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再通后CCU心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共收治的68例静脉再通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CCU常规与专科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性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心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静脉再通后的急性心肌梗死者,给予CCU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快其康复进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CCU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联合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STEMI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组,30例后择期PCI治疗为A组,36例单纯治疗者为B组,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的住院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A组的LVEF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的再发心绞痛、再发梗死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对STEMI患者在早期治疗后择期行PCI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左室射血功能、减少远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临床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溶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尿激酶治疗血透病人的动静脉内瘘堵塞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这50例患者均实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且均有动静脉内瘘堵塞的情况。给予50例患者尿激酶进行治疗,总结分析这5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的效果等情况。结果通过对50例患者的治疗临床分析得出,需要二次的患者有10例(20%),经再次治疗后,再通患者有3例,这些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症状均有所改善,首次治疗成功的有40例,有效率为80%,次日血液透析均成功。结论尿激酶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有通作用,其中精心护理对患者的血栓再通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尿激酶 溶栓 血透 动静脉内瘘堵塞 护理
  • 作者: 蔡群1孔令洋2王建2张翠平3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健康必读》 2015年第7期
  • 机构:蔡群1孔令洋2王建2张翠平3(1.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002)(2.济宁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济宁272000)(3.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山东枣庄277800)【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006-02
  • 简介:摘要目的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2015年收治的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程序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关评分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躯体功能、疼痛、社会功能以及生存质量五项相关指标评分分别是(85.09±5.17)分、(83.40±6.13)分、(83.41±4.07)分、(84.09±5.80)分以及(84.37±5.60)分,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患者采用程序化护理开展干预工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保证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开展,提升护理疗效。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下肢深静脉 血栓介入 溶栓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尿激酶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20例内瘘血栓形成的病人,对其采取尿激酶血管内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20例病人治疗,成功一共有18例,占总体的90%,内瘘部位可碰触震颤、闻及瘘管杂音,彩色超声检查显示瘘管通畅,血栓完全消失。临床治疗成功的病人尿激酶平均使用剂量为58±21万u,失败2例。另外,没有1例患者出现发热、出血、栓塞以及皮疹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采取尿激酶治疗,可以使临床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治疗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D-二聚体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关联性。方法将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另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及62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有效者的D-二聚体含量,进而进行对比评估。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有效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治疗后1h、6h、24h、48h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通常偏高,对其进行监测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凭据;同时,检测D-二聚体含量,能够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患者药物用量及疗效;因此,临床需对D-二聚体这一指标充分重视。

  • 标签: D-二聚体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全身抗凝与局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0年12月-2014年12月以来收治的91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全身抗凝治疗,观察组给予局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48/52),对照组为76.92%(30/3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8.125,P=0.016<0.05)。结论脑静脉窦血栓患者采用局部方式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局部溶栓 全身抗凝 脑静脉窦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接诊流程在急性脑梗塞患者行超早期动脉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实施常规接诊流程;观察组33例,采用优化的接诊流程.对比两组的接诊时间、行超早期动脉术有效治疗率、救治成功率、前焦虑得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及治疗前焦虑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超早期动脉术的有效治疗率、救治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接诊流程以病人为中心,切合临床需要,为病人争取了时间窗和救治机会,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接诊流程;动脉术;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9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分别为40例.参照组运用一般护理路径,实验组运用改进急救护理路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药物的以下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如进入血管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相较于参照组在以下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如药物进入血管时间、进出急诊时间、住院时间,实验组率为50%,参照组率为35%,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关键词改进急救护理路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8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分析了“沟通告知”工作中存在的常见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这对改善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预防医疗纠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沟通告知 医患关系 时间节点 艺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梗静脉患者序贯应用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急性心梗行静脉的患者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间血管再通情况以及再灌注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33例后血管再通23例,再通率为69.7%,对照组后血管再通22例,再通率为66.67%,两组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损伤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4周内发生再发心绞痛,对照组患者数更多;经超声测得LVDF及LVEF数值提示观察组患者心功能较对照组更佳。以上数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对血管再通无作用,但能够有效改善心肌收缩功能,缓解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预后。

  • 标签: 心梗 静脉溶栓 左卡尼汀 曲美他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案的分组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情况发现,应用瑞普替酶治疗的试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尿激酶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方面的临床症状,应广泛推广。

  • 标签: 瑞替普酶 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阿替普酶和尿激酶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中,阿替普酶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指标情况,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阿替普酶 尿激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和B组,每组60例.A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治疗,B组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比较A、B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完全再通率(76.7%)和再通率(86.7%)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完全再通率(46.7%)和再通率(63.3%),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16例,心绞痛26例,心力衰竭6例,再次心肌梗死2例;B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以及再次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8例,心力衰竭2例,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A组(41.7%),比较差异明显.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5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行rt-PA静脉治疗的患者740例。其中血清HCY水平正常患者328例,血清HCY升高患者412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及治疗后7d的NHIS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30d、治疗后90d的mRS评分。分析血清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清HCY升高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较血清HCY正常组高。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静脉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