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门诊护士诊技巧。方法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温馨的就诊环境;管理自身的情绪,冷静处理问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正确引导患儿就诊;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正确掌握沟通技巧。结果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和赞扬。结论提高分诊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沟通能力,做好门诊诊工作,对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医院的声誉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儿科 门诊 分诊技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科门诊加强预检诊管理,并分析其对门诊诊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到外科门诊就诊的102例患者。根据其就诊时间分为2组,每组51例。对照组开展常规诊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预检诊管理。评估两组的诊符合率、患者就诊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分诊符合率为96.08%,患者就诊满意度为98.04%,较对照组的78.43%、82.35%相比均更高(P<0.05),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0、1.9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外科门诊加强预检诊管理可提高分诊准确度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 分诊质量 预检分诊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研究血液中ATP含量随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建立数学模型,以ATP含量作为血液质量的评判指标,对4-32℃区间不同保存温度条件下血液的质量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系列经验数据.结果表明:假设ATP的浓度y=f(d,t,s)是时间d、温度t和起始浓度s的连续函数,利用数理统计中的线性回归理论对模型加以拟合,得到了ATP浓度随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变化的一般数学物理方程,根据方程推算在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和32℃温度下,以CPDA-1保存的全血分别可以有效保存35、35、29、22、18、18、13、8、7、6、6、5、4、4和3天.结论: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保存温度变化时血液质量变化的一般规律,为准确判断变温血质量、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血液保存 ATP 线性回归 数学模型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的免疫型特点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收集516例初发AML患者骨髓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的免疫表型.结果表明,①516例AML中髓系相关抗原阳性表达率较高,依次为MPO(95.0%)、CD33(93.0%)、CD13(88.8%)、CD117(69.4%),而CD14、CD15、CD64、CD71表达较低,其中145例AML伴淋系抗原表达,分别为CD721.5%、CD196.0%、CD20.78%、CD100.58%、CD200.58%;CD71在M6中阳性表达率为100%,CD64在M5中阳性表达率最高(30.2%);CD34总阳性表达率为57.8%.②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为64.7%,M3组中CD34+患者CR率低于CD34-组(P=0.019).非M3组CD34阳性组的CR明显低于CD34阴性组(P=0.002);CD19+患者CR率高于CD19-组(P=0.028);CD7+患者CR率明显低于CD7-组(P=0.002);CD71+患者CR率低于CD71-组(P=0.013);MPO+患者CR率高于MPO-组(P=0.015);CD11b、CD13、CD33表达阳性组与相应阴性组的CR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型是诊断AML的必备条件,它有助于指导白血病的临床型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免疫分型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心衰中医辨证型及规范化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6例作为样本,以48例为一组,将其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给予西药倍他乐克治疗,中医组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型,并给予中成药、汤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情况、1年内再次住院次数、治疗有效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中医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更好,1年内平均住院次数(2.28±0.10)次、治疗有效率97.92%,平均生存时间(16.61±0.07)年,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型及规范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患者再次住院次数,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寿命,治疗及预后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心衰 中医辨证分型 规范化治疗 预后 相关性
  • 简介:摘要 :总结近年来中医对小儿急性化脓中耳炎的辨证型及临床诊治,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外治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4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小儿急性化脓中耳炎中医研究现状,以期对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中医治疗 综述
  • 简介:目的比较52例间质肺病(ILD)患者临床常见中医证型之间肺功能的差异,试图寻找一些肺功能和中医证候分类之间的规律。方法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收集的ILD患者中医证候进行证候分类,分析得出ILD辨证型的分布特点,同时采集其相应肺功能指标(VCmax、TLC、DLCOSB、DLCO/Va),对中医不同证候的肺功能差异做比较。结果52例肺功能经统计分析显示4种辨证型之间(肺气亏虚、肾阳亏虚、痰浊郁肺、痰热郁肺)之间的VCmax、DLCOSB、DLCO/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阳亏虚型组VCmax低于肺气亏虚型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DLCOSb及DLCO/Va上,肾阳亏虚型与肺气亏虚、痰浊阻肺、痰热阻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损害以肾阳亏虚型最为严重。结论ILD患者中医不同证候的肺功能比较存在差异。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肾阳亏虚型患者其肺功能损害程度较肺虚及痰瘀组严重,与古人病在肺其病浅,病在肾其病深的论述相符,提示肺功能情况与其中医型有关。

  • 标签: 间质性肺病 辨证分型 肺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 研究帕金森病的病程进展与其中医症候型的相关。方法: 将纳入符合 研究标准的 100 例 帕金森患者分为风阳内动、痰热风动、气血亏虚、髓海不足、阳气虚衰 5型 ,并按改良 Hoehn-Yahr分期,分为早、中、晚三期 ,观察各期与中医证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 : 表 1 所示。 结论 :通过探讨帕金森病的中医症候型与其病程发展的相关 ,可充分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 ,早期治疗 ,用中药补偏救弊 ,综合调理 ,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目标 ,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帕金森病 病程进展 中医症候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型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系统红斑狼疮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醋酸泼尼松,给予观察组醋酸泼尼松+中医辨证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  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在常规使用醋酸泼尼松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型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辨证分型 醋酸泼尼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治疗有效率
  • 简介:越来越多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证明氟醚能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这种保护作用主要以氟醚缺血再灌注后预处理和后处理的方式实现。其作用机制目前有多种学说,其中包括:触发体内多种介质相互作用,激活多条信号传导系统如蛋白激酶(PKC)通路、酪氮酸蛋白激酶(PTK)通路和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s)通路等,使细胞产生多种保护效应子如激活腺苷受体、开放线粒体膜表面ATP敏感钾通道、降低细胞内Ca^2+超载、增强心肌ATP合成能力与储存、抑制氧自由基堆积、增加BCL-2表达、抑制炎因子的释放等。研究还表明氟醚吸入后的心肌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异氟醚 缺血预处理 缺血后处理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丙阿托品是一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高选择的强效抗胆碱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强。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和哮喘型慢性支气管炎,尤适用于因用β受体激动剂产生肌肉震颤、心动过速而不能耐受此类药物的病人。本品与β受体激动剂合用可相互增强疗效。丙阿托品定量吸入,能有效地拮抗胆碱能神经的作用,起到良好的平喘效果,肝素雾化吸入则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粘度,二者合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动脉血气,而使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得到纠正,动脉血氧分压提高,从而使血液粘滞度、红细胞压积进一步下降,血容量减少,使肺动脉压下降。

  • 标签: 异丙阿托品 肝素 雾化吸入 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