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及环氧化酶-1(COX-1)基因C50T和环氧化酶-2(COX-2)基因G765C多态阿司匹林抵抗相关。方法634首次发病脑梗死患者,入院次13开始服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前和治疗7~10天后分别检N--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PAG),并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COX-1基因CSOT、COX-2基因G765C多态。结果634脑梗死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AR)者129(20.35%),阿司匹林半抵抗(ASR)28(4.42%),阿司匹林敏感(AS)477(75.23%)。COX-1CSOT和COX-2G765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ASR+AR组及A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阿司匹林7—10天,脑梗死患者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及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下降80.00%及40.00%;无论COX-1C50T和COX-2G765C哪种基因型均可使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及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降低,但各种基因型在这些指标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1基因CSOT和基因GCOX-2765C变异者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服阿司匹林前后均高于无变异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高,COX-1基因CSOT、COX-2基因G765C多态阿司匹林抵抗发生无明显相关,也不影响阿司匹林对血小板反应

  • 标签: 阿司匹林抵抗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环氧化酶
  • 简介: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无症状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及颅内外动脉狭窄相关,并分析冠状动脉狭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且无冠心病史患者53,根据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狭窄组33和小血管组20。大动脉狭窄组又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组15、颅外动脉狭窄组12、颅内外动脉狭窄组6,分别计算各组冠状动脉狭窄和多支狭窄发生率,分析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关系。结果53患者中,84.9%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0.9%合并冠状动脉狭窄,22.6%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狭窄。大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和多支狭窄比例高于小血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颅外动脉狭窄程度加深,冠状动脉狭窄及多支狭窄发生率有逐渐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很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无症状冠状动脉狭窄率,甚至缺乏显著脑动脉狭窄患者中。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无症状冠状动脉狭窄无显著相关

  • 标签: 脑缺血 卒中 冠状动脉狭窄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 简介: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mCollCardiol)在线发表一项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风险较高患者[合并2-4个新发糖尿病(NOD)危险因素],每日服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日)时或应考虑降低剂量(JAmCollCardiol,2013,61:148—152)。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高剂量 美国心脏病学会 治疗 危险因素 每日服用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80,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对照组各40,给予对照组常规儿科护理,循证护理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憋喘缓解时间、肺部口音消失时间以及护理前后心功能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循证护理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憋喘缓解时间、肺部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功能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心功能评分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护理前改善(P〈0.05),循证护理组护理后心功能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循证护理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提高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临床治疗疗效,改善心功能。

  • 标签: 小儿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循证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变化特点及其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48,其中单支冠脉病变28,多支冠脉病变20;再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心病者38对照组。所有人选者于术前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然后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自动计算出心率变异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和PNN50。结果冠心病患者各项时域指标平均值为SDNN(70.7±23.5)ms,SDNN(51.6±22.8)ms,rMSSD(30.4±16.9)ms,PNN50(7.0±5.2)m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O.01),多支冠脉病变者进一步降低。结论冠脉病变程度越重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越明显,因此心率变异性检测对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自主神经系统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率变异性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缺血性卒中抑郁(PSD)卒中再发及死亡关系.方法于20031-200612,对北京5家二级医院所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首次或二次缺血性卒中急性期3个患者进行登记和基线调查.共登记1087患者,其中1074符合入选标准并完成抑郁自评量表检查.每6个随访一次患者卒中再发和死亡情况,随访截止到20081231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SD卒中再发及死亡关系.结果①基线调查时PSD患病率为49.9%(536/1074).轻度和中、重度PSD构成比分别是52.2%(280/536)、47.8%(256/536).②平均3.5随访中,卒中累积再发率和总死亡率分别为12.9%和7.6%.③在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卒中病史、血脂代谢异常、体质量超标或肥胖进行调整,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PSD患者死亡风险比(HR值)为1.66(95%CI:1.04~2.68),卒中再发HR值为1.41(95%CI:0.99~2.01).轻度PSD是卒中再发独立危险因素(HR=1.67,95%CI:1.02~2.24),中、重度PSD是死亡独立危险因素(HR=2.68,95%CI:1.61~4.46).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缺血性卒中患者有较高PSD患病率,PSD患者卒中再发和死亡风险增加.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抑郁 预后 前瞻性研究
  • 简介:韩国科学家研究显示:接受过心肺复苏很大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肋骨或其他部位骨折。他们还发现,相比于其他患者而言.这类人群发生肋骨或其他部位骨折风险更高。

  • 标签: 肋骨骨折 心肺复苏术 患者 科学家
  • 简介: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启动子区域GT重复序列(GTn)决定等位基因多态冠心病(CHD)发病风险之间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57CHD患者和44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HO-1基因启动子区域GTn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比较,CHD组中H01基因启动子区S型等位基因(56.8%比38.6%)及sS基因型频率(36.4%比15.8%)显著降低,L型等位基因(43.2%比61.4%)及LL基因型频率(22.7%比38.6%)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启动子区GTn多态可能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血红素氧化酶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脑卒中患病关系。方法采用询问和查询病例资料等方法,收集北京安贞医院门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门诊筛查血压控制不良高血压患者1363,其中脑卒中患者82侈0。结果脉压≥80mmHg(1mmHg=0.133kPa)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女性MAP〈80mmHg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男性舒张压控制不良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1)。排除混杂因素影响,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MAP增加,脑卒中患病危险程度明显增高,OR值分别为1.053、2.987和1.024。以MAP≤75mmHg和≥95mmHg为节点,≤75mmHg比较,≥95mmHg脑卒中患病危险程度增加(OR=2.971,95%CI:1.097-8.050,P〈0.05)。结论MAP可以作为心脑血管事件独立因素来预测血压控制不良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老年高血压患者MAP建议控制范围正常成人MAP正常值不同。除MAP外,老年和伴有糖尿病也对脑卒中患病率有影响。

  • 标签: 高血压 卒中 糖尿病 年龄因素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脑血流变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关系。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40CCCI患者(CCCI组)和20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脑血流灌注成像检查,分别在额叶、颞叶、顶叶、枕叶、豆状核、丘脑及深部白质手绘感兴趣区,测量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比较2组CIMT值差异及上述参数相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CI组CIMT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3±0.28)mmvs(1.35±0.61)mm,P〈0.05];CCCI组额叶、深部白质脑血流量CIMT呈负相关(r=-0.38,r=-0.56,P=0.04),达峰时间CIMT呈正相关(r=0.81,r=0.85,P=0.01),其余部位、参数cIMT值无相关。结论CCCI患者cIMT值增加,其脑CT灌注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 标签: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血管障碍 血流动力学 颈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体层摄影术
  • 简介:随着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冠心病治疗中应用抗血小板制剂,抗凝、溶栓药物逐渐增加,同时高龄患者增多,由此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逐年增多,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治,预防严重上消化道出血出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24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作一回顾分析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上消化道出血 观察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以后造成迷走神经反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20094-20116我院治疗469心血管病患者采用介入手术治疗以后引发7因迷走神经反射造成低血压等症状进行相关临床护理治疗。结果患者发生迷走神经反射以后5患者经过治疗20分钟内恢复正常,2心率恢复以后不稳定,30个小时恢复症状,5血压在两小时恢复正常,2在三十个小时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无一发生危及生命并发症。结论介入手术治疗,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采取有效预防及相关护理措施,我院经心血管介入治疗以后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出现7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及护理,其效果非常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治疗 迷走神经反射 观察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稳定型冠心病(SCHD)患者静脉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中远期住院事件关系。方法:入选88老年SCHD患者,均经冠脉造影(CAG)证实。按测定静脉BNP浓度分为BNP≥108pg/ml组(44)和BNP〈108pg/ml组(44)。随访两组5死亡、非致死性ACS、再次PCI等心血管原因和非心血管原因住院事件,并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62.7,高水平BNP组全因住院事件率显著高于低水平BNP组E62.1%(141/227)比37.9%(86/227),P=0.041],非心血管原因住院率非常显著高于低水平BNP组E39.2%(89/227)比16.3%(37/227),P=0.010]。结论:老年稳定型冠心病中基线B型利钠肽水平较高者远期住院事件率较高。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利钠肽 住院
  • 简介:地高辛伴随着心力衰竭(心衰)和心律失常治疗已走过了百历程.首先,它通过阻断Na+-Ca2+交换导致细胞内钙浓度升高,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治疗心衰.其二,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来讲,可通过阻断房室传导中迷走神经影响,减慢房颤心室率.下面就地高辛这两个主要治疗方向谈谈对它现代再认识.

  • 标签: 地高辛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心性
  • 简介:目的分析并探讨基于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对20126-20136入院诊治92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用药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并总结其用药处方,调查患者疾病分类、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判断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合理性。结果92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冠心病为主,DDDs位于前三位药物依次为硝苯地平、异山梨酯和尼群地平;除非洛地平和硝酸异山梨酯外,其他药物DUI值均≤1。结论我院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临床用药方面基本合理,遵循依据患者具体病情给药、合理配比用药原则,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提供科学、有针对用药方案甚至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并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临床用药 合理性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左主干重度狭窄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治疗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51至20126,83左主干狭窄〉70%患者接受了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其中27急诊手术,三支病变62,两支病变21中改为体外循环5;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7。结果远端吻合口平均(3.34±0.83)个,死亡2(2.4%)。随访22,仅1心绞痛复发,余者均未出现心绞痛症状。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发生非左主干病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主干重度狭窄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左主干病变 冠状动脉疾病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简介:本刊对CT、MRI和DSA允许直接使用英文缩写,对其他一些常用词汇将允许直接使用中文全称和英文缩写,即第1次出现时可不标注英文全称,

  • 标签: 缩略语 英文缩写 DSA 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