误吸、胃潴留、胃肠道反应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重力匀速滴注鼻饲法可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脱机率。

  • 标签: 间歇重力匀速滴注 肠内营养 并发症 脱机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浅层吸痰在机械通气新生儿中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共60例,按不同吸痰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分别在吸痰前后,对两组患儿心率(HR)、血压(MBP)、血氧饱和度(SpO2)及气道阻力(R)等指标进行测定,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后对两组相关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吸痰前在HR、MBP、SpO2及R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吸痰前后HR、MBP、SpO2及R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患儿气道黏膜损伤、肺出血、烦躁、插管脱出移位、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新生儿中实施浅层吸痰,能最大限度的吸出痰液,同时能将对患儿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浅层吸痰 新生儿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法对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与护理,包括合理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人工气道护理、呼吸机管理。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基础疾病教育、训练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呼吸训练。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肺部并发症、呼吸机撤机情况等方面。结果试验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撤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次撤机不成功/呼吸机依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法可减少患者呼吸机依赖的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机械通气 成功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