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外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外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参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急诊交接时间低于参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急救护理能够提高重症外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抢救质量,促进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急救护理 重症胸外伤 肋骨骨折 抢救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重症外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入选48例重症外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主要于2022年4月-2023年9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与研究组24例。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程序化急救护理。观察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救治时间。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的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研究组有效救治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重症外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实施程序化急救护理有助于防范并发症问题,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急救安全性与效率性。

  • 标签: 重症胸外伤 肋骨骨折 程序化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颅脑外伤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与注意点。方法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按照麻醉处理方法管理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气管插管联合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7.50%(P<0.05);两组患者术前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动脉平均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观察组患者该类参数值更接近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术前了解患者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围术期对患者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与治疗,是挽救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生命的关键。

  • 标签: 颅脑外伤 手术 麻醉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眼外伤手术的护理配合的意义。方法对61例儿童眼外伤手术进行及时、有效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密切的手术护理配合,协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患儿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的积极的护理配合有助于眼外伤儿童顺利完成手术

  • 标签: 儿童 眼外伤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外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全面护理。结果两组死亡率和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脑外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其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死亡率,提高其满意度。

  • 标签: 脑外伤 手术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46-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46例颅脑外伤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手术治疗效果好于保守治疗。两组比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手术治疗颅脑外伤不仅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而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肩胛壁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12例肩胛壁关节骨折行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均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均在术后进行8-24个月随访,骨折均已完全愈合,功能恢复按Neer标准评定,优9例,满意2例,不满意1例。结论手术内固定治疗肩胛壁关节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为患者早日进行功能锻炼提供有力的支持。

  • 标签: 肩胛胸壁关节 肩胛骨骨折 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的临床麻醉方法进行讨论与分析。方法收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4例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所有24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结论胸腔剖开后形成开放性气胸致肺萎陷、反常呼吸、纵隔移位或扑动等改变。所以该类手术的麻醉必须行气管内插管全麻,术中行控制性机械呼吸。

  • 标签: 胸科手术 麻醉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护理配合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于我院实施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有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护理方案,实验组采用科学的手术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成功率是95.92%,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是71.43%,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x2=10.756,P=0.001);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是91.8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61.22%,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x2=12.783,P=0.000)。结论手术患者在手术期间应用科学合理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心胸外科手术 护理配合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漏斗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6例漏斗行肋骨翻转术患儿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从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儿均顺利配合治疗,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精心的护理是漏斗患儿手术治疗的安全保障。

  • 标签: 漏斗胸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微创手术矫治漏斗的特点及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8年2月,采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漏斗125例。其中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手术52例;小切口直视微创手术28例;小切口不损伤肋骨微创手术15例;Nuss手术30例。除Nuss手术外,全部病人均选择钢板、克氏针倒T形内固定。结果手术后均恢复顺利,1例内固定钢板滑脱,术后3d重新手术固定。1例Nuss手术病人发生中量血。其余无重要并发症。术后胸片、CT复查胸骨位置全部恢复正常。随访2个月至2年,4例有壁局限性凹陷,其余病人效果满意。结论本文报告的微创手术方法创伤小,疗效好。手术年龄以3—5岁为宜。如胸骨凹陷较重,临床症状多,主张在2~3岁手术,并可选择不损伤胸骨和肋骨的微创术式。

  • 标签: 漏斗胸 外科学 微创手术 克氏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Nuss手术治疗成人漏斗的可行性。方法总结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11例成人漏斗病人在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16~23岁,平均(18.3±2.1)岁。结果全部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20min,术中出血20ml~5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8±1.6d,围手术期1例气胸,1例胸腔积液,均保守治愈。术后随访1~4年,无钢板移位,满意率100%。结论Nuss手术对成年人是可行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成人 漏斗胸 Nuss手术