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措施,观察该治疗措施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并分别应用不同的治疗措施,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和波幅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其潜伏期均更短,波幅均更长,并且组间对比P<0.05。结论:将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方式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以我院在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综合健康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经过综合健康护理干预后,在护理效果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健康护理 肩关节镜 肩袖损伤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本次将我院于2022年1-12月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5例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脊柱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29%,与对照组的71.43%比较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与对照组的22.86%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脊柱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病例分析来归纳总结COVID-19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和病情演变情况。方法:从2022.12-2023.07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的感染科收治的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病例资料中随机选出81例,无合并症的4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存在基础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癌症等疾病的进展情况病例)的3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SPO2(血氧饱和度)、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的比值)、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R)和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SPO2、PaO2/FiO2、C反应蛋白、ALT、CR和D-二聚体指标均比对照组损伤严重(p<0.05)。结论:存在基础性疾病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更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生重型及危重型新冠病毒肺炎几率更高。

  • 标签: COVID-19病毒 多器官功能损伤 合并症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价值。方法:抽选86例本院疑似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分别用MRI、肌骨超声检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方法检查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干扰下,两种方法肌腱撕裂、韧带撕裂等准确率无明显差异;肌骨超声检查半月板撕裂准确率低于MRI。结论:肌骨超声和MRI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效果相近,但肌骨超声适用范围更广和灵活性更高,检查费用较低,易被患者接受,可作为此类疾病初筛诊断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肌骨超声 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急诊护理的价值。方法:试验者是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医院接受抢救的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0例,以入院就诊时间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与急诊护理,比对抢救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急诊护理进行干预,利于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对提升抢救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 抢救效果 抢救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病例分析来归纳总结COVID-19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和病情演变情况。方法:从2022.12-2023.07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的感染科收治的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病例资料中随机选出81例,无合并症的4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存在基础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癌症等疾病的进展情况病例)的3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SPO2(血氧饱和度)、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的比值)、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R)和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SPO2、PaO2/FiO2、C反应蛋白、ALT、CR和D-二聚体指标均比对照组损伤严重(p<0.05)。结论:存在基础性疾病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更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生重型及危重型新冠病毒肺炎几率更高。

  • 标签: COVID-19病毒 多器官功能损伤 合并症
  • 简介:摘要: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降低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我们需要全面评估和控制这些影响因素,并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确保患者在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时的安全与舒适。基于此,以下对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ICU俯卧位通气患者 压力性损伤发生 相关影响因素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军事训练致射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证明在军事训练致射病患者中采取人性化护理,对射病治疗上有显著作用,能有效促进治疗效果快速提升,可提升干预效果,改善其不良症状,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军事训练 热射病患者 人性化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侧脑室外引流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方法:研究筛选的案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筛选案例时间点:2022年1月-2022年12月,从该时段抽取50例,以实际红篮球划分均等两组,对照组开展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侧脑室外引流,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颅内压降至正常时间、血肿清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优,可见差值(P<0.05)。GCS评分观察显示差值治疗前无意义(P>0.05)。观察组GCS评分治疗后差值可见统计价值(P<0.05)。有效率观察显示观察组比值更高,可见差值(P<0.05)。结论:侧脑室外引流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控制效果明显,可以降低患者死亡风险,保证生命安全,临床应用优势明显。

  • 标签: 侧脑室外引流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作用。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疑似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关节镜检查与核磁共振检查,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核磁共振影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关节镜检查,80例疑似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中,阳性患者70例,阴性10例,核磁共振影像检查阳性69例,阴性11例,与关节镜检查结果比较,MRI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80例患者中,共160个半月板,损伤半月板共132个,其中I级、II级、III级、IV级分别为22个、30个、55个、25个;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出损伤129个,I级、II级、III级、IV级分别为21个、29个、55个、24个,2组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中,采用核磁共振影像检查,诊断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核磁共振影像检查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和FMS联合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10月-2023年9月本科接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n=72)。试验组采取康复护理和FMS联合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自主排尿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尿路感染发生率、自主排尿时间和残余尿量: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联用康复护理和FMS法,病人的自主排尿时间更短,尿路感染发生率更低,残余尿量也更少。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护理 神经源性膀胱 FM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镇静策略,研究组予以EGDS镇静策略。比较两组患者镇静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脑氧代谢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镇静72h的RASS评分、APACHE II评分显著更低,GCS评分、BIS指数显著更低(P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 病情严重程度 血流动力学 脑氧代谢
  • 简介:摘要:肩袖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肩部疾病,常伴随肩峰撞击征的发生。微创治疗是通过微小的切口或针孔来治疗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征,具有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短的优点。本文介绍了当前微创治疗老年肩袖损伤合并肩峰撞击征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总结近年来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讨论微创治疗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相关领域的医疗工作者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老年肩袖损伤 肩峰撞击征 微创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肩袖损伤患者联用物理疗法+运动康复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肩袖损伤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接受物理疗法,实验组则联用物理疗法+运动康复,对比组间治疗优良率和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优良率和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肩袖损伤患者联用物理疗法和运动康复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物理疗法 运动康复 急性肩袖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胸腰段脊柱损伤患者行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所收治的20例胸腰段脊柱损伤患者作为此次观察研究的试验对象,在科学随机原则的指导下将其划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10例。选择开放直视下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常规组患者予以治疗,对观察组则采取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等围术期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长、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等围术期指标方面的数据结果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且两组间的差异比较经由统计学检验显示其具有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段脊柱损伤患者行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予以治疗,能够显著缩小患者切口长度,并有效控制手术时长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预后,建议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 标签: 胸腰段 脊柱损伤 椎弓根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规范化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创伤急救中心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实施早期规范化营养支持。观察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周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前蛋白水平,观察患者营养支持期间腹泻、胃潴留、恶心呕吐等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   结果:患者经早期规范化营养支持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前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营养支持期间无腹泻、胃潴留、恶心呕吐等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   结论:早期规范化营养支持有效改善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促进预后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早期规范化营养支持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急性脊柱损伤患者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20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其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予以治疗,按照术前、术后30min以及术后1个月三个不同时间节点,细致观察并记录患者椎体高度、占位情况以及Cobb角数值,并依据Frankel分级统计不同程度患者例数,比较不同时节点数据结果。结果 入选患者在术后椎体的压缩高度以及展位率、Cobb角指标的数据结果较之于术前均显著降低。Frankel分级层面,20例患者在其术后一个月内的A、B、C、D级比例较之于术前显著更低,而E级比例较之于术前则显著更高,且两者间的差异比较经由统计学检验显示其具有意义(P<0.05)。结论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加以推广。

  • 标签: 短节段 椎弓根固定术 急性脊柱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终结遗留损伤的CT分型与法医临床鉴定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8月份,结束时间为2023年8月份,研究时间为一年。纳入研究患者的数量为40例,对所有患者行终结遗留损伤的CT分型并给予法医临床鉴定分析,明确损伤的情况,结合范围定量相结合CT-VA分型确保伤残等级认定的准确性。结果:通过遗传损伤的CT分析,可能提高伤残等级认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期间,行终会遗留损伤的CT分型,结合法医的临床鉴定,可以明确患者的伤残等级,具有较强的客观和公正性,值得提倡。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终结遗留损伤 CT分型 法医临床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空肠管营养护理用于重症颅脑损伤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科接诊重症颅脑损伤病人(n=10)。试验组采取鼻空肠管营养护理,对照组行胃管营养护理。对比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关于血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低至0.0%,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40.0%,相比较下,试验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用鼻空肠管营养护理,病人的营养指标改善更加明显,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价值 鼻空肠管营养护理 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