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80例患者,经过患者的同意后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患者为治疗组,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另一组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结果通过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效果。两组患者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于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高于普通开颅手术,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等特点,适合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并与内科保守疗法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病者临床资料,按照其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62和对比组55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的是立体定向手术,对照组则是内科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死亡率上、消除血肿时间、术后半年内身体机能恢复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开销方面,远远优于对照组,对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比之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更优,为挽救患者脑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应积极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立体定向手术 内科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转移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全脑放疗和福莫司汀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我院在2010年5月~2011年5月期间,一共收治了脑转移患者9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放疗+全脑放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福莫司汀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R、PR、SD、PD分别为5、13、5、2,中位生存时间为9.5个月。对照组CR、PR、SD、PD分别为2、10、6、2,中位生存时间为5.6个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转移患者使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全脑放疗和福莫司汀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脑转移瘤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全脑放疗 福莫司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于本院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的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并将同时期采用保守治疗进行干预的2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然后将两患者治疗前后的NDS评分及血清疾病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d与14d时的NDS评分及血清疾病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应时间段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可较快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及其他疾病相关指标。

  • 标签: 微创穿刺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44例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2例)。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清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脑室出血患者中的20例进行研究,采用微创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组20例脑室出血患者经过我院治疗,恢复良好7例,需要照顾10例,植物人2例,死亡1例,生存患者中,均未出现严重的脑积水。结论微创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能够有效清除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内的积血,恢复脑脊液正常状态,减少并发症和有效降低脑室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侧脑室引流 腰穿脑脊液置换 脑室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和高血压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相关性。方法选自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以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分组,为高血压组与正常组,对2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和脑出血发生还有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跟踪观察。结果在60例患者当中,高血压患者有49例(81.7%),正常血压组患者有11例(18.3%);在高血压组患者当中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相对于血压控制不当的患者,在预后方面有显著优势,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与高血压病之间存在有一定的联系,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血压密切关注监视,对有高血压的患者要严格进行血压控制,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病相关性
  • 简介:<正>目的:评估肾上腺嗜铬细胞患者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时,有无必要先行控制肾上腺静脉。方法:研究对象包括2000年2月至2010年12月间,114名行经腹腔或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肾上腺嗜铬细胞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1:先结扎肾上腺静脉;组2:后结扎肾上腺静脉)。在以下时间点分别采血用高效液相

  • 标签: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静脉 肾上腺切除术 腹膜后腹腔镜 结扎 患者
  • 简介:目的总结经皮穿刺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pEVAR)中应用PercloseProGlide血管缝合器的经验,并评估该缝合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完成的57例pEVAR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57例患者腹主动脉腔内治疗的手术即刻技术成功率为100%(57/57),手术平均时间(93.5±17.8)min。ProGlide共缝合106处股动脉入路,其中缝合20F~22F血管鞘36例次,18F以下血管鞘70例次。血管缝合器一次成功率88.7%(94/106),二次成功率91.5%(97/106)。缝合失败导致穿刺点出血5例,其中2例行手术探查止血,3例局部压迫并加压包扎止血;入路动脉闭塞4例,均行手术探查并重新缝合。术后蓝趾综合征(垃圾脚)6例,发生率5.7%(6/106)。围手术期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pEVAR术中使用PercloseProGlide缝合器安全有效,加强术者经验并挑选合适患者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经皮穿刺封堵 腔内修复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脑出血后引起的偏瘫与血管活性物质之间有无关系。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人住本院神经科和康复科的56名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首先测定该组研究对象的血管活性物质,再利用Berg平衡量表来评价患者的平衡协调能力.然后将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对象经过Berg平衡量表评分后显示,最大得分39分,最小得分7分,平均得分25-38分,标准差为1.74,脑出血偏瘫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与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降压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呈正相关,而与神经肽Y呈负相关。结论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降压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越多,神经肽Y含量越少则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平衡协调能力恢复越好。

  • 标签: 脑出血偏瘫 协调功能 血管活性物质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急性老年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中并不常见,但其危害性较大,如若不能及时的发现和治疗将造成严重的后果1。近年来国内外医学专家对于急性老年消化道出血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专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急性老年消化道出血具有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患者冬季发病较多、较重,并且在临床的统计学分析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的老年患者以消化性溃疡造成的出血为主,在所研究的对象中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占有较大比例2。目前,对于急性老年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要是以局部止血和全身性的治疗为主,同时在患者治疗药物的选择上,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予以保护胃黏膜以及促进胃黏膜增生的药物进行辅助的治疗3。

  • 标签: 老年人急性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共80例,上述患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出血 奥美拉唑
  • 简介:目的比较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部分切除术与全切除术治疗肾上腺醛固酮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4例醛固酮临床资料。34例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全切除术,60例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24.5个月。结果行肾上腺全切组手术时间(40.0±12.0)min,术中失血量(23.5±9.5)ml,拔引流管时间(2.5±1.2)d,肿瘤大小(20.0±5.0)mm,术后住院天数(6.5±2.0)d。行肾上腺部分切除组手术时间(48.0±13.0)min,术中失血量(25.5±10.0)ml,拔引流管时间(2.8±1.4)d;肿瘤大小(18.5±4.5)mm;术后住院天数(7.0±2.5)d。肾上腺全切除组和部分切除组的肿瘤大小、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和拔引流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除组手术时间短于部分切除组(P〈0.05)。全切组术和部分切除组术后有效率分别为100%(34/34)和96.7%(58/6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发肾上腺醛固酮适合于肾上腺部分切除术,肿瘤多灶性是保留肾上腺组织手术治疗无效的主要原因。对于部分切除术治疗无效患者,再次行患侧肾上腺全切除或肿瘤切除均可获得良好疗效。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瘤 肾上腺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方法我们与烟台市福山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联合,将福山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6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禁食、补液、注射西咪替丁、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禁食、补液、注射泮托拉唑钠、对症支持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具有保护胃黏膜、改善胃黏膜微循环的功效,能使溃疡面尽快愈合,是安全理想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注射 泮托拉唑钠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总胆固醇(TC)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TC、ALT水平将254例脑血管病患者分为TC增高组、ALT增高组及TC、ALT同时增高组。采用χ2检验分析各数据与疾病预后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年龄差异;采用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他汀类药物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可行性。结果各研究组间发病率及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元线性回归显示他汀类药物可降低T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二者存在线性相关;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患者ALT水平升高(P〈0.05)。结论TC及ALT增高提示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但不同年龄人群诊断依据有所差别。他汀类药物可降低TC、提高HDL-C水平,有助于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且二者存在线性相关。

  • 标签: 总胆固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脑出血 他汀类药物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合并脑积水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经头颅CT检查确诊的4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2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死亡5例,死亡率为11.9%。术后3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按日常能力分级法ADL1级19例,2级15例,3级5例,4级3例。结论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患者应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以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基底节区脑出血 破入脑室 脑积水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3年3月8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加用血凝酶注射剂治疗,治疗72h,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短、症状缓解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确切,是一种理想的止血疗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奥美拉唑 血凝酶 消化性溃疡 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主诉乏力、纳差2月,胸闷、憋气2周于2011年6月12日收入我科,患者2011年6月于当地医院测血压249/149mmHg(1mmHg=O.133KPa),查血尿素氮(BUN)21.8mmol/L,血肌酐(Cr)758umol/L,予以置中心静脉导管,开始血液透析治疗。诊断急性肾损伤3期、恶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肾损害。入院后查血: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急性肾损伤 术后出血 伤患者 肝素封管 恶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高压氧治疗的可行性以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治疗组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中,治愈出院者35例,好转者5例,效果不明显者10例,有效率为80%,治疗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中,治愈出院者42例,好转者6例,效果不明显者2例,有效率高达96%。两者比较,差异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高压氧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可行的,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规模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高压氧 恢复期 可行性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