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对创伤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创伤骨科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患者455例,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并对下肢深静脉患者进行1-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血管再通情况。结果:455例创伤骨科患者检查出下肢深静脉80例,10例为手术前1-7d检出,70例患者于手术后1-14d内检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率以及阳性预测率分别为77.56%、80.98%、86.42%、75.79%,准确性达78.94%。80例患者随访1-6个月,43例超声复查血栓完全消失,血管完全再通,血管完全再通率为53.75%;34例部分附壁血栓,部分再通率为42.50%;3例血栓无明显变化,占3.7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创伤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的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早期诊断出无症状下的下肢深静脉,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超声 创伤骨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晚期肺癌合并深静脉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晚期肺癌合并深静脉患者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出现并发的数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生存率为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的生存率45.0%,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晚期肺癌合并深静脉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晚期肺癌 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将88例伤前没有深静脉形成的新发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临床治疗组48例(传统护理组)及常规治疗加早期强化康复治疗组40例强化护理组),强化护理组对下肢深静脉采取预防性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临床评估与随访,比较2组深静脉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8周,共计8例(9.0%)患者发生深静脉,其中强化护理组仅1例(2.5%)发生深静脉,传统护理组7例14.5%)(7/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早期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脊髓损伤患者深静脉的发生。

  • 标签: 脊髓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ICU患者下肢静脉形成的危险性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ICU患者156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表现,探讨引发患者下肢静脉形成危险性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统计分析,84例ICU患者中发生下静脉的有37例,占23.7%;引发ICU患者下肢静脉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通气时间、卧床时间、采血次数、手术史、脑卒中、患者年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引发ICU患者下肢静脉的危险因素有很多种,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下肢静脉的发生。

  • 标签: ICU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不同入路留置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急性深静脉形成患者,置入溶栓导管至病变部位进行溶栓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10例行小隐静脉切开入路,31例行胫后静脉切开入路,15例行小腿深静脉穿刺入路。溶栓治疗后,通过静脉造影计算的血栓溶解率显示I级溶解14例(25%),Ⅱ级溶解27例(48%),Ⅲ级溶解15例(27%)。下肢肿胀、疼痛症状明显缓解52例(93%),患肢大腿周径降低(3.5±1.2)cm,小腿周径降低(2.1±0.5)cm。术后平均随访(15±3)个月,22例(39%)患者下肢肿胀完全消退,24例(43%)遗留有活动后轻度下肢肿胀,8例(14%)遗留下肢严重肿胀,伴有色素沉着,2例(5%)于出院后2~4个月出现DVT复发,1例行溶栓治疗,6例支架置入患者支架均通畅。结论导管溶栓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形成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疗法 支架 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LEDVT)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前瞻性比较141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LEDVT的发生率、发病特点、高危因素、诊断方法及凝血功能变化,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48h及术后5—7d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D一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水平,并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结果(1)术后发生LEDVT22例(血栓组),发生率为15.6%,发生时间为术后2~7d,平均(4.1±1.2)d;术后未发生LEDVT119例(非血栓组)。(2)发生LEDVT的高危因素是术后开始床上活动时间晚、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合并心血管疾病、淋巴清扣术、年龄、全身麻醉、恶性肿瘤等,但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术后应用止『衄药是LED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3)血栓组术后D-二聚体平均为(0.9±0.6)mg/L,非血栓组为(0.5±0.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一二聚体用于预测LEDVT的阳性预测值为31.0%,阴性预测值为98.6%;手术后较手术前抗凝血酶一Ⅲ有所升高。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妇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所收治的骨科创伤手术后200名患者,然后将这2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都有10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临床上一般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方法的前提之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另采取经骼静脉取、栓子超声消融以及骼静脉支架置入治疗的手段,对两个小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就患者的下肢深静脉出现率来说,对照组的100名患者的下肢深静脉出现率为60%,实验组的100名患者的下肢深静脉出现率为10%,实验组的下肢深静脉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就有效率来说,对照组的100名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为65%,实验组的100名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为96%,实验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创伤手术后就采取对应的临床预防措施能有效避免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对患者一定要依据其现实状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骨科创伤 术后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底静脉栓塞术并发的预防措施。方法对44例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栓塞术预防和控制并发的发生。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手术室空气、导管、手术包、术者洗手、手术操作等方面要严格消毒;合理掌握栓塞剂剂量,梗死面积应控制在60%以内,若>60%并发发生率明显增高。本组患者栓塞面积在50%~65%,既可避免大面积栓塞造成的严重中毒状态,又不影响脾脏免疫功能。术后给予营养支持。结果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手术成功率91.2,止血率达100%。并发发生率为14.17%,主要为自发性腹膜炎,占9.33%,术后即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均消失;随访6~12个月,曲张静脉基本消失38例,中度曲张5例,仍重度曲张1例;这1例重度曲张患者出现新侧支循环静脉通路。随访半年发现无一例再出血。结论术前、术中和术后采取积极措施,可明显降低胃底静脉栓塞术的并发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胃底静脉 栓塞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nifuse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经多普勒超声确诊的36例急性左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置管溶栓,高压注射器冲击溶栓剂量为30万U,微量泵溶栓(168±82.34)万U,以及球囊扩张等方法,以术前、后的健侧、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度为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膝上周径减少(5.2±0.9)cm,VS(1.7±0.6)cm,膝下周径减少(3.6±0.4)cm,VS(1.4±0.2)cm。术前、后静脉通畅度评分显著改善(8.7±1.3VS2.1±0.9,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结论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左下肢混合型深静脉形成患者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经患肢深静脉置管溶栓时先用高压注射器将尿激酶直接注入血栓处,局部浓度高,使血栓清除速度快,效果显著。

  • 标签: 左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球囊扩张 高压注射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估肿瘤患者PICC(中心静脉导管)致静脉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1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79例行PICC术的肿瘤患者为研究主体。对其中16例并发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综合剖析其致病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肿瘤患者行PICC并发静脉的几率为20.25%(16/79)。在所有并发静脉患者中,乳腺癌为4例,胃癌为3例,肺癌为7例,食管癌为2例。拔除PICC导管者11例,经抗凝与降纤等治疗后,均有所好转;其余5例患者无需拔除PICC导管。结论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高凝状态、化疗药物使用、血管内皮损伤等。根据以上原因应采取导管护理、感染护理等护理对策,以降低静脉的并发几率。

  • 标签: 肿瘤 PICC 静脉血栓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影响深静脉形成的高危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骨科接受单侧髋关节置换的患者203例的回顾性研究,从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持续时间、术中是否应用止血带、肥胖、吸烟史、血液高凝状态,既往是否有无DVT或肺栓塞病史、下肢静脉系统疾病史、糖尿病史和血液系统疾病史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在不同因素条件下深静脉的危险评估。结果年龄(76.59±6.93)岁术后较好的执行了抗凝方案以及预防性护理,深静脉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结论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中,易形成深静脉,治疗和护理应综合进行。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静脉形成预防的前景较好。临床应用时,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进行用药,权衡应用的利弊,合理应用其他药物或非药物预防措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静脉形成。

  • 标签: 阿司匹林 心脑血管疾病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动研究法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DVT)的预防价值,降低深静脉危害。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肝胆外科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16例是女性患者,24例是男性患者。实验组40例患者中18例是女性患者,22例是男性患者。对照组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行动研究法进行护理,研究行动研究法对肝胆外科患者深静脉形成的预防价值。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护理后患者腿部肿胀程度以及其静脉形成的发生率,不同时间段D-二聚体的数值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40例肝胆外科患者深静脉形成的患者有1例,发生率为2.5%;下肢肿胀的患者有3例,其所占比例为7.5%;对照组深静脉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住院治疗时间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当天、手术当天患者血浆D-二聚体数值P>0.05,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术后6h、术后3d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患者多于对照组。结论经过行为研究法的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步骤,可以降低深静脉发生率,还可以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以及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 标签: 行动研究法 肝胆外科患者 深静脉血栓 预防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创伤病患在接受手术治疗以后并发下肢静脉相关的临床治疗效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6年8月之间在我院骨科接受过创伤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后产生下肢静脉的48例病患采取临床治疗分析,并利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48例病患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对照组的病患采取常规性治疗方式,而对实验组的病患采取常规性治疗方式的同时,还要进行介入治疗,并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通过介入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实验组血栓消失的平均时间比对照组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法对于骨科创伤病患手术之后出现的下肢静脉的治疗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治疗的推广。

  • 标签: 骨科创伤 术后 下肢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预防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静脉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我院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2例,试验组采用全面护理方法,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的并发率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下肢静脉的并发率0(0/42)显著低于对比组患者的下肢静脉并发率14.29%(6/42),试验组的满意度97.62%远远大于对比组73.81%,两者P<0.05。结论运用全面护理法可以很好的降低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的并发率,达到了预防下肢静脉形成的目的。全面护理法也使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使患者痛苦减少的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

  • 标签: 髋部骨折 预防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下肢深静脉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研究其效果。结果经过科学合理的预防与护理后,本研究50例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出现了下肢深静脉,发生率为4%。结论下肢深静脉为骨科大手术常见的并发之一,通过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骨科大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施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施以观察组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且护理满意度高,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在骨科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发生率,还可提升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手术 舒适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