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28例急诊手术后并发ARDS病人的初起症状、生理参数变化以及病情转归资料,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造行分析。结果:28例术后合并ARDS病人经抢救存活20例,死亡8例,占28.6%。结论:提高ARDS治愈率的关键在于尽早明确诊断,迅速施行有效的呼吸支持和综合治疗。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症手术后 多脏器功能障凝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术后并发 早期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应用布诺芬、吗啡控释片预先镇痛的价值。方法:选70例腹部手术病人,其中上腹部手术40例,分为二组:上腹对照组(Ⅰ组,10例),仅给常规术前用药;观察组(Ⅱ组,30例),除给常规术前用药外,术前晚口服布诺芬600mg,术前90min口服吗啡控释片30mg。另30例为下腹部手术,设为下腹对照组(Ⅲ组),术前用药与Ⅱ组完全相同。观测三组病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血儿茶酚胺变化、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镇痛药应用情况。结果:三组各时点的儿茶酚胺变化不尽一致(以Ⅰ组较高,但P>0.05)。三组的术后镇痛效果有较大差异(P<0.05),Ⅲ组比Ⅱ组好,Ⅱ组比Ⅰ组好,镇痛药的应用时间也相应延后。结论:布诺芬、吗啡控释片预先镇痛对加强上腹部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有限,似不可取。

  • 标签: 上腹部手术 控释片 吗啡 预先镇痛 术前用药 术后镇痛
  • 简介:目的:探封病人自控镇静术(PCS)应用于局麻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与实用价值。方法:40例ASAⅠ~Ⅱ级挥期局麻口腔、颌面及颈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PCS组与医师控制镇静(DCS)组(各20例)。两组均在施行局麻前,静注相同负荷量异丙酚(O.5mg/kg)。随后PCS组启动PCS[异丙酚每次用量10mg,锁定间隔时间1min,持续背景用量1mg/(kg·h)];DCS组持绩静注异丙酚3.5mg/(kg·h)。术中监测血压、心电图、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呼吸频率(RR),并观察记录病人镇静分数、合作分数和用药量。术后调查病人对麻醉的满意度以及外科医师的满意枰分。结果:PCS组用药量较DCS组低(P<0.01),但个体差异大。镇静分数PCS组也较DCS组低(P

  • 标签: 病人自控镇静术 局部麻醉 颌面手术 异丙酚 芬太尼 用药模式
  • 简介:目的:观察前列腺术后两种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方法:60名前列腺手术后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硬膜外腔病人自控镇痛法:B组采用哌替啶肌注传统镇痛法。镇痛48h期间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膀胱痉挛次数、血压、心率、SpO2,以及恶心、呕吐和瘙瘩等并发症,进行两组比较.结果:A组的镇痛效果比B组传统哌替啶肌注镇痛者优。结论:前列腺术后镇痛宜常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法。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前列腺手术 术后 哌替啶 肌肉注射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同等剂量的舒芬太尼(10ug/kg)和芬太尼(10ug/kg)用于冠脉搭桥病人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术后拔管时间及镇静程度。方法:择期冠脉搭桥病人35例,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17例和芬太尼组(F组)18例。术前一小时口服安定10mg,术前半小时肌注东莨菪碱0.3mg,吗啡10mg。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3mg/kg,哌库漠铵0.15mg/kg,S组舒芬太尼5ug/kg,F组芬太尼5ug/kg,维持麻醉药间断给予哌库溴铵,在切皮前和劈胸骨前共给予S组舒芬太尼5ug/kg、F组芬太尼5ug/kg。两组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根据血压调节剂量。在切皮前和劈胸骨前根据情况追加咪达唑仑,两组术中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多巴胺和硝酸异山梨酯,当血压小于术前30%时给予去氧肾上腺素,心率小于45次,分时给予654-2。用EdwardsVigilanceCCO记录两组术前,麻醉前,麻醉后1、3、5、10分钟,切皮前,切皮后,劈胸骨前、搭桥葡、搭桥后、关胸前及术毕的MAP、HR、CVP、MPAP、CCO,SVO2、CI、SVR、PVR、PCWP,并记录麻醉药和血管活性药的用量,术后记录拔管时间,镇静程度及麻醉药的用量。结果:诱导到诱导后10min,两组HR和MAP较入室都有明显下降(P〈0.05)。切皮后1min及劈胸骨前F组MAP组高较明显(P〈0.01)。但S组变化不明显(P〉0.05)。HR在开始搭桥后两组都较切皮前有明显升高(P〈0.05)。CO及CI两组都较术前有明显升高,但S组(P〈0.01)升高的较F组(P〈0.05)更明显(P〈0.01)。SVRS组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1),且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维术中持续泵注多巴胺和硝酸异山梨酯的最无明显差异(P〉0.05),单次推注去氧肾上腺素和654—2的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的用量S组明显少于F组(P〈0.01)。两组术后拔�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麻醉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简介:为提高办公工作人员的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办公、文秘工作能更好地为管理者及医务工作者服务,同时交流各地的先进经验。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定于2009年6月中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8月中旬在陕西西安市召开“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办公行政管理与文秘工作学术会议暨办公室主任、文秘骨干学习班”。

  • 标签: 办公室工作人员 医疗卫生系统 文秘工作 学术研讨会 医务工作者 呼和浩特市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不同个性特征病人施行眼底手术中应用异丙酚镇静及抗焦虑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成年)调查及人格测试法(EPQtest),选择性格外倾向(E>50)的眼底手术病人共40例,其中又分两类:E>50伴N>50者,设为情绪不稳定组(组I,n=22),E>50伴N<50者,设为情绪稳定组(组Ⅱ,n=18)。两组均在局麻手术中采用异丙酚镇静,首剂异丙酚0.5mg/kg静脉注射,继以40μg/(kg·min)持续泵输注直至术毕。术中临测血压、心率变化;术前、术毕即刻及术后4-6h采用“焦虑VAS”进行病人自评。结果:组I术中血压、心率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中和术后焦虑VAS评分均低于术前水平(P<0.01和P<0.05)。组Ⅱ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不大;术中VAS焦虑评分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不同个性特征的眼底手术病人,其镇静、抗焦虑以及遗忘效果有所不同;外向、情绪不稳定的病人用异丙酚后情绪明显转稳定,心境改善,焦虑水平降低,可起到预防应激反应过剧的效果,提示这类病人手术中更需要合理使用镇静药。

  • 标签: 眼底手术 异丙酚 镇静效果 抗焦虑效果 个性特征
  • 简介:1.1资料与方法选择60例门诊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丙泊酚-芬太尼组(P—F组,n=30)和咪唑安定-氯胺酮组(M—K组,n=30)。手术时间短于1h者列为短小手术;长于1小时者列为非短小手术,见表1。开放上肢静脉通路两条,常规面罩吸氧4L/min。

  • 标签: 氯胺酮复合麻醉 门诊手术病人 咪唑安定 芬太尼 丙泊酚 短小手术
  • 简介:众所周知,围术期液体治疗策略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新近,Nisanevich等(NisanevichV,Felsenstein1,AlmogyG,eta1.Effectofintraoperationfluidmanagementonoutcomeafterintraabdominalsurgery.Anesthesiology2005;103:25—32)观察了术中采纳不同液体治疗方案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他们选择了152例JASAⅠ-Ⅲ级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进行一项前瞻性分析研究。根据术中乳酸林格氏液的输注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标签: 腹部手术患者 术中 康复 SURGERY EFFECT 乳酸林格氏液
  • 简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微创外科的发展使得几乎所有的腹部外科手术都可以通过腹腔镜来进行。腹腔镜越来越广的适应证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综述了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动脉血CO2分压与呼气末CO2分压监测.肾功能和脑循环的影响.对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要点做了总结。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麻醉管理 脑循环 CO2气腹 呼气末 微创外科
  • 简介:目的:研究围术期多途径给药镇痛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2例硬膜外腔阻滞择期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多途径镇痛组(M)、硬膜外镇痛组(E)和封照组(C)。在麻醉前、手术切皮后60min及术后第1、3、5天分别取血,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胰岛素及血糖浓度,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M组、E组和C组的ACTH和Col值均于手术60min时显著升高(P

  • 标签: 围手术期 给药途径 镇痛 上腹部手术 应激反应 硬膜外腔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