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内一个特殊科室,具有患者病情危重、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多数ICU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水平较低,加上受病痛折磨及陌生环境影响,极易出现心理应激反应。而过度心理应激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机能改变,不利于疾病康复,故需加强护理干预。现就国内外ICU患者心理应激表现及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以作为临床实践及研究提供必要参考依据。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心理应激 护理干预 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外科于术患者在手术应激F的心脏电生理变化。方法使用同一型号心电图机对110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集入院及入手术室后的心电图,并进行分析。结果应激后出现心率加快,R—R间期、Q—T间期短于应激前,标Ⅲ导联的T波和aVF导联的R波均低于应激前。结论手术应激对患者心脏电生理订显著影响,可使手术后患者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 标签: 手术应激 心脏 电生理变化
  • 简介:【摘要】 总结我科收住1例棕熊咬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要点:通过稳定患者的情绪、为患者创造温馨的环境、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消除依赖心理、引导患者宣泄不良的情绪、转移患者对咬伤发生时的注意力、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获得患者家属的配合等系统化的心理护理,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对该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人员实施的系统化心理护理方法及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 标签: 棕熊 咬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系统化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心理压力,也称为心理压力,是一个医学概念。指人类大脑皮层从内部(思想、心理)或外部(社会、文化)获得的各种信息。在自身独特个性和认知的影响下,大脑将这些刺激信号转化为事物的抽象认知,最终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大脑内进行具体处理、处理和存储后产生疾病。护士工作努力,紧张,容易受到精神压力。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人们往往会失去注意力和认知能力,会产生刺激和刺激等负面情绪,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应该减轻护士的心理负担,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本研究总结了心理负担对护理人员的影响,以找出减轻心理负担和促进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措施。

  • 标签: 护患 护士 对策
  • 简介:血液循环不良型在经期前会觉得肚子胀胀的,下腹部突出,一到经期就会便秘。经血颜色为暗沉的颜色,感觉黏稠,有时会有像猪肝色般血块流出。经血量多,第一天比较少,但是第二天与第三天起突然变多,经期会达七天以上。

  • 标签: 经期反应 体质 女性 循环不良型 经血量 肚子胀
  • 简介:摘要:在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当前,医患矛盾、护患纠纷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给医疗事业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要求护士要提高综合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对处理突发纠纷必须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在护患纠纷中,护士容易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不利于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还会给医院以及社会都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要及时关注护患纠纷中护士出现的心理应激,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确保护士有效开展护理工作。

  • 标签: 护士 护患纠纷 心理应激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在护患纠纷过程中的应激表现及处理路径。方法:采用访谈法和归纳法分析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应激反应,减少因为工作过失导致的护患矛盾。结果:结合分析预防护患纠纷发生的对策,增强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的能力,减少应激行为发生几率。结论:医院应该积极提升护士的培训力度,注重护士心理素质的锻炼,构建良好的应激对策,使得护士可以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减少应激行为的发生。

  • 标签: 护士 护患纠纷 应激与对策
  • 简介:目的对本科实习护生的实习应激源、中介机制、应激反应进行研究,建立一个本科护生实习应激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本科实习护生682名,使用相应量表调查其实习应激源、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人格特质、职业倦怠、离职意愿和身心健康状况,建立本科护生实习应激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模型,运用LISREL8.70进行检验和修正,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结果本科护生实习应激模型拟合较好(~/df〈5,CFI、IFI、GFI均大于0.90,RMSEA〈0.08),进入构建模型且与身心健康得分发生直接关系的变量为:离职意愿(β=-0.13)、职业倦怠(β=0.15)、积极应对(β=-0.10)、消极应对(β=0.65)、神经质(β=6.77)、内外向因素(β=-1.62);职业倦怠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实习应激可直接作用(β=0.01)和间接作用于身心健康。结论可以通过提高和加强正性中介因素(如自我效能)、削弱和减轻负面中介因素(如消极应对、职业倦怠)等措施,降低或缓冲护生实习应激强度,以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 标签: 实习应激 影响因素 职业倦怠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目的观察骨科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方法对40例骨科手术病人,分别在入院初及手术前采用放射免疫方法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胰高糖,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等指标。结果肾素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均差异显著(P<0.01)。结论病人在手术前机体有明显的生理。生化及神经内分泌变化。

  • 标签: 骨科手术 神经内分泌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在护患纠纷过程中的应激表现及处理路径。方法:采用访谈法和归纳法分析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应激反应,减少因为工作过失导致的护患矛盾。结果:结合分析预防护患纠纷发生的对策,增强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的能力,减少应激行为发生几率。结论:医院应该积极提升护士的培训力度,注重护士心理素质的锻炼,构建良好的应激对策,使得护士可以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减少应激行为的发生。

  • 标签: 护士 护患纠纷 应激与对策
  • 简介:随着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各种职业人员的心理应激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急诊护士作为一个承受着巨大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的特殊人群,其身心健康和心理应激状况本应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

  • 标签: 心理应激 护士 急诊科
  • 简介:摘要:作为临床上较为特殊的领域,ICU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这里拥有较为完备的监护、救治患者的特殊装置。伴随医学事业的逐步发展,ICU的医疗环境越来越重要,这关乎着患者是否能转危为安,是否能治疗成功等。但实际上,ICU环境设置的特殊也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良的刺激,为了更好的巩固治疗效果,本文将对ICU患者心理应激及护理现状与进展进行探讨。

  • 标签: ICU 危重症 心理应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解析 护理工作者 的心理应激状况,讨论 其应对策略。方法 随机选择本 院工作时间≥ 2年的护理工作者 ,总 共 100例作为研究的 对象,采取 问卷调查得 方式,查看 其心理应激情况 ,分类来 统计心理应激情况 ,并作出 统计学的 分析,探究 各类因素制定防御。

  • 标签: 护理工作者 心理应激情况 防御 应激源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的飞速发展,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也起到了有效的助推作用,有效提高了医疗护理的质量和水平,但在医疗护理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纠纷事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护患纠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同时护患纠纷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事业的前进脚步,不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作为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努力规范自己言行举止,确保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护患纠纷,有效维护正常的医疗护理秩序。

  • 标签: 护患纠纷 心理应激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胎监无应激试验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3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行胎监NST的孕妇36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历史对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3月我院产科门诊行胎监NST的孕妇36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阴性率、护理满意度对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门诊胎监 无应激试验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迁移应激是指个体从熟悉环境到陌生环境后身心出现的障碍状态。在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发生迁移应激概率较高,对身心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本文综述迁移应激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意在为临床有效控制迁移应激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患者家属 迁移应激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应激系统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对重度烧伤患者创伤后心理应激、成长水平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9月本院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 1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应激系统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 3个月后心理应激、成长水平及应对方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 /抑郁、成长及应对方式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 /抑郁、屈服、回避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成长总分及新的可能性、人际关系、精神改变、欣赏生活、面对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以应激系统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重度烧伤患者创伤后心理应激,提高患者成长水平,促使其积极面对身体变化,转变不良应对方式。

  • 标签: 应激系统理论 重度烧伤 心理应激 成长水平 应对方式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一次性输液器推广使用带来的方便,静脉输液已成为治疗、检查、诊断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输液发热反应是临床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不仅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也会影响医疗质量,引发医患纠纷。我院曾10d内发生不典型输液热源反应37例,这在我院历史上也属罕见。为尽快查找原因,我们运用检验、排除、统计、分析,临床试验性停药等方法,查出了本次输液热源反应的原因,现将追踪调查分析过程报道如下。

  • 标签: 输液热源反应 原因分 一次性输液器 输液发热反应 临床抢救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剖宫产患者疼痛和应激水平实施舒适护理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试图印证舒适护理的重要价值。方法;选择回顾式分析法,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五月份到2021年七月份收治的68例孕产妇,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产妇对象,其中对照组孕产妇产后我院采取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中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取促进舒适护理临床护理举措,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剖宫产患者疼痛和应激水平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和记录。结果;经过系统研究和调查之后可以发现,观察组中患者的疼痛和应激水平情况相对比较低,同时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也比较高,符合临床护理服务始终未广大患者群体为中心的重要基础。结论;在针对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降低其疼痛和应激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工作重点,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极为重要。其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达到相关目标,同时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疼痛护理 应激水平 临床护理 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