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6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情况及检验结果。 方法:选择 201 7 年 9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76 例生殖道感染女性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 76 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接受免疫法、镜检法、培养法等临床检验,对生殖道感染检出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的生殖道感染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在是数据比较上,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临床检验有利于提高女性生殖道感染检出率,减少误诊、漏诊,保障治疗工作顺利开展。

  • 标签: 女性生殖道感染 临床检验 感染指标 检验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收治患者施行预防性护理对感染的控制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呼吸内科于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接收的 118 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 59 例,施行常规性护理,研究组 59 例,施行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感染率较参照组更低,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差异有意义 ( P < 0.05 )。 结论 :呼吸内科收治患者施行预防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感染,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符合临床感染防控目标。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呼吸内科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2019年末在我国武汉爆发,由于其爆发突然性、高传染性以及高致病性,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疫情爆发初期,武汉地区的医疗资源出现挤兑,对其他多种疾病的诊治造成了影响。儿科是医院中极为重要的科室之一,儿童的抵抗力较低,易受到新冠病毒的传播感染,且易导致交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儿科如何进行预防交叉传染的护理,本文对此作出分析和探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交叉感染 儿科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 口腔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在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今天,口腔问题已经成为国民所广泛关注的重点。口腔科作为交叉感染问题重点科室,口腔科医师的职业感染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只有加强口腔科医师的防护措施,才能够避免出现感染问题。对此,本文主要针对社区口腔科医师职业感染问题以及防范措施展开探究,仅供参考。

  • 标签: 社区医院 口腔科医师 职业感染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 方法:本次实验共纳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 54 例,均为本院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根据不同检验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 27 例,对照组检测方法为快速血清学,研究组检测方法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两组阳性检出率、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及 总蛋白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低钾、低钙等血生化指标检出率与对照组行比较,后组均比前组低,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快速血清学检测方法及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后者效果更佳,可进一步提高检测阳性率,减少误诊、漏诊,更有利于开展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 快速血清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措施,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干预,证明感染防治治疗的必要性。方法:根据此类手术可能存在风险和感染部位的研究,分析术前、术中、术后加强感染管理的措施。结果:对心外科手术病进行感染防治治疗干预后感染率明显少于之前人病人,病情恢复的更快,从而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对心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感染防治治疗干预有积极意义,加快了患者病情恢复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蒙药治疗幽门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价值。 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9月至我院治疗的 96例幽门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8例,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蒙药治疗,记录临床表征消失时间、服药时间,停药后随访 2个月,记录疾病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临床表征消失时间较短,服药时间较短,疾病复发的案例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幽门杆菌感染性胃病治疗时,蒙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促进病情恢复,缩短了治疗时间,停药后疾病复发率较低。

  • 标签: 胃病 幽门杆菌 蒙药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指标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为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手术治疗的耳鼻喉科疾病患者术后发生感染(32例)的部位,并与未发生术后感染患者(50例)的术后3d细胞免疫功能、Th1/Th2免疫平衡以及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作比较。结果:32例术后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14例(占43.75%)、胃肠道感染9例(占28.13%)、泌尿道感染5例(占15.63%)、其他感染4例(占12.50%),发生感染平均时间为术后(2.02±0.71)d。感染组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未感染组,Th1细胞百分比以及Th1/Th2比值低于未感染组,而Th2细胞百分比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INF-γ、INF-γ/IL-10水平低于未感染组,IL-10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并发感染可导致耳鼻喉手术患者相关指标的降低,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针对耳鼻喉术后感染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耳鼻喉 术后并发感染 机体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咳嗽。咳嗽作为一种自然的防御性反应,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但当咳嗽成为一种持续的症状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疾病未愈、加重或进展标志。中医辨证治疗在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应用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疗效。中医辨证治疗注重通过辨别患者体质、病程和病机的不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治疗中,中医药的应用不仅仅关注症状的缓解,更强调疾病根本原因的调理。这种治疗理念与现代医学的综合治疗思路相辅相成,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治疗选择。

  • 标签: 中医辨证 呼吸道感染 咳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170 例医院感染病人为对象,奇偶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均 85 例,甲组常规检验方法,乙组微生物检验方法,比较 2 组感染程度和感染控制状况。 结果: 甲组感染程度较差于乙组( P < 0.05 );甲组 总 控制率 77.6% ,低于乙组 总 控制率 94.1% ( P < 0.05 )。 结论: 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时,选择微生物检验方法,有利于减少感染发生率,改善控制感染程度,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医院感染 感染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感染创面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30例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感染创面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8月。我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6.67%低于对照组(6/15)40%,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VSD) 感染创面 综合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雾化吸入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本院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10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实验样本,依照奇偶数法分成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54例患儿,各自给予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评比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通过比较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症状消失时间,发现研究组的均比对照组的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情快速康复。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小儿患者 雾化吸入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 PDCA 循环模式的运用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 重症监护病房在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患者 210 例,将 210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105 例观察组与 105 例常规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感染管理,观察组实施 PDCA 循环感染管理模式,比对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 PDCA 循环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管理 PDCA 循环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集束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分析效果。方法: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6月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 256名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每组 128名患者。让实验 1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干预,让实验 2组接受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导管留置时间以及血流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与实验1组相比,实验 2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血流感染发生率较低( P< 0.05)。 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集束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可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血流感染发生率,价值大,值得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 集束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