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肿瘤标志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9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外科手术病理确诊肺腺癌的166例患者,按基因突变分为EGFR突变组76例和EGFR未突变组90例。分析2组性别、年龄、吸烟、肿瘤家族史、临床TNM分期、远处器官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比较不同性别的突变位点的差别,EGFR突变组和EGFR未突变组肿瘤标志的差别。比较各突变位点肿瘤标志细胞角蛋白19片段、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53(CA153)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logistic回归分析EGFR突变的影响因素。结果166例肺腺癌中,76例发生EGFR突变,突变率为45.78%(76/166),女性较男性突变率高[52.74%(48/91)比37.33%(28/75),χ2=3.94,P=0.047]。其中突变最多的是19外显子35.53%(27/76),其次为21外显子31.58%(24/76)。男女各突变位点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2、0.35、0.11、0.04,P值均>0.05)。EGFR突变组较EGFR未突变组肿瘤标志CEA和CA153检出率高(Z值分别为2.07、2.51,P值均<0.05),各基因位点之间CEA和CA153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22和2.85,P值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中,CEA、CA153联合检测预测EGFR突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6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肿瘤标志中CA153是预测EGFR突变的危险因素。结论肺腺癌女性更容易发生EGFR突变,CA153检出率高是EGFR突变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肿瘤标志物 EGFR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肺癌诊断应用肿瘤标志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本院76例肺癌患者和76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一般资料,并选择体检的76例健康人群,检测患者的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结果 健康组和肺癌组对比,良性病变组和肺癌组对比,CA125、NSE、CYFRA21-1和CEA均有显著差异(P<0.05);NSE+CEA+CYFRA21-1检验鳞癌和腺癌诊断准确率最高,CEA检验小细胞肺癌诊断准确率最高。结论 肿瘤标志联合检验在肺癌诊断中具备较大临床价值,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加以推广。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肺癌诊断 良性肿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结直肠癌是人消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高发恶性肿瘤,提高对结直肠的预防,早期更加高效便捷的发现是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近两年来基于代谢组学取得的在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以论述可能的生物标志,以及如何高效,低价,损伤小的更好诊断,包括通过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等来取得较为准确且病人痛苦小,取样方便的方式,基于此类目的,论述目前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相关方面已经取得的相关的学术进展。

  • 标签: 结直肠癌,代谢组学,粪便,尿液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围绕在癌症诊断中采用联合检测6种血清肿瘤标志的方法,其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在2021年—2022年期间,择取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主体。 根据患者肺部病变类型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两组患者均进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清肿瘤标志指标(AFP、CEA、CA-125、SCCAg、NSE、CYFRA21-1)及血清肿瘤标志对单项癌细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两组经过检测后,恶性组患者的癌细胞指标相对良性组较高,其中敏感度较高的肿瘤标志为CEA、CA125、CYFRA21-1,但特异性并无明显差别。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癌细胞联合检测,对肿瘤标志的敏感度较高,对癌细胞的检测较为准确,有效的减少了临床的误诊率,也为患者的后期治疗起到了巨大的辅助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联合检测 肿瘤标志物 辅助治疗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肿瘤标志检验过程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价值。方法 将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肿瘤患者资料抽取37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37例设为研究组,采取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两组相应指标,观察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等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更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肿瘤标志检验过程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能够准确对指标数据进行显示,提示肿瘤的发生,为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提供依据,适合应用。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临床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应用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对肿瘤标志的影响。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共计100例,均为本院接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为2020年12月起到2021年12月止,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平均纳入至实验组(50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参照组(50例,接受射频消融疗法)。针对二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比较。结果:针对二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为实验组96.00%明显较参照组70.00%更高(p<0.05);针对二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实验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肝区不适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在转氨酶异常以及血小板异常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应用到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临床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原发性肝癌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复发检验工作,探讨肿瘤标志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均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坯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肿瘤标志的检验工作,并对肿瘤标志在非小细胞肺癌复发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治疗后患者的NSE、CEA以及CA125水平显著降低,复发患者的NSE、CEA以及CA125水平高于未复发患者,P均<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复发检验中,肿瘤标志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非小细胞肺癌 复发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测诊断早期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2021年12月诊治的87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至我院就诊的8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肿瘤标志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肿瘤标记水平对比,前者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早期宫颈癌
  • 简介:摘要:基于动态光谱法的血液成分无创检测技术是近年来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项目将基于动态光谱法研发的GTF动态光谱法引入血栓标志无创检测的应用中。本文通过研究动态光谱数据的波长筛选方法、基于光电脉搏波原理,记录各波长脉搏波时域内变化波形的峰值,即动脉充盈至最大与收缩至最小时吸光度的差值,该差值理论上只与动脉血液成分有关。

  • 标签: 动态光谱法 波长筛选方法 多波段谱线差异系数 便携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在肺癌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7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以及身体健康病人100例,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肿瘤标志联合检测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实验人员的血清肿瘤标志水平差异明显(P

  • 标签: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检查 肺癌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对疾病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1---2021.12月整年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进行分析(肺癌组),统计本年度其他50例良性肺部病变患者资料(良性组),对比与同期本院体检健康人50例(体检组)的CYFRA21-1、CA125、NSE、CEA 指标差异。结果:CYFRA21-1、CA125、NSE、CEA数值统计中,四个维度指标高低均为肺癌组>良性组>体检组,具有统计差异(P

  • 标签: 肿瘤标志物检验 肺癌诊断 疾病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串联质谱标签(TMT)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筛选免疫介导性脱髓鞘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0例脱髓鞘疾病患者(脱髓鞘组),包括10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GBS亚组)与10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MS亚组)。以及10例神经系统非炎性疾病(NND)患者(NND组),通过TMT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出脱髓鞘组与NND组、GBS亚组与MS亚组间具有表达差异的蛋白质(差异倍数>2或<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借助String数据库对组间差异蛋白质所参与的通路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另选择同期就诊的80例脱髓鞘疾病患者(脱髓鞘病验证组)以及4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用于血脂一般指标的回顾性分析,脱髓鞘病验证组包括40例GBS患者(GBS验证组)及40例MS患者(MS验证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脂一般指标对脱髓鞘病诊断及GBS与MS间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经TMT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出362种蛋白质,脱髓鞘组与NND组比较共有101个差异蛋白,GBS亚组与MS亚组比较共有45个差异蛋白。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脱髓鞘组与NND组相比,富集度前5条通路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受体复合、胆固醇输入负调控、极低密度脂蛋白颗粒清除负调控、含甘油三酯丰富的脂蛋白颗粒重构、胆固醇逆向转运。GBS亚组与MS组相比,富集度前5条通路为高密度脂蛋白颗粒受体结合、极低密度脂蛋白颗粒重塑负调控、胆固醇输入负调控、极低密度脂蛋白颗粒清除负调控、中等密度脂蛋白颗粒。KEGG富集分析显示,脱髓鞘组与NND组的差异蛋白富集到8条通路,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补体和凝固级联反应、细胞外基质及其受体交互、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胆固醇代谢、Ras信号通路、吞噬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GBS亚组与MS亚组的差异蛋白富集到9条通路,为胆固醇代谢、补体和凝固级联反应、血小板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信号通路、维生素消化吸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脂肪消化吸收、轴突引导、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通路。脱髓鞘病验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apo)B水平较高(P均<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apoA1水平较低(P均<0.01)。GBS验证组与MS验证组比较,LDL-C及apoB水平较高,HDL-C及apoA1水平较低(P均<0.05)。TG、TC、HDL-C、LDL-C、apoA1与apoB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免疫介导性脱髓鞘病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6、0.643、0.798、0.703、0.806、0.708和0.868。HDL-C、apoA1、LDL-C及apoB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与GBS与MS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2、0.653、0.632、0.695和0.718。结论免疫介导性脱髓鞘疾病患者与NND、GBS与MS患者脑脊液蛋白质组学存在差异,且差异蛋白主要存在于血脂代谢相关通路,血脂相关指标或可作为今后免疫介导性脱髓鞘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生物标志

  • 标签: 脱髓鞘疾病 串联质谱法 色谱法,液相 蛋白质组学 脑脊液
  • 作者: 徐平 何亚荣 曹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成都 643000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自贡 610041 自贡市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医学大数据研究所,自贡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成都 6430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世界上所有被诊断出的癌症中膀胱癌排在第九位,全世界每年有近5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驱动蛋白超家族(KIFs)在多种人类癌症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膀胱癌。驱动蛋白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助于染色体沿微管的细胞内转运,在合成时机上受到严格的调控,即在需要时才存在。它们的失调可能使姐妹染色单体过早的分离,从而导致细胞不受控制的生长,这突出了其在癌症中的重要性。本文就KIFs在正常细胞或者膀胱癌细胞中的功能、对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及针对驱动蛋白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膀胱肿瘤 驱动蛋白超家族 生物标记,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尿液和血清中肾损伤标志的临床意义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未治疗的HSPN患儿21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1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6项肾损伤标志的水平,包括尿液中的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以及血清中的胱抑素C(CysC),对2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诊断价值,并构建Logistics回归模型。另外,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期间的HSPN患儿6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验证队列,对Logistics模型进行验证,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于诊断HSPN的价值。结果HSPN组的尿液TRF、IgG、mAlb、α1-MG和NAG以及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尿液中TRF、IgG、mAlb、α1-MG和NAG及血清CysC对诊断HSPN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9、0.719、0.810、0.648、0.828及0.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尿液中IgG、mAlb、TRF是诊断HSPN的影响因素(OR=1.083、1.105、1.704,P均<0.001);以此建立模型并以模型判断HSPN的预测值绘制ROC曲线,AUC为0.916,诊断敏感度为87.4%,特异度为96.2%。通过独立队列验证Logistics模型,AUC为0.973,模型拟合较好,敏感度为95.0%,特异度为98.3%。结论HSPN患儿尿液中TRF、IgG、mAlb、α1-MG、NAG及血清CysC水平升高。本研究建立的包括尿IgG、mAlb、TRF这3项标志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儿童HSPN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紫癜,过敏性 紫癜性肾炎 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G 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引起老年性痴呆症最常见的病因,其早期诊断对于延缓病情、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较于脑脊液,血液检测具有创伤小且易获取的优势。近年来,随着超敏检测技术的应用,血液标志对于AD的诊断价值被不断发掘,有望为AD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提供更加直接有效的证据。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血液 生物标志物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神经影像技术特别是MRI在评估脑解剖结构及功能变化等方面应用广泛,已逐渐成为临床研究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损害(chemotherapy-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CRCI)的有力工具,并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影像诊断标志。本文就神经影像方法在乳腺癌CRCI神经影像标志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揭示其病理生理机制及早期诊断研究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相关认知损害 神经影像标志物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评估GA、APN、HCT、CRP联合用于妊娠12-16周诊断妊娠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行孕12-16周的产前筛查孕妇180例,所有研究对象在孕12-16周接受GA、APN和HCT的常规血液检查,并在孕24-28周接受75gOGTT。采用ROC曲线评估GA、APN和HCT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30名孕妇在孕24-28周诊断为GDM。单独检测GA、APN和HCT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低,联合检测能提高阳性率;结论  妊娠期高GA、低APN与GDM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结合联合指标,可以急诊预测GDM的发生。

  • 标签:   糖化白蛋白  脂联素  血细胞比容  妊娠糖尿病  诊断
  • 简介:摘要:选取山东省济南市某医院收治的35例乳腺癌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进 CEA、CA153、CA125、CA199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并对其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 CEA、CA153、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乳腺癌 肿瘤标志物 CA153 CA125 C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