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5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的感知。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5-8月,对河北省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15名在读三年级全日制护理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MAXQDA2020对反馈的文本数据进行主题分析。结果: 学生对课程思政感知的主题有:润物无声、欣然接纳、心向往之。课程思政教学需改进的主题有:与时俱进、内容相近、主次分明。结论: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学生普遍接纳,且评价较好。但仍需在思政内容选择、教师素质能力方面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课程思政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口腔护理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管理好口腔的健康能够为大众提供一个安全的保障来预防疾病和抵抗病菌。口腔的健康护理能够保持呼吸道的顺畅,能够保证心脏肺等器官的正常运作,为创造一个健康的机体环境奠定基础。所以,口腔的护理问题越来越吸引大众的眼球,如何进行健康的口腔护理是很多人值得深思的,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

  • 标签: 口腔护理 方法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同伴辅导的合作学习模式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选择100位接受基础护理教学的护理大专生,将其随机进行分组,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合作学习模式,观察组则采用同伴辅导的合作学习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的实验成绩、理论成绩、合作能力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护理成绩相比较高,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同伴辅导 合作学习模式 基础护理教学 应用
  • 简介:小组合作即以小组为基本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1].“角色”指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要求,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应行为模式.实践教学是将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加强体验并转化为行为,培养在实际工作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2].《护理教育学》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及技巧为目的,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本研究于2013年在《护理教育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角色实践”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小组合作 角色实践 护理教育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合作照顾护理模式对川崎病患儿所起到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定期展开电话随访)与观察组(25例,实施家庭合作照顾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再住院率、冠状动脉损害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且按时复诊率、家属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家庭合作照顾护理模式对川崎病患儿可以起到非常确切的干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川崎病 家庭合作照顾护理模式 冠状动脉损害率 按时复诊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实践教学约占总学时的50%以上,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探讨合作性学习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在我校2003级高职护理班的《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尝试了小组合作学习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护理学基础》 合作学习法 实践教学 合作性 独立操作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高校-社区合作健康教育方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20例乳腺癌术后即将出院的患者进行分组。双日为对照组只接受出院后常规健康教育。单日为干预组接受出院后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接受高校-社区合作健康教育。两组在出院前1d,及出院后3个月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进行测试。同时由骨科医师采用量角器测定患者肩关节屈、肩关节后伸、肩关节外展、肩内收的活动度。结果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高校-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高校-社区合作 乳腺癌 健康教育 康复
  • 作者: 郑瑶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5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010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康复科住院患者中实施团队合作的价值。方法:研究时段为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院内康复科住院患者60例,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取常规模式、常规模式+团队合作开展两组护理工作,对护理效果相关信息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更高、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团队合作的应用有助于控制康复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增强护理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团队合作;康复科;跌倒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医护合作模式下术前访视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由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共同对次日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在患者入手术室后观察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心率、血压水平变化,对手术的配合度,患者满意度。结果 应用医护合作模式下术前访视的患者心率、血压水平均无明显的变化,且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结论 医护合作模式下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可明显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并提升患者参与手术的主动性,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加强了医护间的默契。

  • 标签: 术前访视 医护合作模式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式健康教育在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19年8月-2022年7月)内,入组案例对象(肺癌化疗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法对案例对象进行分组,一组应用医护合作式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n=30),一组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化疗治疗从依从率指标观察组患者96.67%(29/30)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24/30),(p<0.05)。结论:医护合作式健康教育在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 标签: 医护合作式健康教育 肺癌 化疗 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学科护理合作在住院患者低血糖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低血糖患者84例。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组42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多学科护理合作。评价不同护理方法护理效果、总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评分、15min复测血糖、及时通知医生、记录上报例数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学科护理合作 住院患者 低血糖 风险控制 总满意度
  • 简介:摘要: 慢性疼痛是一种长期存在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疼痛感,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困扰。传统的医疗模式往往难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因此综合护理干预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管理方式。本研究通过对慢性疼痛患者进行跨学科团队合作的干预,并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呈现,旨在探讨跨学科团队在慢性疼痛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关键词包括慢性疼痛;综合护理;跨学科团队;干预;案例研究。本研究采用了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多种手段,以期全面管理患者的疼痛和相关症状。结果显示,经过跨学科团队的综合干预,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讨论部分将进一步分析跨学科团队合作的优势和挑战,为慢性疼痛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结论部分将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对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出建议,以期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和管理方案。

  • 标签: 慢性疼痛 综合护理 跨学科团队 干预 案例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多学科合作安宁疗护对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间收治的83例晚期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多学科合作安宁疗护)和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使用多学科合作安宁疗护,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多学科合作安宁疗护 晚期肿瘤患者 生活质量改善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科技水平整体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并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其在医疗教育领域引进现代化科学技术已是势在必行。微课程作为当前较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使其与医院护理实习生教学相结合,可帮助实习生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便于其完成后续的复习强化作业。基于此,本文以气管切开护理为例,分析高效的微课程教学方式,以期引导实习生充分利用零散的休息时间完成巩固学习,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专业教学成效。

  • 标签: 微课程 医院护理 实习生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学校-社区-医院紧密联合型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在健康教育学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在2007级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学实践教学中,实施校内实训、社区实践、医院见习三阶段教学法,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了解教学效果。结果学生对教学总体安排、课程内容安排、校内实训及社区实践的满意度都达到95%以上。85.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健康教育能力,80.2%认为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81.1%认为提高了分析思考能力,79.3%认为提高了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31.5%认为提高了创新和科研能力。结论学校-社区-医院联合型护理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完善护理教学方法,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

  • 标签: 学生 护理 健康教育 院校 护理 社区卫生中心 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对初产妇分娩恐惧及新生儿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展选择90例在我院接受教育的初产妇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接受孕妇学校,对比两组教育效果。结果:两组初产妇分娩的恐惧度对比,干预前P>0.05,干预后P<0.05。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照护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学校对初产妇而言,可以显著消除其不良的思想,且可以提高其新生儿照护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孕妇学校 初产妇 分娩恐惧 新生儿照护能力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技能大赛逐渐引领了护理职业领域教育的风向标,有助于护理职业教育不断科学化、合理化。因此,在以赛促教的引领下,护理实践课程体系必须对照职业技能大赛要求进行改革。本文分析了以赛促教对护理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围绕以赛促教对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策略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护理实践课程 以赛促教 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 简介:摘要: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为社会培养护理人才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与思想素养同样重要。因此将课程思政纳入专业教学,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实践,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广大专业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 标签: 基础护理学 课程思政 建设实践
  • 简介:目的探讨在本科护理教育中设置循证护理课程,为循证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的相关培训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7名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专家进行3轮问卷调查,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筛选循证护理课程设置指标条目.结果70.59%的专家认为在护理专业本科教育中开设循证护理课程"非常必要",29.41%的认为"必要";70.59%的专家建议将循证护理课程列入护理专业本科的选修课程,学时数为17-24学时;76.47%的专家建议将循证护理课程安排在整个护理学学习的中后期,即基础课程学习后期,临床实习前期;76.47%的专家建议从事临床工作的教师担任本科循证护理课程教学任务.结论本科循证护理课程开课形式为选修课;开课时机为基础课程学习后期,临床实习前期;学时数为17-24学时:师资来源为从事f临床工作的临床教师.

  • 标签: 教育 护理 德尔菲技术 循证医学 课程
  • 简介:目的探讨本科护生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的设计及实施效果。方法根据病情观察课程目标和课程特点,设计临床见习模式。选择教学医院中有代表性4个内科科室,在临床和学院双带教老师指导下,分小组完成问诊、检体观察和讨论内容,同时采用护理临床见习调查问卷对护生进行临床见习效果评价,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生对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的设计比较满意,护生对临床见习评价的总得分为(4.38±0.43)分,老师维度评分为(4.45±0.06)分,学生维度评分为(4.27±0.69)分,组织维度评分为(4.42±0.05)分,效果维度评分(4.54±0.56)分,均达到较好水平。临床见习效果与老师维度、组织维度、学生维度呈密切正相关(r=0.671、0.549、0.802,P〈0.01)。结论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设计和见习效果值得肯定,为开设病情观察相关课程提供借鉴。

  • 标签: 本科护生 病情观察 护理课程 临床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